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民国时期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女性?

田慧雨



女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四样东西: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

民国的女神很多,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名媛包括林徽因,陆小曼,唐瑛等,这些人的光环十分耀眼,而上图美若天仙得这位,就没那么知名了。

郑念,父亲是日本留学生,湖北省人,曾任北洋政府高官。身世也是十分显贵的。

郑念出生于1915年1月28日,因嫁给同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郑康琪,故随夫姓易名为郑念。

郑念夫妇完成学业归国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夫妇两人投奔重庆,郑康琪加入了外交部,驻澳长达7年。

1949年之后,两人没有入台,而是留在上海。

1957年,郑念在丈夫去世之后继其夫在上海任职壳牌石油公司,担任英国总经理的助理,直到“文革”爆发。“文革”期间,由于郑念是英国留学生,长期供职外商公司,被控为英国的间谍,被关在监狱6年半。

1966年,中国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同年8月,在红卫兵抄了郑念的家并没收其财产后,她被当作英国间谍软禁在家中, 9月被关进上海第一看守所。在6年半的监禁中,郑念受到审讯、拷打和单独监禁,但她拒绝承认那些被指控的罪行。

1973年,她从监狱中释放,被告知女儿郑梅萍——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已在1967年自杀。(她后来发现是被红卫兵杀害的)。


1978年10月,政府官员就郑念被错误逮捕和监禁表示道歉。 1980年9月27日,取道香港后至加拿大,定居美国。在美国,郑念坚持用英文写作。本命姚念媛以亡夫的姓氏,取笔名“郑念”写下了英文自传性作品《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该书被译为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

1987年,《上海生死劫》在英美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 1990年,加拿大歌手Corey Hart在专辑《Bang!》中,专门写了一首钢琴曲《Ballade for Nien Cheng》向郑念致敬。

2009年7月,郑念在家中洗澡不慎被热水烫伤住院,最后导致细菌感染,终致不治于11月2日在美国华盛顿去世,享年94岁。

看到最后一张照片,我觉得我被惊艳到了,真的,一个人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真正的魅力也同样经得住岁月的考验,即使有深深的皱纹也阻挡不住这个女人浑身上下散发出的自信与优雅。

一位曾经采访过郑念的人回忆:“记得有一次是她自己开车带我去郊区马里兰的一家餐馆吃软炸虾,她那时已经八十多岁,车还是开得很利索,其灵敏的反应和控车能力一点也不亚于青年人。”

看到她,我真的一点都不害怕变老了。

不知道那些打了无数玻尿酸和肉毒杆菌的人,老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寒时三


“哪些”指向太多,我们今天就单说一个,民国青帮女流氓、上海滩流氓大亨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人的一生经常会出现泾渭分明前后差别明显的阶段,林桂生的人生就是如此。(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很多人将对民国的关注点集中于那些叱咤风云的男人身上,认为乱世出英雄,但绝对不会出女英雄,单就林桂生一人来说,这话倒确属不错,但是话说回来,林桂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女枭雄。

人人都知道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但是就黄金荣来说,他的起势,他的上位都与林桂生这个上海滩奇女子密不可分。

关于林桂生与黄金荣的结合,江湖上有两个版本,一种是黄金荣在法租界失势,到苏州疗伤,正碰上已为人妇的林桂生,林桂生嫌弃自己原来的丈夫窝囊不爷们,果断甩了对方,与黄金荣搭伙过日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林桂生就来到上海滩开妓院,当时黄金荣不过是个小捕快,闲暇时到妓院寻花问柳,与林桂生一见钟情。

两人分开的故事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黄金荣痴迷京剧演员露兰春,霸王硬上弓,最后昏头昏脑的就要与林桂生离婚,扶露兰春上位!

离婚这事看似林桂生没打过小三,其实可能是林桂生一生的转折点,往好了转往坏了转?确切的说是往好了转!

离婚后林桂生搬离黄公馆,到上海滩西摩路的一幢旧洋房落居,只与杜月笙少数几个人来往,从此不问世事,不与原来的人来往,斩断红尘!

就黄金荣来说,他的一生浮沉幅度太大,顺势而为还好,一旦失势,则身不由己,随世跌落神坛,80多岁高龄扫大街便是例证


之所以说林桂生是比较幸运的,从1877年出生到1981年去世,整整活了104岁,如果她不离开黄金荣,很难说有如此高的阳寿。

不但如此,林桂生在历次特殊的背景下能够安然无恙,这些都是她与黄金荣早早划清界限的因由所在!


历史三日谈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追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新道德盛行开来,为后来一批民国知名女性人物的出现奠定了前提。此后,林徽因、陆小曼、冰心以至于后来的张爱玲、丁玲、萧红等才纷纷让世人知晓她们的名字和才华。原本知道林徽因,是因为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纠结情感,其实作为一位吸引众多才子的女性,林徽因自身才华横溢,且具有一般女性所不具备的格局和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