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些游戏中手雷的威力相比于现实是不是严重被低估了,实际是怎样的?

白板儿上校


游戏中手雷的威力有没有低估这个不好说,因为不同的游戏设定不一样,就是电影也一样,手雷的威力大不大是由剧情跟导演来决定的,

导演的脑子要是抽了,手雷可以是鞭炮也可以是核弹。下面我先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手雷的威力,然后自己可以判断手雷的威力有没有被低估。

▲游戏中手雷爆炸

先来说说手雷的杀伤机理,一般我们讲的手雷是单兵投掷的反步兵手雷,这种手雷的杀伤因素主要是爆炸产生的破片,当然冲击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我国的82-2式手榴弹,装药为62克的TNT,能产生0.3克以上的破片330余片,杀伤半径大于6米,临界安全半径小于30米,但是这种杀伤半径是针对破片的,因为冲击波在几米开外基本上就没什么杀伤力了,顶多造成视觉、听觉、内脏轻伤这样的伤害,让人失去战斗力还是可以的,死亡倒不至于。

▲冲击波超压杀伤力表格

要知道,只有冲击波超压在大于60kpa的时候,才能对人体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伤害,但是冲击波在空气中衰减的很厉害,跟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以手榴弹这种装药不多的武器,产生的冲击波在几米开外就衰减的很厉害了,所以,一般来讲,手雷的杀伤机理主要是破片,而破片又是以一个接近半球状的范围散开的,所以趴下来防止破片杀伤是很有用的。

▲飞扑手雷的美国士兵

最后说一句,人去扑手雷是有用的,因为形状不规则的破片穿透力没有那么强,要是有烈士飞扑手雷,肯定能将伤害降到最低,而且防弹衣对手雷的破片也有很好的防护能力,但是,千万别用头盔去扑手雷,因为头盔碎片就是更加恐怖的破片杀伤了。


哨兵ZH


看一下实际的战例就知道手雷的威力了。80年代中越战争时期,我军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比如李兰华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李兰华本是老山前线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先后20多次执行危险的侦察任务。1986年9月23日凌晨,李兰华和战友们为配合我军收复老山前线某高地的拔点作战行动,按照命令提前五分钟穿插到该高地侧后,对越军屯兵洞进行隐蔽搜索。

清晨6点15分,战斗打响了。枪炮声响成一片,我军突击队员们用火力将越军死死压制在屯兵洞里。排长赵家昌指挥第一战斗小组从左侧接近越军洞口,李兰华所在的第二小组负责火力掩护。由于越军火力太猛,李兰华眼疾手快,向越军洞口投出一块TNT炸药。借着烟雾,他端起冲锋枪冲出堑壕,从右侧接近洞口。

这时,两名越军突然从洞中钻出来。李兰华迅速举起枪,一个短点射将一名越军击毙。另一个越军赶紧缩回洞中。当李兰华起身向越军的洞口冲去时,一颗手榴弹突然在他身边爆炸。李兰华的右眼眼球被炸了出来,血流满面。排长赵家昌赶紧将李兰华拖下堑壕,给他包扎。

就在这时,又一颗手雷落到了排长身后。手雷冒着白烟,排长赵家昌完全没有觉察。千钧一发之际,李兰华猛地跃起,不顾一切将排长扑倒在地。手雷轰然爆炸,排长赵家昌得救了,李兰华的臀部却被弹片炸伤,当场昏迷过去。

李兰华从昏迷中被枪炮声震醒。他竟然一把扯掉了缠在眼睛上的绷带,跃出堑壕,瞪着一只眼睛,向越军的洞口冲去。越军的子弹又打中了李兰华的双腿,他栽倒在地。

战友冲上来给他包扎伤口,被他一把推开。李兰华竟然顽强地又站来起来,继续向前冲去。他射出了弹匣中的全部子弹,又投出了一颗手榴弹。在投出第二颗手榴弹时,越军的子弹击中了李兰华的腹部。他倒下了,再度昏迷过去。

战友们将李兰华拖回堑壕,给他包扎。他又一次被枪炮声震醒,听到右侧有动静,嘴里竟然念叨:谁在那里?给我一颗手榴弹。右侧的工兵班长将一颗手榴弹放到了李兰华手里。而也就在这时,又一颗手雷落到李兰华身边,爆炸了。

战友们闻声赶到李兰华身边,发现他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枚手榴弹,拉火环还挂在无名指上。李兰华腹部、两腿受重伤,不幸壮烈牺牲。战斗胜利后,李兰华被追记一等功。当时各大报纸对李兰华纷纷报道,将其比作当年珍宝岛对苏反击战中“生命不止冲锋不息”的英雄于庆阳。让我们牢记英雄的名字,永远不要忘记。参考资料:血与火的记录 寄自老山前线的报告 威震南疆 老山前线通讯报告文学集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确实是被低估了。

一般来说现代的军用手雷根据用途不同,装药量都在60-120g之间。防御型手榴弹的装药量一般较高,而进攻型手榴弹的装药量则较低。

即使是60gTNT装药的手榴弹,就算没有破片,其冲击波也能保证3-5米的杀伤半径。有破片的话更高,比如前苏联的F-1破片手榴弹,弹重600g,装药60g,有效杀伤半径高达30米。

至于CS里面的手榴弹嘛,我没记错的话买件防弹衣往地上丢一个,然后你就蹲在手榴弹上,炸完能剩4滴血。说实在的,6g装药的蝴蝶雷都比这厉害,人家好歹能把人炸残。

现代手榴弹的设计都是最外层预制破片,内层夹着钢珠。

图中这个是我国的82-2式手雷,外壳是塑料做的,内部是钢珠,有1600颗。这还是塑料破片+钢珠,绝对杀伤半径6米,临界杀伤半径30米。

防弹衣确实能够有效保证上半身的安全,在10米外NIJ III级防弹衣能免疫很多手雷,但是距离再近点也不行。但是这并不是说手雷对穿着防弹衣的士兵没威胁,毕竟你总不可能穿防弹裤吧?

另外,目前各国的手雷实际上并不是很追求威力。真要追求杀伤力,炸药直接用猛炸药奥克托今,还用啥TNT?外壳直接用钛合金。

来,看看脑洞点的防御型手雷,50g彭脱利特炸药,3500颗钢珠,纯粹的防御型手雷。钢珠甚至能在5米距离上击穿2mm的防弹钢板。

还有更牛的,前苏联二战用的反坦克手雷RPG-43,聚能战斗部,能炸穿75mm厚的钢板。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仿制苏联RKG-3的国产型反-43反坦克手榴弹,可击穿130-170mm装甲。

相比之下,游戏里那个手榴弹真的是弱爆了。


贞观防务


你说的是吃鸡吧?绝地求生里头的手雷其实经过了几个版本的衰减,有时候强有时候弱,不过与现实中手雷的威力还是有所差距的,在游戏里最大的一个bug就是人在房间里,手雷扔到这个房间里,不一定炸的死人,有时候甚至是轻伤,有网友曾经在五月份测试过刺激战场,只有贴脸距离一米才能百分百确保对方GG,而在野外就更加了,基本上好几颗雷才炸的死一个人,那种扔雷奇准的人体迫击炮不在考虑范畴。
现实中与绝地求生外形和体积最撞脸的手雷就是非我国82—2式手雷莫属了,看,就是这货,刷成绿漆是不是就和吃鸡里头的傻傻分不清楚了?

这货全称叫82-2式全塑无柄钢珠手榴弹,你可别看到全塑就以为它是人畜无害的塑料手榴弹,它只是表面附着了一层防滑条状塑料外壳,在外壳的里头隐藏的是邪恶的采用了预制破片技术的A3钢板圆壳,在钢壳里头还隐藏有1600颗直径3.0mm的杀伤钢珠。



这货威力有多大呢?它的主装药为62gTNT炸药,爆炸时,300多枚预制破片和1600颗钢珠同时向外飞速爆射,形成一个半径在6米以上,密不透风的死亡笼罩区,在这个攻击范围,无论你站在什么角度,身上几十块弹片钢珠肯定少不了,活不活的成就基本上听天由命了,如果是在封闭的室内(像吃鸡里头那种小屋子),一首凉凉送给你。那么6米之外就安全了吗?错,你最好有多远跑多远,在国外曾经发生过手榴弹破片在30米外还置人于死地的事件。手雷的这种威力,经常玩吃鸡的小伙伴们觉得小还是大呢?


军武吐槽君


本人当兵时用过,也亲身经历过两三次意外。我个人感觉游戏中手雷的爆炸效果不能完全模拟真实,没有完全的可比性,手雷和手榴弹其实是一种性质的武器,都是通过弹片杀伤敌人的,手雷的爆炸效果要比手榴弹好,因为手雷有预制弹片纹,就是我们看到的手雷全身都是很多小方块儿,


这些纹络使得手雷爆炸时弹片散布更加均匀,增强杀伤效果。 而手榴弹没有纹络,爆炸时飞出的弹片不均匀,杀伤效果会有折扣。同种作战用途的手雷杀伤半径5米左右,手榴弹为7米。如果是像房间投掷,因为手雷的爆炸效果特性,往往好于手榴弹。讲个我在部队的亲身经历,有一次投弹有人失误把手榴弹扔在了眼前一米处,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因为只有三秒左右的时间了,带班干部和那个兵转身跑了有四五步远刚卧倒就炸了,而两个人有惊无险。
手榴弹在平地上杀伤半径是7米,理论上离爆炸中心七米身高1.7米以下基本不会受重伤,卧倒就更安全了,因为地爆的时候木柄手榴弹弹片会和地面形成夹角,有土的地面会看的很清楚。大部分弹片飞行到七米的时候离地面的高度在1.7米作右,手榴弹在人体高度,没落地的情况下杀伤力最强,是球体杀伤。 游戏中的手雷威力没有完全低估,只是尽量模拟,只是不能做到完全相似。手雷的威力其实很大,但不同用途也有威力大小之分,就不再细解了。


遥控天堂


手榴弹,诞生百年的爆破性杀伤武器,而其也伴随了各国步兵数百年的光影,其本身从各国掷弹兵的铁球变成了具有多个破片层的人员杀伤雷,可是在现代的各种网络游戏以及单机游戏内,其威力甚至在玩家的脚边爆炸都炸不死玩家,其威力真的是被低估了么?还是说本来就这样?

确实是被低估了。一般来说现代的军用手雷根据用途不同,装药量都在60-120g之间。防御型手榴弹的装药量一般较高,而进攻型手榴弹的装药量则较低,而即使是60gTNT装药的手榴弹,就算没有破片,其冲击波也能保证3-5米的杀伤半径。有破片的话更高,比如前苏联的F-1破片手榴弹,弹重600g,装药60g,有效杀伤半径高达30米。

至于CS里面的手榴弹嘛,我没记错的话买件防弹衣往地上丢一个,然后你就蹲在手榴弹上,炸完能剩4滴血。说实在的,6g装药的蝴蝶雷都比这厉害,人家好歹能把人炸残。现代手榴弹的设计都是最外层预制破片,内层夹着钢珠,平均每颗手榴弹能产生0.3克以上的破片330余片,在5米内很难全部规避掉全部弹片

虽然现代的防弹衣确实能够有效保证上半身的安全,在10米外NIJ III级防弹衣能免疫很多手雷,但是距离再近点也不行。但是这并不是说手雷对穿着防弹衣的士兵没威胁,毕竟你不可能真的全身都配备有防护装具把,这样的情况一般只能出现在防爆服上,而实战中,基本上不会有人配备这么齐全的防护装具的


霹雳火防务


图为美国最新研制的进攻型手雷,主要以爆轰波来杀伤敌人


众所周知,一般手雷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进攻型手雷,一个是防御型手雷。二者杀伤机理不一样,进攻型手雷是在突击或者是冲锋的时候用的,为了避免投掷过程中伤到自己人,所以进攻手雷的威力偏小,几乎不产生弹片,主要以爆轰波来杀伤敌人,一般杀伤范围也就2到3米左右。防御型手雷主要以钢制刻槽外套产生的碎片来杀伤敌人,或者是裹嵌大量的钢珠。


图为防御型手雷剖面图,除了弹体刻槽外还内嵌了大量钢珠,威力十分强大


一般来说防御型手雷装药量反而少于进攻型手雷,因为防御型手雷爆炸的能量基本都作用在钢珠弹片上,只需要很少的装药就能威力最大化。而进攻型手雷则需要大量的装药形成较强的爆轰波。防御型手雷的杀伤半径可达30余米,威力十分强大。


图为游戏中的手雷,通常游戏中的手雷为了达到游戏平衡,所以刻意缩减了手雷的威力。


游戏里面的手雷基本上都是防御型手雷,但是爆炸半径基本上都控制在7到8米这个样子,这是为了游戏平衡,在一些对抗类的射击游戏里面,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手雷威力去设定的话,那就不是枪战游戏了,变成扔手雷了,一手雷下去运气好能报销半打敌人,严重破坏了游戏平衡,所以将手雷设定的威力减小了。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区域拒止


差不多吧,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欢迎关注

手雷也有分很多中,游戏中类型的手雷跟正常的手雷威力差不,稍微降小一点。枪支武器也是按照武器规则设定不同的伤害度,降小了威力就是为了游戏更好玩一点,一下子就挂了就没意思了,那样黄金爆头的意义何在?

手雷的杀伤力有两种,一种是火药燃烧膨胀的爆炸力,一种是手雷爆炸里面的弹片的杀伤力。

以我国82-2式手雷来说,手雷里面装有1600颗钢珠,该手雷的杀伤半径只有6米,但是临界安全半径30米。遇到这种手雷就看运气了,就算站在杀伤半径外也有可能被炸弹飞出的钢珠打成筛子。

手雷还分进攻性手雷,和防御型手雷。我们通常说的手雷就是防御型手雷,爆炸后有大量弹片飞射。对于这种手雷扔出去后必须要就地隐蔽,

进攻型手雷通常是用于进攻或者用于爆破工事的手雷,手雷爆炸不尝试弹片飞射,杀伤力半径在几米内,扔出手雷不需要隐蔽,只要不在杀范围基本没有危险,只感到手雷爆炸震荡的余波,但是只要靠近手雷杀伤,每靠近一点距离杀伤力就大很多。

而游戏里的手雷威力设定计算方式就是按照进攻型手雷方式,只要超出杀伤范围就算手雷在面前爆炸都不会掉血。


真兄弟旗舰店


基本符合事实状况。

至少比枪支要准确的多。

很多人认为手雷爆炸一炸一大片,而实际上士兵所使用的手雷大部分杀伤半径只有15米甚至很大一部分手雷的杀伤半径只有5米。所以大家不要被影视作品所误导了。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很少能有人会战力在哪里像扔棒球一样扔手雷。这样会直接被对方射杀并危及到身边的战友。

通常情况下扔手雷的时候都是很短促的起身投掷,这样以来手雷就很难扔得特别远,因此一个手雷的爆炸杀伤半径如果大与投掷者平时能扔出去的距离那么这个手雷就没有人敢扔了。

现代战争反恐作战的时候还有更多情况是在室内战斗或者巷内战斗,这样的情况下扔手雷大部分都是用手像扔保龄球一样溜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大扔大装药量的手雷就无异于自杀了。因此手雷的杀伤半径并不是一个很硬的指标。

以美国现在常用的M67型手雷看

其内部只有180克的B类炸药,400克的M67杀伤距离也就只有5米。但5米的距离也足够将掩体后面的士兵炸出掩体了。

战斗民族的RDG-5手榴弹重量是330克填充了110克TNT炸药,其爆炸范围是15-20米这已经是手雷里面威力最大的几种了。

如果说是和事实不符的设定就是这种东西了:

震撼弹,震撼弹的设计是发出巨大闪光和爆炸声,如果忠实还原的话家里的电脑屏幕会直接烧毁,并且音箱的喇叭也会被直接撕裂。因此游戏设计者就加了一声巨响并且将屏幕调成白色一段时间。

用震撼的炸过的眼睛克不是几秒钟可以恢复的,大部分情况是永久性伤害。题主为了玩游戏千万别这么拼啊。


军武数据库


手雷的威力不能小看。威力高,对步兵伤害大,弹片扩散型。如果对坦克的话肯定是爆炸。69颗手雷=TNT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thumb_url": "abb200033e3bf3ce5d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