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為什麼狄仁傑在西方的知名度超過了包拯?

說起神探,西方的代表人物是福爾摩斯,中國的代表人物是包拯與狄仁傑。論知名度,福爾摩斯在中國家喻戶曉,而包拯在西方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狄仁傑。

為什麼狄仁傑在西方的知名度超過了包拯?

這是怎麼回事?要知道,西方人之所以熟悉狄仁傑,要歸功於荷蘭學者高羅佩。他是一個傳奇人物,大學期間以漢學為專業,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高羅佩畢業後長期從事外交工作,先後在中國重慶、南京等地擔任外交秘書,他除了精通漢語以外,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

1940年代,高羅佩偶然在重慶街頭書攤上,看見一本《武則天四大奇案》,這是清代的公案小說,高羅佩翻開一看,如獲至寶,買回家研究了一番以後,感覺中國的邏輯推理,破案情節,完全不輸給西方啊!甚至福爾摩斯、格雷警長的魅力,都不如書中的狄仁傑。試想,如果書攤上出現的是《包公案》,那高羅佩會不會轉而研究和傳播包公呢?

高羅佩隨後就把《武則天四大奇案》翻譯成了英文,然後就用英文寫了狄仁傑的新故事,意在提醒中國人,別再看國外的東西了,中國的破案推理好看太多,崇洋媚外是病,得治啊!

為什麼狄仁傑在西方的知名度超過了包拯?

高羅佩寫的第一個狄仁傑的故事叫《銅鐘案》,沒想到在西方一炮而紅,各路出版商紛紛催促高羅佩繼續創作,高羅佩只能頂著壓力擠出動力,不斷的收集整理狄仁傑的斷案故事。但照著素材來寫,高羅佩覺得不過癮,於是乾脆自己杜撰,這下可好,才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高羅佩一口氣寫了16箇中長篇和8個短篇。高羅佩將這些故事集中在一起,是為新的《狄公案》。所以,狄仁傑的知名度,在西方刷到了一個新高度。

為什麼狄仁傑在西方的知名度超過了包拯?

值得一提的是,高羅佩的《狄公案》在1980,90年代被我國拍成了電視劇,比《神探狄仁傑》要早,當時也是風靡一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