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承诺收益高于6%就要注意了!老年人,管好您的钱袋子

  “老年朋友都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增益,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首先必须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最好到银行去咨询办理。另外大家要记住,投资理财行为关注的焦点一定是‘先本金,后收益’。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遇到有人推销投资理财产品的时候,不要光盯着高收益,要注意自己的本金是否存在投资风险……”金融知识讲师代慧给台下聚精会神听课的老年人讲解防范金融诈骗的识别办法。

  时下,无孔不入的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前不久,天津一位老人80万元的积蓄被骗走。事情是这样的,最初,一家投资平台声称他们在杭州有一所内部养老院,承诺老年人现在投资养老院,每年都有不菲的资金收益,将来还可以优先入住。为了让老人们相信他们的真实性,这家公司还免费带着十几位天津的老人到杭州实地参观养老院。

  从杭州回来后,有的老人担心投资的钱收不回来,就撤资了。但是有一位老人没有撤回自己投资的80万元。就在今年5月,这个投资平台跑路了。那位投资80万元的老人想要撤资也无从操作,便报了警。目前,案件还在调查阶段。

  熟人推荐可别轻信

  代慧告诉记者,她接触过有过金融诈骗经历的老年人,基本都是经熟人介绍上当受骗的。这些老人的通病就是遇到熟人介绍投资理财的事情,自己擅自做主,不和子女沟通,有些老人被骗以后也羞于或者怕给子女添麻烦而不说出实情。

  去年12月的一天,宜白路社区王阿姨在家里接到一位老同学的电话,说她孩子病了做手术急需用钱,而且必须要通过建设银行把钱汇过去才行。王阿姨没多想,立刻去小区附近的兴业银行宜白路社区支行取钱。

  看到老人慌张的样子,银行工作人员递过一杯热茶并了解情况。得知王阿姨要着急取十万块钱。工作人员先告知老人社区银行取不了这么多的现金,稳定老人的情绪,同时建议老人给那位老同学打电话询问能否在兴业银行把钱给汇过去。

  工作人员细心地发现王阿姨拨出的是新手机号,觉得事有蹊跷,就劝说老人十万块钱不是小数目,不能草率,建议老人先给孩子打电话商量。后经过老人的儿子核实,王阿姨是被“老同学”忽悠了。最终,老人的十万块钱保住了。

  承诺收益高于6%的千万别信

  代慧提醒老年人,一般的非法集资都是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就是向所有人)推销,且承诺高额利润回报。非法集资的模式多为投资实业和投资现金理财产品。“3万元3个月短期理财,承诺收益高于20%。这样的理财推销是不是非常诱人?如果您参与其中就上当了。当有人跟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是否告诉您一句话‘投资有风险’。”

  早在2017年,天津市消协对于老年人消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市场调查,发现在金融理财方面,有很多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陈云奎介绍,在消协受理的投诉咨询中,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认知能力弱等特点,骗取老年人财产。他说:“针对这些问题,2018年市消协与各区消协联动,开展300场以上的进入社区的老年消费教育系列活动,主要针对金融理财知识、养生保健知识、电信诈骗等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领域开展公益讲座。通过这种形式,把正确的消费知识告诉老年消费者,规避和减少他们可能受到的不法商人的侵害。”

  代慧也提醒青年人,平时多跟父母说一些金融风险的常识,多和父母沟通,及时了解老人在金融理财方面的动态,避免老人上当受骗。同时提醒老年人,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多和子女商量,或者子女忙于工作的话,可以到居委会咨询,或者去派出所咨询。另外,对于金融理财产品,代慧提醒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如果对方承诺收益率超过6%,甚至更高,就存在高风险,建议大家就不要考虑了。

  市消协特别提示广大老年消费者,不法人员都是刻意而为,所以维权时非常困难。建议老年人投资理财要多和子女商量,购买理财产品要选择正规渠道,弄清存款、理财、保险的区别,最好在子女的陪同下进行购买,尤其大额投资最好不要独自当场决定。另外,老年人要克服贪欲心理,多收看法制节目,一旦发现投资理财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有关行政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并向公安部门报案。(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