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走向大興安嶺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風光↑

走向大興安嶺

走向大興安嶺

文 | 星球研究所

人們提到喜馬拉雅山脈

會想到珠穆朗瑪、南迦巴瓦

提到秦嶺山脈

會想到太白山、終南山、華山

但是對於同樣人盡皆知的大興安嶺山脈

卻無法說出它任意一個山峰的名字

這隻能怪大興安嶺的山峰

完全無法博人眼球

它山勢低緩,多數山峰海拔不足1500米

這點高度即便在中國東部也不算出眾

更何況它山體渾圓,毫無險峻之姿

遠遠望去,有若一排土丘、山包

可謂丟盡“山界”臉面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大興安嶺摩天嶺,是少數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之一,山形也非常平緩,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既無珠峰之高大,亦無華山之險峻

如何才能在“山界”立足?

大興安嶺只能祭出它的法寶

森林

另一方面

中國山地眾多

長度超過1000千米的大型山脈

如天山山脈、崑崙山脈、秦嶺山脈

多數呈現東西走向

大興安嶺山脈卻再次異於常“山”

它長度約1200千米,近似南北走向

縱貫中國東北地區西緣

(中國主要山脈分佈圖,綠色為大興安嶺,星球研究所標註)

走向大興安嶺

與東西向山脈相比

南北向山脈可以跨越多個緯度

不同緯度的日照、氣溫、降水條件差異巨大

往往擁有更為顯著的植被景觀變化

大興安嶺山脈更是其中的王者

它開端於北緯43.03°,收尾於北緯53.56°

南北相距10.5個緯度

中國跨越緯度最多的山脈

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讓我們可以沿著山脈縱穿北國

直達中國的“北極”

(穿越大興安嶺路線簡化示意圖,底圖源自@Google,製圖@星球研究所)

走向大興安嶺

今天星球研究所就帶領大家一路向北

看看大興安嶺的森林究竟是怎樣一番景象?

北緯39.90°

這裡是北京天安門

中國的心臟所在

也是此次旅程的起點

(天安門,攝影師@趙凱/123RF)

走向大興安嶺

與人們慣常印象不同的是

大興安嶺距離北京並不遙遠

從北京北部出發,只需200餘千米

到達

北緯43.03°

遼河源頭之一的西拉木倫河在此蜿蜒流淌

遠方毫不起眼的小山包

便是大興安嶺的南界

聲名赫赫的大興安嶺

居然以如此低調的方式開啟序幕

(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序幕極為短暫

整條山脈的高潮便匆匆到來

從西拉木倫河谷再向北40餘公里處

北緯43.50°

大興安嶺的最高峰黃崗梁驟然登場

它海拔2029米

是大興安嶺唯一的2000米級山峰

因為降水稀少

渾圓的山體上覆蓋著高山草甸

相對溼潤的山谷

才生長出成片的森林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山谷中的森林為人工林,攝影師@HK)

走向大興安嶺

當春天來臨

潔白的白樺一排排整齊排列

緋紅的杜鵑在樹下肆意綻放

彷彿一支訓練有素的迎賓隊伍

(照片中的森林為採伐後人工重新種植的,所以排列整齊,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但是大興安嶺南段氣候乾旱

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

不利於高大喬木的生長

森林尚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草本植物才是這裡的主角

北緯43.83°

巴林左旗召廟附近的山峰

野草遍佈四周,並爬向堅硬的岩石

尋找生存空間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巴林左旗召廟,攝影師@楊永鑫)

走向大興安嶺

北緯43.95°

阿斯哈圖石林

裸露的岩石上幾無植被

出露成形態各異的造型

(阿斯哈圖石林的標誌,形似大鵬;該石林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攝影師@楊永鑫)

走向大興安嶺

少量頑強生長的喬木作為配角

在山脈附近區域創造了一種特別的景緻

北緯44.47°

烏蘭壩國家自然保護區

樹木零星點綴

孤獨而充滿意境

(烏蘭壩國家自然保護區,攝影師@邱會寧)

走向大興安嶺

這裡的喬木以葉面寬大的闊葉樹為主

例如美麗的五角楓

(攝影師@楊永鑫)

走向大興安嶺

北緯45.18°

科爾沁右翼中旗代欽塔拉

五角楓散佈在草原之上

有如非洲的稀樹草原

(代欽塔拉五角楓景區,攝影師@楊永鑫)

走向大興安嶺

秋季楓葉變色

更是一片奼紫嫣紅

(攝影師@李昂)

走向大興安嶺

乾旱的狀況直到

北緯46.60°

才得以改觀

相對增加的降水在群山中發育出了

嫩江右岸最大的支流洮兒河

(洮兒河,攝影師@邱會寧)

走向大興安嶺

森林也終於開始擴張

北緯47.30°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各種樹木、植被交相輝映

(第1張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攝影師@老J;第2張為阿爾山一處未開放的林區,攝影師@黃明生)

走向大興安嶺

走向大興安嶺

連小鎮也被圍得密不透風

(柴河鎮,攝影師@邱會寧)

走向大興安嶺

或是闊葉樹紅毛柳映照河岸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綽源林場綽爾河畔,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或是針葉樹樟子松碧波萬頃

(紅花爾基樟子松國家森林公園,北緯48.25°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還有灌木植物杜鵑花開遍山坡

(扎蘭屯中和鎮大架子山,北緯47.66°,攝影師@邱會寧)

走向大興安嶺

與此同時

一個助攻隊友也開始登場

火山

一條綿延近千公里的火山噴發帶在

北緯47.47°

阿爾山-柴河附近一度異常活躍

噴發後的火山口積水成湖

或是熔岩堰塞成湖

數十個火山湖被林海包圍,蔚為大觀

包括阿爾山天池

(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月亮湖天池

(又名基爾果山天池,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形似腳丫的駝峰嶺天池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攝影師@陳剛)

走向大興安嶺

色彩斑斕的布特哈天池

(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以及美麗的杜鵑湖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遍佈的火山活動

還為地表的河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熱能

哈拉哈河

,又名不凍河

即便是-30°的低溫也不會封凍

(攝影師@楊孝)

走向大興安嶺

河面上時常水汽氤氳

各種動物紛紛前來覓食、飲水

(攝影師@邱會寧)

走向大興安嶺

越過火山群

真正的高潮即將到來

北緯49.38°

冰河時代凍結的大地

仍大面積保留在該緯度以北的地表之下

即多年不化的

永久凍土

(中國凍土分佈圖)

走向大興安嶺

凍土層可以厚達數十米

如同一道天然的隔水板

降水無法下滲,只能在地表聚集

形成大面積的溼地景觀

例如

額爾古納溼地

(攝影師@宛傑勝)

走向大興安嶺

南甕河溼地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南甕河溼地,北緯51.05°,攝影師@關衛宏)

走向大興安嶺

凍土還造成河道難以下切

河流向兩岸的沖蝕開始加劇

於是河谷越來越寬

(額爾古納河,攝影師@老J)

走向大興安嶺

四處漫溢、淹沒兩岸

森林也變得沼澤化

(根河,攝影師@老J)

走向大興安嶺

本已越來越冷的氣溫

也在凍土的加持作用下達到極點

北緯50.80°

大興安嶺腹地的城市根河市

創造了-58℃的歷史極端低溫

堪稱中國的“冷極”

最耐寒的樹木逐漸擊敗其他競爭者

成為大興安嶺北段的優勢樹種

這位勝出者便是興安落葉松

為接觸更多陽光,它們拼命向上生長

即便高達60多米,樹幹仍然筆直

(落葉松林透光條件好,又被稱為明亮針葉林,攝影師@劉心楊)

走向大興安嶺

樹下還生長著杜鵑、杜香、越桔等林下灌木

再加上白樺、黑樺、蒙古櫟等伴生樹種

形成豐富的生態群落

(杜鵑花開,攝影師@關衛宏)

走向大興安嶺

隨著四季不同

其色彩變化,令人歎為觀止

它可以綠滿世界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內蒙古白鹿島,攝影師@張立志)

走向大興安嶺

可以黃遍天際

(莫爾道嘎,攝影師@王曉婧)

走向大興安嶺

可以紅透山水

(滿歸依克薩瑪國家公園,攝影師@老J)

走向大興安嶺

可以白沁心脾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黑龍江加格達奇,攝影師@張立志)

走向大興安嶺

也可以五彩斑斕、絢麗奪目

(汗馬自然保護區,激流河上游水源溼地,攝影師@宛傑勝)

走向大興安嶺

就這樣

在低溫、凍土的環境中

大興安嶺的森林愈發密集繁茂

其木材蓄積量之大

全國無出其右者

(大興安嶺森林分佈示意圖,可以明顯看出越往北,森林愈加密集;圖片源自@國家林業局,星球研究所修訂)

走向大興安嶺

直至

北緯53.54°

黑龍江江邊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龍江第一灣”春色,攝影師@關衛宏)

走向大興安嶺

直至

北緯53.56°

中國國土的“北極”

(下圖為漠河的北極星雕塑;目前宣傳較火的北極村,並非真正的中國國土最北端;真正的最北端位於黑龍江烏蘇裡淺灘北側的航道中心線;攝影師@老J)

走向大興安嶺

從北緯43.03°到北緯53.56°

跨越10.5個緯度

如果我迷戀大興安嶺

那一定是森林惹的禍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呼中小白山,攝影師@張立志)

走向大興安嶺

P.S. 進入林區,請務必注意防火

P.P.S.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包括《中國生態地理區域系統研究》《中國大興安嶺森林》《中國大興安嶺植被》《中國火山》《大興安嶺森林植物》等

... The End ...

我所聚集了一群國家地理控

專注於探索極致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