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說不在乎工資的年輕人,最讓老闆害怕?

行攝青年


這個提問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國外的老闆會這樣嗎?可能不是,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中國高速發展的第一波紅利是什麼?毫無疑問是廉價勞動力,廉價勞動力使中國迎來了發展的契機,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中國改革開放的時間太短,所以大部分領域技術並不是領先,很難拿到超額收益,那麼靠什麼與國外公司競爭呢,效率唄。

國外工作什麼狀態?

八小時工作制,不能隨便加班,年假一年一個月,還嫌上班時間長,有的地方已經改成6小時工作制了。

中國呢?著名的996啊。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出,國內的工作強度可能是國外的2倍。當然帶來的效果也是顯著的,我們經濟在快速發展。

經濟快速發展也帶來一個問題,競爭激烈。所以老闆就要壓榨員工,以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如果沒有辦法有效降低成本,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可能也就關門大吉了。

老闆怕不在乎工資的員工,本質上就是不敢通過壓榨員工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實現不了這個目的,公司就很難持續經營下去。

這個問題是國內激烈競爭的環境造就的,國外並不存在這種狀況。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24617032527514495"} --}

瘋紙無語


“如果一個人不圖錢,那麼他一定看中了比錢更重要的東西”。11年大三實習,在武漢的一家服裝公司做設計助理,月工資1200元,租180元錢/月的黑房子,吃論兩稱的5元錢的快餐。在公司什麼活都幹,本來是助理,而且是實習的,不到半年,老闆娘把我叫到辦公室,說設計師的工作你現在會不會,我說不會,老闆說“我說你會你就會”,接著設計師就被開了,設計師的工作我來做,工資老闆沒提,我也沒提。

後來面料採購因為拿回扣嚴重,被公司開了,老闆娘又找到我,讓我幹,說我反正助理,對市場熟悉。沒有提工資,我也沒提。

後來老闆娘常常偷懶來公司很晚,早上各部門的晨會不參加,要我幫他記下來會議紀要,沒有提工資。再後來,公司需要外派到上海最大的客戶處跟蹤款式,老闆娘說我反正年輕,沒有家庭,過去吧,也沒有提工資。

直到我從上海回公司後,把辭職報告放在她的辦公桌上,她才和我談到了工資,可這次我依然沒有談工資,是時候離開了。

“無欲則剛,”當她意識到挽留沒有意義時,說了這麼一句。是的,這也許是老闆害怕不談錢的員工的原因。他對錢不感興趣,那你拿什麼約束他,不受領導的員工,最危險。


裁縫不才




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有個性,加上家庭條件還不錯,導致他們對金錢的慾望比上一代要低很多。

上家公司某90後同事,拿著六千左右的工資,但租了一套兩千的單身公寓,用的最新的蘋果手機,一身潮裝。工作上還算有能力,每次的任務都能及時完成,但每天雷打不動按時下班,從來不加班,及時在忙也不加班,而且只專注自己手頭上的工作。

對於他來說不想去巴結領導,更不想委屈自己。但是其領導卻對他有意見,和他談過幾次加班的問題。後來再某次會議上,領導又說某些人從來不加班之類的。這位年輕朋友直接把電腦一甩,當天就提辭職,第二天干脆不來了,留著一臉懵逼和尷尬的領導。



工作對於這些年輕人而言只是社會的一種歷練,他們更在乎和享受的是工作帶來的成就感、自豪感,一旦在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立馬就會辭職,即便是裸辭也在所不惜。

職場中唯一能夠起到約束力的只有薪資,年輕人都不在乎薪資了,公司於他們而言,只不過是一個實現工作樂趣大地方。假如樂趣都沒有了,留下來有什麼用呢?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用來形容職場。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但可以往死裡罵中年人,尤其是那些結了婚有了小孩的中年人。


用戶69240191446


年輕人本來就是一無所有,年輕人都是把工作體驗放在第一位,錢的方面拿來制衡年輕人是不靠譜的,因為很多年輕人也不缺錢。

就算是缺錢的年輕人,他們在工作體驗生也是有要求的,只不過是慢了點。

軒軒家境一般,在大學學的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畢業後他他進入一家工廠實習,在這裡他每天都會工作時間的事12+,他非常努力的工作,每天還會再工廠瞭解機器的結構運作情況,有工人師傅維修的話他也會過去了解學習。

本來他們領導準備讓他當個班長的,可是他自己在三個月後遞交辭職信走了,廠裡的老闆覺得他是個人才準備留下他,說給他加薪,軒軒還是走了。

軒軒的理由很簡單,

第一、我不可能長期在一個工廠裡面待,

第二、環境有點差,對我身體不好,

第三、沒有什麼交際,不適合發展。

現在社會在進步,人們更加註重用戶體驗,就連玩個遊戲啥的,沒有用戶體驗玩家會流失越來越嚴重的,同樣職場上也越來越需要用戶體驗。

年輕人最大的資本就是年輕,趁著年輕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不是很好,等到中年了處處受約束。

說不定到時侯也會受到老闆的約束,用錢和權來制衡這幫成長後的年輕人。

當然了,這幫年輕人能夠改變這現狀也是很不錯的,你認為這幫年輕人會改變這個現狀嗎?

END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文武閣說職場,說更多的職場問題,解決你心中的迷茫。


文武閣


謝遨!我記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在一家皮具廠做裁床。當時工廠不大,百來個人,而裁床只有三四個人。而我是床床組的組長。除了要給老闆算買的材料和管好裁床外,自己也要幹活。每天個個都下班了,我還在給老闆算買第二天的料。這樣工作一年後,我向老闆提出了辭職。當時老闆也覺得我很衝動,那時工資己經有5千元一個月了,為什麼不做了。我當時只回答了兩個字,心累。本來算料是文員的工作,而老闆看我算得準,偏偏要我算,自己還要 備好料,安排好別人工作,有時間經常還要開料。一天十多個鍾,你說累不累。後來我給老闆找了個人,才肯放我走。所以老闆最怕員工不在乎錢多錢少,突然就走的人了。


東方紅635


我結合我切身經歷來說說。我不是老闆,但也是一個公司的管理人員。別說老闆頭疼,自己也會被搞得頭疼。


現在的企業,特別加工製造業,大多數都是計件型。也就是你多勞多得,不在乎工資這一層人,在我眼裡,跟混日子沒啥區別,我也特別不喜歡這種人,同樣的工作,人家一天高的可以做的幾百的寄件工資,而那層人呢,就幾十塊錢。反正也不急,該上班還是上班,慢吞吞的。電費設備運轉保養費一大堆,產量屁大點,這種人根本不需要你去處理,發一個月工資就走了。不在乎工資多少,這種也算吧。既然不在乎多少,你就別指望他好好工作。

還有一種人,這種人確實比上面那種更頭疼。工作還是幹得比較好。衝動嘛,有時為了一小點事。一句我不幹了,扭頭就走,錢也不要。離職是需要流程審批,對於這種一聲不響就走,我相信每個公司都有不同的處理規定。一個兩個還好,要是一群人這樣,作為管理你只能忍氣吞聲的安撫,畢竟不能影響到公司正常運行。一個企業管理不單單是管理人員,首先管理跟上的就是公司的獎罰制度。說白點就是錢,遇到這種人,你有什麼辦法。

不是像有些人說的什麼不在乎工資的潛力股,有錢人之類的。我不贊成這種說法。潛力股?看不出來,有錢人?有錢來打什麼工?消遣時間不如在家裡,又沒人管。


壹點科譜


不在乎工資的員工,有格局的老闆知道要善待,沒有遠見的老闆會裝傻。

2012年,我畢業去的那家公司,從車間普工開始,兩個月就被提升到車間助理,四個月後做了中層管理,主要做人事和行政。工資從500一直加到3600,對於工資我一個字未提。

一年後,我做了採購經理,年薪80000左右。我未公司採購上每年節約的錢遠遠大於500W。

對於大部分同齡人,我還是遇到了我的伯樂。

很多人說,我運氣好。也許是,遇到一個給你激勵和學習成長機會的老闆真的不容易。其實,老闆能善待員工,員工又何嘗不是披肝瀝膽,衝鋒陷陣!

所以,那些害怕不談工資的員工的老闆真的太Low,越是不談工資的員工越要善待。


韓梅梅8947


我最有發言權,現在在小城市上班,整個行業風氣不好,沒有社保,沒有勞動合同。我說一下我上個公司情況,工資不按時發,隨便扣,年底壓幾個月工資,等員工幫老闆擦完屁股再發,結果發的時候再壓一部分,據說怕員工過完年不去。老闆喜歡搞下三濫的手段,員工也都不想得罪他。但是老闆就怕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公司就有幾個這樣的人,你敢壓我工資老子就不幹了,手頭的事我直接給你撂挑子,找人接手都不好辦,工資老子不要了,你不就是用一點點工資威脅我們麼,誰家還缺這點錢。


聰明的白痴let


悟空官方回答秘籍,4步教你漲粉漲閱讀

00

夜貓8547

我在的機構七週年!

這也是機構的第七個年頭。2011年6月28日,我的老闆成立了這個作文培訓機構,當時員工三個人。我7月1日,大學畢業來這兒上崗就職。

當時老闆說,機構剛起步,發不了多少錢。我說,沒問題,餓不死就行。於是我按他的標準,領了800元每月的工資,早上要來得最早打掃各個教室衛生,清理衛生間的紙巾,然後提著傳單到各個小學門口發單。

一晃半年過去,隨著學員人數的增多。每天打掃衛生,發單,還有其他搬桌椅板凳,上下樓扛書拿報什麼的。每天回到出租屋後都累得要死,一躺下就睡著了。事情越來越多,我沒向老闆提要增加工資。

2012年中旬,機構的發展得到許多家長的大力支持,學員人數從幾十個,一下子增加到300來個。學校教師上不完這麼多課,於是老闆說希望我能上一兩個班。因此,我每天除了做該做的清潔工作,派單工作以外,還要花大量時間學習寫教案,改作文,磨課,練習普通話等等。人更累了。不過也沒提過工資。

2013年,機構改組,老闆突然宣佈讓我當這個機構的教學總監。就包括我在沒的十多位工作人員都不敢相信老闆的這個決定。所以我硬著頭皮嘗試了,鑑於之前大量的派單工作,已經累積了諸多與家長和學員溝通的技巧,同時又因為對課堂的磨練和經驗,我的監督和管理下,整個機構續班率達90%以上。學員轉介紹也越來越多。這一年,老闆說,給我漲工資到1200每月。而此時,其他已經教師拿著不低於這個城市平均工資了。同年,老闆花了3萬塊錢,請了一位講師,專門每週培訓我兩天。

2015年,機構迎來了另一個蓬勃的發展期。學員人數暴增到900多人。骨幹教師們紛紛帶著幾十百來人,以此為資本,要求老闆把工資幅度提到佔比學員學費50%。當然,老闆同意了。我沒提我的工資,但也漲了,1800元每月。15年下半年,老闆突然讓我招聘許多新人進來,讓我提前培訓好能隨時入職。當我做好這一切時,老闆閃電辭退了那些骨幹教師,並再次改組機構股份分成,分了50%的股份給我。也就從那一年,我開始了每月領取6000行政工資,享受利潤50%的股份。

於是,我在離開的那些骨幹教師們之前,在這個二線城市買了房,買了車,成了家。年收入50萬以上!雖然不高,但到今年,29歲的同齡人中,也不是墊底的。

一次,和我的老闆回憶這7年的光景,他問我有沒有想過離職。我笑著說,想過很多次,但回想自己能力欠缺,離職後一樣的,幹著最重的活,領著最低的工資。所以堅持下來了。他欣慰的告訴我,他說他就怕遇到我這樣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你不僅僅只是開高薪給他就可以,還承擔著對他人生負責的責任與義務,還承擔著他人生髮展與生命價值的提現。然而這些東西,不僅僅是錢能解決的。

所以,在之後我招聘的新員工中,我都會更傾向於把更多的學習機會,成長機會,升職機會交給那些從來不主動和我提工資的人。當然,規範的薪資制度,也不會虧欠他一分一釐。其實,這樣的人不是不在乎當前的工資,而是有其他東西讓這樣的人更在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樣的人,更重視長遠利益,而非只重視當前短利。他不是比其他人更有當領導,承擔重要任務的特質嗎?

話說回來,這樣的經歷,也要看我們遇到什麼樣的老闆。職場中不乏以夢想之名,給員工畫空餅,以換取廉價勞動力的老闆。

自己沒法創業的時候,跟對人,往往比能力更重要!當然,這句話不是否定能力的重要性!

創建於2018.5.30


夜貓8547


現在職場江湖都流行一種說法:不在乎工資的年輕人,最讓老闆害怕。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我們用自己的工作來換取相應的工資作為回報,怎麼可能不在乎工資呢?

不在乎工資的工資的年輕人,大概有以下三種,我們分情況說一下老闆為什麼害怕他們:

一是玻璃心,碰不得,說不得,工資可以不高,但一定要照顧到心情。

這種人工作盡心盡力,一般情況下屬於比較聽話的員工,但就是有一顆脆弱的玻璃心,受不了一點委屈,上司安排個工作,還得照顧他們的情緒,萬一照顧不周,影響到工作,還得上司來處理。所以領導很害怕這樣的員工,生怕一個不心,惹了他們不開心,又得哄著,哄不好了辭職了,還得再招人,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更高一些了,所以領導很累心。

二是真的有錢,不在乎這三核桃倆棗,不樂意了,隨時撂挑子走人,留下一個爛攤子,老闆自己收拾去吧。

老闆們都知道,有車貸有房貸,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中年求職者,只要工資給得到位,隨便老闆怎麼蹂躪,他都堅決不會辭職的,不是對單位有多忠心,而是現實讓他不得不如此。

但有錢的年輕人,他們沒有這個擔憂,就是圖個開心,如果有一天發現和領導尿不到一個壺裡了,才不管你工作需要單位需要,想走拍拍屁股就走了,至於走了之後的事怎麼做,那是領導的事。作為領導,收拾爛攤子也是很費勁的。

三是真的不在乎工資,但在乎比工資更重要的東西。

這種人很可怕,就像舊時的徒弟,在師傅家裡忍氣吞聲,就等到學成之後自立門戶,有可能成為你在事業上的強勢對手,最後幹掉現任老闆的人,有可能就是他。對這種人,老闆會心有忌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