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渭南高新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铁腕治霾绘生态画卷凝心聚力建大美高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今,当你漫步在渭南高新区的街道上,你一定会被这天蓝、地绿、路净的优美环境所惊叹!

渭南高新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铁腕治霾绘生态画卷凝心聚力建大美高新

朱忠效检查铁腕治霾工地

渭南高新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铁腕治霾绘生态画卷凝心聚力建大美高新

薛清军检查“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情况

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这一目标,主动作为,追赶超越,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决环境问题,补齐环境短板为突破口,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跑出治霾加速度,高新治霾铁军齐心协力,发挥铁腕治霾主力军作用,污染物浓度一微克一微克去降,优良天数一天一天去争取,努力拼出更多蓝天,为打造美丽渭南和建设森林高新作出了应有贡献。

1—5月份,高新区优良天数共计61天,同比上升24%;优良率40.1%,同比上升21%;综合指数7.73,同比下降8.6%;PM2.5浓度77μg/m3,同比下降14.4%。

这变化,来自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这变化,来自全区干部职工上下齐心克难攻坚保卫蓝天的决心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变化,来自全区干群合力同心铁腕治霾的干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剑指沉疴

精准治理顽疾,科学化治霾

为了让市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还老百姓一个蓝天,高新区成立了以区管委会主任薛清军为组长的高新区铁腕治霾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铁腕治霾“1+10”行动方案,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实施方案等,先后召开了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挖砂扬尘管控工作专项整治会、一季度铁腕治霾工作点评会、空气质量分析研判会、涉气企业污染源监测会等专题会议,对全区铁腕治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一次又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到一个又一个治霾方案的制订,无一不体现着高新区对铁腕治霾工作的高度重视;无一不体现着高新区对治霾措施的认真落实;无一不体现着高新区打赢这场声势浩大的“蓝天保卫战”的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争当全市“优化环境”的排头兵。

渭南高新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铁腕治霾绘生态画卷凝心聚力建大美高新

渭南高新区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当前,高新区正处在‘转型升级’建设千亿园区的关键时期,必须从‘五位一体’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环境保护是软指标的惯性思维必须扭转,宁可少经济发展,也要坚守环保红线;宁可GDP不增长,也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渭南高新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区党工委书记朱忠效的讲话掷地有声、态度明确,为铁腕治霾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铁腕治霾工作部署,针对二氧化氮超标及异常峰值、夏季臭氧超标、PM10、PM2.5管控难的问题,强化治霾措施、科学精准施策、及时分析研判、加大督查力度,不断将铁腕治霾工作推向深入。

精准施策分析污染源头。按照高新一小监测点位的实时监测数据,及时对周边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委托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机构对影响辖区空气质量的所有污染源进行监测分析,特别是对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等影响空气质量的重点因子进行全面分析,对监测不达标的依法查处,限期整改到位。

渭南高新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铁腕治霾绘生态画卷凝心聚力建大美高新

渭清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工地喷淋

不断强化扬尘管控措施。今年以来,高新区出重拳打击渭河高新区段河道非法采砂,彻底清理采砂设备,拆除电力设备,依法依规整治渭河采砂,先后扣押非法采砂船3只,捣毁3只、拘留3人,对渭河高新区段河道滩区依法查扣没收的17堆砂石进行了公开拍卖处理,非法采砂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严格管控施工扬尘,全面落实建筑施工“6个100%管理+扬尘排放质量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的防治联动制度,对城区建筑、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及建筑拆除等施工工程,物料堆放及其他活动产生扬尘的工地实施清单化动态管理,建立工作台账,对未落实措施的,上限处罚,停工整治,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停工整治;狠抓道路扬尘控制,采取“湿法作业+洗扫吸尘式清扫”工作模式,建立“一日十洒、全天保湿”洒水压尘机制,每周开展道路大冲洗,实现道路无灰带、见本色,大风降雨过后第一时间做好道路清洗除泥工作,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辖区涉气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进行逐一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从严从重处罚。一季度,立案18起、责改18起、查封1起、查封扣押1起,依据《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移交公安拘留3起、责令停产2起;对辖区内有机化工、喷涂、印刷、包装、橡胶等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企业开展全面监测,对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整改;加大对汽修行业的整治力度,先后完成30家4S店和汽修厂光氧设备安装。

严控城区高排车辆污染。高新区严格实行过境货车绕行和货车、低速载货车禁限行,禁止低速及载货柴油汽车进入主城区。同时发挥视频监控平台作用,落实渣土车“三限一卡”管理,加大工程车、渣土车带泥上路和沿路抛洒整治。

加大禁燃区域管理力度。为了严控散煤禁烧,高新区在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区域,以街道门面、城中村、集贸市场、花卉市场散煤取缔为重点,编制方案,全面推进,做到禁燃区域全面禁止销售、燃用煤炭;以夏秋两季为重点,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力争实现秸秆焚烧零火点,严禁焚烧垃圾、树叶、荒草等现象。

壮士断腕

狠抓源头治理,常态化管控

为了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生态篇章,高新区未雨绸缪,始终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狠抓污染源头管控。“全区上下要以污染源管控为突破点,以改善空气质量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给广大群众一个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薛清军的话铿锵有力、思路清晰,明确了铁腕治霾工作的目标!

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高新区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持续深化“散乱污”企业的排查和取缔工作,无缝隙排查各环节、各角落,保持环保高压态势,对“散乱污”企业实行动态清单式管理,确保底数清、无遗漏、企业信息完整,对列入取缔范围的坚决实施“两断三清”,吹响“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号角。

持续开展煤炭削减工作。高新区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重点推进居民家用散煤和中小型燃煤设施改造。对散煤销售点、餐饮门店、移动摊贩等地点的散媒进行排查,发现1家,取缔1家,坚决取缔彻底,在全市提前完成了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任务,并率先开展了1蒸吨以下小型燃煤设施清理取缔工作。

全面开展臭氧防治工作。面对夏季臭氧治理难的问题,高新区提前行动,及时下发《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着力抓好夏季臭氧污染治理,错峰时段对汽修行业喷漆及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等活动停止作业;对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甲醇罐区停止装卸作业;对加油站、油库一律停止装卸油作业;对建筑墙体涂刷装饰、市政道路画线、栏杆喷涂等使用有机溶剂的停止作业;对建筑、拆迁等施工工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一律停止作业;对市政高排放汽、柴油车辆减少作业频次,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高新环保分局局长王建锋谈到治霾工作时说,高新区之所以较短时间能扭转落后被动的局面,而且环境质量形势持续向好,就在于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打赢蓝天保卫战”纳入民生一号工程,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联合执法,发挥各部门力量,重拳频出,让环境违法行为无处遁形,让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只要我们久久为功,持续作战,高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排位将会一路向前!

 持续发力

绘制“森林高新”,绿色化建设

“如今我们高新区‘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生活在这里就像住进了大森林,感觉好幸福。”家在高新区的市民周女士自豪地对记者说。

兴绿化项目“建绿园”。2018年,高新区以“营商环境提升年”和建区三十周年为契机,以实施区内道路绿化改造和企事业单位春季绿化为抓手,高标准推进“森林高新”建设,园区绿化建设已如火如荼。园区全力实施了包括胜利大街10米绿带项目、乐天大街10米绿带项目、东兴街拆墙透绿项目、时代广场周边慢步道绿化提升改造、西南铁路绿化项目、垃圾填埋场道路两侧绿化项目和西潼路两侧绿化项目在内的7个绿化项目,共计新增绿地20余万平方米。相信彼时的高新区将多出一道道绿色“屏障”。

防治水污染“护水源”。高新区将水污染防治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全面开展清洁河流,严格饮用水源建设,并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健全水源地日常监管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把专项行动与水源地日常监管、环境风险防范有机结合,强化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网格化监管“结硕果”。为了巩固绿色生态建设的文明成果,高新区以“全域化、规范化、精细化”为要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的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实施网格化监管,努力做到“寸寸土地有人管、件件污染有人查”,消除全区环境监管盲区。此外,高新区还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以经济手段压实各部门、各单位环境质量责任制,切实把压力传导到基层,以制度为保障,倒逼尽职履责,从而形成抓好污染防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经过30年的砥砺奋进,站在秦岭之巅登高望远,高新区将勇当全市“优化环境”的排头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核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全力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地生根,不断开创高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张伯阳 段宏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