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当上午10点钟警报响起时,是否先是一怔,后儿查看原因如何如何;也许在一些人心中,这毕竟已是历史或者纪念一刻的讯息罢了,作为笔者在此我不想也无权就此态作以长篇论道,只是把往事重提,这不是遥远的历史,中华文明五千年,而这一苦难时刻距今仅仅87个年头,历历皆在眼前;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日军以此为借口,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炮轰沈阳北大营;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此事件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依据蒋介石的对日消极态度错误地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进攻,9月19日,沈阳、长春沦陷;9月22日,吉林沦陷;11月19日,齐齐哈尔沦陷;次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东北三省经济损失:奉大洋15801749.34元、奉小洋161094.95元、法大洋30400.00元、现大洋702669.08元、中国银行被掠白银4000万两、张学良官邸被掠劫黄金80000条价值华币2.6亿元。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9月18日也成为大家心中的“国耻日”。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之后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相继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时刻警示大家勿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居安思危,才能立于不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