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江苏现有13个地级市,今后江苏还有可能出现新的地级市吗?

用户68431221


江苏现有十三个地级市,有增加的可能,江苏的土地面积与其它省分有区别,由于黄河、长江源头都在高源上,遇到大水或洪水总是带着泥沙一并顺流从江苏入黄海,水流放缓泥沙积淀。日积月累,越积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滩,也就是陆地,尤其江苏盐城更为明显,每天的海岸线都在不断的向海里沿升,(大约有几十平方米)这样一累计,远里不说,我们从建国起算至今,陆地增加了盐城的二分之一有余,知道吗?盐城的土地面积到目前为止是江苏老大,人均面积也最多,以后还会快速增加,这样更显地大空旷,怎么办,有土地就有资源,有资源就需要人开发,没有人又怎么办,可移民,现实例证明,三峡少部分移民来到这片土地上短短几年收茯颇丰,现在叫他们返乡,他们都不愿意,一至说江苏此他们家乡好,不信可到苏北沿海地区查证,看是否属实,我越说越远,还是回到正题吧,如移民成为开垦这片肥沃土地的主力军,那就必须规划管理,照这样下去,你说有没有必要增加地级市来更好的开发管理他,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知网友是否认可我的分析,有不同意见,评论区再谈,大家畅所欲言。


用户6437122708354遇


江苏现在有13个地级市,以后会出现新的地级市吗?以后在江苏省内很难出现新的地级市了,毕竟以江苏现在的区域,很难容下另外的地级市存在了。如果有可能,我认为更有可能会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级市!

杨州和泰州

如果以精减部门和快速发展为目标,那么杨州的泰州有可能会合并为一个地级市。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地级市都是南北狭长,而且无论从地域和人口是上来说都在江苏省内最后几名。如果加以合并为杨州市,地域扩大了,同时也可以增加竞争力!

南京和镇江

在网上让南京合并镇江的消息满天飞,从地理上来看两个城市确实有必要合为一市。很多人形容南京是徽京,意思就是安徽城市,从地理上来看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如果南京和镇江合并为一个市,不但可以让南京的地理面积进入江苏省腹地,也可以增加南京城的竞争。

无锡和常州

这两个城市真的很奇妙,宜兴属于无锡,但是从宜兴到无锡却要走常州界,这在国内是极其少见的。如果能把两个地级市合并为一个地级市,那么这样的情况就会改善。同时两个地级市的人口并不多,在省内基本属于最后了,如果两个城市合并为一个城市,城市人口就会增加到800多万人口,从而达到大城市级别。


无论如果,江苏省是不会出现第14个地级市,只会减少不会增多!


十方印记


第一,扬州泰州不会再合并,还有淮安宿迁。一则才分开没多久,没有重大的不合适是不会啪啪打自己脸的。二则分开后,明显经济发展不错,是有益的。三则你们不知泰州是谁老家吗?扬州是谁老家吗?定不会一个吃另一个。

第二,将来会不会再成立新的地级市,我感觉定是会的,哪怕合并一个旧的,成立一个新的,还保持13个,也是会有新的出现的。因为,江苏的发展定会往北走,苏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了,新的增长点肯定要在北边。另外,泰州甚至包括宿迁的发展证明了合理的区划利于经济发展。

第三,会在哪里?我认为会在通盐之间,有可能会涉及一点连云港,咱们只是预测,定不会特别准。因为通盐一线太长,具体我没量,我估计南北直线距离怎么着也要有350公里左右(南通市区到盐城市区应有180公里左右,盐城市区到连云港市区也应有180公里左右),只有两个市级中心,辐射不够影响发展。比如看山东,济南到青岛直线距离约300公里,共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四个市一字排开,发展的就还不错。只要不是大山大川阻隔,我感觉100公里左右有一个地级市中心会比较有利于发展。先说南通,地方不小,经济不错,发展不慢,沪通铁路通了之后可能会更快。作为省里第四大经济市,一张新牌面,拆分的可能性小,再给地盘也无必要。那么必定会在盐城。

第四,会在盐城哪里?有两种声音,一南一北,南东台北滨阜响。以前省里是考虑南方案,报了两次东台成立地级市,一次应是和泰州宿迁一起报的,全国升了5个,给了江苏2个,拿掉了东台,一次应是2005年左右,国家没批。东台错失良好机遇。目前看,南线方案可能性越来越小,因为大丰划区后,盐城必不会给,泰州也不会拿出兴化,省里也不会削弱南通,你不能就自己直接升级吧?总量还没到1000亿。那么北线方案可能越来越大,尤其是滨海港如果开发的好,长三角上海苏南转移来的产业多,独立成市可能性很大,响水阜宁肯定进来,射阳可能会进来一部分,灌南也有可能,建湖可能性略小,如果建湖划进去了,除非盐城市区搬到了大丰,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至于会叫什么名字就不一定了,阜宁是响当当的,滨海也可以,无所谓吧。

第五,如果还要保持13市规模的话,镇江被牺牲的可能性大,被南京吞并或南京常州瓜分也不无可能。但镇江也是历史名城,经济也不错,还在民国时期做过短暂江苏省会,也不是没有保留的可能。但地盘小总量低总是会被人惦记。

第六,江苏应尽力争取把天长划过来,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可以,太影响南京往淮宿徐了。

个人浅见,纯属讨论,如有冒犯,敬请见谅!



Dodokop


未来都是省管县,现在已经是省管县了,还要那么多地级市干嘛?下一步应该是取消地级市。给县域经济的更大的权力,这样子县域经济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现在有一些大型的集镇呢,应该现管市了!有些标准化的小镇子对我二三十万的人口,迫切的需要县里那个线与下边儿的小城市。

也别搞什么,第几次了没有多少意义。

最合理的管辖制度就是省管县!


东北向前


地级市分两个概念。

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级市,就是法律上所谓设区的市。这种是由以前的省辖市或者专区(地区)转化而来的,城市设有若干个市辖区,辖县,受省委托代管县级市。一句话,这种地级市是省以下的二级行政区,是省以下的统县行政区。

二是具有地级级别的城市(或者其他行政区)。比如说,重庆市开州区,据重庆好几百里,完全是个独立的城市,是有以前的开县撤县设区形成的,刘伯承元帅的故乡。由于重庆是直辖市,开州区就是正地级。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和县同类型的行政区。直接管理街道和乡镇。同理,正地级的重庆市涪陵区,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儋州市,副地级的河南省济源市,湖北省仙桃市,也是这个类型。就是一个省直管县,同时将县的级别升高了而已。

江苏省面积是10万平方公里,目前设有13个地级市,平均一个地级市只有不到8000平方公里,在全国来说,应该是比较小的。所以如果按照前面第一个情况来讲,江苏省不可能增设新的地级市了,因为作为省以下二级行政区,13个已经足够了,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13个都显得有点儿多了。

但不容忽视的一个情况是,江苏省的县普遍实力很强,比如昆山是全国百强县之首,其经济规模秒杀全国半数以上地级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力强劲的江苏省县级行政区势必要求给予更多的行政权力。浙江省也是这个情况,像义乌。所以不排除一些县和县级市,根据其经济规模和在全国的影响,对其行政级别有所提升。甚至完全从代管的地级市中独立出来,由省直接管理。

综合上述,第一种情况的地级市是不可能出现的,第二种情况的享受地级级别、副地级别的市县,今后还是很有可能在江苏省出现的。


万里蜀江客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果真要再设一个地级市,最大的盐城必然要被拆分,个人觉得北5县,外加淮安的涟水,组建新地级市比较合理;作为补偿,扬州的宝应和高邮划给淮安,而且宝应本身也是离淮安更近些,划给淮安地缘上比较合理;作为补偿,泰州的兴化划给盐城,这样盐城的地形比较方正,现在的盐城市区也可以起到辐射作用;扬州泰州剩余部分合并,扬泰本就是一家,如果合并地缘上较为亲近,再加上江都已经并区,合并后扬泰市区和江都区一起连为一个整体,扬泰机场也在两市交界处,合并后显然符合发展趋势;靖江一直不愿意自称是泰州的,自己本身也是吴语区,可以如他所愿,干脆给无锡好了,反正无锡地铁也规划到靖江了,皆大欢喜。这样一来,地级市数量还是13个,不会增加财政负担


枫语夜桥


还是有可能的:

一、历史上有参照,原地级扬州市析出泰州市,原地级淮阴市析出宿迁市,成为目前江苏省成立时间最晚的两个地级市。

二、多年前江苏省曾有析出江阴、张家港和靖江,成立地级三江市的设想,只是在市管县体制下,因上述三个县级市所在地级市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

三、盐城一带是我国最不缺土地后备的地区,每年向海造地数千亩,如造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到足够程度,或发现新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等,或会像山东东营那样,设立新的地级市。

另外,如果当年有学者提出的“海上苏东”战略能够得以实施,也同样会加速这一带新的地级市产生可能。

四、虽然未来宁镇有合并可能,苏锡常间也有进一步融合可能,但这和新地级市设立是城市化发展的两种方向,关键还是看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更取决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瑕不掩瑜世界殊


提问者的提法首先有误,在当前形势下,城市只有合并减少的趋势,没有增加的趋势。

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合并县级市简阳,可达到进一步加强成都在全国及四川的地位,成都在网络上已被戏称为“成都省” ;同样还有山东省济南市更直接了,合并地级市莱芜,目的为提高济南作为山东省会的首位度,在省内可达到与青岛竞争的地步,不让青岛在山东一城独大。

在江苏可能存在合并的城市有:①镇江与南京合并,以此来提高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并向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济南、南京这两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在全国排名比例很低,是垫底的存在)。②泰州与扬州合并,来提高扬州的城市竞争力。③宿迁并入徐州,让苏北也能出现一个较大的中心城市,来带动苏北的发展,减小苏北与苏南经济差距。④无锡被常州分割成两块没连接地方,把常州并入无锡南部,成立新无锡;把无锡靠进苏州的一小部分划归苏州,以进一步加强苏州的地位,向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及一线城市发展!

如果江苏以上计划能实现,则:①新徐州将成为全国二十大城市之一,苏北及周边安徽、山东、河南交界地区的领头羊城市,并有机会冲击新一线城市。②新南京将成为新一线领头羊城市,把成都扔远了,并向国家中心城市方向发展。③新无锡将是新一线城市,并永远不会掉入到二线城市中去。④新苏州将成为北上广深后的中国第五个一线城市,GDP总量将与深圳不相上下,很有竞争。⑤新扬州在江苏中部也不弱,有可能挤进GDP前二十强,打倒东莞与佛山。

这样最终的结果:江苏有新南京、新苏州、新无锡、新徐州、新扬州及原有的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等,总共9个城市,减少了常州、镇江、泰州、宿迁等4个城市。江苏经济重新排序:苏州、南京、无锡、徐州、扬州、南通、盐城、淮安、连云港,连云港成为江苏新九妹!

在江苏:①苏州是全国第五个一线城市,GDP规模在2.5万亿左右与深圳相当。②南京是新一线领头羊城市,GDP总量将大于“成都省”,全国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③新无锡是新一线城市,GDP实力可以与杭州叫板。④新徐州成为苏北及周边领头羊城市,GDP总量达万亿城市,全国城市GDP二十强之一,有望入选新一线城市。⑤新扬州的GDP总量过万亿,全国城市GDP二十强之一。

这样在江苏:有苏州1亇一线城市及GDP规模达2万亿城市,有南京1亇国家中心城市,有苏州、南京2个副省级城市,有南京、无锡、徐州3亇新一线城市,有苏州、南京、无锡、徐州、扬州5个GDP总量过万亿城市,5亇全国二十强城市。江苏的综合竞争力将远超广东省,在未来可能成为GDP王者省份。

但最后也有一个特例:最近在浙江省的龙港镇却新成立为一个县级市,这样浙江增加了一个县级市。浙江经济的结构与江苏不一样,江苏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做大做强,是“点状”经济,江苏的城市地铁规模要强于浙江;浙江大力发展连接县域、农村经济,浙江县域农村经济引领全国经济发展方向,做到面面俱到,是“面状”经济,浙江的高铁发展要强于江苏,除舟山这唯一群岛城市之外,其余的市则早在几年前市市通高铁了。

世界经济发展看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看浙江!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经天纬地安邦定国


其实江苏的盐城与南通两个地级市因为临黄海,滩涂面积逐年增加,可以生态移民,江苏的沿海城市并不真正靠海边,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就应该加大沿海的区域发展,而沿海县市的城区都远离海边,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也是江苏唯独沿海城市发展不快的症结所在。

沿海县市面积大,海边的人口非常少,沿海发展的战略似乎在江苏并不突出。

要加快江苏沿海发展,盐城、南通各划出部分县市,象射阳县可以一分为二,单独再设一个港口城市,滨海也可设立一个港口城市,组建一个新的淮海市,对应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战略。


运河之杨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全省陆地面积约10.72万平方公里,共下辖有13个地级市,那么今后江苏还有可能出现新的地级市吗?小编认为是可能的。其实要设立为地级市的标准并不高,主要符合以下五个条件,很多省份都有县级市符合设立为地级市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江苏县域经济发达,中国百强县的数量占据了全国的1/4左右,一些县级市的经济规模和人口甚至要超过不少的地级市。比如江苏的GDP超过千亿的县级市就有12个,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这四个县级市,GDP都超过2000亿,它们完全符合升级为地级市的条件,一旦升级为地级市,它们的GDP均能够进入全国百强,由此可见它们的经济实力之强。

这里大家可能又拿面积来说事,其实在国内面积小的地级市并非没有。就比如珠三角,这里面积仅5.6万平方公里,不到广东总面积的1/3,但地级市却有9个,其中深圳、东莞、中山、珠海四个城市面积都不到2500平方公里,虽然江苏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这些县级市面积更小,但成立地级市也可以灵活变通,把周边一线地方进行整合,多年前江苏省曾有析出江阴、张家港和靖江,成立地级三江市的设想。

当然,是否需要升级为地级市,需要省政府乃至国家综合考量后才做出的抉择,我们只能在这里讨论一番,最后还是静观其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