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

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看到一则报道:中方校长问一位留学生:“你们觉得在美国,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留学生的答案往往是:“学习方法、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原来,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会了什么是“基础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 “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

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

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而美国人则认为,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 这两个体系有什么差别呢?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所以,当我们自称“基础好”时,美国人也在宣称他们“基础好”。究其原因,就是中美双方对“基础”的理解不同。

那到底孰优孰劣?我们可做一个最基础的判断: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小学生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生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

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而是“强”。 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针对“中国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得多,只是创新能力差一些”的看法,多次大声疾呼:“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值得我们再三深思。

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基础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