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小康村同发村的振兴之路 由一个会算细账的书记掌舵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以及振兴家乡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党组织就是农民的主心骨,乡村组织振兴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才有坚强的保障。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8月初,东北网记者先后深入绥化市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绥棱县上集镇诺敏河村、海伦市前进镇东兴村、明水县永久乡和肇东市黎明镇民主村进行采访。看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看“领头羊”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头羊效应。

从一个空壳村,负债130万元的“负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到村集体积累达16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万元,这个华丽的转身,是绥化市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党总支书记孔庆范带领党员用十年时间做到的。

小康村同发村的振兴之路 由一个会算细账的书记掌舵

孔庆范介绍村里获得的荣誉。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带好班子是大事,打造一支能想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班子队伍,提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然而从送沙子这件事上,孔庆范看到了村干部在村民中间没有威信。孔庆范决定大刀阔斧地整顿,他对村里资源、资产进行清收,与村干部进行“约法三章”,并从自己和村干部的亲友入手。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将全村所有地块测量了一遍,共清出不合理承包地6000多亩,全部竞价发包出去,当年村集体就多收入72万元承包费。

慢慢地村集体有了积累,有钱要花在刀刃上,花在百姓最关心的事上,孔庆范在支部会议上提出改善民生,对村里环境进行治理植树绿化,得到党员的一致支持。村里的路灯亮了,村民广场修好了,村里告别了脏乱差。

小康村同发村的振兴之路 由一个会算细账的书记掌舵

孔庆范站在村广场介绍村里情况。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村集体没有钱,村民不富裕,乡村就没有振兴。孔庆范根据村资源情况,开始发展林业经济,在4700亩荒山荒坡种植了樟子松等优质木材,与村民实行按股分红,村集体年分红6万元。目前,经专家估算林木估价达到1300多万元,到2027年采伐期,可为村集体增收1000多万元,现在真正地成为了同发村的“绿色银行”;清理资源资产,清理五荒地、耕地3700亩,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元。实施遍地插柳,开展“十子造林”共插柳620亩,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成立农业服务公司,整合资金集中到厂家采购生产资料,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为农户每亩节省资金300元;返租农户土地,村集体流转农户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发展轮作,按照2:8的方式进行分红,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

小康村同发村的振兴之路 由一个会算细账的书记掌舵

同发村党建活动室。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在乡村里,这些往往都被忽略的资源,经孔庆范一笔笔细账算下来,积少成多,到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6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万元。

同发村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有党员68名。同发村先后荣获第八届全国十佳小康村,省级新农村建设五星级示范村,省级文明标兵村、生态村、全国百强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面对众多荣誉,孔庆范说:“这得益于同发村2919名全体村民的支持,没有百姓和党员做后盾,就没有同发村的今天。”

绥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杨国宁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绥化市实施了“富群众、富集体”的“双富”工程,大力发展壮大村里集体经济,取得了突出成效。2017年底,全市有集体收入的村1156个,占87%,其中超10万元村713个,超100万元村33个。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首先是用好政策。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制定出台保障村集体发展项目用地、把财政支农项目形成的国有资产交由集体运营管护等扶持政策。其次是管好资源。将村集体资源通过自主经营、作价入股、租赁发包、公开拍卖等方式保值增值。再次是闯好市场。以股份制、合作化方式,创办“支部+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他们把群众组织起来和市场去对接。实施“双富”工程为全市143个脱贫村退出,8.1万贫困人口脱贫且稳定脱贫不返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