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李嘉诚几年内连续出售国内项目?

carleo


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祖籍是福建莆田,不过老人家11岁就到了香港,22岁岁开始在香港做生意,到2019年,一晃已经68年了。

90岁的李嘉诚去年3月最近在出席公司业绩发布会时,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世界经济政治环境如何变化,只要“讯息正确、判断正确,没行错路,条条大道通罗马”。

他说,从1950年开始做生意,到现在60多年,没有亏过钱。

他对香港楼市的预测是未来一两年都不会出现下跌,市场仍有很强购买力,他非常喜欢香港,本人一直住在香港。

目前李嘉诚没有真正交棒给自己的儿女,也就是说公司的掌舵人仍然是李嘉诚,他表示可能哪天心血来潮,几时都得。

对于出售内地房产,我想应该是他应该预估内地房价可能虽然没有在最高峰,但已经接近了,所以提前出手。因为投资界里有一句话流传的比较广,在生意最火的时候,把生意转手出去。这纯属我的个人揣测,大家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哦。

这两年出售的资产主要包括北京三里屯的盈科中心,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长园集团全部股权,广州的都荟广场,南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基本他的集团基本已经没有内地地产和香港地产了,做为华人中最杰出的企业家,他不会卖在最高点,他也不追求最高点,但经常在他卖出后不久就见顶了,低买高卖,高抛低吸,目前他的资产配置在英国投了3000多亿。


保定大土豆


观察李嘉诚先生售出的地产类资产,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卖出的都是(即将)建成的物业。

在内地,未开发的土地倒手赚钱,叫炒地皮,这在当下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李超人也好,SOHO中国也好,在内地卖出的,基本都是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办公/商业物业,而不是直接把多年囤的低价地,高价转手。

实际上,根据长江实业地产的2017年中报,计算出,截至2017年6月末,李超人仅仅在中国内地土地储备就还高达约1059.1万平米(11400万平方呎)之巨。在香港,其还有土地储备55.7万平米(600万平方呎)。

为了方便各位朋友核算,杠杆游戏备注一下:1平方米=10.7639平方英尺。

当然,这个土地储备和动辄数千万、过亿、2亿平米的我国前10大房企没法比。但这个规模可以开发出2000来万平米的房子,是无疑的。这值多少钱,各位杆友可以算算。

注意,长实的地,基本都集中在我国主要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今天这些地方的房价之高,你懂的。而长实地产这些地基本都是多年前拿的。

换句话说,如果可以的话,不搞开发,待时机直接高价转手卖地,长实不仅可以让自己更轻资产化,还可以更容易就赚到钱。

当然,如果真的这样干,不仅是不允许。且李嘉诚“跑了”的“证据”恐怕更昭然若揭。

有意思的是,高价倒手卖地不可以,廉价卖出土地的却大有人在。不仅包括中小开发商,也有豪门——万达不求赚钱,另有打算,或有隐情?也或许,王老板和李超人,有些考量异曲同工。

生意总是这样,买和卖,所谓做买卖。如上文所述,李嘉诚先生在内地也好,香港也好,实际资产还很大,总量还是数千亿级。

今天卖出的都是可以溢价的,这是聪明的抉择。留下的,即便有不确定性,但成本毕竟极低,暂时也不适合卖。

而每个时代总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巨富。李老板、王老板们的黄昏,也是新贵崛起的破晓黎明。高价卖、不亏卖是一种自我保护。

今天,李超人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今生少留遗憾,不再去赌,落袋为安,可以理解。

未来是否回来?看岁月,也看下一个他眼中的周期何日到来。


杠杆游戏


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抛售内地物业也是有其中的原因的。那么老J就来说道说道。



李嘉诚的名言是“不赚最后一枚铜板”

李嘉诚在内地的楼盘都是商业地产,那么什么是商业地产呢?

商业地产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房,不是采取出售的模式赚钱,而是自持物业,通过租金和广告赚钱。这样资金的回笼就比出售商品房慢多了。那么,投入的资金如何拿回呢?抵押贷款,因为是自持所以可以抵押贷款。这样就有钱开发下一个项目了。但是问题也来了这样就会造成负债,项目越多负债越高。而回笼资金有周期较长。所以在负债高了以后就会出现风险。并且在受到电商冲击之后,商业地产也没以前那么好运作了。

因此,李嘉诚率先看到了这一点,开始抛售物业转战欧洲市场。这也恰好印证了“不赚取最后一枚铜板”的眼光。


同样是商业地产,王健林几年后推出就没有当时李嘉诚抛售物业时的价格好了。但是现在也还不错,因为万达负债率还不高,目前价格也合适。


以上就是李嘉诚抛售内地楼盘、土地的原因所在。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房产老J


内地哪个城市没有商业地产烂尾?受电商和高店租冲击关门的商业地产比比皆是!市中心黄金地段的百货公司一家接一家关门!楼盘只要面向马路一楼绝对是商铺,不管地段和人流量!经常接到销售员推销商铺的电话,证明商业地产已严重过剩!以前一铺养三代不存在了!

所以老李内地抛售的都是商业地产写字楼,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赚最后的铜板!


沉思中感悟


全世界只有中国企业对房偏爱,,许多大国企资金无处可去,李又是一个有号召力的人,另外中国的钱随着发展今天400亿十年可能变2000亿,不是房价值涨,是支付的币值处扩张期,买李的楼是内地企业保值手段。


漕宝


老道的商人,就一定有老道的眼光。站的高度也不同。说明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没有炒作盈利的土壤,上升空间已经不大,做为商人肯定会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自己认为无价值的资产,更换收益率更高更好的资产


灵宝虹声


因为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那个了。想把资产清理一下,富不过三代。李也跳不出这个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