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很多人认为跆拳道不用拳,而拳击不用腿,为什么普遍人认为拳击的实战能力强于跆拳道?

空空洞洞洞


拳的频率,简洁,效率都要高于跆拳道的腿法。

一个动作好与不好,首先是看他的动作简洁、有效率性,跆拳道的腿法虽然力量大,但所经过的路线太长,给于的反应时间也长,踢击回收的线路也更需要时间去恢复稳定。腿的力量大,但相对速度也就变慢。腿,人类的最主要功能是行、走、跑、跳。任何一个腿法踢击,也就意味身体的平衡减弱。竞技格斗规则是一项格斗发展的导向。跆拳道为了进入奥运会,区别于拳击与摔跤,已经削弱了攻击性,只保留腿法踢击腰以上,和一个直拳。这种单一的规则适合打分,也适合观众辨别欣赏。

拳击,高频率、精确度,人类的双手是最伟大的解放,灵活性、精确性、高效率都是双手的优势。当你的双手一举放在下颌骨边上,瞄准的就是对手的鼻子,下颌骨,是最短的线路距离,双手的攻击点就是这整个头部的神经,头是皮包骨,很脆弱,而且没办法练成任何形式的硬功。图片中拳击手击打物体命中效率很高。


福州禅武


做为一名退役的运动员,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拳击与跆拳道最大的不同,不是拳与脚的问题。表面上人有两只手、两条腿,应该对等公平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双脚是要站着走路、保持平衡的,起腿就半边空。而双手在站、坐时都可以同时做很多动作,而双腿如果要做腾空动作,下场很惨。

 

其次:拳击的上手快,一个好的教练,如果是全日制教,有40节课,拳击可以打实战。

跆拳道,上手也快,有60至80节课也可以打实战。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发力方式,拳击更讲究,发力,加步伐,最好能击倒,以实用为主,这个在实战中简单有用,两个直拳,三个摆拳,一个重拳,非常有用。而跆拳道,就非常花了,发力讲究留一半的力,把腿控在中线上,落地,然后接下一个动作,导致永远都没有全部发力的动作,久而久之,连全力一击都不会了。

 

第四,维持性,如果一个练拳击的和一个练跆拳道的,都半年一年不练,肯定是练跆拳道的退步的快,拳击的退步的慢,因为拳击更简单,跆拳道对身体腿法要求更高。

 

第五,在街斗中,全力以拼,拳比腿快很多,而且拳落空还可以接摔法,将对手扑倒在地,骑在身上打,而腿法一旦落空,后击很严重,对着后脑就是一个重拳。



陈杰搞地产


题主是想说,跆拳道不用拳为进攻武器,拳击不用腿为进攻武器。为什么拳击实战强于跆拳道吧?


简单来说就是拳与腿相比有以下突出优点:

打击灵活、打击时间短命中率高、发力平稳控制性强等。

拳击是以拳为进攻武器的技击运动,而跆拳道是以腿为进攻武器的技击运动。两者相比较而言,拳击的打击灵活性更强,拳法转换,组合拳进攻,外加拳击运动灵活的步伐技术,可以高效的调控好进攻与防守的转换。最终提高打击效率。


为了快速击败对手,大多数技击运动都选择攻击对方头部,有攻击躯干,但大多起辅助作用,首选攻击目标还是头部。拳击的上肢离头部距离短,外加出拳速度比出腿速度快的多,拳头有效命中头部比跆拳道命中机率高的太多,同样拳击打击效率更高。

再一个大点就是打击的原理以及对进攻动作的控制性。拳击的出拳多为水平运动,外加腿部辅助协调作用,在发力时很好控制躯体重心,在对方进攻时能快速有效的做出调整。反观跆拳道,主要以腿为进攻武器,出腿打击头部,就要抬腿,为了稳定重心,那么上肢及躯干就要后仰,这都无形中增加了受攻击的漏洞。在自己出腿时,头部失去防守对方如果选择进入内围打迎击,攻击头部,因为重心不稳,就很容易被一拳轰倒,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虽然出腿命中距离远,打击力量大,但出腿的同时漏洞太大,是很危险的进攻动作。如果碰到摔打系选手,那出腿就是送人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MMA比赛或者街斗中多选择出拳或摔打解决问题,而不是出腿。


最后要说的就是,跆拳道并不是仅仅看起来动作漂亮的花架子,其腿法杀伤力是相当强的,跆拳道中的腿法被运用到MMA中去,已经很普遍了。结合其他技术,运用跆拳道的前踢、转身侧踢、双旋踢等腿法技术,MMA运动员能够好的控制比赛,赢得比赛。


那一年那些人和事


单从跆拳道的对抗训练和拳击的实战训练不在一个层次上,拳击从第一拳的训练都是为了打击对手。跆拳道虽然也为实战,但是花样繁多,即便是对抗比赛,规则也限定的它的实战能力发挥。

在现代结合格斗中,站立技基本以拳击技术为主,地面技以巴西柔术为主因为这两种直接的杀伤力极强!虽然,现在膝肘腿的运用很多,也出现了以腿法KO对手的很多比赛,但是腿法取胜,多数必须出奇才可致胜。而拳法运用有效打击还是最重要的。


实战不是说你打的如何漂亮,动作难度多大,而是简单粗暴有效就可以了,拳击就具备了这些。打击以直勾摆为主,在防守上更上严密,非常科学的保护了头部,并且极大限度的体现出头部的灵活。虽然,拳击没有腿上的攻击,但是拳击的步法更加有效的辅助打击,进攻,防守,躲闪,反应,时机,这些拳击的训练已经相当的科学。同样也是现在综合格斗在实战中主要的运用方法。


跆拳道被称之为踢拳道,也就是说主要以腿为主,对抗对赛中也仅仅直有直拳的进攻,那么它在防守,和有效打击上就比拳击慢了半拍,而腿的运用显然要比拳击难度系数大,来得慢些,如果没有其实动作辅助那么,起腿和拳击实战,无疑于自杀。中国有句老话,起腿半边空,这是有道理的。

拳击看似简单,但是在打击和实战中确实最有效的。看过很多世界范围内的街头打斗视频案例,专业的使用拳击基本上是很快就能解决战斗,普通人拳头实战中最占优势。


当然了,如果专业跆拳道和拳击比赛,这也不可能的。两种规则不一样,打击方式不一样,体重级别都不一样,这是没法在一起打的。就象中国的传统武术和MMA打比赛一样,,没有可比性。如果说用基于传统武术的散打那还可以。


有人说了拳击的致命弱点在于倒地后没有实战能力了。说的也对,倒地后拳击的杀伤力一定会大大减弱,但是相对于熟悉地面技的对手,那么吃亏的概率太大了。但是如果是普通人,即便倒地也不一定能取胜拳击。

最后,想说的是,现代虽然提倡综合格斗,但是综观这些赛事的运动员,都是从原来的专业转过来的,各有擅长。即便是在实战中也都是发挥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技能。所以,真的可以能做到100%全面技术性的极少。那么,在训练中也一定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而突然某个方面训练。比如说实战中,拳击一拳就能把对手KO在地,那又何必非得倒地用锁技降服对手呢?


不过,一个完全不懂地面技的拳击选手遇到专业的柔术对手,倒地后,那一定是被动局面。相当危险,几乎没有什么胜算!所以,如果做为一名MMA综合格斗选择,那么,你同样需要学习和了解除了拳击之外的格斗技术,包括吸收跆拳道的腿法,柔道的摔法,巴西的柔术等等。


九五太极养生


拳击的实战能力强于跆拳道,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跆拳道并非完全的实战格斗技,它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表演的,我们经常看到跆拳道720度凌空旋转,并非为了打人,而且为了玩花样,花样玩好了还有利于它的推广,让你觉得这个东西,行!而拳击就不会玩花活了,每一拳,每一个扭腰、转胯、步伐移动都是为了实战,他的推广主要靠的是拳台上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并非花样。


其次,拳击比跆拳道更科学,更节省体力。

跆拳道的主要进攻动作是腿(也有拳),而且高腿占很大比例,要想把腿起得高、起得快,就要做很大的功,自然很浪费体力。

而拳击主要动作就是直摆勾三种拳法,出拳更加科学,也更加剩体力,和跆拳道打,打不过三分钟,跆拳道就没劲了,但拳击可以战斗十二回合,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再次,


拳击更容易攻击要害部位。人的脑袋主要是由大脑和小脑构成的,重击会造成脑震荡、失去平衡或短暂性休克,而拳击专攻头部,抱架又很科学,加上它的步伐移动和头部躲闪,会很好地避开跆拳道的攻击。

跆拳道本来力度就不大,如果你强行踢击对方抱架严密的头部,只会白白浪费体能,在实战中,浪费体能就是慢性自杀。
综合来讲,跆拳道华而不实,拳击实而不华。


武力封神榜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防守,跆拳道没有防守所以根本是打不过拳击的。先不要说腿重还是拳重,这个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两个拳种的利于弊。

大家都知道跆拳道基本上是以腿法为主,现在的跆拳道是没有什么拳法,跆拳道是以得分竞技为主,而拳击不一样,拳击是能够ko对手就ko对手。跆拳道上半身是没有防守的,所以说很容易被对方打到头部。第二个当你出腿的同时,身体已经失去了平衡。再加上上身的空档,很容易被对方攻进去。



而拳击不一样,拳击是利用上半身以拳法为主的进攻。虽然没有腿法但是腿可以用来移动和躲闪,再配合拳法的进攻和防守。基本上跆拳道选手很难打到拳击手的要害。而拳击手一但进去,那么没有防守的跆拳道就毫无抵抗之力。所以综合来看跆拳道肯定是打不过拳击的。


大家好,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路过的朋友请点点关注,您的一个支持就是我的最大的动力,本文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多多留言指点,万分感谢


奥辉搏击


拳击和跆拳道为什么被认为拳击更能打,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拳击不用脚,而跆拳道只用脚的这种现象!

我们先来说一下拳击,为什么会被人认为只用拳?

这就要分几步讲了:

一,拳击的名字,拳击,拳击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拳为主的技法,这就是我们对拳击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中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拳击只用拳的一个点。

二,拳击比赛,我们在观看拳击比赛中,拳手是不能使用脚的,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他们不用脚的的印象。随着时间这种印象越来越深刻,我们便认为拳击不会用脚。

可武学自古就有,力始于地借于脚,练武不练脚一切白搭。

我们在来说一下跆拳道,为什么跆拳道被人认为只会用脚。

一,那就要从跆拳道的宣传说起,他们每次宣传表演都是踢,踢踢。这就是他们展示技法的方式,这就给我们认识到他们就是踢,根本不用脚。

二,跆拳道更多的是偏向于表演,简单的出拳就很难有表演的效果了,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被人认为只会踢的原因。

至于那种技法更强,更能打,其实任何技法都没有绝对的强弱,如果要分个强弱那我更偏向于拳击。

一,可能是因为是某国人的东西,让我不喜所以有一点偏向。

二,跆拳道说句时老实话,比拳不然散打和拳击,比脚又不如昂拳。

三,跆拳道能看不能打,击打位置过高没有几年修行,用出去就是找打。即便练的几年也很难掌握中心。

四,拳击简单粗暴易掌握,招数比较简单。往往越简单的东西也越强。

五,拳击比赛比跆拳道更接近实战。

六,跆拳道的评级简单,让人很容易高估自己。

七,拳击十分注重头部训练,而跆拳道应该是腿。这个我是不很清楚。

八,拳击比赛是远远高于跆拳道的。





单吾行


跆拳道和拳击都属于格斗术。跆拳道用腿击打的,拳击用拳击打的,不是不用拳或腿。我个人也是认同拳击的实战能力强于跆拳道。

因为比赛的规则不同,所以拳击和跆拳道的区别很大。在体能、速度、力量、爆发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职业拳击运动员每天的训练量6~8小时,对体能的要求很高,是因为高强度的比赛规则而定的。一场职业拳击冠军战,都是12回合制的,1回合3分钟,可想而知体能有多重要。

抗击打能力训练也是拳击手的必备课,拳击主要以直摆勾为进攻方式,用腰发力,一拳打到头部,抗击打差的,一般就被ko了。

拳击手的步伐很灵活快速,步伐加出拳,可以更好的杀伤对手。步伐也可以用来躲闪,拳击的躲闪很快速。

拳击在站立式格斗中是最沉稳的。

跆拳道对体能和抗击打能力的要求没有拳击的高。跆拳道主要是以腿进攻的,而且只击打人体上半身,出腿快速力量不怎么大。对付防守头部严密的拳击手来说,想要击穿防守很难。

跆拳道选手对头部的保护意识不强,很容易被拳击手击中头部,被重拳击中头部的话,一般都可以ko。

当跆拳道起腿时,拳击手快速突进击打跆拳道选手。所谓说,起腿半边空,很容易被击倒。


魂游体坛


不请自来客。

那是很多人对这两种拳术不大很了解。

跆拳道不但有手上的功夫,兵器,擒拿也是齐全。

拳击的不可用腿,也是规则限定的。为了保护拳手。而不是说本来的拳击没有腿法。


那么好了,了解了这些拳术的全貌,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拳击比跆拳道厉害呢?

很简单因为看拳击比赛有一种暴力美。彰显力量与野性。而跆拳道则看不出来。这就给人一种花拳绣腿的感觉。

当然了,练好者功大欺理。

祝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紫云观涛


说起腿法在实战里的地位,武术宗师刘家良在其主创的《蝎子战士》里借其所演角色阿一师傅对钱嘉乐所演男主有过几段精辟的论述,原话不还原了,大致有这么几点:

一、出腿宜低不宜高,腿未动肩膀先动。这里实在揭示了一个朴素的原理:出腿会影响身体平衡性,而出高腿风险更大。

人是双腿直立的动物,只要抬腿,那么重心必然全部交付于一条腿,这对于人体来说是非正常姿势,骨盆倾斜,肩膀旋转,必然增加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减缓速度。虽然专业习武之人通过训练其稳定性大大强于普通人,但是跟直立相比依然是有差异的。其动作精确性灵活性必然处于劣势。

踢腿还大大限制了机动性。踢腿的那一瞬间是单腿支撑身体,单腿是没有办法移动身体的。所以这点来说对习武者还增加了一门处理腿法和步伐之间关系的功课。

二、出腿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要时刻注意防止被对方抓住。高腿被抓住的几率远远大于低腿。

腿法的运用原理主要是杠杆原理,根据腿的生理构造最常用的是鞭腿和蹬踹,也就是以脚背击打对方或以脚掌蹬踹,当然了还包括脚后跟下劈。以兵器来比较,腿法相当于鞭、棍等长、钝兵器。动作单一。而实际看到的复杂腿法是加上身形的转换以及连续出腿所致,如果拆解开来腿法还是很单一的。

如果击打速度不够,角度不够精准,那么腿法杀伤力大打折扣,更让其被对方抓住。手的攻击除了类似腿法的直接击打外还有抓、拽、扭、折、按、擒等复杂形式。腿一旦被抓住,局面将是身体处于不平衡状态的你对抗身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对方,以运动单一的单腿对应灵活复杂的双手,其被动和尴尬可想而知。

第三、不断的出腿容易出现背对对手或其他不利方位。由于前面两个因素,出腿需要借助身体旋转发力,或者当对方限制自己身体,需要考转动来防卫。比方说,转身扫摆腿这样的技法,看起来很炫很有威力,但在借助身体旋转发力的过程中有较长时间是背对对手的,这其实是很危险的。而且像这样的攻击很难连续进攻。

换句话说,只靠腿法攻击就不要希冀一直正面面对敌人,甚至不要希冀一直保持直立。

剧中的腿法大神元振应对上述问题有多种办法。第一个重心不稳,机动性不强的问题,其借助强大的腾翻功夫基本解决。其连续复杂的腾翻加上高超的腿法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无从防守。其对战时动作干净利落,每击必重,而对手几乎打不到他。但这只对一般对手奏效,在高手阿一师傅面前,还未动以被知晓要出哪只脚。因为这是其腿法的固有缺陷,虽然他用其他技能掩盖,但逃不过明眼人。而对于这个问题,阿一师傅给出的终极解决办法是“南方无影脚”。

第二个腿容易被抓住的问题,元振解决的方法首先当然是速度快,腿力强了,这自然降低被抓住腿的概率。但这还不是万无一失,应对高手时,难免被抓住,电影里给元振设计了“黑猫剪刀脚”,这一招往往拆解被对方控制并予以反击。被大力士抓住时,其通过倒立贴身手抓对方肋骨而松解。但是碰上高手阿一师傅又不行了,人家给出的方案是“空中洗锅”,强大的旋转力使得对方没办法再使出有效反击(双手的厉害之处)。

第三个 身形不利问题(难以保持正面和直立),元振的方法干脆是放弃正面和直立了。其蝎子功是将身体匍匐于地,不惧摔倒的危险,并且使得擅长拳击的对手没有办法以舒适的姿态进攻(必须弯腰或也使用腿法)。正面进攻无效时其有一招“卧龙拜月”,就是背靠对手的进攻。当他被敌人从身后抓住陷入不利境地时,常常通过翻转以解开对方的枷锁,从后踢腿,实在不行还有运用小辫子击打对方脸部以获得反击机会。但这几招全被阿一师傅化解了。这是属于套路取巧的方法,对于不熟悉的对手奏效,但并不能化解腿法本身所拥有的缺陷,所以碰上高手就没办法。

其实还有第四点,出腿能量消耗大。腿比胳膊重,自然不必多说,抬腿比抬胳膊能量消耗大。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腿的构造决定消耗大。腿的关节活动范围很有限,跟手臂不一样。不信可以试着身体不动,手臂可以360度旋转,而腿就做不到了,如果想让腿大范围活动,比然伴随整个身体的运动。对腰背力量的要求很高。

讲了这几条估计读者要嗤笑扯那么多电影的东西干嘛,电影是虚构的是不是?不错,电影确实是虚构的,而且真实的打斗也不会出现电影里那样的局面。不过我觉得这部超经典的功夫电影对武术里一些传统问题的揭示和探讨是无与伦比的。不是宗师级武术大家拍不出来,不是绝顶高手演不出来。此片可谓是功夫试验片。主演元振就是来自韩国,其腿法就有跆拳道的影子。

最后再说说真正实战型的腿法运用吧。可以借助一代宗师李小龙来剖析。世人皆知李小龙腿厉害,其实腿法是李小龙开始战斗的工具,而不是结束战斗的撒手锏。

李小龙摒弃一切华而不实高超炫丽的腿法,简单有效是第一原则。李小龙的步伐借鉴于拳击,通过快速的移动控制距离,使得自己处于进攻或防守的有利境地。在战斗一开始和对手互相接近试探并寻找战机时,李小龙是提倡用腿的。因为腿是人体最长的器官,也是最粗壮有力的武器。并把自己的优势腿即右腿置于前侧。

李小龙创造战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判断对方出招,后发制人;一种是佯攻吸引对方注意或破坏对方架势继而予以有效攻击。前者有些类似阿一师傅观察蝎子元振肩膀一动就知怎么出招,料敌机先。就是其强调的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李小龙也会使用高腿和转身扫腿,前提是已经判断对方动向,所以一击有效并不会有风险,通过慢放录像可以验证。后者较多的是手和脚的配合,比如右手先佯攻对方脸部,对方做出非条件反射护脸动作,右腿实际攻击其腰部或腿部(虽不致命但疼痛感强),当对方下意识用手格挡时忽然出高腿击打头部,一击便倒或晕,然后快速步伐靠近连续打击。除此之外,李小龙还有一招简单实用的侧踢,不但给予对手重击,更在于击退对手冲杀,保持安全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李小龙腿法厉害,却不受腿法束缚。其真正的杀人技在于拳!这是很多李小龙迷所误解的。近距离时腿法已难施展威力,双手成为最有效武器。身体上的所有要害都是双手轻易可以攻击到的,而且双手的攻击方式极多样。插眼、劈喉、击裆,擒拿,抱摔,裸绞等等,还有其近距离威力颇强的寸拳。李小龙超乎寻常的指力以及钢筋铁骨般的前臂,使得其在运用必杀技能时更加势如破竹。

所以说跆拳道一个只注重腿法的竞技项目,从搏击角度看其在设计上的缺陷是有很多的。擂台赛的性质要求双方直立对攻,腿法跟直立又互相冲突,使得跆拳道必然有更多规则来约束选手以防选手不用腿法。双手的禁用使得上身的防守几乎处于门户大开状态(上身多要害部位)。腿法也必须要用规范的动作,使得跆拳道这个项目必然是以得分为标准而不能以杀伤为标准,更不能用KO为胜负判定。腿法的掌握和使用难度较大,练习周期也很长,同等训练时间下跆拳道进步一般比别的竞技项目慢。从这些多重因素来说,跆拳道手和别的项目选手来场PK是极吃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