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

柯智棠:在城市深处拯救孤独癖患者

七夕那天是节,但无假也无休。早上起来就开始闷头写稿,下午约了导演开会,一直聊到晚饭之后,然后一个人从新光天地步行回家。

已是暮色阑珊,大望桥下却并没有半点意兴阑珊的意思,过眼都是成双成对或准备成双成对的人,要不就是向成双成对的人兜售鲜花的人。

这样的日子,朱自清说了,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这样的日子,张楚说了,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而对我前面的人群,我得穿过而且潇洒。

这样的时候,带上耳机,听首歌,便可假装与世隔绝,假装无人看穿你的孑然一身。这时耳机里传来:

不如说都是寂寞惹的祸

渴望安静却害怕黑夜的沉默

我们眼中反射彼此的倦容

相爱变得好脆弱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

这个声音的主人叫柯智棠。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

这个名字本可以不用再陌生。如果一个半月前的台湾金曲奖上,不是谢震廷而是他拿到了这届“最佳新人” 奖的话。李荣浩正是因为这个“最佳新人” 奖,才从千年的麻雀一夜之间飞上枝头成了傲娇的孔雀。当然,这个名字或许还有机会变得更为炙手可热,如果他还能在“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竞争中赢了林俊杰的话。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然而,并没有。他最终还是错过了这届金曲奖可能带来的盛名。所以,他还是一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字。

也难怪。这个名字也是在2013年才开始被台湾的听众偶然听在了耳朵里,还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那是在一段名为《A Memory to Remember记忆月台》的微电影广告中,微电影讲述一个白发的老太,每天在地铁月台里,聆听广播里一遍一遍地播放提醒乘客小心月台空隙的那句“Mind the gap!”那声音来自她逝去的爱人,直到这声音也要从地铁里退休下岗了。后来了解到内情的月台工作人员最终想办法帮老太太留住了这把声音,留住了这段不肯离场的记忆,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散场之际,月台里飘出一段带着记忆色彩的歌声,《It was May》:

“It was a Tuesday morning in May and as I awoke

I saw the sun against your fair face

It was the years loveliest smile

The breeze was fresh and throughout the garden linger the scent of roses ”

短片上线不到一周,已经获得50万的点击,在被月台的温暖记忆感动至落泪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寻觅那把带着记忆色彩的歌声的主人,然后得知,这个声音的主人叫柯智棠。网上连他的照片都找不到,只知道,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大男孩有两个著名的歌手姐姐,魏如萱和魏如昀,曾拿下过海弦奖民歌大赛的冠军,这首广告歌还是表姐魏如萱推荐他去演唱的。后来姐姐还把他推荐给了著名制作人陈建骐。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陈建骐果然也对这把声音一见钟情,为了柯智棠,甚至打破自己不再经纪艺人的想法:“我先被声音电到,然后才发现他也很会写歌。创作风格简单但很有画面,没有情感堆叠的字眼,却能让故事在眼前展开”。被这把声音惊艳到的,不仅陈建骐,还包括一代歌神陈奕迅,在金曲奖颁奖时刻,陈奕迅如此描述这把声音:“声音浑厚有磁性、有个性,很难想象这么有灵魂的声音是出自一个25岁的大男孩,而且第一次出专辑就直接挑战金曲歌王!”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如此惊艳到二陈的这把声音,到底是个如何的声音?

如开头所述,我也是在一个穿越茫茫人群的偶然瞬间,偶然地听到这个声音,然后,为它停留了下来。这是一把有着太强烈叙事色彩的声音,一如他所赖以成名的那首《It was May》也正是一首典型的叙事性歌曲。叙事型歌曲本就是那种很容易产生画面感和代入感的作品,很容易把一首原本只有抒情点的歌曲变成一个更有来龙去脉起承转合的完整故事电影,譬如林慧萍的那首《驿》,Jeniffer Warnes的那首《Famous Blue Raincoat》,唱这样的歌曲,需要一把有足够沉稳可以娓娓道来的声音,一把不是很激烈,可以靠近耳朵让人独自面对的声音,但是,却也是一把可以有很强气场,一开口,便能自然吐出一口可以让四周暗场,然后亮起聚光,一下子吸住全场的声音,这声音里最好还能带着些旧时光的色彩,很自然地把你从眼前的芜杂或者沉闷中拉走,拉去一段记忆中不曾被干扰的岁月所在,穿越至还未被变得复杂的自己。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

这样的声音,在当今的乐坛,并不多见,但一旦被听见,就很容易瞬间俘获人心,从此难忘,譬如我们都熟悉并钟爱的老狼。所以在七夕这样一个眼前的浪漫焚心似火、心中的孤单慌不择路的日子,突然听到这样一把声音,就像有人在耳边提醒你,“Please mind the gap!(请小心月台空隙)”,我会一下子整理起自己的烦躁慌乱,小心地,看清楚眼前,看清楚自己。

柯智棠似乎就想做一个这样提醒你看清楚自己的人,尤其是城市里的那些热爱孤独热爱漂浪孤零的人们。2015年,陈建骐为他制作了一张专辑,《你不真的想流浪》,也就是陈奕迅所说的那张胆敢直接挑战金曲歌王的专辑。除了那首广告歌《It was May》,专辑中还收录了九首歌曲,均是柯智棠自己的创作。九首歌,首首直指都市中的那些孤独癖患者。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尽管有着一把老人般的声音,毕竟才25岁的柯智棠还是有着他这个年龄的直率与犀利,一上来就指出那些个孤独癖患者——

“不如说都是寂寞惹的祸/渴望安静却害怕黑夜的沉默/我们眼中反射彼此的倦容/相爱变得好脆弱”(《Goodbye & Goodnight》),

“你嘴上总说,总说着喜欢漂泊/我早就看透,你其实向往着停留/但你停下时,总留不住美好/只好就漂啊,你漂着啊,找着自我/你不真的想流浪/只是想找到解答,那些旷野正说的话/你嘴上总说,总说着喜欢寂寞/我知道其实 你向往着去犯错”(《你不真的想流浪》)。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

然而他的声音还是决定了,他还是一个温和的少年,并不想恶狠狠地撕下那些孤独癖患者们看似高冷的面纱,一下子戳中你的痛点,只不过是想告诉你,你隐藏的那些,他都懂——

他懂得你孤独里的荒谬,你不过是“一个荒谬的无聊男子/总在荒谬的时间流浪世界/看着空的有些荒谬的闹街/干脆就拨着琴弦吵嚷着黑夜”(《荒谬》),

他也理解你“有时让自己人生脱缰/有时把别人的心累垮/这些都是无伤大雅的疯狂”(《无伤大雅的疯狂》),

他称你们是《快乐的虚无主义者》,“你越无所谓越是迷人/灯暗之后 与灯亮之前/那些死去的可能/每种堕落都会是快乐的”。

他用他的声音,做了最熟悉你的陌生人,他知道大多数的孤独癖患者,也都只敢在这样最熟悉的陌生人面前,才敢袒露心底的真实,一通潸然泪下,然后,继续无牵无挂地投入宁愿孤独的人生。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所以,他让你找到他,“如果你知道我的坚定脆弱/如果你看到我有多么荒谬/你会毫不犹豫的拉紧我/不让我继续远走”(《找到我》),

他想用歌声为你打造了一个糖果屋(《Me and My Candy House》),

让你学会放下,“The tears on your cheeks that came from a bleeding heart/ And I rub them down with this song/ If you can just lay it down/ And part with the ghost you brought”(《Down oh Down》),

他正视你的孤独,同时也欣赏你的孤独,只是想用歌声让你在孤独时,心里不至于那么的孤单。就像去做艾灸,以不会烫伤你的温度,慢慢驱走你体内和心里的寒湿,让你恢复元气,可以继续对抗明天的寂寥和冰冷。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多么温暖贴心的一个男声,简直是孤独癖患者的福音。

这样难得的一个声音,最终还是被金曲奖错过。但其实也没什么可惜的,金曲奖终归是一个热闹人的盛会,热闹终归是他们的,孤独的人,宁愿穿过而且潇洒。

好在我们终归没有错过,把这个声音收进了自己的耳朵,于是在今后会继续孤单的城市里,却又多了一盏可以照亮心路里程,温暖独行前路的灯火。

被金曲奖错过的柯智棠,在城市深处继续拯救孤独癖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