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微信群,大都成了“死群”,和初建群时的活跃相比,此时略显尴尬,为什么会这样?

3云巅独啸大野孤行3


你好,我是投资顾问郭一鸣,很高兴来聊聊这个问题。


微信,据说用户超过9亿人。而每一个微信的使用者,谁没有几个微信群。相比之前的QQ群,微信群可以说更加的便捷和灵活,也更加的亲切和直观。
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触,就是在微信群刚开始,都想尽办法加入各种群。从身边的亲朋、到工作同事、同学、再到其他专业领域和不同需求的群,不胜枚举。初进群,大家兴致勃勃,有说有笑,但随时时间的推移,群里开始冷清,甚至好久都没人说话,偶尔发个红包还有人潜水领取,大多都感觉烟消云散了。

唯一能剩下的,可能最活跃还是一些功能性的微信群,比如工作群等……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

1、新鲜感的效应递减

还记得微信群一开始的时候,还羡慕别人有几个微信群,而个人好像只有个别的亲朋和同事之间的群,预示各种的加群活动开始了,有自己加的,也有被别人拉进去的。刚开始还是比较新鲜的,各种的发言,但是随后几天,“拥有了”这个微信群,就好像也没啥感谢了,不“珍惜”了。一般,一周之后,群里基本上就开始冷淡了;

2、使用率和功能性的下降

加入群之后,很多人在一起,大家有事可以在群里说一下,没事也基本不说话了。于最开始的寒暄和有事相比,后面逐步淡化,其使用率也就下降了,功能性也就逐步弱了。可能很长时间有事了,才会有人发声,其他时间都会闭嘴,但是这个群不会删除,至少现在拥有了;

3、个人时间问题

现在平均每个人每天化在微信上的时间约是3小时,而这其中随着微信群的增加,一个人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去盯着微信,所以即便是微信群里有内容,可能也不会及时看到和回复;

4、各种各种的群充斥下对微信群有点反感

尤其是动不动就被拉到诸如微商等的微信群,还有其他的销售等其他活动的群,大家看的多了,没有什么需求的,大多还是比较反感的,久而久之,对于微信群反而开始反感。

微信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所有新鲜事物一样,都有边际递减效应。而最主要的是,当他的使用性和功能性逐步下降的时候,大家的使用率和关注度也会慢慢的降低……


郭一鸣


有些群不死不行啊,这不好好地一亲人群,这个春节又被作死了。

妻子的外公九十大寿时,四儿两女六大家齐聚,开了这亲人群。逢年过节发发红包,不能回家的给亲人道个贺;平日里有啥事需要帮忙群里吱一声,比如谁想吃家乡鱼干腐乳啥了,一声喊就有人帮快递过去。这不挺好挺好的嘛,几十号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


可惜好了这么两年,就要成死群了。

先是某表妹,把老公的哥哥拉了进来,踢出去再被拉进来。进来干什么?群里有红包接龙,接龙也不怕多他一个是不是,可惜到他这就死。好吧,不接龙了,人还在。干什么?到群里发麻将跑胡子斗牛炸金花的链接。

就这还不至于把群给弄死。某舅,一家俩儿子俩儿媳都在群。年前一个老表嫁女,在群里发了邀请,舅还有单独电话邀请,一家三户头全体缺席。年初一,只隔着十余公里的这一家也没过来给老人拜年。其余聚得齐的聚不齐的群里拜新年发视频发红包,俩儿俩媳四个手机抢红包倒是一个不缺。有个表弟想缓和一下,说要堂哥代伯伯伯妈发一个红包。半晌回一句:"我今年只抢不发"

整群彻底哑火。

初二日该舅独自一人给老父母拜年,提了几斤小鲫鱼,再送上一年三百块赡养费。饭也没吃一顿走了,他妹妹妺夫我岳父母也没留。

所有侄儿女外甥外甥女也集体忘了给他家拜年,群里一哑至今。


小市民的茶余饭后


基本上每个微信群就是初建的头一个星期,能保持活跃,那也是归功于群主和支持者不停发红包才能达到那种效果。😂

基本上只要是有点小买卖,或者是比较爱玩的,有一些兴趣爱好的人都喜欢建一个群。我自己就建了两个,一个女人聊天群,一个淘宝内部优惠券群。😜

那个女人聊天群也就是一个星期左右的热度,我也是连续发了一个星期的红包。之后基本上红包出现,一阵感谢声过后,又恢复平静。再然后就都是一些投票的,助力的,拆流量的,打广告的。

淘宝内部优惠券群,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还三不五时的会发点小红包,但是基本也是无交流,而且拉一批退一批,拉一批退一批,如此往复。本群主感觉甚是乏累😌

我自己有差不多20多个群,其中活跃的有七八个。


我总结了这些活跃的群有几个特点

1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

2归属感极强的群。

3有利益关系的群。

4群主天天发红包的群。

其中第二条可能有人不理解,什么是归属感极强的群呢?就是每天睁眼就想点开这个群看看,爬爬楼,看看聊天记录。一有点空就要进这个群来冒泡,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还是不建议退群的,如果感觉没意思,那就潜水好了。


小赵baby


我们建群不是单纯地聊天,要想分析微信群为什么活跃度会慢慢变低,首先,得了解建群的初始目的是什么?牛哥带大家分析一下。

1、聚集趣味相投的人

通过微信群,聚集某个圈子志同道合的朋友,影响更多人,让某区域的人更好地交流。比如:摄影、书法等。

2、工作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加上现在大家用微信也比较好,所以工作性质的沟通群也是非常有用的。

3、情感的交流促进

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感情联络。

4、日常需求

比如常见的购房置业、微商群等。

牛哥相信以上4点几乎涵盖了我们建微信群的需求,那么根据这几个需求来分析,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群的活跃度会沉寂呢?听牛哥来把脉。

比如购房置业的微信群,它的核心价值肯定是分享购房心得、分析楼盘情况、解读楼市政策等。一旦内容输出几乎都跟购房不相干,城市规划、道路规划、配套规划这些都没有输出,那么这个群价值就得不到维持,一旦核心价值得不到持续输出,大家期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参与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其次,氛围得不到有效调节

微信群个体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人和人之间作息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工种也有所差别,以及正在遭遇的情绪不同;即便是都还有时间有兴趣在群里,但也还是存在一个疲劳与否的问题、有没有兴致的时段。一旦互动少了,话题吸引不了相应的人注意了,那么时间将让群员使用该群的频率,时异事殊,就淡出该群了。

所以如果不是有持久的兴趣,不是有共同需求非常紧密的信息,不是能感染群体参与进来的话题,势必就会出现所谓逐渐沉寂的“尴尬”。

那么应该怎么尽量避免微信群出现逐渐“尴尬”的情形呢?牛哥有招分享。

牛哥个人觉得,高活跃度的微信群,关键在于营运(群管理员的话题气氛掌控、持续输出的价值),简单分析以下几点:

1、管理成员的分工

每个群都有一个管理员或是群主,一个活跃而有价值的社群,肯定是离不开持续运营。这些持续运营的输出,背后往往是一批强大和富有责任心的管理团队在支撑。这个管理团队,既包括一个强大的核心领袖,也包括富有责任心的助手团队,这个群主就是这个群的核心输出价值的代表。

以我加入的购房置业群为例,这个群的价值和活跃度都非常高。这个社群有一个强大的精神领袖人物,那就是五象十八哥,大家的各种连接,最初基本上都是基于五象十八哥而产生的。而五象十八哥丰厚的楼市知识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专业的方法和建议,也成为大家争相学习、崇拜的对象。

除此之外,购房置业群里面还有一群富有责任心的管理团队,包括负责逗比的管理员、负责讲故事的管理员、负责解答的管理员等,他们会给群里的不同需求的人群带来相对有用的反馈,增强社群成员的参与感,引导大家共同进步。

2、恰时合理的价值产出

一个群如果需要保持足够的活跃度,那么肯定需要不定时的价值输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成员的参与感。

比如,购房置业群,大家都是通过购房周边需求的共同初衷聚到一起的。如果是以为的逗比、调侃,没有核心专业的价值输出的话,那么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成为看客,所以如果不是有持久的兴趣,不是有共同利益非常紧密的需求,不是有时时刻刻都需要互通有无的状况,势必就会出现所谓逐渐沉寂的“尴尬”。每一次群核心价值的输出,最后都会有结论。这些价值产出,不仅仅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也引发了群内共享体更多的思考,这才是建群的核心价值所在。

社群文化很重要,很多社群表面上没有体现出只身的文化,但是细心的朋友对比两个一样的性质的群,或多或少可以得出他们存在有差距的文化。比如:某些群比较欢快,新成员进来大家都调戏一番;有些比较官方,每天的发言跟下命令一样;有些比较开放,大家都喜欢开车,讲黄段子;有些比较拘谨,说错话就被踢出群。这些都是群管理人员的行为导向,也就深浅不一的把这些基因扎进群里,形成了心照不宣的群文化。

4、得到验证的核心输出价值

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任何的群价值输出后,只有得到真实的验证,这个群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没有变现的价值,一顿炒作猛如虎,试验结果太离谱,这样的跟忽悠没有什么区别,群员就根本不会再认可这个群,离开那是必然的。

所以,微信群最强大的连接在于人的连接。人是一个情感动物,如果他对这个微信群产生了情感,那他肯定会在群内活跃的。而能让大家对微信群产生情感连接,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人员能用心去维护、打造这个群。走心、价值的产出,就是最好的方法。


宅男码农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实中时时刻刻每天24小时都面对面的一群人,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微信虽然是社交媒体,是虚拟空间里的联络媒介,但是本质上也是人与人交流的平台,是人际关系的一种选择性排列组合。而微信群恰恰就是这种组合里,一种像上述要求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时时刻刻都面对面的组织形式。在这样的形式里,也许沉寂本就应该是常态;热闹本就应该是偶然。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在所有的时间里都需要交流密集的信息、做出互相配合的表情的。那是违反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的,甚至也是违反人的自然本能的。

个体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人和人之间作息不同,经历的事情不同,正在遭遇的情绪不同;即便是都还有时间有兴趣在群里,但是也还是存在一个疲劳与否的问题、有没有兴致的问题。

如果不是有持久的兴趣,不是有共同利益非常紧密的事业,不是有时时刻刻都需要互通有无的状况,势必就会出现所谓逐渐沉寂的“尴尬”。发红包打广告帮助刷流量之类的活动只能使群里活跃一时,热度很难持久,大家有了利益尽了责任帮了朋友,也就纷纷作罢。

除非是特别有时间,特别有闲,又再没有别的说话窗口的人,或者是在本群里有心仪之事、心仪之人的人,才会一直说话,每天打卡,想方设法找咸萝卜淡水的话题。

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大多数群里的对话,都呈现出一种浪费时间的说废话状态。不能做有效交流,几个人在舞台上表演,本来是表演他们自己的兴高采烈,传递给大家的却是无趣无味。

因为这是一个大家共同的平台,如果只互相说和你们几个说话人之间有关的话题,其实就是对所有别的在群里的人的一种打扰。在所谓虚拟世界里,很多人的公共道德观就会尽付阙如,一任本性爆发,形同在安静的车厢里高声喧哗,在干净的街道上大吐其痰。

当然,微信群现在有免打扰功能,但是这个功能是很不彻底的,只是关闭了新信息显示而已。一旦有人说话,这个群就会立刻跳到顶部显示。既然是免打扰,这个功能就应该再彻底一些:不仅不显示新信息,是不是与置顶相应,搞一个“沉底”,让这个群永远沉到底部,轻易看不到?

这实在也是碍于面子不好直接退群的一种无奈应对,是新媒体时代里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所谓尴尬之中的一个技术性渴望。


东方连话


作为群主我很尴尬,我有一个十几万粉丝的地区类公众号,所以常常会利用便利条件建很多本地的群。但是我建的群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刷屏信息所攻占,虽然说建群时会有群规,但是大炮火集群式轰炸,再严格的群都扛不住。

首先讲一下第一层火力吧:这个是最近以来最猛烈的,就是支付宝邀请红包的信息,最凶猛的时候你根本看不到其它信息,全是刷支付宝邀请图片的。我用微信公众号发文章反对这件事情,然后粉丝和我在群里干架,要集体投诉我!你能体会那种绝望吗?我为此解散了好多群。不得不说马云的这一招对马化腾伤害太大了,直接灭群,让腾讯最牛逼的一种社交模式瘫痪。

微信群里第二层火力骚扰信息:你们谁也想不到我会说摧毁微信群社交的正是微信自己。微信的小程序,由于最初没有设定特定的入口,想用群来作为传播途径。天哪,张小龙你的脑子是怎么想的?刷屏的跳一跳是火了,但是群废了!接下来的全是成语接龙,我都要疯了,中国人怎么那么爱玩成语接龙啊?建议今日头条搞一搞成语接龙的专题,来分担一下微信的压力!

微信群里第三层火力骚扰信息:拼多多的垃圾信息。不得不说拼多多成功了,但是我觉得,腾讯拿十个拼多多都换不回一个微信吧!腾讯无底线的偏袒拼多多,拼多多被称为腾讯的干儿子。在众多的封杀潮流中逆流而上,一枝独秀。最反感的就是拼多多的中奖信息,无休止的在群里发来发去。不过想来腾讯是不在乎的,因为微信群里没有广点通,腾讯在微信群里一毛钱都赚不到,为什么不用来干一些对腾讯有商业利益的事情呢?

总结一下,个人感觉,腾讯现在急功近利,破坏了很多原本好的东西,却没有及时的找到替代品,微信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腾讯的下一个TM。

现在的微信就像这个烂西红柿!

喜欢我的回答的给我留言吧,我会关注你的!


触摸临潼


翻翻手机,微信群真的不少。经常看着那个红点,纠结着要退还是不退。手里的群大概分这样几类。

一是家人群,娘家一个夫家一个。

因为兄弟姐妹们都不在一起,有事群里吆喝一下子,倒也方便。时而聊个天,拉近感情。

二是工作群,没办法,工作都在上面布置。

上班时间打开群,下了班设置成免打扰模式。经渭分明,上班是上班,下班就是下班,不会搞成上下班不会。

三是同学校友群,当初的热情正在散去。

小学和初中同学基本没联系,高中一个群,大学一个群,大学还有个年级群,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又有人拉了一个小群,不方便大群里说的话,小群私聊。不过,建群时间长了,大家聊天的兴趣正在逐渐淡去,经常很久都没声音没图像的。

四是文友群,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凉的黄花菜。

文友群基本上是以当初的纸媒为基础建的,一个报纸一个,甚至是一个报纸的某个版面一个。有相识的文友也相互拉人,拉到原来不相识的群里,顺便投两篇稿什么的。毕竟一个人知道的媒体有限,人多了,大家多了信息来源渠道,当然也多了竞争。往往一个话题出来也不知多少人写。


随着纸媒没落,当初的文友转投新媒体,各自开上了公众号,文友群就成了大家发公众号链接的场地。至于究竟有多少人看,我表示怀疑。我自己也写,写着写着就没了信心,不想再做了,觉得发文的人比看文的人还多。

所以,有些群,能退的就退吧,即使是不退,留着也只是一个心理安慰,群的真实作用早就荡然无存了。

我是“苏小妮”,喜欢就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想退就退,谁也不能阻挡你。

我自己退出了所有群,因为人员太多,良莠不齐,因为不胜其扰,再有太耗费时间,还有就是谣言,八卦满天飞,我躲!

退群的人想法应该和我差不多吧!

我感觉玩头条,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比微信群混好。




哎哟菲菲不错哦


当初进了好几个同学群,什么小学群初中群高中大学群等等,和所有微信群一样,开始要聚会那个月都是很热闹的!大家都聊了小时候趣事,很多人都是二十年没见了,都相当期待聚会见面。那段日子群里是非常火爆的,红包也满天飞!



聚会举办时大家也都热情高涨,也请来了当年的老师一起互动。相信大家都是开心的😊!为什么聚会过后就慢慢冷下来了,甚至开始有人陆续退群了呢?



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后来我也退群了!


我是当时被大家选出来热情组织聚会的主持人,都退出了同学群了,为什么?刚进群时大家都是热情的,后来就变成了几个素质低的人唱独角戏了,一般不是聊六合彩就是对女同学调侃黄段子。真正让我铁心退群的事:

一,先说聚会后,有个女生当面在群里质疑聚会费的问题,担心每人交的一百块被组织者贪污,其实每买一种东西都有超市小票的,还剩多少也都有公开,组织小组的几个同学都是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但还是质疑了,在群里吵啊吵的!搞得气氛很不对路,最后聚会后的第二天把剩下的钱平均发红包形式发回了每个人手里(也就十几块钱)。

二,相信每个同学群都有几个装*人士吧!有个土豪是这样的,开始好几天都在发红包,(大家都有发,他发得特别多)后来红包就注明某些女同学的专包了,男同学不小心抢就被冷嘲热讽的,渐渐地那时起群里除了那几个人,其他人都开始不再说话了。

三,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果断退群,有次我请同学出来饮早茶,本来约了早上九点,后来因为一点私事推迟了半小时,也在群里说清楚了,结果被一个傻*打电话来直接开骂(意思是你既然要请客,又整那么晚,害到他饿了一早上肚子,其中不泛污言秽语)。nmgb啊!我既要掏钱请客又得挨骂啊?你不爽就别来啊!结果那一次后,早茶出来直接拉黑好几个垃圾人,并且退群。到现在一年过去了,还不是过得挺好的😄


总结:同学也就当年只是同学,不管多少年后每个人素质也不会同一个频道,志同道合的同学也就那么几个,要是想面面俱到的珍惜每一个同学情你就错了!将我的故事分享出来,也奉劝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人太老实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我认为有几个原因造成有些微信群活跃度逐渐降低。

一是微信群数量太多,没有精力每个群都参与进来。拿我自己来说,各种朋友群和工作群加起来二十几个。大部分群自己平时基本是不参与的。

二是由于群的类别决定。我加入的微信群有同学群、朋友群、家人群、工作群、顺风车群等等诸多类别的群,有些群并不是需要经常聊天,当初建群时就是为了工作需要时联系一下,这样的群平时基本是不会在里面活跃的。

三是时间久了新鲜感消失。有些微信群刚建立的时候,新鲜感很足,大家都爱抽时间在里面聊聊天,但是时间久了,新鲜感渐渐没了,每个人也都会忙于工作和生活其他事情,群里人不再关注并投入精力在群里聊天交流,活跃度自然降低。

四是缺少话题和活跃的因素,渐渐没有了共同语言。有些群逐渐失去活跃度是因为没有可交流的话题,群里人没有了交流的欲望。我有个朋友群,里面加入了十几个朋友,大家都分布在各个地方,群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大家在里面聊聊工作生活,侃侃大山,后来慢慢的发现大家没有话题可聊了,聊来聊去总是那几句话,就像比如大家一见面问的总是你吃饭了吗,后来由于没有了新的话题,大家没有了交流的内容,逐渐的由开始半个月没有活跃一直到最近已经半年都没有活跃过了。

以上是几点亲身体会,个人觉得微信群还是很方便的,在群里通知事情、发布信息、沟通交流都很便捷,我有个亲人群,还是挺活跃的,经常一起发发红包、聊聊天,也拉进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大可不必因为有些群活跃度低认为群没有用处,有些群还是需要好好经营,制造话题、搞搞活动还是能够提升群的活跃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