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如何看待《甄嬛传》中教导甄嬛侍奉皇帝的芳若姑姑,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取个名821


伺候过纯元皇后,又深得太后皇上信任,在后宫多年却能最后全身而退,芳若姑姑的智慧和稳重,是很多没能善终的妃嫔们都望尘莫及的。

一、时刻维护皇家威严

芳若姑姑作为甄嬛的教引姑姑,曾在甄府住过一段时间,教甄嬛和安陵容皇宫礼仪礼节。有一次说到纯元皇后,安陵容向芳若问起了当今皇后,芳若刚说完,浣碧迫不及待的插了一句“听说当今皇后是庶出?”

此话一出,让安陵容、甄嬛大吃一惊,在大清,背后议论皇后乃大不敬之罪,一个小主家的丫鬟竟敢问皇后是否为庶出。不过芳若姑姑对浣碧的不满并没表现出来,只是用犀利的眼神看了浣碧一眼答道:“有福之人是不分嫡庶的,皇后娘娘人品贵重,母仪天下”。浣碧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尴尬一笑。

二、聪明、机智过人

沈眉庄“假孕”风波后,甄嬛一直想向皇上求情,奈何知她意的皇上一直避而不见。甄嬛无法,令谨汐送了一管螺子黛给芳若。

在伺候皇上用茶时,芳若一句“皇上,小心烫”成功的引起了皇上的注意。提起远山黛和纯元皇后,皇上立刻想起了甄嬛,当晚就去了碎玉轩。

三、不拜高踩低

甄嬛出宫后,太后担心皇上会把对甄嬛的怒气转移到芳若姑姑身上,遂将芳若调到了寿康宫。此举也证明芳若在太后心目中份量不轻。

受太后之命,芳若到甘露寺见甄嬛。看到自己曾经的教引姑姑,甄嬛像见到亲人一般十分高兴,见面就问“眉姐姐好吗?胧月好吗?”

此时,芳若姑姑说了一句“也不问问太后娘娘近况如何吗?”芳若姑姑说这句话,一是提醒甄嬛,太后对甄嬛一直很牵挂;二是提醒要懂得知恩图报。虽然这番话也些严厉,不过芳若并没有因为甄嬛出宫而对她不敬,不拜高踩低,这点在宫内实在难能可贵。

从剧情上来看,芳若姑姑是从王府一起跟随进宫的,这么多年来,芳若姑姑深得太后信任、皇上的青睬,与后宫各小主间也是和平相处,连待人苛刻的华妃,也没能说出芳若的半点不是。从这点上来看,芳若的处世之道,的确有她的过人之处。


八卦气象台


剧中的芳若姑姑,跟槿汐一样,也是甄嬛宫廷生存之路上的强大助力,若把槿汐比作滋润的细雨,那么芳若就是劈开障碍的春雷,出手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能让甄嬛死里逃生,扭转颓势。



前有尽心教引,使甄嬛知道宫中厉害关系,顺利得宠晋升。中有画上远山黛,成功解了甄嬛之困。后更有甄嬛出宫后,不辞辛苦的对甄嬛照拂,让她在寺中不至于被折磨致死。芳若每一次的动作,都对甄嬛助益不少,从她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出场里,可以看出芳若姑姑绝对不简单

1.芳若是个做事稳妥,善于察言观色的好员工



芳若姑姑一直在御前伺候雍正,看年纪也是跟苏培盛的岁数差不多大。一直能留在雍正身边贴身伺候,可见是个做事稳妥的人,不然怎么能在御前那么多年。雍正性格多变,跟苏培盛一样芳若也是个对雍正脾气摸的很透的宫中老人儿,不然也不会想出用远山黛引起皇上注意,还提到纯元,唤起皇帝感情的主意

2.芳若心态良好,被牵连也毫无抱怨



甄嬛出宫后,芳若因为是她的教引姑姑,皇上看到她就会想到甄嬛,太后便把芳若要到了自己身边。其实芳若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错,真的就是无端被甄嬛牵连了。可是她没有抱怨,太后让她去照拂甄嬛她也尽心竭力,并未提及自己的处境。可见心态极佳

3.明理知进退,不居功自傲



甄嬛回宫,按照甄嬛的性格肯定会厚待帮助过自己的芳若姑姑,对比槿汐被抓时,甄嬛不顾个人安危也要搭救的样子,就知道芳若要是留在宫中甄嬛会待她多好了。可是甄嬛回宫后,芳若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定是是为了保护甄嬛,芳若被命令出宫了,不能再露面,一把年龄,出宫养老也挺困难的。但是芳若为了保护甄嬛没有凭着功劳自居,无悔的走了

总之,芳若是个好人,若是一直跟着甄嬛肯定也能和槿汐一样得个好结果,可惜阴差阳错。好在可以安享晚年,也是个安慰


萌萌小笑笑


方若姑姑甄嬛入宫时的教引姑姑,剧中她的戏份不多,但是总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不可或缺。

剧中多次提到方若姑姑是御前的人,太后皇上身边的人,对纯元相对而言比较了解。方若姑姑还是教引姑姑是干嘛的呢?就是如何教新来的即将要侍寝的小主侍奉皇上的。为什么宫中那么多人偏偏选中她做这个呢?知道皇上的习惯,喜好,怎么才能侍奉好,等等......可见方若姑姑不简单!



细数一下我记得的方若姑姑出现的三个比较重要的地方:

1、眉庄禁足,皇上不肯见甄嬛,甄嬛伤心欲绝,这时候槿汐提醒甄嬛:何不求求方若姑姑,甄嬛这才恍然大悟,让方若姑姑画骡子黛引起皇上的注意,让皇上想到她,果不其然皇上就去看了甄嬛。




2、眉庄禁足皇上下令不准备任何人去看她,看着眉庄的并不是别人就是方若姑姑,甄嬛要违抗圣旨去看眉庄,也是方若姑姑出手帮忙的,可见皇上非常信任方若姑姑。

3、甄嬛心死执意去甘露寺修行,眉庄求太后多帮助甄嬛,让甄嬛尽量过的好一点,最重要是不让她受到别的人的折磨与为难。太后便派方若姑姑去看望(太后也是非常信任她的),记得甄嬛见面就问:眉姐姐好吗?胧月好吗?方若姑姑回到:一切都好,为什么不问皇上太后过的好不好?甄嬛说了句:若有国丧,天下皆知。方若姑姑如果是多事的人,甄嬛绝对因此一命呜呼了。



方若姑姑是个心地善良,做事谨慎小心,知进退,懂得如何拿捏分寸的人。你们觉得呢?


麻辣筱仙女



能够在御前伺候的人,都不会太简单,自然是会察言观色,能够娴熟地游走在权利者的刀刃之上的。芳若姑姑与苏培盛在御前,就是男女搭配,只是皇帝用苏培盛的时间多一点罢了。



芳若姑姑的智慧是不简单的,比如眉庄假孕那次,皇上连带着不想见甄嬛,于是甄嬛为了见皇上就把自己仅剩的螺子黛送给芳若姑姑,甄嬛也是极其聪明的人,螺子黛可是很珍贵的东西,芳若姑姑自然是会接受这样的好处的,而芳若姑姑是御前的人,是能帮着说上话。


而芳若姑姑为了让雍正想起甄嬛,就画了远山黛,在芳若姑姑给皇上送茶的时候,刻意提醒了皇帝茶烫,而皇上注意到芳若后说:“你画的是远山黛?” 姑姑:“奴婢伺候过纯元皇后所以会画。” 芳若姑姑并不是让雍正直接想起甄嬛,而是利用纯元喜欢画的远山黛,来勾起皇帝对纯元的思念,继而想起甄嬛。这般心机,自然不是普通人了。




但是芳若姑姑也不全然是好的,当初安陵容与甄嬛同被芳若姑姑教导,按理说都是同时讲课,是不会有偏差的,而安陵容进宫本就是小心谨慎的,学得自然还要认真一些,可是甄嬛的各项礼仪做得很好,而安陵容还是靠着丫鬟宝娟才对夏常在行对了礼,叫对了称呼,因此还受了奚落。而且在安陵容第一次侍寝时,按理说姑姑应该是劝慰的,但是芳若姑姑并没有,而且细说了过程,想来安陵容本来就胆小,这样不就更怕了吗?细想一下,好像芳若姑姑也是俗人,逃不过差别对待的坑吧。


或许芳若姑姑对于甄嬛来说,是很有用的,但是对于其他小主,就不一定了。芳若的神助攻,也是甄嬛最后能够得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月辣椒


《甄嬛传》中,芳若姑姑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每次出现必是与甄嬛之事有所牵连。做为皇帝御前伺候的老人,她也是甄嬛成功之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助力者。


一,甄嬛入宫前,芳若悉心教导

甄嬛被皇帝选中后返回甄府,宫中派了芳若前来做为甄嬛的教引姑姑。芳若是皇帝御前伺候的人,不同于其他教引姑姑。由此可见皇帝对甄嬛的重视。芳若姑姑更是深谙此意,对甄嬛的教导也格外上心。她竭尽所能地将宫中相处之道教于甄嬛,其中有一个细节,更是能说明芳若的尽心尽力。


聊到纯元皇后时,芳若叹息:“福晋入府三年后不幸病逝,皇上伤心不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在告诫甄嬛入宫之后切不可随意提起纯元皇后,那是皇帝心中不可触碰的东西。后宫之中有时候得宠和失宠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需得谨言慎行。

二,略施小计化解眉庄危机



眉庄遭禁足,甄嬛恐她遭受下人的虐待,内心焦急不已。槿汐好言提醒,不妨去求一求芳若姑姑。于是甄嬛便让槿汐将一盒进贡的螺子黛送于芳若。芳若拿到螺子黛后,并没有拒绝,表明她愿意帮助甄嬛一把。照理来说,芳若年已不惑,对容貌之事早已看淡。再者,她身为皇帝御前伺候之人,自是懂得明哲保身,不参与任何一宫争宠之事。一个新晋嫔妃的安危又与她何干?可是芳若还是看在甄嬛的面子上决定在皇帝跟前试上一试。


那日,芳若在给皇帝奉茶之时故意提醒皇帝小心茶烫。皇帝抬头看了她一眼,于是便看到了她新画的远山眉。


芳若是伺候过纯元皇后的人,她简单的一句话又勾起了皇帝对纯元的思念。而甄嬛又与纯元长得如此相似,宛宛类卿,卿虽不在,宛宛却在。当夜,皇帝便去了甄嬛的住处。

三,在甘露寺的照顾

甄嬛去了甘露寺后,受尽了一群尼姑踩高捧低的凌辱。眉庄请求太后可以让甄嬛在甘露寺生活过得好一些,看在眉庄往日精心照顾自己的份上,太后答应了她。于是,芳若便奉了太后之命经常前去照顾,每每临走时必定呵斥一群尼姑不得虐待甄嬛。得益于芳若的照拂,甄嬛也少受了很多罪。

记得芳若第一次去时,甄嬛只问她:“眉姐姐可好,胧月可好?”芳若问她,“那皇上呢,娘子也不在意了吗?”



甄嬛冷笑着回答,“国丧之日,天下皆知。”这一句冒大不韪的话一出口,槿汐便吓得面如死灰。可是芳若姑姑却劝解甄嬛,希望她放下怨恨,心中可以释怀。






芳若姑姑回宫后,并未将甄嬛大逆不道的话告知宫中任何一人。倘若不是对甄嬛真心爱护,这个时候她完全可以将此话告知太后,那甄嬛必定此生永无翻身之日。不仅她自己自身难保,很可能她身边的槿汐、浣碧等人性命都堪忧。

综上所述二三事里,足以证明芳若姑姑对甄嬛的尽心帮助。这个在宫中看惯了荣辱悲观的老人,早已练就了一身处变不惊的本领,对凡事皆平常心对待,却唯独对甄嬛上了心,三番两次的帮助与她。


瑾湉mm


芳若姑姑是“御前的人”,也是宫中的老人,更是一个聪明人。她的第一次出场是以甄嬛的教引姑姑身份,出现在甄府中。76集电视剧中,芳若姑姑统共出现也没几次,但每次一出现,都是甄嬛的及时雨。



  • 芳若——御前的人

所谓“御前的人”,是什么概念呢?芳若能够在御前行走,并且她的话能对皇帝产生一定的影响。想来芳若姑姑也算是比较得力、主子信任的宫中老人,和苏培盛一样,都是“御前红人”。

有人推测,芳若的年龄,小于太后,长于皇帝,不仅教授小主们宫中礼仪,也教导她们侍寝的规矩。芳若很可能在雍正幼年时便陪伴身侧,说不定还曾是皇上的房中人。如此一来,芳若只是没有名分,但有一定的影响力,实际上不算真正的小人物。


  • “聪明人”芳若——远山眉事件为甄嬛解困

芳若姑姑帮助甄嬛,最典型的当属“远山眉事件”。眉庄被华妃陷害假孕,因此禁足。皇上不希望甄嬛为好闺蜜求情,故避而不见。甄嬛情急之下,便差人送了一个手镯、一盒珍贵的螺子黛给芳若,交代了一句“姑姑经常御前行走,眉毛淡了不好看”。

芳若实乃聪明人,画了远山黛去给皇帝奉茶,话不多,只一句“皇上,小心烫”,成功引起皇帝注意。一般人侍奉的话,估计皇帝头也不会抬一下,皇帝不仅抬头,还和她说话,此事足可见芳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纯元是皇上的死穴,一点就灵。皇帝睹眉思人,想起已逝的纯元,进而想起碎玉轩中的甄嬛,当晚就摆驾找了嬛嬛。

再者,芳若被派去当甄嬛的教引姑姑,很可能就是皇上的安排。选秀时皇上见甄嬛貌似纯元,必然会多加重视。而派自己信得过的姑姑去教导,便是对甄嬛的一份厚爱。想必芳若姑姑在教导甄嬛礼仪的时候,曾提及远山眉的画法和典故,甄嬛才会送去螺子黛,找她相助。

  • 宫中老人芳若——知人善认

宫中老人芳若姑姑,为什么几次出手帮助甄嬛呢?不管是甄嬛夜闯闲月阁出手相帮,还是受太后派遣前往甘露寺探望甄嬛,都可以看出芳若对甄嬛的“偏爱”。

作为宫中资历颇深的老人,见多了后宫争斗,还能活到这把年纪,芳若自然有识人的本事和周旋的本领。一来甄嬛长得酷似纯元,得天独厚夺人先机。二来甄嬛知书达理、聪慧机敏,对她又礼待有加,一看就是好苗子。三来皇帝对甄嬛有别于他人,芳若也希望皇帝得如意佳人、感情得到慰藉。


谢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和留言!

漂亮锁骨


作为宫中老人,芳若姑姑一直在御前伺候的!可能除了苏培盛,最了解皇上的莫过于芳若姑姑了!她聪慧过人、识大体有远见!待人接物、人情世故、察言观色是绝对是看家本领!

虽然出现次数不多,但是次次都是为了甄嬛而出现!每次都体现她那高尚情操和老人资格担当!



初次见面是作为甄嬛的教引姑姑,虽然住在甄府一点也不颐指气使,待人温和有礼!对甄嬛教导也是面面俱到!就算浣碧说了对皇后不敬的话她也没有直接指责,真的很有涵养的人!芳若曾经伺候过纯元,也懂得看人,甄嬛的才情的待人接物也是极好的,甄嬛以后必定受宠!也希望皇上能够早日摆脱纯元皇后的思念而获得更大的幸福!


再一个华妃设计眉庄假孕事件!浣碧生出二心勾结曹琴默华妃一党,让甄嬛对眉庄的事情寸步难行!她聪明的想到了芳若姑姑!送了一盒螺子黛给她!而芳若也没有辜负甄嬛,一句:“皇上小心喝茶”就把皇上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眉毛而让他想起纯元,自然就想到了长得像纯元的甄嬛,当晚皇上就去了碎玉轩!可见芳若功力深厚,城府颇深!



还有华妃设计晚上捉拿甄嬛的时候,芳若姑姑也是有帮忙的!她在这里看护眉庄,华妃这次过来惹来皇上气恼,敬妃与芳若姑姑三言两语就让皇上撤走了半数守卫的士兵,而其他侍卫被芳若姑姑打发去喝茶。在这个放松警惕的空当,甄嬛乔装一番顺利与眉庄见面,对甄嬛和眉庄有非凡的意义!可见芳若姑姑很念旧,没有势利眼!

最后是甄嬛在甘露寺,太后派芳若姑姑来看她。本来她在御前侍奉,因为太后担心甄嬛出宫的事情牵连芳若还把她调到自己身边!可见太后眼里芳若也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也没有拜高踩低的对待甄嬛,很诚恳的去见甄嬛,就算甄嬛当面说不大逆不道的话来,芳若也是好言宽慰!没有多嘴多舌!很会说话做人!

总的来说,处世哲学还是得多学学芳若姑姑!隐忍聪慧!否则在后宫中瞬间被秒杀!


荰尒二0716


芳若姑姑是一个情商与智商并存的人,和槿汐是一个类型的人,识大体能帮主子排忧解难,一生忠诚,一直在太后身边伺候也深得太后和皇上的信任。甄嬛如果没有她的帮忙,很多事情都无法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