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段子手楊元慶:人工智能金句頻出 他能否打贏這場戰役?

楊元慶曾經在公開場合的演講並不是那麼流利,不知道什麼時候,楊元慶變成了演講專家,水準跟段子手有得一拼。

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裡,元慶在任何一個場合都暢談AI,並且金句頻出,都快成為該領域的帶鹽人了。

段子手楊元慶:人工智能金句頻出 他能否打贏這場戰役?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

楊元慶對AI的追求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在AI智科技看來,聯想要變成一家卓越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機會不大,但有可能用錢砸出幾家來。

段子手楊元慶:人工智能金句頻出

在全球IT大佬中,天天把人工智能掛在嘴上的,如果楊元慶他是第二人,沒有人敢說第一人。楊元慶都快成AI領域裡的段子手。

楊元慶喊得最震撼的口號是,2017 Tech World聯想創新大會上,聯想將要“賭上身家性命做AI”。

最新的口號是,在聯想創投主辦的“中國有AI聯想高校AI精英挑戰賽”現場上,楊元慶表示,“我們正在經歷並參與其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由AI人工智能所驅動的智能化的變革。面對這樣的機遇,我們會全面來擁抱智能化,不僅會開發豐富多彩的智能終端,針對不同行業的smart IOT的設備,還將聚焦於超級計算、雲計算、邊緣計算。”

這只是楊段子手的開胃菜。僅在今年的兩會上,楊元慶的金句就有6句,層次感和節奏感都非常強。

水滴論:讓人工智能成為基礎設施,和行業結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業智能,就像水滴一樣滲透到各行各業,才能真正實現智能的未來。

智能+論:順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應該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更加前瞻性地向人工智能佈局,實現‘智能+’。

中國領先論:如果說在互聯網時代,中國只是一個趕超的角色,那麼在智能化階段,中國很有可能成為引領者。中國在人工智能三要素數據、計算力、算法方面具有領先優勢。

平臺論:要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大力培育行業智能的領軍企業,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範;建立國家行業智能化應用服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

智慧醫療論:大力推動智慧醫療,是治解群眾“看病難”的一劑良策:憑藉“智能+醫療”,不但可以優化醫療服務流程,讓“信息多跑步,患者少走路”。

打造北京全球AI之城論:北京在科研資源、功能定位、產業基礎等方面有自身的獨特性,有必要進一步放大優勢,打造全球開放創新高地。在人才和資本的雙輪驅動下,把人工智能產業打造成驅動北京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手段、新引擎,將北京打造成全球AI之城。

楊元慶關於人工智能的金句多到把聯想外部的人都聽糊塗了,也可能把楊元慶和聯想內部搞迷糊了,最終聯想內外都不知道聯想AI究竟要怎麼搞。

楊元慶雄心的源頭何在?

聽完這句話上面的口號,實錘有多少?

在楊元慶看來,人工智能競爭的關鍵三要素:算力、算法和大數據聯想都有優勢,而且優勢不小。

楊元慶稱,面向“人工智能”轉型,更多的優勢在於聯想作為中國科技產業的老牌企業,在國內市場積累的數據資源。全球雲計算領域的10大公司,6個是聯想的客戶。3年之內,至少要做到9個,爭取讓10個都成為聯想的客戶。聯想擁有規模達12PB的企業級數據,擁有1.2億臺設備和5億多用戶產生的數據,數據規模僅次於BAT。聯想在全球有9個數據中心,超過2000臺服務器,每天聯想新增的數據量超過30TB,每天處理的數據超過150億條。

算力方面,在ISC 2017上,聯想以91套高性能計算系統入圍全球HPC TOP500份額榜,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第一,繼續蟬聯全球第二。2017年6月30日,聯想針對AI領域的計算力需求,發佈了自主研發的全新超算集群——深騰8810,以及HPC+AI智能超算平臺LiCO。

算法方面,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專家加入,算法還會有更大的突破。CTO芮勇,全球權威人工智能專家,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擁有60項美國和國際專利,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院士,2016年獲得IEEE計算機學會技術成就獎。芮勇人工智能相關論文的引用率,在華人中排名第一。原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技術領袖徐飛玉博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漢斯博士等都是世界一流人工智能方向的科學家。

強不強,最終還得看實戰。

聯想能否打贏這場戰役?

具備三大優勢,加之本身是老牌科技企業,響亮lenovo品牌。扳著指頭數數,在國內有這樣多優勢的企業不多。聯想在人工智能領域不能成功,還有幾個能成功?

先來看聯想在人工智能的家底是什麼?

從公開報道看,你用5個指頭能數不過來,但6個指頭夠用:全球首款擁有視覺識別功能的智能音箱SmartCast+、聯想自主研發的全球領先的All-in-one混合現實智能眼鏡daystAR晨星、可實現“刷臉”查看手機信息的虛擬智能助手CAVA咔哇、聯想服務機器人、智能心電衣Smart Vest,以及自主研發的全新HPC集群深騰8810等。

智能音箱,現在成為一個爛大街的人工智能產品,在國內號稱做人工智能toC產品的,誰家沒有。獵豹為給新上市的智能音箱上市造影響力,CEO傅盛在水立方玩跳水,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智能眼鏡,谷歌已經玩剩下的早就不玩啦。刷臉,百度都在公司內部用起來了。

靠這些沒有亮點的產品,想成就楊元慶的AI夢,難度比傅盛跳難度係數為3.8的5156B(向前翻騰兩週半轉體三週)還要難。

壓箱子底的家底就這些。在手機領域巨資搞研發,又投入巨資收購摩托羅拉,最後都沒能挽救聯想手機業務,並沒有挫傷楊元慶的自信。這到底是傲嬌還是盲目自信呢?

聯想真就沒有希望,門沒有關死。投投投,可能是楊元慶AI之路另一條通途。

在核心技術領域內尋找能夠提供平臺技術的公司進行投資也是聯想“AI”戰略的重要步驟,楊元慶的段子又來了。

元慶還爆了自家的真料。目前,聯想集團旗下的聯想創投集團的投資方向主要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AR/VR+互聯網、消費升級等。成立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收效不錯。

據介紹,聯想創投已投80的多家企業中,AI領域的企業包括寒武紀、曠視科技(Face++)、蔚來汽車、銀河水滴科技、中科慧眼、杉數科技、諦聽科技、聯想新視界、Aibee、視見科技等20多家人工智能公司。

寒武紀最新估值已經超過100億,曠視科技、蔚來汽車入選科技部最新的獨角獸企業名單。按照這個趨勢,聯想集團那點可伶的市值很快會被自己投的公司超越。

投中集團的《2017人工智能投資機構十五強》榜單中,聯想創投榮登“人工智能投資機構十五強”前三甲,同時還以投資超過60個項目的好成績,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數量上排名第一。

聯想集團變不成一家卓越的人工智能公司,楊元慶就用錢砸出幾家來。楊元慶最新的人工智能投資預算是12億美元。(轉載請標註來自AI智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