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太平天国有哪些名将?

众成教育672


太平天国起是由洪秀全发动的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它沉重的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度;墨重彩的一幕。起义期间,太平天国拥现了很多能征善战的良将。其中最牛的“四大虎将”个个结局悲惨:一个死于内鬼,一个死于内围,一个死于内疑,一个死于内讧。

NO4:英王陈玉成——死于内鬼。

陈玉成初名丕成,自幼父母双亡的他14岁时随叔父陈承熔参加了金田起义。他在童子军中表现极为出色,苦练一身好枪法。不久便当上了童子军的首领。随后,他屡立战功,以“二克武昌”而一战成名,升为殿右三十检点,开始独当一面。他参与了田家镇之战、湖口九江之战等著名战役,湖口之战后奉命率军进入湖北,“三十检点回马枪”响彻湖北。此后他又被调到了天京战场,参加了许多重要战役。

陈玉成是太平军中的第一悍将,他勇敢善战,作风凶悍,战法凌厉,喜打硬仗、恶仗。他自己就放豪言说:“何处官兵多,我即向何处救应!”1858年,李秀成和陈玉成并肩作战,一气突破江南大营,逼死悍将李续宾、生擒安徽巡抚李孟群、击毙清提督周天培,实现了太平天国另一个军事盛时。22岁的陈玉成做为外将第一个被封王,并得到了“京内不决之事问于干王,京外不决之事问于英王”的授权。

后来安庆失陷后,陈玉成退守庐州,“请命自守”。1862年5月,多隆阿围攻庐州,陈玉成决定弃城北走,同远征的西北军会合。正在此时,盘踞在寿州已暗投清军的苗沛霖诱劝陈玉成前往寿州。陈玉成不听部下的劝阻,结果中计遭擒。面对诱降,陈玉成喝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 1862年6月4日,26岁的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县被凌迟处死。

NO3:忠王李秀成——死于内围。

李秀成又称李以文,他自幼贫寒,生活十分艰苦,后来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后,李秀成以“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毅然拜别了父母双亲,参加了太平军。

最开始,他只是春官丞相胡以晃的一名理事,行军途中,李秀成日夜勤奋刻苦钻研兵书,使得迅速成长起来。后来太平军南京建国之后,他被杨秀清赏识,提高为右四军帅。再后来随燕王秦日纲、翼王石达开攻打清军围困南京的江南大营战役中一鸣惊人,被封为合天侯。

“天京事变”后,李秀成和陈玉成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将领开始一展雄风,他屡次大败清军先后取得“三河大捷”拔掉清军营盘六十余座,1860年初,又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从杭州千里大迂回奔袭清军围困南京的江南大营,一举解除了清军对南京的围困。

后来因为洪秀全对异姓诸王猜忌日重,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导致李秀成在后期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屡屡失利。1863年,曾国荃带领的湘军围困了南京,李秀成对洪秀全提出这样的建议:““京城不能守,曾帅兵困甚严,濠深垒固,内少粮草,外救不来,让城别走“的建议”,结果最后能够有一丝希望力挽太平天国狂澜的建议被洪秀全断然拒绝了。最终李秀成为了掩护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突围而被清军俘虏,后被凌迟处死。

梁启超先生在为李鸿章作传的时候这样对比李鸿章和李秀成: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

NO2:翼王石达开——死于内疑。

石达开是一个“悲剧英雄”人物式。他机智勇敢,从小颇有名望,很善于用兵,特别是擅长巧用兵,经常打的对方措手不及。石达开十六岁的时候,洪秀全听闻了他的名气前去拜访他,并且邀请他一起开展自己的计划,石达开于是加入了他的团队。年少有为的石达开十九岁时手下就已经统率千军了,并赢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 二十岁时,他被封为翼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封王之最——最年轻被封王的将领。

石达开擅长用兵,他几乎参与了太平军前期的所有重大战斗,而且战功赫赫,功绩彪炳。攻克庐州,迫使楚军名将江忠源自尽;湖口、九江大捷,逼得曾国藩投水自杀(没死成)。天京之变率师勤王,稳定了太平天国的局势。石达开不仅军事能力强,战场上英勇作战,行为作风也十分值得称赞。他对他的军队要求严格,纪律分明,而且十分爱护百姓。然而功高震主,石达开后来受到了多疑的洪秀全的猜忌。

被逼无奈的他只有率军出走,离开了太平军。出走后的石达开则创下了他的第二项记录,就是独自带领军队到十五个省份征战,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当然,最终32岁的他在大渡河边被清军捉住,一代传奇就此落幕。

NO1:东王杨秀清——死于内讧。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二号首长”,天王洪秀全是个“落榜书生”,他见清廷腐败,便以拜“上帝会”为由,组织百姓起义。而杨秀清是最早追随他的人。如果说洪秀全是一个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话,那么杨秀清就是一位顶级的将帅之才。

杨秀清虽然出身贫苦大字不识一个,在22岁以前还靠烧炭卖炭为生,但他是个精于人情世故的人,在二十五的时候,伪托天父下凡,迅速的在拜上帝会里占据了主要领导地位。随洪秀全金田起义后,他体现了一流的战略能力,也展现了一流的治军能力,便多次力挽狂澜,在逆境中节节胜利,取得了多次胜利。杨秀清对当时的局势判断比较准确,最终一举拿下了南京,占据了半壁江山,他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进驻南京后,杨秀清更是大刀阔斧地整顿军规,立法安民,体现上良好的政治手腕和能力。

杨秀清核心能力在于善于笼络人心,领导能力强,管理能力也不弱,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也来自于后天的磨练有关。因为战功赫赫,再后来,太平天国真正掌权的人是杨秀清,而洪秀全只不过是个精神领袖而已。

但杨秀清只活了三十三岁,因为最终在权力争斗中,发生了天京事变,杨秀清被洪秀全所密诏的北王韦昌辉所诛杀,这位太平天国的第一虎将竟死于内讧,诚为可悲也。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名将很多,猛将也不少,说说猛将吧,勇猛善战之悍将

康王汪海洋——屡次冲锋陷阵,被枪炮爆头

1853年2月,60万太平军顺江而下,浩浩荡荡开往南京,沿途贫困农民纷纷加入,汪海洋便是其中之一。汪海洋,安徽全椒人,太平天国后期顶梁柱之一,受封为康王。参加太平天国之初,汪海洋没啥表现机会,只是打杂角色。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脱离洪家王朝外出单干,汪海洋追随。1860年初,汪海洋眼见石达开不成气候,于是脱离翼王,率部回归太平天国,在江西境内加入李秀成军团。随后,汪海洋在东征苏常时因作战勇猛,敢于冲锋在第一线,李秀成甚为欣赏,于是便让他镇守余杭。1863年,汪海洋封康王,继续镇守余杭,并于同年秋击败湘军大将蒋益澧,左宗棠说他是“悍贼”。1866年1月,由于叛徒丁太阳出卖,汪海洋冲锋时被爆头而亡,不久,嘉应州陷落,太平军在南方活动基本停止。



堵王黄文金——金田起义功勋,冲锋时被爆头

鸦片战争后,冯云山前往广西内地宣传拜上帝教,并建立了四大活动中心,即是桂平、象州、藤县、博白。黄文金,广西博白人,也是该地拜上帝教的首领,金田起义时带着5000人马入伙,与石达开部众差不多。不过,黄文金却不受重用,虽然他是起义元勋之一,作战也十分勇猛,清军就称他为“老虎”,屡次让左宗棠难堪。1864年5月,洪秀全在临死之前才想到黄文金,告知洪仁玕一旦天京有变,立刻带着幼天王洪天贵福去湖州投靠黄文金。后来也的确如此,黄文金接纳了幼天王,并护送他去湖北找扶王陈得才。可惜,堵王黄文金身为全军主将,却依然改不了爱冲锋的毛病。在江西的一次战斗中,黄文金率先冲锋,被枪支击中左额,不幸牺牲。不久,幼天王被俘虏。



英王陈玉成——勇猛无敌,后被凌迟

说到陈玉成,怎一个猛字了得,简直就是悍不畏死型。1851年1月,陈玉成追随叔叔陈承瑢参加金田起义,年仅14岁,被编入童子军,因其作战勇猛,很快便成为首领。1853年1月,林凤祥率先轰破武昌城墙缺口,陈玉成立刻组织五百敢死队冒着被地雷炸飞之危险往前冲,为夺取城池立下汗马功劳。1856年4月,陈玉成孤舟闯镇江,与守将吴如孝商议内外夹攻之计,大败江苏巡抚吉。1858年秋,陈玉成第二次摧毁“江北大营”,击败胜保。1858年11月,在三河镇击败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全歼其精锐6000人。1859年初,亲率大军围攻安徽巡抚李孟群,将其活捉,而后斩首。1862年5月,因听信苗沛霖之言,中计被俘虏,而后受凌迟。



丞相曾天养——单枪匹马冲入敌阵,不幸阵亡

俗话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话用于形容曾天养最适合不过了,60岁时不好好在家陪孙子们玩耍,颐养天年,却非要上阵杀敌。曾天养,广西桂平人,身材高大威猛,虽然年过60,若是打架斗殴,随便撂倒几个年青人不在话下。1853年5月,曾天养作为前锋参与西征,连克池州、安庆,而后进入江西。同年12月,曾天养作为胡以晃军前锋,征讨皖北重镇庐州,湘军名将江忠源阵亡。1854年4月,林绍章率西征军主力2万在湘潭战败,西征形势就此逆转。同年8月,曾天养在旋湖港击败湘军水师,阵斩其总统褚汝航,广东水师将领沙镇邦也被击毙。不久,曾天养效仿关羽斩颜良,单枪匹马闯入塔齐布军阵,不幸阵亡。



西王萧朝贵——冲锋陷阵第一人,在长沙被炮击而亡

作为太平天国首义八大王之一,西王萧朝贵作战最为勇猛,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其评价是:“英勇善战,冲锋陷阵”第一人,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等猛将均是其手下。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后,萧朝贵均充当大军前锋,在迎主之战、官村之战、蔡村江之战等三大战役中痛击清军八旗、绿营。1851年9月,萧朝贵、罗大纲拿下永安,这是太平天国兴起以来占据的第一座城池。1852年8月,萧朝贵率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等人间道奔袭长沙。可惜,萧朝贵兵力不足,于是亲自上阵指挥,并摇旗呐喊,不幸阵亡于天音阁。


岩岩说史


纵横国史回答这个问题。个人认为的太平天国名将有以下:

1.东王杨秀清。说起太平天国,人们常常将洪杨并称。洪是洪秀全,杨就是杨秀清(1823年—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洪秀全是政治和宗教领袖,而杨秀清则是军事统帅。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洪秀全和冯云山从广东来到桂平发展拜上帝会,杨秀清积极参加,在紫荆山地区发展会众两千余人,成为会中核心成员。冯云山被捕后杨秀清假托天父附体,传言会众,扭转了拜上帝会行将垮台的严重局面,并救出冯云山。咸丰元年(1851年)一月十一,金田起义爆发,杨秀清任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他当众宣布五条纪律,约束教众士兵。同年十二月,杨被封为东王,称九千岁,其他各王“俱受东王节制”,他实际成为太平军的最高统帅。1852年2月,他率太平军顺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三月十九攻克南京,并定都南京。在杨主持下,颁布了《太平军目》、《行军总要》、《太平条规》等条令、条例,使太平军做到无论“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入民家门口者斩左脚,右脚踏入民家门口者即斩右脚”,真正做到军令严整,赏罚分明。此后杨秀清进行了北伐和西征的安排。在曾国藩进攻武汉,九江告急之时,杨秀清命令石达开率军西援,在湖口大败湘军,重占武汉并乘胜占领江西八府五十余县,稳定了长江中游的局势。西征得手后,六年二月,杨秀清调回西线主力一部,由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领,进攻清军江北大营,连破营垒一百余座,收复扬州。六月,又命石达开率兵 3万回援天京,与秦日纲等会合,攻破江南大营,迫使向荣自杀。平军进入鼎盛时期。后因杨秀清志得意满,并屡屡逼迫洪秀全,导致天京事变,最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翼王石达开。1863年6月,石达开引兵至大渡河畔,由于错失渡河最佳时期,河水暴涨之后,清兵便将其团团围住。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石达开自愿前往四川总督骆秉章处请降,受凌迟处死!石达开一生战功赫赫,而且革命信念十分坚定,但却晚节不保,投降敌人,真是遗憾!

3.忠王李秀成。1864年7月,曾国荃吉字营攻破天京,李秀成为了掩护幼天王突围而被湘军俘虏。在曾国藩的大营内,李秀成写成《自述书》,讲述太平天国建国以来之得与失,并大力赞颂曾国藩之品质,其求生之心十分强烈。同时,李秀成还力劝曾国藩在东南自立为帝,举起反清大旗,也算是降将一枚。

4.英王陈玉成。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主要战绩是解镇江之围、两次击溃清军驻扬州城外的江北大营,攻克扬州、仪征,又回师江南,打垮清军江南大营,迫使清将吉尔杭阿自杀。石达开出走后,陈受封为又正掌率,和李秀成一同挑起太平天国军政重担,力挽危局。迫使湘军猛将李续宾自杀。曾国藩曾经这样评论陈玉成——“汉唐以来悍者”。胡林翼这样说陈玉成——“近世罕有其匹”。

后面还有曾国藩曾说过的林启容,即“林启容之坚忍,吾辈不能及也”。号称太平天国第一骁将林凤祥,坚忍卓绝的北伐名将李开芳,号称水战之王的罗大纲和号称飞将军的曾天养,善守的韦俊等,这些就不一一介绍了。当然还有纳王郜永宽,安庆副守将程学启等一般将领。早期的西王萧朝贵,其实也是骁勇善战的太平天国将领,可惜死得早!


纵横国史


太平天国起事以来长年征战,在残酷的战场上锤炼出一批有勇有谋,身经百战的著名将领,下面列举其中一部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杨秀清

杨秀清,广西桂平人,紫荆山烧炭工出身,晚清奇才,极富韬略,假借“天父临凡”跻身太平天国领导层,亲自指挥了太平军首次与清军作战的思旺墟之战,又称“迎主之战”,派蒙得恩率数千教众猛攻驻扎在思旺的浔州副将李殿元部,杀掉清军一个巡检,旗开得胜并迎接洪秀全和冯云山回到金田。随后又指挥金田团营大败围攻清军,清江副将伊克坦布当场阵亡。自此,杨秀清杰出的军事才能得到展现,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正式确立杨秀清为军事统帅,1851年12月17日,永安封王又封杨秀清为东王并节制诸王,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此后,杨秀清做为太平天国的总设计师,制订了挥师北上,攻占武昌,直下金陵等战略规划,又在定都天京之后,派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军北伐,派赖汉英率军西征,使太平天国达到极盛时期。

杨秀清注重精兵思维,每遇征战只派精锐老兵上征,即使迫不得已要让新兵上阵,也只将新兵列于战阵中央,以免遇敌即溃,丧失士气。杨秀清杰出的军事才能确保了太平天国能在前期所向披靡,胜多败少。就连天王洪秀全也承认天国能够直捣金陵,完成建国大业,东王居功至伟。

石达开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文武兼备,屡出奇谋,受封为翼王。1852年,石达开在太平军攻占长沙失利时,率军渡过湘江,掠收大批粮食稳固军心,又在水陆州设下埋伏大败清将向荣,使太平军成功撤围北上。1855年,石达开接替赖汉英任西征主帅,在九江湖口大败曾国藩的水陆大军,并缴获其座船,使曾国藩羞愤难当,投河自尽(未遂),极大地稳固了长江上游防线。

陈玉成

陈玉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中极为出色的天才将领,也是太平天国晚期的支柱之一,受封为英王。1854年6月,年仅18岁的陈玉成在攻占武昌时率部第一个登上城楼,为大军开辟道路,立下首功。1856年,陈玉成冒死渡江,与镇江守将吴如孝定下内外夹击战术,解除镇江之围。又配合石达开,秦日纲等部首破江北、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1858年,陈玉成联合李秀成、捻军张乐行等在三河大败湘军名将李续宾,歼灭湘军精锐七千余人,李续宾兵败自杀。1860年,陈玉成与李秀成二次攻破江北、江南大营,挫败清廷围困天京的计划。

李秀成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最后的擎天支柱,晚期重要将领,受封为忠王。1858年配合陈玉成等部取得三河大捷,重创湘军精锐。1860年,配合陈玉成部二破江北、江南大营后,率部开辟江浙战场,攻克常州、苏州、无锡、杭州等地,建立苏福省,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粮饷基地。陈玉成死后,李秀成独撑危局,固守天京三年,城破后保护幼天王逃出城外。

此外,西王萧朝贵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是太平天国早期的著名将领,1852年死于长沙城外。北伐军正、副主将林凤祥、李开芳能征贯战,意志坚定,率领大军一路北上,经河南、山西等地,直逼天津城下,令京师震动,因后援无继,兵败身亡。


历史茶坊


翼王石达开,石达开的军事才能使他排名中国名将之首,19岁统帅三军,20岁封王,就义时年仅32岁。

东王杨秀清,金田起义后,一直统帅三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使太平天国的经济政治得到了发展,在天京事变中,被杀身亡。

忠王李秀成,1851年参加太平军,屡战军功,升右军四军师,后升为指挥,又升合天候,曾两次东征,多次重创清兵,是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之一。

英王程玉成,十四岁参加太平军,封正典圣粮,解镇江之围后官至冬官丞相,石达开出走后,领导了著名的三河大捷,后被封为英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

南王冯云山,直接领导发起的太平天国,军事能力不错,其军事能力名列前五。可惜英年早逝。

西王萧朝贵,谋略,才智出众,作战英勇,为天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天国开国元勋,在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牺牲是天国的重大损失。


善良的鼠哥


你要问太平天国有哪些名相,我打破脑袋也回想不出。要问太平天国有哪些名将,那太多了,太平天国最不缺的就是有胆有识有名忠义的将领。

姑且把东王杨秀清列入帅才之列。其中比较出名的将领有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祥、李开芳、曾天养、胡以晃、罗大纲、秦日纲、林启荣、杨辅清、韦俊、陈玉成、李秀成、谭绍光……等很多。如果每个王都算一个将领的话,到后来洪秀全一共封了2700多个王,就有2700多个将领,那简直太多了。



这些将领,军事素养都比较好,各方面都很优秀出色的,比较著名的如石达开,罗大纲,林凤祥,曾天养,林启荣、陈玉成和李秀成。


石达开,军事能力很强,德才智兼备,有勇有谋。曾经让湘军主帅曾国藩羞愧难当,几度欲自尽。天京之变后,负气带兵出走,最后兵败大渡河。




林凤祥,自金田起义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他一直都是开路先锋,他是西王萧朝贵的心腹猛将。后来被杨秀清派去和李开芳一起北伐,从天京一直打到天津,连克连胜,由于孤军深入,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曾天养,德才智忠义兼备,参加太平军是已是六十多岁了,颇有点廉颇、黄忠当年的遗风。这点是最让人敬佩的。对阵湘军水师和西征之时,败其师,杀其将。一度让曾国藩半筹不展。


林启荣,作战勇猛,忠义之将,是东王杨秀清的爱将。后来跟随曾天养和石祥桢西征时攻克安庆和九江。1854年镇守九江,1858年在九江保卫战中战死,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陈玉成,自小便跟随其叔叔陈承镕参加太平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德才智忠义兼备,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数次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和李秀成合作,取得三河镇大捷,全奸湘军精锐李续宾部。后被叛将苗沛霖诱捕后献于清军。



李秀成,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和陈玉成合作,数次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和取得三河镇大捷。在上海重创华尔的洋枪队。太仓大战中击溃英法清联军,击毙法国海军提督普罗德,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天京沦陷后被俘。


罗大纲,最后说说罗大纲,罗大纲最早是天地会的人,后来在洪秀全的鼓动下才加入太平天国的。在太平天国的将领中,罗大纲无疑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能和曾国藩一起谈古论今,并被曾国藩欣赏的,他能高瞻远瞩,看的更高,想的更远,武艺也不差。唯有一点,由于不是洪杨的嫡系,所以他的建议一般不会被采纳,本来是个战术家甚至战略家,却被当做马前卒使用,算是一个悲情将领。


秦野雁


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为董事长,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经理组成的反清上市集团,入股民众上百万,该反清集团在广西金田正式成立,该集团一成立就引起巨大的反响。




特点

1他们不同于我国历史上其它的农民起义,历史上其它的农民起义拜的是菩萨,他们拜的是西方的上帝。

2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农民起义要解放的最高峰。

3他们的首脑人物全是两广人。

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出色的军事才能在太平天国绝对排第一的,用兵出神入化,19岁就统领千军万马,20岁封翼王。多次击败曾国藩的湘军水师,逼得曾国藩跳水自尽。

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此人军事,政事能力出众,指挥过多次大战,是治国建军之才。为人喜欢装神弄鬼,连天王洪秀全受都受制于他,想夺洪秀全的位,后来被洪秀全诛杀。

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作战机敏,灵活,勇敢,打败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破江北江南大营等等战绩,是太平天国中兴名将,是曾国藩都闻风丧胆的人。

英王陈玉成


陈玉成,太平天国后期的名将,其作战骁勇善战,治军严历,大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全歼湘军李续宾主力等等。

还有一些优秀的就不一一介绍了


刚刚39


太平天国作为一次农民起义,搞成这么大的气势,当然得有一大批勇猛的军事将领。其中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林凤祥,李开芳。


东方敏鑫


太多了!石达开,杨秀清,陈玉成,李秀成,林凤祥,李世贤。


于无声处34


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很多都是少年英雄,石达开杨秀清等等诸王牺牲时基本上都是三十一二岁。这些演员都五十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