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对《无声告白》这本书,你有什么想法?

彼得苏


有一种窒息的爱,叫做实现父母的梦想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如果我们只是按照父母的规划来完成自己的一生,如果我们只是依托他人的期待来拥抱自己的未来,那么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充其量只是他人的替代品,是替父母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梦想。

有一种窒息的爱,叫做实现父母的梦想。这份爱太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来气,只能每天徘徊在窒息与呼吸之间,拼命地想逃离,逃离父母,拼命地想摆脱,摆脱期待。

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故事,莉迪亚是玛丽琳和詹姆斯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他们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可是他们不知道,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的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无声告白》的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以16岁少女的死亡开场,在无形中为这部小说奠定了压抑与哀伤的基调,也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理。

我很佩服作者伍绮诗的一点是她能把一个少女的死亡事件,牵扯出一代人甚至上一代的恩怨,而这份恩怨中还掺杂着性别与种族,文化与冲突等严肃主题。当然,这也跟她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香港移民第二代的伍绮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对混血家庭有着切身的感受。

同样的,《无声告白》里的莉迪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混血家庭,被父母给予了厚望和无限期待,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莉迪亚的身上,并最终把她压垮。

而这件事的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她的母亲是家政课老师,而她是心比天高的白人女子,向往与众不同。她的成绩优异,热爱物理,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如果以她的成绩和努力的劲头,成为一名医生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命运似乎跟她开了一个玩笑,1957年9月,那年她大三,遇到了詹姆斯,一个华裔中国人,她爱上了他,并跟他结婚了。

也许,从他们结婚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之后的悲剧。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虽然出生在美国本土,但他的父亲却是顶替他人来的美国,他不想提及自己穷困的家庭,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他没有朋友,没有熟人,没有安全感,他的毕生梦想只是为了融入美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与众不同。

而他跟她结婚,只是因为她是一个漂亮白皙的平凡女孩而已,缺乏明显的特色。他们俩的结合,一个是向往与众不同,一个是向往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不管可能不可能,他们结婚了。

她怀孕了,他被米德伍德学院任聘了,于是俄亥俄的小镇取代了波士顿,婚礼取代了医学院,计划不如变化快。

玛丽琳以为只要孩子长大一些,就可以卷土重来,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于是她向院长请了无限期的长假,坚信自己的人生梦想——进医学院,成为医生——都在等待着她的回归。

只是她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八年。而且是在她母亲去世后她才突然想起,她还有梦想未完成,她的人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

玛丽琳的母亲,那个保守的家政老师,并不同意他们的婚姻,她告诉玛丽琳“想想你将来的孩子们,你们要住在哪里,你们住在哪里都不会合群,你会后悔一辈子的。”但年轻气盛的玛丽琳,固执地坚守自己的爱情,选择了詹姆斯,同时也意味着与母亲的决裂。

他们长达八年没有联系,母亲去世的消息还是护士打给玛丽琳的。她前去收拾母亲生前物品,无意中看到一本烹饪书,上面记满了母亲的笔记,她忽然泪流满面。

那个梦想着过上金光闪闪、萦绕着香草味道生活的母亲,最后却孤独终老,像一只困在这座空荡荡的小房子里的可怜苍蝇。女儿离开了她,除了书上的铅笔划痕,她生命的印迹无处可寻。

她难过吗?她愤怒,愤怒于母亲人生的渺小。她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每天围着丈夫、孩子转,一连几个小时准备早饭、晚饭。她难过吗?是的。她难过。为自己难过,为一切难过。

她暗暗发誓,绝不,我绝不活得像她这样。

于是玛丽琳离家出走,抱着必胜的决心,前往学校学习,去实现她的医生梦。只是她到底还是难以割舍丈夫和孩子,九个星期,她的宏伟计划只持续了九个星期,她的毕生追求黯然消散,犹如微风吹拂下的薄雾。

或许,玛丽琳以为这只是生命当中的一段小插曲,却未曾想过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在她离家出走的这段时间里,莉迪亚一直在暗自许诺,如果她母亲能回家,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会喝完。她会自觉刷牙,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会哭。母亲一关灯,她就睡觉。她再也不会生病。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

她以为自己的祈祷显灵了,母亲在九个星期后回来了,那么她要兑现承诺了,她要帮母亲实现每一个愿望。

当母亲给她讲题,给她买书,给她报班,莉迪亚只会说“是的”,因为她不能拒绝,因为她要帮母亲实现愿望。

虽然莉迪亚知道,总有一天,她读的书上不会再有插图;她要解决的题目会越来越长,越来越难。总有一天,玛丽琳会给她一副真正的听诊器,让莉迪亚直接听她的心跳。

她成为了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原来,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她想重新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而不是被别人的梦想所吸引。其实她没有真的想要死,她只是想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爱读书的嘉莉妹妹


父母说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不再需要跟他们一样在土地里刨食就很欣慰;老师说人生而平等,某某就是通过坚韧不拔的意志考上公务员,现在是某地方的领导;书上说,当你在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背政治时,太平洋彼岸的海鸥振翅掠过城市上空,但是你别急,那些你感觉从来不会看到的不会得到的,正在一步步向你走来。

我们以为难受了可以哭,不想练琴了就停下来,虽然没能背下老师要抽查的课文,但兴许运气好能躲过一劫;还有前几天因为把她的玩具弄坏了她很生气,但是没过几天就和好了,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天天要发生“战争”,而一旦其中一个在外面被欺负,他们却会奋不顾身地去帮你;父母虽然有时候也会对你们比较严厉,可对你的状态还有内心想法还是愿意耐心地去关注和了解。以前看似过不去的都会过去。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马马虎虎,我们不都是这样长大的么?即便有不一样,也不过是大同小异。其实呢,对也不对,对的前提是我们都有着黑头发黑眼睛和黄皮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一个共同体。但《无声告白》中的詹姆斯不是,莉迪亚也不是。

《无声告白》是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也是因为这部作品,夺得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同时也击败了斯蒂芬·金以及村上春树等99位大牌作家,登顶欧美各大榜单。情感复杂,构思奇特,魅力非凡《无声告白》到底表达了些什么?且来看看。

一,两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相爱了

玛丽琳是纯正的美国人,她有着蓝色的眼睛和靓丽的外表,她非但不是花瓶还能在每次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自命不凡的她想遵从内心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挑战当时的共识是只有男性才能做到的事,但没人同意,包括她那身为家政课老师的母亲。

在大三的时候,玛丽琳遇到了她的历史老师,这个拥有别样姓氏的小个子东方男士,青涩瘦削,脖颈细长,更像是一位学长,而这些“与众不同”的气质一下子吸引了玛丽琳。

他就是詹姆斯,自小跟随父母顶着假名移民来到美国,为了不被发现不被遣返,他几乎是在自己后天基因里刻上了“要融入人群”的观念,可即便这样,他依旧没有朋友,没有被友善地对待过。

通过几次的谈话和接触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没几个月后两人就结婚了。当然了,玛丽琳的母亲当然是反对的,她挑剔他太矮、太穷和不够有本事有能力。她担心玛丽琳以后的孩子不容易合群。但倔强的被爱情冲昏头脑的玛丽琳并没有把母亲的话听进去。婚礼之后,母女俩也没有再联系过,直至母亲的离世。

当看到终其一生想要的体面优雅,金光闪闪的生活,一辈子都是围着家人转,最后却像只可怜的苍蝇的母亲就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玛丽琳突然醒悟过来:她不想跟母亲一样,她要有她自己的人生追求,她要完成当医生的梦想。

就这样,玛丽琳连招呼都没打,从这个家中蒸发了,杳无音讯。她去了外地大学旁独自租了一间房,边看书复习边准备考试。只是后来还是在考试前夕,因为自己的怀孕而终止。

有的路,你必须一个人走,这不是孤独,而是选择。

二,这不是你的错,但是在这样的家庭,出生就是错

玛丽琳的没有任何征兆地任性出走,无疑会给家人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孩子。莉迪亚认为这肯定是她跟哥哥做错了什么才导致母亲的离开,一定是有哪些地方没有母亲的要求她才这样做的。即便她的父亲说过这并不是她们的错。

可她还是暗下决心,母亲回来后一定要乖乖听话,她会尽量满足母亲的一切要求,是的,一切。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哪怕自己不喜欢。但是对于才几岁就已经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来讲,没有什么比母亲在身边更重要了。

父母开始把几乎所有的爱和资源都倾斜挤压在了莉迪亚的身上,开口就是作业,闭口就是考试,甚至每一年的生日礼物都是书。但是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真的太沉重了,她承受不起,却又无力摆脱。

她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跟她的父母一样。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她能有很多的朋友,却忽视了她跟她的哥哥作为全校仅有的两位东方人的格格不入。所以很自然地,兄妹俩惺惺相惜,好在有彼此,甚至在家里乃至从母亲失踪后回来至今,哥哥就是莉迪亚的心灵支撑。

有人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其实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换个角度,兄妹之间也大致如此。哥哥考上了哈弗大学,那种不安感又席卷了莉迪亚,家中父母给的压力依旧,最后一根原以为抓住了的稻草也要被迫放开了,所以,她用跳进湖底的方式,来逃避湖外面的一切不可爱的人和事。

莉迪亚就这样走了,在她十六岁生日刚过完的时候,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就跟她母亲悄然失踪一样。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有在早晨起来的时候,那个人已经留在了昨天。

三,“我以为你走了”,这一句就够了

莉迪亚走了,突然永远地离开了,痛苦、压抑、麻木、愤怒、敏感以及一触即发的嘶吼和埋怨充斥着整个家庭。心烦意乱却又痛苦到不知道怎么发泄的詹姆斯这个时候出轨了他的助理。这个家似乎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那个被父母一直都忽视甚至几乎都要忘记存在的最小的女儿汉娜,安静乖巧温顺的像只小狗,在父母吵架的时候一如往常默默地躲进桌子底下,在母亲独自哭泣的时候走来拥抱她,在父亲带着悔意和失意回家的时候,她用自己的方式引导他重新认识到,要向前看,家里还有值得他爱和被爱的人在。

玛丽琳看到摔门而出的詹姆斯回来了,说了句:“我以为你走了。”

詹姆斯回道:“我以为你走了。”

只需要这一句就够了,这一句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很多事跟以前不一样了,但是逝去的那些人和事,在人生的重要时刻,他们依旧会想起那个曾经参与过他们生命的那个重要的人。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闪失,不陷入迷惘,向前看,平凡的日子也将重新散发出光芒。

父母自带了什么样的基因不是他们能选择的,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被怎样对待也没有办法选择,这些很重要,而一旦只能被迫接受的时候,内心保持善良和柔软会让你和你身边的人更温暖。

但也要自爱,就像《简爱》里说的那样,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给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做不到人人喜欢,但请记住,最强大的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柔软和善良终会遇见在大雨中有人给你撑伞,黑暗中有人紧紧拥抱你,舍不得你哭陪着你笑彻夜陪你聊天的人。生活中经常会给我们开玩笑,让我们受伤,但也会让我们更强大,即便遍体鳞伤,不要抛弃自己。


野离离


你好,我是马蹄,关注马蹄读书,有趣有料有书香。

最近几年读的虚构小说中,《无声告白》是令马蹄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本。

最早是在一份推荐书单中看到这本书,它位列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力压斯蒂芬金、村上春树等一众文学界大咖,作者是一名华裔女作家。

本以为描述移民家庭的小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远,没想到看完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

莉迪亚死了。”这是全书第一句话。上世纪70年代的华人移民二代与白人女性组成的家庭,十六岁的混血女儿在一个平淡的日子走进温柔的良夜,放舟湖上,再也没有回来,两周后抽干整池水才找到尸体。

作者用了一整本书来写这个家庭的故事,从开篇的悲剧开始倒叙。先是描述多年前男主角、女主角各自的青春期和爱情,接着是三个孩子们的兄妹情谊,再是亲子关系中的暗涌、微妙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压力。

通过片段和细节的闪回,环环相扣,最后女孩自杀的谜底呼之欲出,文字非常举重若轻,沉重的心理描写常常是一笔带过,然而读者们站在上帝视角,却能清晰的看到这个家里每一个人心底的痛苦。

《无声告白》人物关系图,来自网络

1.爱情中的盲点——

我们爱上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当初互相吸引的地方却成为彼此的深渊。

男主角詹姆斯是这个家庭的父亲。他出生在美国,父母是当年偷渡来的华人移民,他从小学业优秀,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无可挑剔的履历背后,却有一颗自卑、敏感、谨小慎微的心,和一种羞涩天真又清高的气质。

在那个年代,黄皮肤黑头发的形象还会招致扔石子,种族观念远比今时今日要狭隘得多。

白人女孩玛丽琳是他的妻子。她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她对母亲的各种家政课程不屑一顾,在学校也总是参加当时只有男生才能上的课。

她有一股单纯的傻劲儿,如此渴望与众不同,简直注定在见到詹姆斯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他,不假思索不予抗拒。而詹姆斯渴望的是,像个普通的美国男人、有正常的社交圈,进入主流社会。

两个人恋爱的那部分描述是全书难得的温柔、令人心旌荡漾。玛丽琳得偿所愿和一个“特别”的男人在一起,为此放弃了学业结婚生子。

詹姆斯还是那个詹姆斯,并没有因为娶了个白人而得到更多的青睐与尊重,同时,出于中国男人的传统观念,他不希望妻子再出去工作以免被人误会自己挣得不够。

一边是柴米油盐的全职妈妈生活,另一边是社交关系与社会认同的缺乏,这个家终于爆发第一次崩塌,玛丽琳离家出走重返校园,试图找回曾经的自己。

然而,再度怀孕让她不得不放下课程与考试,回归家庭。然而这并非是故事的结局,这次出走,为更大的那个悲剧做了铺垫。

2.亲子关系中的泪点——

孩子其实最擅长察言观色,表面听话来维持家庭关系中微妙的平衡。

詹姆斯与玛丽琳结合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是人群中的“异类”就算了,自己的儿女们竟然会面对一个更残酷的世界:他们是整个镇上唯三的混血儿。

不像今天,混血已然是个时髦词。三个小孩在学校没有朋友,在社区习惯了见到猎奇与嘲讽的眼神。

年龄和性格的差异、加上父母独宠学业优秀的老二莉迪亚,三个孩子就像荒凉的河滩稀稀落落的树,遥遥相望无法抵达、却也只有彼此。

莉迪亚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而哥哥和妹妹是和爸爸一样的黑眼睛。她从小表现出的聪慧让全职妈妈玛丽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也许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这个女儿能代替她走的更远。

就像我们看多了的各种虎妈故事:一个早慧的孩子、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背后是令人窒息的压力,和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

她的听话并非出于本心,她只是希望做到让母亲满意、以及免于被父母抛弃的恐惧。

书中各种细节的描写真实得骇然。小到一个叹气的语气词、一份失望的生日礼物、一张考砸了的试卷、一句得不到没关系的对不起、一个探出去渴望被解围却没有回音的眼神,全都重重的敲击在莉迪亚的心上,令人心碎。

3.个体成长中的痛点——

我们如此渴望逃离父母的意志,却有可能跟他们越来越像。

如果给十几岁的玛丽琳n个未来生活模板,自己母亲的那个,大概是她最不想选的。

然而生完第二个孩子后,玛丽琳突然发现,自己现在贤妻良母的生活正是母亲当年所希望的那样。她的母亲,同样也是一个全职妈妈。

玛丽琳一路远离家乡,从学业到嫁人,似乎都想与母亲的设定划上重重的分隔符。从她与詹姆斯结婚那天起,她彻底离开了母亲的世界。直到母亲去世,两人再未说过一句话、见过一次面。

莉迪亚死后,玛丽琳和詹姆斯爆发一次争吵,詹姆斯质问她,你妈妈觉得你和我结婚是不对的,你也这样觉得是吧。玛丽琳失眠了,几十年来她一直想要摆脱母亲的影子,可是现在悲哀的觉得,母亲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她无法和自己的内心和解,也无法看到女儿真实的模样。

她一边告诉莉迪亚一定要努力、要超越、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一边让她看各种深奥的医学书籍、参加高年级的理工课程。

直到莉迪亚死后好几个月后,才从女儿生前真实生活的蛛丝马迹中醒悟:这一切从来都不是莉迪亚想要的生活,而是她自己想要的。

那么,她跟当年那个逼她学家政课的母亲,又有何区别。

詹姆斯与儿子汉斯的关系相对是一条暗线。作为家里老大,汉斯把一切看在眼里,他懂得父母关系中的暗涌、安慰莉迪亚的心碎。

父亲詹姆斯一心希望儿女们都能打入主流社会,总是微笑着对他们说,多交些朋友总是好的。直到有一天,他恍然发现儿子像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一样的阳光又羞怯、天真又敏感,一样的孤独……

爱情中的盲点——我们爱上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当初互相吸引的地方却成为彼此的深渊。

亲子关系中的泪点——孩子其实最擅长察言观色,表面听话来维持家庭关系中微妙的平衡。

个体成长中的痛点——我们如此渴望逃离父母的意志,却有可能跟他们越来越像。

以上是马蹄君总结的这本书最深处要表达的三种情感。

不管你是如何长大、不管是在哪种关系中,请记住书的扉页上作者想要告诉每一位读者的这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也许人生需要经历一次次的崩塌才能得以重建,每个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愿我们在经历之前理解人性的脆弱,懂得温柔相待。


马蹄读书


只看书名以为是本温情的小说,读完心情却异常沉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父母,也没有权利操控支配孩子的人生。


奔跑的拉条子521


伍琦诗:美籍华裔作家,出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2014年,处女作《无声告白》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获奖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2.人物关系(见图二)

3.人物群像(见图三一八)

莉迪亚:外表美丽,成绩优异,受到父母宠爱,努力迎合他人来获得喜爱和重视,想冲破父母编织的樊笼与不想辜负父母苦心的矛盾交织,内心苦闷彷徨。

詹姆斯:美籍华裔,大学教授,出身低微但成绩优异,渴望获得本土人的尊重,内敛自持,自卑感和自尊感时常左右情绪,深爱家庭。

玛丽琳:长相美丽,年轻时成绩优异,由于怀孕而中断学业,成为家庭主妇,理想未竞而深抱遗憾。对女儿莉迪亚寄予厚望,家教甚严,希望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内斯:向往自由,不受父母重视,热爱宇宙,性格孤僻,但不善言辞,妹控综合征。智商高,后被哈佛录取。

汉娜:最小的女儿,不受父母和姊妹重视,活泼可爱,天真无邪,内心细腻。

杰克:放浪不羁,潇洒多情的外表下,隐藏了十年对内斯的爱慕之心。

路易莎:清纯美丽,热情大方,性格温柔,并非有意破坏詹姆斯的婚姻。

4.文章简介

《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家庭双亲和一子二女的故事。全篇采用倒叙手法,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出发描绘剧情。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以死亡为开篇,悬念十足,故事便在作者沉稳内敛的笔锋下徐徐展开。死亡的事发地点、莉迪亚为何而死、以及谁才是杀人凶手?

莉迪亚从小就是一个漂亮乖巧,成绩优异的女孩,深得父母宠爱。高中时她在母亲的期望下修习生物,兴趣不足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她的父母对她寄予厚望,立志让她在人际交往、精神素养、学习成绩各个方面成为优秀的女孩。莉迪亚一方面为成绩下滑苦恼,一方面父母的关爱导致压力倍增,而不受父母重视的哥哥内斯考上了哈佛,一时间她变得忧郁而惶惑。因为惧怕父母分离,家庭崩解,萨迪亚拼尽一切迎合父母,丢掉了自我。她的内心饱受煎熬,但又承受着担忧、迷茫、困惑、孤独、各种情绪,苦闷而无以言说。此时她遇见了“坏男孩”杰克,向他倾诉苦恼,并发展成男女朋友。哥哥内斯一直冷眼旁观,他讨厌妹妹与杰克终日厮混,却无法阻止。而一直如同透明人般存在的妹妹汉娜,却静静地站在他们身后,体会着每一个人的情绪,并将一切看在眼底。莉迪亚跳湖自杀的消息传来,整个家庭陷入悲伤中。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玛丽琳完全崩溃了,终日以泪洗面;詹姆斯在抑郁中离开家庭,在路易莎的身上寻求安慰;哥哥内斯认为杰克脱不了干系,不停追查线索。在一桩桩事件,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回忆中,作者抽丝剥茧,线索逐渐明晰,死亡背后真相大白。文章最后,杰克吐露了对内斯的爱慕之意,内斯离开家庭去哈佛追梦,父母冰释前嫌重归于好,而汉娜则得到了父母的关爱。莉迪亚用死亡换来了自身解脱,也让家庭重归和睦温馨。

5.吾之见解

身份认同几乎是每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重大考验,产生认同障碍的因素有种族、文化背景、阶级、性别等各方面,不是谁都有合适的契机恰如其分地理解“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要想得到固有偏见的泥淖重生,就要学会自我救赎。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他人的过度期待无疑是沉重的负累,在人生路途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无论是父母、老师、朋友乃至社会所设立的标杆,不过是他人之见,于我们不过只是一隅之论。过度迎合期待,就宛若提线木偶,灵魂空洞而单调。无论是谁都无法代偿自己的苦楚,体验自己的人生。既难以言喻,不如放手自搏,摒弃标签,踏上征程,为自己而活。

“别担心,亲爱的,人生太短,而你太美。”

6.经典语录

她甚至觉得月亮会被后院里的大云杉树绊住。过了很久,她几乎都要睡着了,忽然听到低沉的撞击声,差点以为月亮真的撞到了树上。

外面已经没有了春天的气息,风又干又涩,日渐升高的气温让院子里的水仙花低下头,茎秆残破,无精打采地趴伏着黄色花瓣已然凋谢。

从那以后,就总是这样,只要她伸出手说,别让我沉下去,他就握住她的手,不让她下沉。就是那一刻,莉迪亚想,从那里开始,一切都错了。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

最恐怖的莫过于那个懂你的人在某一刻突然离开了你,整个生命就像不能承受般坍塌,你遥遥无期的盼望,却换来和陌生人一般的回答,伤心之处莫过于此。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曾经优美地降落在一摊树脂里的苍蝇,也许它误以为那是蜂蜜,也许它从未见过树脂。当它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时,已经太晚了。它挣扎扑腾,然后沉陷,最后淹死。











伴读壹卷书


学校今年评估,说是让写1500字的读书笔记,想了想还是找找之前读过的书来写吧 在写之前本来是在学英语哩,可是今天上了一天的课,也没怎么听课,补作业,好久都没写作业了,补了一天,除了毛概听了一下,还有的课都在补作业,以至于我现在头疼,学不进去,那就不学了吧,开始写读书笔记。

永藏不述

——读《无声告白》后感

“只要是有爱的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悲剧都是因爱而起,人们都喜欢看悲剧,没有人愿成为悲剧,最可悲的是,很少有人愿意分析悲剧的成因。

中国文化里对于爱最缺少的是“表达”,老夫老妻经历多年沧桑后比之情侣时,彼此坚守的更多,可从不说“我爱你”,我们称之为“相濡以沫”。父母对于儿女,一辈子的无私奉献,从不说“我爱你”,我们谓之为“大爱无言”。

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必须用行动表达,也不是只要行动才能表达情感,我们需要言语的表达,表达我们对一个人的在意,在乎。

言语的力量是伟大的。

“我爱你”这样一个简单的主谓宾结构,用的最多的怕是情侣之间了。年少的爱情被成人视为是经不起现实的颠簸的,是的,的确是这样。那么为何情诗和情歌总能赢得世人的专注和倾听?不分年龄,性别,国界。我想,其实大家都想听“我爱你”,而不一定需要对方一定要做点什么。

回到书中,莉亚迪自杀的最初原因,她不确定她的母亲到底爱不爱她,以至于她用一生去迎合她的母亲,她毕竟还只是个孩子,长期的精神压抑,是她无法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或说,她原本的样子。

如果母女之间多一点沟通,告诉对方我好爱你。结局也不会变成: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本书的主旨不在于此,《无声告白》之所以能畅销全球,夺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有一句特别一名的话叫: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整本书在上演一个悲剧的轮回,玛丽琳的母亲在她的婚礼上毫无掩饰的表示她对内斯的不满意,她不想成为她母亲期许的样子,可笑的是,她试图让她女儿成为她所期许的样子。不可否认的是,玛丽琳的母亲是爱她的,她也是知道的,可到底,生物基因的伟大,是玛丽琳也无法扭转,最终,步了她母亲的后尘。

一个人的现状,无非就是由家庭环境、教育程度、在社会中的人生历程这些融合后的表现。现在的状态就是过去状态的总和。

生活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结合,不是你对生活笑笑,生活也就对你笑笑。更多时候,是生活给了你一巴掌,你才惊醒。是经历了磨难后,在心底永远留下一道伤痕。什么“归来仍是少年”,呵呵!20岁和17岁的眼神都不一样,好吗?

詹姆斯的少年,就是在嘲笑、被孤立、贫困、异肤色中度过的,他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宽容,仁慈、善良的孩子呢?生活给了他什么,他一定会原封不动的还给生活,毕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不是意识的。詹姆斯如何对待他的儿女,很大程度上留有他对世界的认知,还有他父母对他的方式。玛丽琳也一样。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伟大的,但决对不是无私的。内斯几乎是詹姆斯的翻版,同样的矮小、雀斑满脸、黄色人种,待在一群白人中。内斯遭到同学的戏弄,引起詹姆斯的愤怒,那愤怒归根结底是詹姆斯对自己的愤怒。他就因不是白人而遭到了很多无端的嘲笑,当自己的儿子重映他的生活片段时,就相当于把他这一生中最黑暗的场景,投放在他的眼前,使他恼羞成怒、无地自容!玛丽琳的情况稍微比他好一点,可是玛丽琳的一生也是在摆脱她母亲对她的期望,不知不觉间,莉亚迪也在摆脱对她的期望。

《无声告白》的英文名叫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感觉好像又回到刚刚对“言语的力量”的讨论上了,实则不然。《无声告白》几乎透视了所有家庭中共通的一个诟病。

没有那一个人可以完全摆脱他人的期许,经济的独立才能建立人格的独立,在我们还没有生活能力的生活,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期许走路,等我们可以经济独立的时候,人生也走了十多年了。

“你我都明白,这从来就不是个公平的世界。人们起点不同,路径不同,乃至遭遇不同,命运不同。有人认命,有人顺命,有人抗命,有人玩儿命,希望和失望交错迭生,倏尔一生。是啊,不是所有的忍耐都会苦尽甘来,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换来成功。他人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于你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梦,可是谁说你无权做梦。”这是看完《乖,摸摸头》后唯一记住的话。

看完《无声告白》后,我最大的领悟就是,生活给你的磨难、痛苦、刁难,致使你绝望、冷漠,你命该如此 你已无力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把这种情绪和负面感受带给自己的孩子。既然你经历了那么多不必要的痛苦,就不要无端的强加给自己的孩子。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毕竟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但愿把生活留给我们的伤痕,永藏不述。



可独王处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看了这本书,感触颇深,人啊,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我是没能做到,人活一世,凡事不能只想自己,肩上总有些东西是舍弃不掉的,这是我们的传统思维,如果不这样,则会被贴上自私的标签。跳不出这样一个圈圈,那就在这个圈圈里蹦跶吧!


439474364942666


1真正的爱是无声,是无私的呵护。爱不应该是我为你付出许多。你就要变成我想你成为的样子。比如这里的妈妈为了孩子放弃学业,就把自己的梦想完全寄托在二女儿的身上,而忽略了孩子是否喜欢当医生,是否真的喜欢被父母安排的未来。爱人之间,深情款款为红颜最是让人感动。

2有效沟通,勇敢表达,互相理解。就像爱要大胆说出来一样,喜欢就是喜欢,如果一味地屈从,可能被误解,大大方方的表达出来,就算有时候不被认可,但是坚持做对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等到有成果事,总会被认可的。

3自信。我就是我,阳光的自我,我的成长、人格、尊严,不会因为在外的眼光或什么影响。像向日葵一样,向着美好光明茁壮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