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小學教師如何報課題?

昔日丶憐惜丨


我參與過三次課題研究,均已成功結題。(如下圖),這個問題能給你一個比較專業的回答。課題研究對每個專業技術人員意義重大,希望大家認真看完。




一、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

1.確定課題研究內容。內容的確定需要注意下面三個方面。a.內容與本校實際相結合。b.建議研究生本課堂有關的課題,這是目前教育的發展方向。c.課題的內容範圍不能太廣。舉個例子,《生本課堂的可行性研究》這個課題內容就很廣,不易開展耗時耗力。把它換成《農村學校小學數學前置性學習研究》這個課題就更有針對性。

2.確定課題人員。包括課題主持人和課題成員。主持人就是課題負責人。

3.撰寫開題報告,填寫立項申請書。課題的開題報告怎麼寫?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在文章裡說不清楚。感興趣的老師可以私下和我聯繫。

4.舉辦開題論證會。與會的人員有課題組全體成員、學校相關領導、教科中心專家。會上將會對課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併為課題實施提供建議。



二、課題研究如何實施?

1.按照開題報告確定的研究計劃一步一步實施。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收集好相關的資料。

2.課題實施時間沒有固定的限制。根據課題的難易程度,長則兩三年短則一年。但研究時間不能太短,否則就成了形式主義。

3.課題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下圖為課題研討課)



三、課題的結題。

準備好所有資料,撰寫結題報告。學校領導和課題負責人到教科中心結題。鑑定小組會對課題資料進行鑑定。鑑定合格頒發課題結題證書。

四、課題研究的意義。

課題研究對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促進作用。讓我們從“知識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但現在很多課題研究流於形式,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這一點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

關於課題研究老師們有任何疑問可以聯繫我。打了這麼多字給個👍吧!

關注鄒老師德智教育,一起共同成長。


鄒智明微課堂


最近幾年,我幾乎每年都要承擔一個區或者市級普教科題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結題的課題有三個,分別獲得市一、二、三等獎,還有三個課題正在研究中,明年應該都能全部結題。我也被教體局評為教育教學科研先進個人。對於很多老師來說,不知道課題研究該如何下手,現將課題研究的具體詳細情況分享如下:

中小學教師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呢?


一、選課題。

老師要根據自己所任教的學科進行選課題,這個很好理解,教數學的就選擇與數學有關的課題進行研究。到哪兒去選題呢?是不是自己隨便選個課題就可以上報呢?當然不是。市(區)教育局每年都要確定普教課題內容,都會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到每所學校,教導處都會有相關的文件,老師可以直接到教導處去了解各學科的課題研究題目,選擇自己熟悉的內容進行研究,儘量選擇範圍小的課題進行研究。課題研究有負責人、主研人和小組成員,先要對課題內容進行組內分工。

二、課題上報。

老師根據教育局的文件要求,確定好自己所選擇的課題內容後,上報到學校教導出處,教導處把老師上報的課題向教育局的教研部門進行申報,教研室會對每所學校申報的課題進行備案,如果屬於市級普教課題,區級教研室會向市級教科所申報市級課題項目。

三、課題立項。

所謂課題立項,就是教育主管部門對各學校上報的課題研究項目進行初審,然後確定研究哪些課題項目,並把課題立項的結果反饋到各學校。對於立項的課題項目,教育局會以文件的形式通知到每所學校。

四、課題開題。

教育主管部門會對立項課題項目進行開題,所謂開題就相當於修房子時的奠基儀式,組織課題研究人員學習相關的一些內容,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的方案、實施步驟、計劃、論證方法、實施過程和經驗總結,還包括課題研究的格式和字體要求等一系列注意事項。由課題研究負責人向教育主管部門提交開題報告。


五、開始研究,彙報階段性成果。

課題研究負責人帶領課題研究小組成員分工協作,開始按照課題研究的計劃進行研究,在研究的每一階段要形成階段性成果,並向教育主管部門彙報階段性成果。

六、提交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負責人將研究項目的成果向教育主管部門彙報。

七、課題結題。

這是課題研究人員最關心的問題,一個課題的研究項目能順利結題,證明這個課題研究很有價值,教育主管部門也會將很有價值的課題研究項目進行評比並頒發獲獎證書。


中小學的課題研究,能有效的促進教育教學,更好的提升教師的業務知識水平,也是教師走向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為了評高級職稱的需要。


Lance課堂


無論是哪一個層面的課題,在申報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課題研究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選題應該細化,切忌假、大、空的課題立意,著眼於教學中某一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申報前應該結合課題實驗班學生的學情,填寫相關的課題申報資料(包括課題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步驟、研究預設效果以及該課題參與研究人員的相關簡介),準備好這些資料就可以向課題研究上級主管部門(一般就是學科教研部門)提交併等待評審,評審後予以立項,就可以開始你的課題研究了。


一葉小舟190560644


為您奉上一篇廣東第二師範學院許錫良老師的文章。他受廣州市教育局委託,作為評審專家,參與了廣州市“十二·五規劃”教育科研課題的評審工作。在評審過程中,他發現,許多中小學老師做了大量的艱苦細緻的申報工作,但是,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存在著不少問題。他對此作了一個總結,小編也加上了其他研究者總結的規律,希望能夠為您的科研課題申報工作提供一些借鑑。

一、課題必須要有問題意識

所謂課題,是要研究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並且加以解決。一個課題包含三個層次內容:1.什麼問題?2.為什麼或原因是什麼?3.怎麼解決?

二、怎麼選題:選擇適合自己的真問題

選不好題,就相當於走錯了方向,再努力也沒有用。

選題首先要有問題,還要是真問題,更要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真問題。

選題不當,選了無法做的大課題,必然會導致空泛,大而無當。選了不存在的偽課題,其實也無從下手。選了前人已經研究成熟的課題,難免低水平的重複,甚至有可能抄襲的嫌疑。所以,選題是第一重要的。

具體來說,尋找選題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短週期、重在解決本校、本地教育中的實際問題”。三是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有問題意識,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四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選題的來源可以是,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從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從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等。 

三、研究綜述很重要

  在選題之後,問題又來了,課題意義如何交待?在申報項目表中,有此課題國內外研究背景的交待,為什麼要有這一項?

研究一個問題,常常要先了解國內外的研究狀態,並做研究綜述。但是,不少申報的課題只列出前人寫的論文題目或者書名,對於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觀點與研究成果很少具體提及。

事實上,如果是有人已經做過相關的研究工作,應該交待做到了什麼地步,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觸及。這既是為了避免做重複研究的工作,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有意無意造成的抄襲嫌疑。

一般來說,將閱讀到的材料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並指明這些研究的侷限或者不足,再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出問題,這樣的研究自然是有質量的。你是這樣做的嗎? 

四、引用理論,一定要與實踐相結合

前人、他人的研究成果與相關的理論根據,是用來支撐課題的意義與價值的,也是作為課題來源的重要說明。但是,科研課題中切忌為了列出理論而列出理論。

這次科研課題中普遍列出的教育理論、心理學理論最多的就是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知識觀、馬斯洛的人本主義、杜威的從做中學等,但是許多隻是列出名目,具體的理論卻很少見。

更為重要的是,在課題的分析研究與運用過程,極為少見用這些理論來分析課題與解決問題的。這樣,運用這些理論的意義何在呢?

五、必須交代清楚合適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課題需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些研究查閱文獻,綜合整理資料就可以獲得結果,就不一定要問卷調查。有些則重行動研究,就是把正在做的教學實踐納入到研究的視野,作為考察研究的對象,這種方法有時也叫田野調查。這些研究需要真實的個案支撐。但要說明一個課題還需要通過認真分析案例所包含的普遍因素來加以說明。

希望答案能夠讓您滿意!


金翅徽章


現在各級的學校課題已氾濫成災,開題者大都奔著評職稱、評名師去的,有很多教師為了參與課題,甚至忽視了一線教學,把自己眼前的學生扔在一邊,到處去送教,真正對教育教學的幫助甚微,大都“花瓶子”而已。怎麼申報?有權、有關係就可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