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编者按: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前夕,本刊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进行盘点,以向即将来临的这个教师节献上一份厚礼。


《祖国》记者 郑杰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提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5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努力扩大多样化高质量教育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平等受教育权利,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水平和公平程度迈上一个新台阶:

——截止2017年10月,我国有51.2万所学校,1578万名教师,2.65亿在校学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达到77.4%,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016年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7.5%,比2012年提高2.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从2011年到2016年,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7年增加到10.35年。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发展保障条件不断改善(2012年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体现了中央优先保障教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意味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教育公平不断迈出重大步伐。

5年来,教育精准扶贫成绩斐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取得显著成效,这一国家工程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被誉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3年多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36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500亿元,过去学生自带课桌椅、睡“大通铺”、使用D级危房等现象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农村学生身体素质显著提高。重点大学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人数大幅增加,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在内,5年来共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27.4万人,更多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年来,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17年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完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审议部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国中小学生基本实现电子学籍管理,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4%,多媒体教室从不到40%增加到80%,教育卫星传输网服务于近1亿农村中小学生,数字教育资源覆盖了6.4万个教学点,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建设12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56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1300个职教集团,自2015年起每年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连续举办10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加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覆盖600所高校数十万学生。启动“新工科”建设,推进“5+3”医学教育改革,举办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6年,我国成为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的正式成员,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

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

5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为促进社会公平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完善资源配置、加大倾斜扶持、严格规范管理等多种措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截至2017年底,全国2379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认定,占全国县级单位的81%。实施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中西部100所高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中西部招生协作计划,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0年的15.3个百分点缩小至2017年的4个百分点以内。实施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五年累计招生27.4万人,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80%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017年,随迁子女在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报名参加高考,比2013年增长了36.5倍。同时,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断健全。

教育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5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有效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动力活力。完善顶层设计,对于重大改革举措先行先试,确保改革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从点上攻坚、到重点突破、再到全面深化。

2014年在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市两校”率先启动教育综合改革,2015年在各地各校全面铺开,2016年重点推进若干体制机制改革事项,2017年进行总结盘点。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五年来教育改革的成绩进展,对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此前三年启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努力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在高中学业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大幅取消不公平的高考加分,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实施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浙江、上海作为高考改革试点接受首考检验,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第二批试点启动。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教育行政审批,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扩大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编制及岗位管理、职称评审等方面的自主权。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一揽子法律修订完成,推进民办学校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5年来,我国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五年来,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3400多万专门人才,职业学校输送3000多万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培训上亿人次,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已达13.5年。高校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高校科研经费达6531亿元,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超过130.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已接近全国总数的八成,在凝聚态物理、结构生物学、转化医学、气候变化、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农业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高铁、光伏、数控、高压输电、核电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高校产出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占全国的80%以上,累计提交各类政策咨询报告4万多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中作用日益彰显,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推动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44个贫困县,在产业发展、咨政询策、健康扶贫等方面形成一批品牌项目,教育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达70%以上,语言文字信息化进程加快,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基础建设更加贴近国家发展需求。

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5年来,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重大战略,以教育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为导向,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包容性、可持续性达到新的水平。

5年来,一系列举措深入人心:

——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协调推进城乡教育发展,2012—2016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增加近1500所,镇区的初中学校增加1000多所;

——国家出台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对中西部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顶层设计;

——中央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资金,90%投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构建更加开放通畅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畅通职业教育学生升学通道;

——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占到硕士学位研究生总数的将近一半。

现代教育治理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5年来,我国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基本形成教育改革的‘四梁八柱’架构,教育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5年来,改革举措陆续推出:

——国务院启动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在上海、浙江取得突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各地陆续建立;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16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人数占当年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比例从2013年的43%提高到50%以上;

——高校招生录取公平状况明显改善,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近百万中西部孩子圆了大学梦。高考加分项目得到有效清理规范,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减少63%;

——启动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的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地普遍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

这些举措意味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新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与此同时,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政策体系基本确立,为民办教育长远健康发展铺平道路。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走向深入,教育治理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

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

5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地国,2016年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目前留学回国255万人,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占70%,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达2480个,在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已建成中外合作大学9所。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上海学生连续两次获得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第一,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四省市学生整体参加2015年测试,成绩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