11.28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公元1402年农历六月的一天,南京城的金川门洞开,城门处一列人马整齐地进入城来,纵队之中旌旗高擎,铿锵的步履与飒沓的马蹄之声整齐交错。只见为首的总指挥身披甲胄,腰间挎着一柄宝剑,胯下一骑青色高头大马,这个正在入城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

城内甬道两旁跪满了各品官员和军队官兵,而朱棣则怔怔得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宫殿。朱棣明白,朱允炆以自焚之举上演金蝉脱壳之计,是死是活已是难以确定,但他非常确定的是,接下来,他不再是过去的燕王,而是整个大明朝的主宰。

从1399年在北京起兵到1402年攻入南京,朱棣历经三年多的时间,从岌岌可危的生死边缘一路反抗,最终夺取最高权力,这场叔侄之间的权力较量改写了大明朝的历史,史称“靖难之役”。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一说起“靖难之役”,人们往往认为,燕王朱棣在北方防范蒙古军队,手下将领久经沙场能征惯战,而朝廷这边重要将领被朱元璋生前以各种理由屠杀殆尽,因此这注定是一场一方具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战争,建文帝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

但事实上,在“靖难之役”最开始,朱棣毫无优势可言,甚至挣扎在即将被消灭的边缘。战争初期,朱棣与朱允炆的军队在河北地区互有胜败,当朱棣大军推进到淮河的时候,战场形势再次陷入胶着期,甚至有很多军官已经想放弃,准备卷铺盖回北京老家。

“甲戌,大战齐眉山下。时燕连失大将,淮士盛暑蒸湿,诸将请休军小河东,就麦观衅。王曰:‘今敌持久饥疲,遮其饷道,可以坐困,奈何北渡懈将士心。’乃下令欲渡河者左,诸将争趋左。”这也表明,就战场形势来说,朱棣的手下对能否取胜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朱棣比较坚定,他说“‘任公等所之。’乃无敢复言。”

《明史》在记载这段旷日持久的战争时说:“当是时,王称兵三年矣。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胜逐北,然亦屡濒于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复为朝廷守,仅据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由此看来,即使打了这么久,朱棣在战争期间的处境异常尴尬和危险,他一直艰难地处于被动的境地。

但朱棣别无选择,既然已经与朝廷为敌就要一路打到南京。一方面,朱棣认为他必须一鼓作气,虽然后来他已经先后拿下河北,山西大同地区以及山东等个别地区,但是这些地盘没有固定大军驻守,并且后勤补给路线过长,“兵贵速不贵久”的道理摆在那。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另一方面,朱棣后来有了一个重要的“杀手锏”,那就是自己在南京的内应已经做好准备,如果他不能迅速把军队开到南京城下,他的内应身份很快就会暴露,事实上在他攻打南京的时候他的内应已经暴露了身份。

在朱棣的坚持下,他的军队在渡过淮河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到南京,“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果不其然,朱棣的大军一开进南京,谷王朱橞、李景隆直接大开城门,南京城不攻自破,建文帝朱允炆的败灭成为定局。

然而,朱棣在前期是毫无优势可言的,朱棣所谓的内应也是因为自己的全力抗争使他们预料到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因此才在最后付诸投诚行动。为了证实“靖难之役”不是朱棣一方的优势战局,我们需要对这场持续三年多的战役中的几个重要节点进行复盘,才能一窥“靖难谍战”的究竟。

一、战争前期:朱允炆与朱棣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比悬殊

先来分析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生前指定的继承人,朱允炆虽然资历尚浅,但是毕竟有老皇帝的遗诏,可以说政治方面在名义上无需顾虑太多,皇帝指定的继承人,没人敢说二话。经济上,朱允炆坐拥南京,江浙富庶之地近在咫尺,钱粮供应可以说是源源不断,有钱就可以任性起来。

军事上,由于朱元璋生前已将主要军事将领诛杀殆尽,除了藩王自己的护卫队和一些边陲的军队外,大明的军队几乎全部要听中央调遣,朱允炆可以说是执掌帝国的大军。

再看朱棣这边,最值得说的就是军事,朱棣的北京作为拱卫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自己会有一些兵马,加上自己的亲近护卫,大约有10万多人,这是据《明史》的说法。但另一方面,北京周边地区、辽东地区、宣府及大同地区的军队都是独立的,他们没有附属朱棣的义务。

因此军事上朱棣撑死了可用之兵也就10万人,而朱允炆第一次派出的军队总人数就达30万,军队总量上朱棣明显处于弱势。

政治层面,朱棣自己作为朱元璋的四儿子尽管打仗很厉害,但是没有什么政治背景,据考证他的母亲不是马皇后,也就是说,他不是嫡出而是庶出,这也是为何朱元璋在朱彪死后没有选朱棣做继承人的重要原因,另外朱棣远离京师更没有老臣做后盾,因此政治上几乎没有大批幕僚的支持。

经济上更不用说,北京作为元帝国过去的首都,经济给养一直靠的是京杭大运河,一旦京杭大运河瘫痪,北京就只能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再往北就是游牧地区更无经济来源,当初元朝末年京杭大运河由于水患不能用,元政府费了好大劲让方国珍通过海路运送江浙粮食。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对于朱棣来说,他如果与南京的朱允炆开战,从南到北的经济命脉立刻就得被切断。

综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来说,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前期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朱棣虽然打仗比较硬气,但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能跟朱允炆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一直在南京“做客”,说的不好听这就是人质,因此朱棣处处受到掣肘。

然而,看似如此碾压的局势,朱棣硬生生的做到了逆风翻盘,朱允炆本来有一手的好牌却被自己打得稀烂,下面一哥带大家整体分析一下“靖难之役”朱棣的胜和朱允炆的败。

二、战争初期:朱允炆自毁长城,朱棣以静制动

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持续三年多的军事较量被称为“靖难之役”,“靖难”一词源自朱棣,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朱棣是被动反击,所以为自己的军队名之“靖难”。其实,在战争初期,朱棣一直是隐忍的,他一直采取的是以静制动的策略。朱允炆刚登基后不久,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丙申,诏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各举所知,非其人者坐之。六月,省并州县,革冗员。”人们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也不例外,他迅速将一批老人换成新人,连皇宫里的宦官也没有幸免,很多人在南京没有得到好处,后来跑到了朱棣的阵营,并向朱棣报告了南京的情况。

也就是说,朱允炆的政治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由于他自己的失误把这些人推向了朱棣一边。

朱允炆听从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登基之初就迅速削弱藩王地位。对于根基未稳的朱允炆来说,迅速削藩本就是欲速则不达的事情,更错误的是他还选错了削藩的对象。朱元璋有20多个儿子,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朱棣,其他人空有名号,实力不过尔尔。

齐泰和黄子澄在先削哪个藩王的问题上出现了争执,齐泰认为燕王最强,应该先削弱他,如果朱允炆听从了齐泰建议,就可能会另一番结果。但朱允炆却听了黄子澄的话,认为燕王最强应该最后再削弱,这样就给朱棣留出了准备的时间。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在朱允炆先后将齐王、代王废掉之后,湘王也畏罪自焚而死。这些实力不够强的藩王相继陨灭,作为燕王的朱棣觉得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了,否则下一个就是他。但是这个时候,朱棣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于是朱棣开始装疯、装病,向朱允炆示弱,希望能让自己死前看儿子最后一眼。

在此之前,朱允炆“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复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官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练兵临清,耿瓛练兵山海关,以控制北平。”

也就是说,朝廷削弱燕王的行动已经非常明显,燕王没有办法才效仿三国的司马懿诈病欺曹爽,玩起了苦肉计。

可以说,朝廷削燕趋势明显,且已到了最关键时刻,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时,朱允炆的心腹谋臣黄子澄又出了一个愚蠢的计策,就是准备让燕王放松警惕。

“时燕王忧惧,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泰欲遂收之,子澄曰:‘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竟遣还。”齐泰智商还算在线,他觉得不能放虎归山,否则燕王没有了后顾之忧必然造反。

很奇怪,朱允炆却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最终“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到此为止,朱允炆手上最重要的把柄、朱棣最后的顾虑瞬间都没了。

紧接着,朱允炆开始准备把朱棣王府的人也都换成自己人,让“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以兵守王宫。”“秋七月癸酉(10),匿壮士端礼门,绐贵,昺入,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棣这个时候其实早有准备,而且没有任何顾虑。他在自己王府中藏了大量士兵,等都指挥使谢贵、布政使张昺一进来,立刻将其诛杀,并且援引朱元璋的祖训作为起义的依据: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训兵,统领讨平。

直到此时,朱棣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出师有名,在朱允炆一系列重要决策失误后他决定不再以静制动,而是主动出击,完成了从“潜龙勿用”向“飞龙在天”的转变。从战略局势上来说,此时朱允炆与朱棣攻与守的形势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三、战争中期:南军频繁换帅,燕军愈挫愈勇

在分析朱棣和朱允炆的军事拉锯战前,一哥需要指出的是,朱棣方面军他本人就是主帅,亲临战场,对战场的形势和战况非常了解,而朱允炆方面军则恰恰相反,朱允炆身居南京皇宫,并不在前线,对于战场转瞬即逝的机遇难以把握。

我们可以将“靖难之役”简单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北京周围及河北地区的战略抗衡;第二个阶段是在山东德州及淮河以北的战略抗衡;第三个阶段是长江至南京的战略抗衡。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这三个阶段燕军是一如既往的,也就是说在燕王朱棣的带领下,燕军在主要将领的带动下南征北战,艰难周转。

《明史》中记载,燕军方面,“至会州。始立五军,张玉将中军,郑亨、何寿副之,朱能将左军,朱荣、李浚副之,李彬将右军,徐理、孟善副之;徐忠将前军,陈文、吴达副之;房宽将后军,和允中、毛整副之。”

会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平泉市附近,也就是说在会州这个地方,朱棣第一次明确了军队编制和人员统领问题。燕军共分五大军队,为前、中、左、右、后,五大军各有正副统帅三人,一共十五人,这十五人分别是朱棣的心腹将军,而朱棣自己亲临战阵,负责全面战争决策。

反观朱允炆方面军,燕王起兵之后,“帝命炳文为大将军,帅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从这一点上来看,军队的指挥权在耿炳文大将军,但是很多事情又会受到皇帝的左右,所以说,大将军在前线拥有指挥权,没有决定权,这与朱棣方面军有明显区别。

在燕王朱棣拿下通州、遵化、密云、蓟州、居庸关之后,发生了一波叛降事件,其中,永平指挥使郭亮等一批人叛降燕军。紧接着,朱允炆方面军,“寻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陈晖、平安,分道并进。置平燕布政使司于真定,尚书暴昭掌司事。”

真定,也就是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在真定这个地方,朱允炆方面军以上众多军官开始大规模拦截燕军,但是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与领导,这也导致了朱允炆方面军随着燕军的进攻路线东奔西突,非常被动。

但实际情况燕军方面军也不容乐观,辽王和宁王都没有公开支持燕军,也就是说,燕军的大后方一直有威胁存在,这也是燕军为什么经常打着打着自己又回到北京的原因。

但朱允炆方面军,最致命的问题是多次临阵换帅,朱允炆既对战场形势不知情,而且很难信任军事将领,朱允炆唯一信任的大将反而是军事水平最次的。朱允炆先后四次任命最高军事统帅,第一次任命的将领是耿炳文。

耿炳文几乎参与过明朝建国前的历次大战,军事经验分丰富,并且善于打防守战。在战争第一阶段中的真定之战,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由于军队中出现投降朱棣的将领,耿炳文这位老将吃了败仗退守城中,带出去三十多万人,最后剩了十多万人,耿炳文最终坚守不出。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燕王知炳文老将,未易下,越三日,解围还。”胜败乃兵家常事,耿炳文被属下出卖,军队内部消息被透露,所以吃了败仗,但朱允炆不这么想,他觉得是耿炳文军事能力不行,因此决定以李景隆代替他。

“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景隆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诸宿将多怏怏不为用。”李景隆是开国大将李文忠的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就是说,李景隆与朱允炆是表亲关系,所以朱允炆对李景隆非常信任。

四、战争后期:南军间谍频繁涌现,燕军“闪电战”甩开敌人

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后,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不仅丧失了河北大部而且连山东也相继失守,六十万大军也崩了。

“景隆大誓师于德州,会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于真定,合军六十万,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德州,复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南军遂不支,帝始诏景隆还。”朱允炆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李景隆召回。

作为在前线一直战斗的将军,盛庸一直在战争前线,历经河北真定、山东德州等几次大战,盛庸坚韧不屈坚持战斗,表现出良好的军事素质。在山东之战期间,盛庸等兵力难以抵抗燕军,朱允炆派徐达长子徐辉祖到前线支援,在齐眉山大败燕军。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眼看战争有了转机,朱允炆再次临阵换帅,将徐辉祖从前线调回。而朱允炆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内心不信任徐辉祖,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他们有一层特殊的姻亲关系。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允炆没有完全信任一个会打仗的徐辉祖,而是听信了大臣对徐辉祖的猜忌,致使燕军卷土复来。

可笑的是,朱允炆信任的李景隆最后开门投降,而徐辉祖直到最后一刻还在与朱棣抗争。

当朱棣带大军渡过淮河直插扬州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这个时候速度对于燕军来说至关重要。朱棣在渡过淮河之后犹豫过,有三座城市可供选择,但朱棣最终选择了更靠南的扬州,朱棣决意攻打扬州并说:“我耀兵江上,京师孤危,必有内变。”

果然如朱棣所料想的,“六月癸丑,盛庸帅舟师败燕兵于浦子口,复战不利。都督佥事陈瑄以舟师叛附于燕。”朱棣刚拿下淮河,长江守军陈瑄就叛变了,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又渡过了长江天险,南京已经成了孤城。

在南京城外,朱允炆两次派人去与朱棣讲和,朱棣都没有答应,最终是两次派出去和谈的人主动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朱允炆最后一败涂地。

另外,燕军人数上没有优势,因此他们的作战路径是运动战和闪电战,在战争后期摆脱了打一仗跑回北方的做法,而是以运动战取胜,直接攻击薄弱城市,迅速将大军开到南京。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不难,难的是玩好间谍战和“闪电战”

这样一来,被甩在后方的南军不能及时回防,而在南京附近的军队又接连叛变,因此燕军机动灵活的“闪电战”得以直插南军的心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种策略,被朱棣演绎的非常成功。

五、结论:政治上使用间谍,军事上开展闪电战是朱棣胜利根源

这场维持了三年多的“靖难之役”从一开始就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抗争,朱允炆方面通过政治改革摧毁了许多旧臣和宦官的利益,致使他们投奔到朱棣阵营。朱棣的军事和利益集团相对单一,他们唯一的目标只有抗争,因此内部相对和谐,与朱允炆方面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朱棣频繁使用政治间谍,因此在军事斗争中不断有投降的军事将领加入,从而进一步掌握南京城的虚实情况。

《明史》中记载,徐达的第四子徐增寿多次向燕军输送消息,“及燕师起,数以京师虚实输于燕。帝觉之,未及问。比燕兵渡江,帝召增寿诘之,不对,手剑斩之殿庑下。王入,抚尸哭。即位,追封武阳侯,谥忠愍。寻进封定国公,禄二千五百石。”

对于朱棣来说,徐增寿的间谍活动是成功的。朱允炆方面也曾使用过反间计,曾秘密派人给朱棣的儿子朱高炽送信,为的是让朱棣怀疑自己的儿子与朝廷通信,进而杀掉朱高炽,但是朱棣最总没有上当,识破了这一计策。

军事方面,朱棣作为最高统帅,亲临战场,可以对战略进行随时调整,后期以速度取胜;而朱允炆方面,最高军事指挥权实际上是在朝廷,大将只有临阵指挥权,没有决策权,加之朱允炆频繁换帅,军队根基不稳;大将素质参差不齐,致使大量军事力量不能全面协同配合。

总体来说,强大的间谍活动和强劲的闪电战是朱棣打败朱允炆最重要的两大原因。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战争中,间谍活动和运动战都是致胜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