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840萬理財變保險,還要108歲才能取!一定要警惕高額理財陷阱!

近幾年,各類理財產品的廣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打開微信錢包和支付寶,各種理財映入眼簾,長期的三到五年,短期的一個月到半年,連去銀行存個錢,也會被工作人員推薦一些高回報低風險的理財。

隨著餘額寶利率的下降,不少人嘗試將自己的存款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但是,小編在這裡也想告訴各位,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謹慎再謹慎。因為,一個不小心,你的理財產品就會變成各種類型的保險,想要提出來,還要各種苛刻的條件。

840萬理財變保險,還要108歲才能取!一定要警惕高額理財陷阱!

8月2日,一條令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新聞迅速佔據了微博頭條,一女子花費840萬購買理財產品,想要提出來才發現理財產品變成了保險,想要全部提出需要過71年!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住在哈爾濱的朱曉明女士,幾年前到銀行買理財產品,在銀行辦公的人員向她介紹了兩款代理銷售的保險產品。工作人員告訴她,兩款產品在3年和5年交費期滿後的收益都要比銀行理財產品或是活期利率高,於是她和家人從2016年開始陸續購買了840萬的保險產品。

本以為這些錢在到期後能取得不錯的收益,可前幾天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給出的說法,讓這筆錢成為她心裡的一塊石頭,因為其中一款5年交費期間的產品,本金需要71後才能取回。除此之外,朱曉明說她購買的3年交費期的產品,也和當初工作人員說的有出入,這讓她難以接受。

840萬理財變保險,還要108歲才能取!一定要警惕高額理財陷阱!

工作人員告訴朱女士,這個產品是個保險產品,需要71年取回本金,在辦理這個產品時朱女士的年齡是37,也就是說,想要取回本金,朱女士需要活到108歲。除此之外,產品的利息遠低於銀行的利息,而產品的項目也和當時工作人員告知的不符。

對於銀行工作人員的解釋朱女士表示說:誰會買這麼長時間的理財產品啊,我還能不能活到那時候還不一定呢,我活到了我也花不上這個錢啊。如果當初告訴我是71年才能領回我的本金,我是不會去買的。

840萬理財變保險,還要108歲才能取!一定要警惕高額理財陷阱!

朱女士聯繫了當時為他辦理業務的兩個工作人員的電話,一個關機,一個早已變成了空號。而朱女士來到當初為她辦理業務的銀行,銀行行長說當時為她辦理業務的兩個工作人員早已離職,不過銀行在幫忙處理這件事情。

隨後朱女士來到了這項業務的投保公司,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朱曉明買的5年交費期的產品,的確需要71年後才能拿回全部的本金。如果朱曉明想中途拿到全部的本金,只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她去世,才能拿到相當於本金的賠償金,否則只能取出一部分。如果現在終止合同,本金會虧損很多。

朱曉明要求把當初賣給她保險的兩個人叫到現場核實這件事,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她們已經離職,就不是公司的員工了,具體情況它也不是很清楚。工作人員說,他們已經將這件事上報,讓朱曉明等消息。

8月2日朱曉明再次來到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詢問保險公司是怎麼解決這件事的。

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公司都有新聞發言人制度,除了正式的新聞發言人,其他人是不能直接對於媒體或者對於外界,對本次事件做任何解答的。

記者詢問公司的新聞發言人在哪,保險公司表示公司的新聞發言人是分公司的一把手,他不在公司,現在出差了,朱女士提出能否提供一下保險公司新聞發言人的電話號,通過電話聯繫她。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不行。

這件事經過媒體的發酵,最後,銀行和保險機構同意返還朱女士的本金和利息。而這件事情的曝光也讓我們注意了銀行和某些保險產業的勾結以及高額理財產品背後的騙局。

打開搜索軟件,只要打上理財騙局這四個字,各種新聞映入眼簾,清一色的購買理財產品被騙,有通過平臺辦理的,有被銀行工作人員拉著辦理的,甚至還有一些假冒銀行。

840萬理財變保險,還要108歲才能取!一定要警惕高額理財陷阱!

今年3月,家住上海市的李先生用手機上網瀏覽微信時,看到一個諮詢軟件宣傳某投資公司投資“科技”項目的理財廣告,稱該產品“保本收益高”,只要在手機上下載一款APP投資,年化收益可達13%以上。如此高的收益讓李先生非常心動。

於是,李先生下載了該公司的理財APP,並通過微信取得了自稱是該公司“理財顧問”的指導,隨後註冊了APP賬號。見APP上展示的“XX科技”投資項目回報豐厚,李先生便先投1000元 “試水”。6月19日,到了理財收益的日子,李先生髮現賬戶上果然收到了超過13%的利息返還。嚐到甜頭的李先生決定繼續投資。通過APP賬號再次投資10萬元,購買了理財產品。

然而,8月13日,當李先生想要提現時,卻沒有成功。諮詢客服後,對方稱李先生下載的APP已被關停,隨後聯繫客服時發現已被對方拉黑。這時,李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趕緊報了警。

一直以來,各大投資平臺都在反覆宣傳一個理念,這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了最深入人心的投資名言了。那麼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注意什麼呢。

840萬理財變保險,還要108歲才能取!一定要警惕高額理財陷阱!

在此,海外君總結了“三大理財”詐騙常用套路:

一是實行會員准入制。此類虛假理財網站多實行註冊會員制管理,常用“註冊即送現金”等獎勵方式誘惑投資者。一般註冊會員時需要輸入身份證號等信息進行實名註冊,還要提供用於項目結算的網銀賬號或理財軟件賬號。

二是項目繁多,無實質實業投資說明。投資理財騙局多提供週期不同、種類繁多的多種投資項目,一般投入金額越多,分紅週期越長,不法分子宣稱的分紅金額越高。這些號稱“100%獲利的項目”幾乎都為“純資金吸納”,無實質性實業投資說明,一般只是在網站的“投資模式”欄目中籠統提到資金用於能源、礦產等相關項目。

三是天天分紅、高額返利。“分紅式”網絡投資詐騙是目前最常見的投資理財騙局,“保本收益”“200%回報率”“天天分紅”等極具誘惑性的宣傳語,成為吸引投資者上鉤的主要誘餌。

投資理財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對於“低投入高收益”的投資理財,務必要時刻保持謹慎的心理。不要被高額回報率所誘惑,不要輕信網友、經紀人、投資經理 “天上掉餡餅” 的承諾,要了解產品具體形式和模式,很多宣傳收益高的產品可能存在陷阱。

投資應到正規金融機構辦理業務。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目前各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不過5%左右,因此凡是收益率遠超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都具有極大的風險性。

對所投資的項目最好上門查看,是否有在其註冊資料上的地方辦公。必要時也可向當地銀行或銀監部門核實其合法性。網上投資理財一定要選擇正規網站,正規交易平臺的網站底部都會標明備案許可編號,編號可通過國家工信部官網進行查詢。

再次提示大家,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投資一定要選擇正規,誠信度高的單位,看清楚協議的相關條款,以免遇到類似的問題,耗費人力、財力和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