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美食」湖北某地 传说为中国茶的起源地 茶种类似信阳、六安

【美食】随州绿茶

邹剑川

「美食」湖北某地 传说为中国茶的起源地 茶种类似信阳、六安


随州位于湖北西北部,与河南交界,是淮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流多流入长江。在传统地理划分上属于南方,其境内有桐柏山、大洪山等山脉。

随地古为随国,其随枣走廊为自古中原与南方交通要道,东西周时期为“铜金之路”,诸侯国随国是汉阳诸姬之首,也是把守青铜运输的封国,是当时中国的青铜冶炼、锻造、加工中心。

传说神农氏出生在随州市厉山镇,厉山,也名烈山,有神农洞等古迹。我小时候读过一本地方方志、传说,上面说,茶是神农氏发明的,神农尝百草,经常中毒,后来发现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叶子吃进去之后,在五脏六腑游走,积毒顿时一扫而空,神农把它取名为“查”,后世把它叫做茶。如此说来随州还是茶的起源地。

「美食」湖北某地 传说为中国茶的起源地 茶种类似信阳、六安


随州茶我小时候喝过一些,那时包装简陋,多为简单硬纸盒,粗糙印刷,盛器多为家里大搪瓷缸,茶叶多是陈年老茶,颜色发暗泛红,有股子霉涩味,因此我对于随州茶印象不是太好。

前几年祖母去世,我回乡吊唁,期间品到一茶,叶成小团状,蜷缩紧密,颜色墨黑,貌不惊人,但泡开了,一片鲜绿,煞是惊艳。入口鲜香怡人,有大苦大悲之意,回甘雄厚,连绵不绝。如山高林密,有大河东流之开阔气,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向叔伯们打听此茶为何茶?他们漫不经心答道,就是本地绿茶,忘了哪里买的,就是散装的茶叶,叔伯们都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料想这茶,也不过二十、三十一斤,但我从此就对随州绿茶上了心。

我琢磨随州与信阳相邻,山川相连,风物相近,随州绿茶恐怕是信仰毛尖一脉的。所以干脆改喝信阳毛尖起来,在大超市,如武商、中百、家乐福等处,买袋装的信阳毛尖,价钱不贵,一般二十多、三十多一袋,一袋一两二两三两的都有,细细品味,信阳毛尖和我喝到的随州绿茶还真有些相似,应该都属于北派江南茶了。

在网络搜索了解到,随州最好的茶叶在车云山,这也是大洪山山脉的山系,随州的部分茶叶是引进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工艺和物种。不知道我喝的那种茶是不是车云山所出产。因为叔伯们只是随意后买,甚至忘了品名和产地。

2013年我专程到大洪山的洪山镇,和随州洛阳镇走了一遭。秋天的大洪山,山高林密,层林尽染,山峦起伏。行走在山间,真得有人在画中的感觉,那画不是国画,倒象西方的油画,俄罗斯写实风格的那种。在大洪山山间的秋天,外面的叶子落了一地,法国梧桐的树叶或金黄或橙红,或半青半红,让人诗意翩仟。

「美食」湖北某地 传说为中国茶的起源地 茶种类似信阳、六安


在一个山庄里住了,晚上是一杯当地绿茶,早上是一泡本地茶,天气是薄凉的,那凉里有着清澈的味道,那凉未必是刺着鼻,却让你鼻腔口舌里有着阵阵的爽快。这个时候,喝着茶,茶里有了天高云淡,有了入秋的怡然快意。那样一杯故乡的秋茶,裹着红黄树叶,有着山峦起伏一样的乡愁,一如洛阳千年如盖的古银杏树茂密省长连绵不绝的枝叶,也似千万年编钟细密雄厚的钟声激荡。

这样的随州的秋天的绿茶,在大洪山里,洗净了尘埃,对这晨霭雾气兴起的湖面,对着群山,真的是天凉好个秋,一切尽在不言的茶杯中了。

「美食」湖北某地 传说为中国茶的起源地 茶种类似信阳、六安


作者简介:邹剑川,常用笔名苏白、现代印象、ezzoujc。作家、策划人、出版人。旅行美食家,苏白传媒、昆德拉传媒、天逸文化、未来趋势文化总经理、策划总监。

选在苏白传媒、未来趋势传媒、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联合出品美食茶文化图书《不过一盏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