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老郭的张生闹五更,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了。那么,这第五更的唱词究竟是什么?这两个人是怎么发展成闹五更的关系的?有人说,张生只是把莺莺当好朋友,最后更是残忍的抛弃了莺莺,是真的吗?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郭老师

今天,小刘就为大家讲一讲这张生闹五更的前因后果。

张生,名张珙,字君瑞,西洛人,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和小刘一样,是个粉妆玉砌,傲骨英风的翩翩少年。

崔莺莺,是大家闺秀,是富贵人家的小姐。似这样美妙的佳人,世上少见,素口蛮腰,风月可见,如花似玉就压倒了众婵娟。

究竟有多好看,给你们放张图自己感受一下: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德云社笑剧《大西厢》郭麒麟饰崔莺莺

提起他们俩,可能很多人会说是出自《西厢记》。可是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才是后面广泛流传的西厢故事的始祖。《莺莺传》的结局可是个十足的悲剧,张生最后对莺莺始乱终弃。后来金代董解元在《莺莺传》基础上又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把这个悲剧的故事改编成了二人自由恋爱的美好爱情故事。再后来才有了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这才使得使西厢的故事广为流传。

两人的恋爱过程,无非就是寒门书生和富家小姐历尽千难险阻后一同闹五更。只是在不同的作品中,过程和结局也有所不同。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德云社笑剧《大西厢》陶阳饰张生

在元稹的《莺莺传》中,崔莺莺出身于没落士族之家,崔家家财甚厚。二人相逢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张生在乱世中于普救寺保护了她,二人一见钟情,一来二去,日久了生情。闹完好些个五更后,张生要进京赶考,翻脸就把莺莺比做妲己、褒姒,说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抛弃她。后来二人都分别结了婚。再后来,张生路过莺莺家门,想见她,莺莺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拒绝了张生。

这个版本中,张生就是元稹自己。他花心,他多情,他爱过莺莺,最后又无情地抛弃了心爱的人,还写了个故事美化自己,不仅不指责张生为了功名利禄而抛弃爱人,还赞许张生“善补过”。创作此文只是为自己的花心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德云社笑剧《大西厢》张生与崔莺莺

后来,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把不足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写到了五万字。不仅把二人恋爱的经过描写的更详细有趣了,更是更正了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化二人的悲情故事为才子佳人的佳话。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创作的。西厢的故事有了董西厢和王西厢之分。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德云社笑剧《大西厢》阎鹤祥饰崔母郑夫人

王西厢的故事,与董西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崔莺莺与张生相遇,虽还是在普救寺中,但不是为了躲避战事,而是莺莺送父亲的灵柩返乡途中受阻暂住普救寺。二人在寺中相遇后,暗生情愫。可莺莺不仅早已与郑尚书之子郑恒有了婚约,还被叛将孙飞兵围住普救寺逼婚。

张生找来了自己的八拜之交武状元西征大元帅杜杜确,打跑了孙飞虎。莺莺的母亲郑夫人明白张生的意思,可是郑夫人想到莺莺的婚约,又想到张生只是个穷书生,就只能让他们结拜为兄妹,来谢张生的相救之恩。从此,二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张生更是害了相思病。丫鬟红娘就帮二人牵线搭桥传书信。张生入夜后翻过墙头,欲与莺莺闹五更,反被莺莺指责不高雅,张生的病就更严重了。莺莺开始借着探病的机会与张生幽会。后来被郑夫人发现以后,郑夫人要求张生考取功名,便可回来娶莺莺。

张生走后,与莺莺有婚约的郑恒谎称张生已经娶了别人,让莺莺嫁给自己。就在二人准备成亲的时候,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以后,郑恒羞愧自尽,张生与莺莺终修成正果。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德云社笑剧《大西厢》张生与崔莺莺

二人的故事,除了以上三个版本以外,小刘在这里推荐德云社的笑剧《大西厢》、越剧和豫剧的《西厢记》、竹板书《拆西厢》和京东大鼓《拆西厢》给大家。

至于第五更的唱词嘛,我们要反三俗,不说了。

郭德纲的张生闹五更你听过,但可知道他与崔莺莺的故事?

老郭和于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