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新能源政策有新變化,起點提高著重科技含量

昨天(6月12日),新能源補貼政策提前退坡了,新的新能源政策開始實施。自2018年6月12日起,2017年第1~12批及2018年第1~4批《推薦車型目錄》將予以廢止。新能源汽車要進入新目錄,必須滿足新的技術要求。與此前相比,新的技術要求在續航里程、百公里能耗以及各方面綜合指標上都更高、更嚴格。

新能源政策有新變化,起點提高著重科技含量

6月12日前A00純電動上演最後的瘋狂

在此新政實施之前,掀起了一股搶購潮,特別北汽得到了好處,其A00級小車上演了最後的瘋狂。因 為,政策規定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這段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此前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而在此日期之後,補貼政策就變了,比如100公里到150公里續航里程的車型,將沒有補貼。

不少企業都寧願自掏腰包進行補貼,在6月12日前把車賣出去。如果不把這些車賣出去,這些車將非常難辦。企業就得從經銷商處回購,這是非常討厭的;而且,就算可以再改進一下再去賣,大筆的認證費等等又得不償失。

技術含量高的純電動能獲得更多的補貼

新的補貼政策裡,重點是按照續航里程、能量密度比等技術指標進行補貼。與這些A00車的尷尬境地不同的是,那些有高技術含量的車,則是得到了更大的實惠,比如說,續航里程在 400km 以上,2017年國補是4.4萬元,過渡期是3.08萬元,2018年補貼是5萬元。再加上能量密度比的補貼,技術含量高的車型都得到了更大的補貼。拿比亞迪秦EV300的升級版秦EV450來說,續航里程超過 400km,能量密度在 140Wh/kg 以上,國家補貼按照 1.1 倍計算,即 5.5 萬元。當然比過去拿到了更高的補貼。

新能源政策有新變化,起點提高著重科技含量

與這種政策相對應的是:新能源車銷量大增,人們對其也有了更大的認同度。比如北京,截至2018年6月8日,北京小客車配置指標累計收到個人普通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842294個,約1963人搶一個指標。二三線城市的人又一次感覺到幸福了。

插電混動又一次遇到尷尬

但是,相對於純電動的地位再次提高,插電混動似乎有些地位尷尬:5月24日,發改委出臺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第四條將“插電式混動”歸類到燃油汽車投資項目。似乎有將插電混動趕出新能源隊伍的節奏。讓人想起當年,日系車的各種非插電混動只享受節能車補貼的先例。很明顯,政策要向純電驅動傾斜,當年不怎麼受待見,甚至都不如插混地位高的增程式,反倒得到了新政的承認,無非是因為其燃油並不直接驅動車輛,而是轉化為電能後驅動車輛之故。

新能源政策有新變化,起點提高著重科技含量

當然,還有一條,無非是擔心有人用插混來開燃油車新建項目的空子。

也不是所有插電混動都沒有了補貼

那麼眼下,不少純電續航里程不超過100公里的車型,是不是再也沒有了補貼?插電混動已經被踢出了新能源的行列?

不是那樣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只是一個意見稿,並沒有正式頒佈。何況,這政策的本源起因於對於投資新廠的初衷。

早在2012年6月28日,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正式定調,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只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三類。而此政策的期限是2020年,至少還有兩年,插電混動還是屬於新能源的,只有要符合補貼條款的技術在,續航里程、百公里能耗、能量密度比等方面,就可以享受到補貼和待遇。

政策導向無非行業產業提升新技術

為什麼國家會如此快地出臺一些政策,讓不少企業有措手不及的感覺?其實,政策也是用心良苦,無非還是為了趕超新技術,提升產業行業水平。中興的慘痛遭遇還沒有過去,痛疼也沒有減輕。

此外,政策扶持當然是為了扶持弱小,當年較小的產業已經長大,政策自然不必再扶持。這一點,有現實數據作支撐的:歐洲在 2017 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是 25.9 萬輛,按燃料類型分,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比例接近 1:1。純電動 51%,插電是 49%;幾乎沒有A00級車;

美國市場 2017 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是 19.52 萬,純電動車是 10 萬多臺,佔了 53%,插電式混合動力 9 萬多臺,佔了 47%,美國市場 A 級及以上車量比較大,大概佔了 92%以上。

中國市場,插電式混合動力大概只佔 18%,純電動佔 82%。如果把 A00 級拿掉的話,剩下的是 A 級車和 A 級以上的私家車來比,插電式混合動力佔了 47%,純電動佔了 53%。

可以看出,一,如果再不限制技術簡單、純粹政策補貼的A00級電動小車的話,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會大部分落入他們這裡,實現技術更新與超越只是一句空話;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將有利於市場結構的調整。淘汰一批粗製濫造的A00級車,同時倒逼車企提升技術,開拓高端市場。

二,插電混動已經得到了大家的承認,而且至少在目前以至於今年幾年,在充電樁不如加油站多的情況下,插電式混動是沒有什麼里程焦慮的。所以,還會有更多的人會採購插電混動。但是要清楚的一點是:插電式混動還是有燃油的機會,而且由於多了一套發動機及傳動系,自重不少,不符合輕量化規則。所以,只是過渡性產品,這一點沒變。

三,另一條要看到的是,就算是純電動車,其補貼也不會永遠繼續下去。隨著其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政策的快帶退坡也在情理之中。

而這一天,會來得非常快:截至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累積銷售180萬輛,今年的勢頭也很好,1-4月份已經累積銷售了22.5萬輛,同比增長138%。

我們一邊希望購置新能源時有補貼,一邊又希望這市場快速成熟壯大如傳統車,因為消費環境的成熟會帶來諸多的便利,比如充電樁如果遍地都是,電費比油費要便宜不說,更好環保也做到了。

所以,現在也不必跟風買什麼不買什麼,只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就是最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