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

话说古代“五胡乱华”之时,中原民众为躲避战乱大举南迁,一群妇女逃至广东、福建两省交界处之时又累又饿,再也走不动了就躺下来休息。朦胧中一位长老手里拿着一只竹制的盛器,从盛器里倒出一些红褐色的液体,递给人群中最年长的老妇说:“喝下去吧。”老妇喝了一口,只觉得醇香浓郁的气味沁人心脾,随即疲累全消不饥不渴了!长老告诉她们:“这是用糯米酿造出来的娘酒。”接着,长老又教给她们娘酒的酿造方法。忽然间长老消失不见,这群妇女们又惊又喜,急忙跪拜:“神仙保佑,神仙保佑。”从此以后,她们这里繁衍后代,客家娘酒因此世代相传。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梅州客家娘酒的历史

梅州是“世界客都”,客家娘酒在这里也叫老酒、黄酒、糯米酒,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为频开瓮”的诗句。

平远的八尺娘酒酿造技艺,被梅州市政府评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对于离开家乡的梅州客家人来说,妈妈酿造的娘酒是世上最美的酒!传统上,梅州客家人习惯在过年前,每家每户总要酿娘酒,准备用来欢庆春节和宴请亲戚,存糯米的人家多酿两瓮,没有糯米的人家就是借一点也要酿一瓮。上世纪80年代以前,梅州妇女基本上都会酿客家酒,但至今这种民间酿造工艺在梅江、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大埔、蕉岭、平远的农村,已经很少见到有人酿制了,特别是年轻一代会酿酒的更是凤毛麟角,难免让刘哥内心担忧。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客家娘酒的营养价值

《幼学琼林》记载:“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尤适健身养颜之益也。”客家娘酒是纯天然绿色饮品,包含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居各种酿造酒之首,是啤酒的9倍,红葡萄酒的3.5倍,高于鸡蛋等食品。

由于客家娘酒是用粮食经糖化发酵而成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被酶化解为低分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国内学者称客家娘酒是中国酒的瑰宝、国宝,世界上最有营养的酒、东方酒的代表。

客家娘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属于低度饮料酒。常饮娘酒能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益血、延年益寿,国家黄酒技术协会研讨证明,常饮该酒还有防癌抗癌作用。东南亚一些美容院把客家娘酒作为美容的重要饮料,巴西国际美容大师林学凤开设的美容院里,就有内服客家娘酒。东南亚的侨领胡文虎先生,曾托专人的梅县携带地地道道的客家娘酒,他说:“客家人虽苦,但长寿、貌美、聪明,得福于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客家妇女坐月子,一日三餐都以姜鸡炒酒为主食,不仅是为了滋补身体,吃了鸡炒酒后浑身暖和,可以避免月子里着凉气,以后不容易风湿骨痛。因此,客家妇女即使生活清苦,又经常做繁重的劳作,也能保持健壮的体魄。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客家娘酒的饮食文化

“酒气清香,其价又廉,不时需之”,梅州人都喜欢喝娘酒,逢年过节或者有喜事,妇孺老幼也会小酌几口。客家娘酒一个很大的用途是作为妇女坐月子时的滋补品,客家人叫鸡子酒;小孩子出生三天后,亲友要喝“三朝酒”,满月喝“满月酒”,一岁喝“周岁酒”;结婚上轿前喝“暖轿酒”,喜宴喝“完婚酒”;老人做寿时请人喝“生日酒”。在传统中,娘酒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娘酒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1、体现孝道

儒家始祖孔子重视“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客家人的酒文化中,“孝”是其突出的特点,但凡在酒席上,年轻人一辈一定要主动向父母和长辈敬酒。

2、体现礼节

除了自家喝,客家人还把娘酒当作礼品。在婚礼中娘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女方把自家酿制的娘酒和其他礼品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如果客家人生了孩子,婆家要备一壶娘酒、一只公鸡、一挂鞭炮,送往女方家里报喜。

3、体现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

“娘”就是女人的意思,客家娘酒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事实上,传统客家妇女勤劳能干,特别会做吃的,以“娘酒”为名代表一种酒,也是对客家妇女社会地位的肯定。

4、烹饪用途

客家娘酒可去除原料中腥味、杂味并起到增香、改善口味的作用,无论是用来炒菜、煎鱼或是炖肉,还是制作糕点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大师傅在制作的高汤中滴入少许客家黄酒,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客家娘酒的制作方法

粤东的梅州、粤北的韶关等客家地区,以前家家户户都会酿娘酒,家里都有土陶做的酒瓮、酒缸,妇女们在灶头上做娘酒,在屋门坪烤酒,在自家房间里存放酒。“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做酒最怕做酸,客家妇女做酒经常做得很甜的人,在村子里都被人称赞和羡慕。

原料:糯米、酒饼、着色红粬米少许(一般1斤糯米配优质酒饼3g左右,以前的人用糯米6斤配新鲜优质酒饼1~2个,酒饼放多了酒会有苦味)

蒸娘酒颇讲究“山味”、“土味”,糯米以刚脱壳的糙米为好,水用井水和山泉水,酒饼多用江西、福建宁化产带酒香味的土酒饼。

1、选料:

选农家稻米为原料,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晚季稻新收获的为好。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2、清洁

把酒缸、酒瓮用开水洗净或用高度白酒抹干净,碗、甑等制酒器具则有人用“布惊叶”煮的水清洗干净。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3、蒸糯米

冬天糯米先浸泡清水一天左右,夏天半天即可,然后把泡透的糯米入甑,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或平摊放在蒸架上蒸熟。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如果用的是老灶头老方法,整个蒸饭时间会比较久,最少要1个多小时才能完全蒸熟。蒸米过程也有讲究,先用大火加热,水沸后再用文火将米均匀蒸至熟透,蒸出来的糯米如果熟得不匀,或者不小心蒸糊了,做出来的娘酒都会有杂味,导致酿出来的酒不够清甜,甚至有酸味。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因为糯米比较多比较厚,中途一般要淋饭。一定要用煮开杀菌过的水,而且一次也不需要淋太多,目的是让糯米均匀熟透、不带菌。淋饭的时候顺便在糯米中间挖几个透气孔,有效帮助快速蒸熟。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煮熟了的糯米客家人叫“饭珍”,起锅后把饭珍摊开凉透。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蒸熟后的“饭珍”还带有温度,这时候有糯糯的香味,吃起来特别好吃,以前做小孩的时候抓起一把就吃,什么佐料都不需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4、加入酒饼

将酒饼捣碎,按量留下约四分之一备用。其余四分之三加一点冷开水调匀,再拌入凉透的饭珍中(也有人直接将捣碎的酒饼撒在糯米上混匀,但要保证酒饼捣得够细,有大颗粒的话在酿制的过程中,糯米会结成小团)。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拌饭珍时蘸凉开水防沾手,注意不要用生水,不然做出来的酒大概率会酸。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拌匀酒饼的糯米倒进酒缸里加盖发酵,方法是先在缸底撒一点备用的酒饼粉,铺一层糯米,再撒上一些酒饼粉,再铺一层糯米,最后,将缸中的糯米再中间用手做成一个窝状,将剩余的酒饼粉拌一点凉开水倒入窝中,然后盖上盖子发酵。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要在酒缸盖上面再盖上一层稻草或者用棉被保温,大约24小时后缸内温度会慢慢上升,淀粉就开始转化为酒精和糖份。一般自然发酵三到七日左右窝里就会充满酒娘水,这时候后可以转入大缸或者直接加入一些冷开水继续发酵,一般静置两周左右至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发酵好了。完全发酵好后糯米能浮起在表面,空间里散发出浓郁酒香,这时候不管是酒糟还是酒水,都可以直接装来吃或者配菜了,制作完美的酒入口清甜醉人。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客家娘酒的炙酒

1、过滤入瓮

过滤掉酒糟(酒糟用来喂猪会长得很红润,酒糟也可以用来配客家菜或者做各种小吃),过滤出来的酒水装进土陶瓮中,为了让酒色好看,还可以洒入一些红曲米调酒色。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入瓮后瓮口先用放一只碗封口,用另一只更大的碗反扣在外面,外层最好再用泥巴密封好防止浓烟和异物进入。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2、在屋边找一个安全、宽阔的地方,将装有酒水的瓮埋入燃有暗火的火堆中炙上半天,所用的燃料最佳为谷壳、锯木和干草皮,待里面的酒水煨熟至翻滚为止。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烤熟后的酒原地静放至自然冷却,大概一周后即可将酒取出,去掉瓮底层的沉淀物,将上好的酒水分装成小坛,坛口盖上碗并用大刀纸封好,即可随时饮用。烧烤做出来的老酒醇厚浓香,而且可以保留更长时间。

客家娘酒源于一个神话故事,食过酒的人很多,你对它了解有多少?

70年代以前,客家人喝老酒的时候,很多人家是将酒倒入锡制的壶中,兑水至浓淡适宜再炖开,宴请宾客或自己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