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洛阳为什么要修建地铁?

商丘身边事儿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洛阳为什么不能修地铁?

是洛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不到要求吗?显然不是。


洛阳是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非常强劲,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的排头兵。2018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600多亿元,稳居全省第二的位置。洛阳市的城市框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扩大了一倍还多,目前总面积已达803平方公里,实现了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发展,再造一个新洛阳的宏伟目标。如今洛河两岸的老城和新区就象洛阳腾飞的两翼,正载着洛阳人新的梦想振翅高飞。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洛阳市区的常住人口也迅速增加,目前已达到219万人,为国家||型大城市。以上各项指标均己达到国家发改委当时确定的地铁建设标准。因此,洛阳于2016年初正式向国家提交地铁建设申请,同年8月即获批准,并于2017年6月正式开始建设一号线,同年12月二号线也开始动工兴建。

是洛阳的发展不需要地铁吗?当然更不是!


洛阳是世界四大圣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国内国际的影响比有些省会城市都要大的多,是游客心目中最向往的旅游城市之一。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众多的名胜古迹,每年都要接待大批游客来洛观光旅游。尤其是每年四月的赏花季节,已连续举办36届的盛大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云集洛阳,共赏美景,共享花事。地铁是现代化都市最为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在洛阳建设地铁十分必要,不仅能方便游客在洛参观旅游,而且可以大大缓解洛阳近年来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

修建地铁对洛阳的的作用和好处显而易见。地铁建成后洛阳的公共交通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地铁相比出租车、公交车来说,运输量非常大,是城市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都不能与之相比的,可以有效分流地面上大量客流,减少地面交通的拥堵。同时由于地铁分流而富裕出来的地面运力,又可以进一步优化,扩大公交线路的覆盖面,使洛阳市公共交通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修建地铁还可以提高洛阳的城市形象,吸引凝聚人才,促进招商引资,加快洛阳的经济发展。


目前洛阳市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不断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最近披露的洛阳地铁牡丹广场站建设方案和进展情况就再次惊艳了世人。据了解洛阳地铁牡丹广场站将设26个出入口,其数量位居全国在建和已建成的所有地铁站中的第二位,仅次于无锡地铁三洋广场站。据建设单位介绍,按照计划,2019年9月底地铁一号线要实现全线“洞通”,由于牡丹广场建设量巨大,承建单位正以超常建设模式全速推进。日前,随着“牡丹10号盾构机”破土而出,地铁一号线上海市场站至牡丹广场站南侧隧道实现贯通,牡丹广场站的施工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据悉,由于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洛阳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原定于在2021年底和2022年底分别建成通车的日期有望提前,洛阳人出门乘坐地铁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相信,在地铁建成营运之日,将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阳再次腾飞之日!

「洛阳古今事儿,述说洛阳古今。坚持原创,内容不断更新,欢迎评论、转发,期待您点赞鼓励!」


洛阳古今事儿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地铁的人,我来发表几点我的看法。

洛阳地铁现状

洛阳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在2016年就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开始正式建设,分别为从谷水西到文化街的一号线和从经三路到龙门大道的二号线,连接了市区的大部分地方。

如今一号线已经全线实现洞通,正在实施轨道铺设的工作,进展比较快。预计通车时间为2021年。

二号线大部分站点主体已经完工,隧道正在盾构中。施工进度如下图所示,预计通车时间为2022年。

从洛阳地铁的现状来看,地铁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洛阳地下蕴藏着无数的文物,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勘探好,说明洛阳文物局的实力可见一斑,建设不曾中断,说明资金充足,政府有钱,洛阳有这个能力建设地铁。

至于洛阳3,4号线,洛阳暂时不具备地铁建设的条件,2018年,国家发改委提高了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门槛,要求城市的GDP要在3000亿元以上,洛阳在2018年的GDP达到了4000多亿元,在2018年的财政收入为342亿元超过标准300亿元,但城区人口到2020年才会达到285万人,低于要求的300万人,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可以做到,洛阳继续建设地铁的梦想没有破灭。

洛阳为什么要建设地铁

1、洛阳的GDP在2018年几乎达到了郑州的一半,位于河南省经济第二位,经济上有能力建设地铁。另外,洛阳人口比较多,地面公交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了,急需其它交通方式的补充。地铁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2、洛阳有了地铁之后,对本地的企业发展,人口流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放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开发更多的土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口定居。

3、洛阳同时还是一个旅游城市,地铁修通了之后,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创造出更好的旅游经济。


新闻风暴眼


各位,我是双手赞成修地铁的。

洛阳在上世界5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把重工业基地向内地转移政策。东北境内的国有大型重工业基地迁到洛阳。像铜加工厂、一拖、轴承厂、矿山机械厂,那时洛阳就一个小小的老城区和西工区,就是因为这些厂矿来到洛阳,才多了一个涧西区,洛阳市区工业产值跃上了新台阶,城市版图向东西两侧拉大。斗转星移,中间几十年洛阳一直没有好的机遇再发展,最少浪费了20年黄金时间。90年代末,国有企业改制导致各大厂矿效益直线下降,洛阳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了。

直到孙善武书记来到,洛阳才又一次迎来大发展——洛南大开发。将洛阳城市规模最少翻了一倍,洛阳通了高铁,龙门石窟入选联合国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万达广场、建业、泉舜、王府井等高端商业公司落户洛阳。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也来落户。但也有因为自身硬件建设不足,离开的优秀企业。像中铁隧道局,15局,有色金属设计院、来洛阳投资的惠普科技园,令人惋惜。

这一次修洛阳地铁,修高架桥,将是又一次大机遇大发展。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绝不能错过,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每一个机遇的档期在缩短再加速,就是越来越快。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席卷全球,作为沿海城市早就靠改革开放,贸易进口比我们“早富了15年”,如今互联网时代到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路权时代崛起,我们还能再辜负上天赐予十三朝古都的机会吗?


河洛之家402


洛阳本应是个有地铁的大城市,这点其实不用质疑的。洛阳将会让地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为洛阳的未来助威加油!


洛阳本应该是一个大城市,可惜何奈古洛阳太过繁华,名头太过大,导致众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纷纷前来洛阳,创业打天下。

所以让洛阳千年内可谓是风光无限好,持续的走在古代的巅峰状态。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千年后的洛阳,历史深厚,文物古迹满城都是。改革开放后,各大不知名的城市都大刀阔步的改革创新,而洛阳只能守着历史文化,不能大改大建,所以最后洛阳慢慢的落后于其他城市,差距越来越大。

但是洛阳有历史为她留下的宝藏(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等)所以洛阳这两年为了追上其他城市,从而开展了各种历史文化古迹的修复,大力开发洛阳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

经过洛阳的努力,这两年来洛阳旅游的游客已经明显的增多,从而导致洛阳交通设施急需提升的地步,所以洛阳就抓住机会,大力推进洛阳交通设施更上一层楼,投入大资金引进了地铁,有了地铁的洛阳,将会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发展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洛阳定能走在各大城市的最前端!


洛阳十二时辰


洛阳在2016年2月申报地铁修建的文件上报到了国务院,当时地铁修建执行的还是为2013年的标准,而2016年洛阳财政收入将近三百亿,GDP在2015年就突破了3500亿,这两项洛阳早已超标准完成。

在城区常住人口上一则据传是洛阳赶上了国家2016年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开发项目,二则据说是预计到2022年地铁建成通车,城区人口能够突破300万。所以在2016年8月25号洛阳修建地铁的项目正式获批,那一天也是很多洛阳人激动的时刻。

然而在2018年国家提高了地铁修建标准,洛阳新规划的地铁被叫停,已经开工建设的1号2号线则不受影响,所以在未来几年洛阳依然会迎来地铁通车。

洛阳城区现在常住达200多万,市内的九都路也被称为“久堵路”,城市堵车现象越发明显。所以为了缓解现在的交通压力,打造洛阳旅游文化区,为洛阳城市长远的计划考虑,洛阳筹建地铁项目,我想这就是洛阳要修建地铁最直接的原因吧。

总之,洛阳的地铁已经成为了现实,可以说是在时间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虽然带来了房价上涨。但地铁毕竟是方便大众的公共交通设施,所以最后还是希望地铁通车后带来的是洛阳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拉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外地游客。

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持续更新更多本地问答,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国办发[2003]81号要求:

1.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一般在100亿元以上;

2.城区内国内GDP1000亿以上;

3.城市总人口700万以上,城区人口300万以上

4.规划路线及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5.原则上,资本金必须达到总投资的40%以上,对社会保障资金有较大缺口、欠发教师及公务员工资的,政府已有重大在建项目的,不予以批准。



现在可以对照一下洛阳,然后再考虑一下是不是不修地铁已经到了严重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地步?"实际使用率及价值"是最关键因素。

否则,真不如做一些实实在在提高当地百姓生活水平及收入的实业。管它回力、安踏还是千层底,适合自己脚的,才是最重要的!


红星闪闪耀秦川


作为一个洛阳人感觉真的不是很堵,修地铁为的是房价恕我直言![恐惧]


散游者1


如果这个城市的人口达到了300万。就应该建设地铁。地铁可以解决了城市 便捷出行发展的大问题。地铁站 周边的产业发展将会更加快速。地铁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文化。有了地铁,城市才能算真正智能化城市,才大城市的味道。

中国到了向地向发展的这样的一个阶段。地上的建筑已经饱和了,而地下的一些设施完善还差很多 。

美国人的地下可以跑汽车,而我们的地下是不是可以跑地铁。现在国家释放产能,消耗产能,修建地铁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高铁通了,高速通了,地铁再通了,这个城市 真就不简单了。

长春自从有了地铁以后,感觉这个城市 发展的脚步就快了许多。这就是变化。地铁能给这个城市的人民带来富足感,带来幸福感,带来希望 。


东北向前


为了洛阳更进一步的发展,因为洛阳市是中原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撑,洛阳经济据河南第二,又是九朝古都旅游胜地,地铁符合洛阳发展的需要。


LEE微分


经济发达的必由之路,人口规模达到了,交通发展需要,既带动了洛阳当地产业发展,又利于市民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