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成忠臣

线条是造型艺术中常用的基本因素之一。点在空间移动便成线,线有粗细宽窄的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中国绘画中,线的作用十分重要,用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点之。所谓“白描”,就是用高度艺术画的墨线,勾描物象,点颜色也不着的画法。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十八种描法: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马蝗描、钉头鼠尾描、混描、撅头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蘸笔水纹描、减笔描、柴笔描、蚯蚓描。被描绘的对象不同,画家在作画时应用不同的描法,以形成不同的线条。线条既可以表现形,也可以表现情;既可以表现动,也可以表现静,同时,线条还可以表现空间,在西方的油画中,常使用线条。例如马蒂斯、安格尔、伦勃朗等人,不但用线表现形体轮廓,还用线表达画家的感情,在抽象派画家蒙德里的作品中,用垂直和水平的线表现宁静的美感,而在波洛克、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中,线条则表现出激烈的生动感。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线条不但在绘画、工艺美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与雕刻中也非常讲究线条的应用和变化组合。建筑的外轮廓线和内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美术中的结构,应有两个含义。一指形体结构,为了画好人像,就要研究头部的生理结构,包括骨骼、肌肉、皮肤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不懂得人体艺用解剖学,就很难自觉地去表现结构,而结构是绘画中的基本要素,结构不对,又很难去“以形写神”。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结构的第二个含义是指艺术形式中的布局。即人物、情节、环境、道具在画面中如何安排,如何布置的意思。一般地讲,画面结构要求均衡、和谐、优美。也就是说,每个局部的安排,既要变化多样,又要和谐统一,在变化之中求统一。中国画论中的“密不透风,疏能跑马”、“疏密得当”实质上谈的就是基本的结构原则。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成忠臣: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在人格及道德没落的中国艺术界,保持了正直的文人气节。以一己之力挑战邪恶,拉开了作品会说话的序幕,其作品被文化界大佬吴冠中、史树青誉为最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浅论中国画的线条和结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