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祭祀這樣做, 讓清明更“清明”

清明祭祀倡議書

清明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草長鶯飛,春暖花開

又是一年清明時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清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在這祭奠逝者、緬懷先輩、寄託哀思的時節,為弘揚綠色殯葬新風尚,營造文明祭掃的社會氛圍,向市民朋友發出以下倡議:

追思祭祀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以傳承先烈民族精神和先輩傳統美德為主題,倡導緬懷學習先烈的愛國奉獻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倡導家庭成員齊聚,通過開追思會,或頌讀一篇祭文,或講述先輩生平美德故事等方式表達對先輩的感恩之情,重憶先輩的教誨,重溫良好的家風。

綠色祭祀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以綠色環保為主題,倡導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通過獻一束花,植一棵樹等,寄託對先輩的哀思,營造一方樹木蔥鬱、花草芳香的美好環境,共同維護和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節儉祭祀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以厚養薄葬為主題,倡導以節儉的方式寄託哀思。老人在世時多盡孝,關注他們的身心需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老人去世後,喪事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傳承和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

安全祭祀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以尊重生命為主題,倡導不在河道邊、綠化帶、小遊園、廣場、小區院落等公共場所裡焚燒冥幣等祭祀用品,維護正常的公共秩序,確保生命財產的安全。

所有的市民朋友,傳承文明、保護環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邀請大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尚,共同建設文明幸福的美好家園。

祭祀这样做, 让清明更“清明”

按照傳統,很多人清明節掃墓會用點香燭、燒紙錢的方式來悼念先人、寄託哀思。但近年來因“火”祭祀而導致的火災以及環境汙染等問題時常發生,給森林安全、人身安全和環保都帶來了不小的隱患。

過去數年間,清明節前後,很多地方大小火情不斷,不少是因為燃燒的香蠟紙錢意外點燃地面樹葉雜草引發。一些村莊街道一到這段時期就高度戒備,組織護林隊、勸導員上山巡邏。本應該是安寧祥和的傳統節日,被不文明的祭祀方式弄得草木皆兵。

根據《四川省森林防火條例》規定,森林防火期內,禁止攜帶火種和類似香蠟紙錢、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森林防火區。對兒童等特殊人群要嚴格監護,防止玩火弄火引發的森林火災。

文明祭祀不僅是對法律的敬畏,也是對社會、對他人的尊重,樹立起一份公民擔當。

誠然,祭祀需要儀式,但儀式的最終目的,依舊是表達敬仰及緬懷之情,獻上一束鮮花、 種上一棵小樹,不僅能讓逝去的親人和先烈感受到後輩們的心意,讓清明節更有安寧氛圍,也讓“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體現。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做起,

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

做文明祭掃踐行者,

以實際行動創造美麗家園!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