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年,高考语文有哪些变化?

微小维生素


语文试卷稳中求变

卢冀川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语文备课组长,石家庄市骨干教师,河北师大兼职讲师,金考卷特约顾问,主编《教材帮》《高考必刷题》《师大金卷》等教辅资料。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基本保持稳定,稳中求变。与以往语文试卷各题难度有较大的随“题”性不同,今年的试卷在难度安排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语言文字应用考查更加重视语境。

为什么说高考语文试题稳定

试卷结构相对去年没有变化

论述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不连续文本阅读、史传类文言作品阅读、古诗鉴赏、语境默写填空、语言文字应用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等试卷结构没有变化。

考查内容没有变化

相对于去年的试题,今年依旧是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展开考查。

语文试题的变化体现在哪里

语文试题更有梯度了

与以往语文试卷各题难度有较大的随“题”性不同,今年的试卷在难度安排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每一个“任务群”中,都是由易到难,形成了一定的梯度。

例如,在论述类文本中,考查原文理解分析的第一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这就意味着有三个正确的选项帮考生理解文章;考查原文论证的第二题则难度较大些,但也是选“不正确”;而考查原文内容的第三题则让选“正确”的,并且每一个选项都是建立在对原文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不是简单的比对分析就可以得出答案。这一点在“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中更明显,第一小题是修改病句,难度不大;第二小题是较难的“语境补写”,第三小题是最难的“成语辨析”。试卷的其他“任务群”也一样,都表现出一定的“梯度”。这种梯度有利于考生稳定情绪,量力发挥。

试题赋分更灵活了

今年的试题打破了往年相对僵化的试题赋分,根据试题考查能力、难度、区分度不同,灵活调整了分值。例如,在有一定区分度的文学类文本考查中,试题既给“人物形象”这个小说重点考查内容6分,也给“叙述方式”这个探究题目6分,显示出命题者对重点考查内容和探究能力的同等重视。这一点还体现在诗歌鉴赏中。古诗鉴赏往往是一张试卷的难点,此卷命题者有意识地将双选改为单选,降低了这道题的难度,分值也相应调整为3分,这让部分考生也能得到此题分数,而不至于完全放弃古诗题。

语言文字应用考查更重“语境”

往年的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往往是三道“独立”的小题,相互之间关系不大。本卷有意把“病句修改”“语境补写”“成语辨析”三者有效整合到一起,放到了一个语境中。这样主要是让“语用”意识更加明显,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2017)》的精神。

今年的试题也有一些遗憾

“思维导图”在炒冷饭

“思维导图”是2014年开始的新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图文信息的转换能力。2015年、2016年一直这样考查,到2017年“图文转换”题转移到了不连续文本中去考查,强化“语境阅读”的能力,是对以前的一大突破,但今年又拿过来炒冷饭,意义不大。

作文命题相对僵化

“任务”跟去年一样,都是在读者群体上做文章;内容也较去年变化不大,容易被猜题押题;命题的叙事过于宏大,部分考生可能会无所适从,很难找到具体的“落脚点”或“抓手”,写出来容易,出佳作难。


燕赵都市报


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看,相较去年考纲无论是考核目标与要求,还是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都没怎么变化,所以可以认为明年全国卷语文命题将整体保持稳定,个别地方可能微调。比如:在能力层次要求上,(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将归纳整合,提出来,有强化的作用,根据往年经验在考题的要求中可能会突出这一点。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和逻辑推断题中可能表现的更突。2018高考语文考试重点公布,全国卷有哪些使用变化?

  2018年高考快要来了,随着各地高考改革步伐的加快,高考试卷的使用情况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呢?除了山东省将于2018年全科加入新课标全国1卷以及西藏由使用甲卷(全国2卷)改为丙卷(全国3卷)以外,其他各省份仍与2017年的使用情况相同。

  各类情况对应省份详见下表:

  依据上表中的汇总信息,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18高考全国卷使用地图,表中标识的地区颜色同样在地图中予以对应。

  既然分了甲、乙、丙卷,各卷难度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情况下,甲卷比丙卷难,比乙卷简单(也就是难度系数为:乙卷 > 甲卷 >丙卷)。但具体到每一年,情况又有所不同。比如2016年丙卷的难度系数就比甲卷要大。

  除此之外,全国卷的使用还有如下特征:

  一、视地区差异调整(针对教育发达的地区,试题对考生知识点掌握精准度要求相应降低,出题方向侧重在能力上,考查考生能否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二、视教育发达程度调整(针对教育不发达地区通常会考查一两个较偏的知识点,或平常较少见的题型,2016年丙卷难度大于甲卷的原因就在于此)。

  关注一:为什么有的省份仍坚持高考自主命题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当前部分省份高中教材、高中课程设置不尽相同(如上海的沪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就比较特殊,一直自主命题),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2、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命题。因与其他省份使用试卷不同,横向间分数线无法比较,可降低其他地区考生对于自主命题地区高考分数线较低的抱怨情绪。(如北京、天津)

  3、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或一直在改革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录取规则都不同,有必要自主命题。(如2014年之后的浙江和近年来一直自主命题的江苏)

  关注二:2018年语文考试重点

  从近年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语文科均没有多大变化;从命题设计角度看,几套全国卷试题都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