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我爱他是真的,但我总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卢慕贞

1915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迫流亡日本的孙中山与宋庆龄相爱了,但此时的孙先生已有原配妻子卢氏。于是孙先生写信回国征求卢夫人意见,是否同意离婚。卢氏的回信中仅有一字:“可。” 后来卢氏在与友人的闲聊中,说道:“我常识晤够,更唔识英文,我又缠脚,行动也不便。我怎可以帮到先生呢,先生你我各寻良人。”

你我都知,民国是新旧思想相互碰撞,激荡的时期。这还体现在社会习俗方面。旧封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与西方自由恋爱思想也不断冲突,我们所熟知的诸位名人也是在两种婚姻思想中不断挣扎。

恰如前文的孙中山,也正如文学家鲁迅。 而本文的主角茅盾,也正是这样一个在两种思想中挣扎的人。

茅盾与原配夫人孔德沚于1916年成婚,

时年,茅盾20岁。

20岁的茅盾,年轻气盛,经过西方新式思想的洗礼,有文化,有独立的思想,有独到的社会见解和看法。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孔德沚,小脚,为封建思想所束,并未接受过思想教育,目不识丁。新式男子与封建女子的婚姻,仅是想象,便足够令人荒诞。然,在二人成婚后的光阴中,这位享誉后世的文人却不曾与妻子离婚。

是茅盾不曾移情吗?不是。是孔德沚太过凶悍吗?不是。在茅盾与其夫人一生相协的背后,不过是站着茅盾的母亲,沈母罢。

1916年,在孔德沚嫁给茅盾先生后,虽早已做好思想准备的沈母,却发现这位儿媳的情况比自己设想的更为糟糕:这位儿媳除一到十的数字外,竟不识一字。相比之下,儿子与儿媳二人之间的鸿沟愈发难以跨越。面对儿子与儿媳的这种窘态,沈母主动提出:“我来教她读书写字!”

沈母虽也出身于传统的封建礼教家庭,但自幼饱读诗书,也担任过茅盾的启蒙老师。面对母亲的要求,茅盾自是不敢推脱,也就随了母亲去。

而对自己的婚姻不甚满意的茅盾,新婚不久后,便只身一人去了上海闯荡。留下妻子与母亲二人居住在浙江老家。许是孔德沚天资聪颖与对丈夫茅盾的一腔爱意不可磨灭。

在沈母的教导下,四年后的她,已经能够读书写字了。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1920年,沈母带着飞速进步的孔孔德沚奔赴上海,与茅盾同居。四年未见,茅盾惊喜于妻子的变化,二人的感情随之升温。在此期间,孔为茅盾生下了一子一女。儿女双全,夫妻和满。就当孔德沚和沈母认为一切已经结束,美好与幸福的生活就此来临之时,变故发生了。

1927年,茅盾病倒了,且当时国内形式严峻,茅盾不得不听从友人的建议,出国避难。而也正是在他外出躲避风头的这些日子,一位女子,秦德君,走进了他的生活。由此,拉开了茅盾婚外情的序幕。1927年,一艘驶向日本的轮船上两位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心相近相亲了。

二位都经历了大革命的洗礼,迫于国内形式流亡国外。近似的经历,使这二位在满载异国人的游船上,多生了几分“他乡遇故知”的惺惺相惜之感。

茅盾与秦德君在虽早就相识,但并未有过深入交流。当时与秦德君初相识的茅盾,大概也不会想到这个女人会与他产生如此多的羁绊。来到日本后,漂泊异乡的游子身份使二人的交谈更为密切,茅盾甚至还亲切的称秦德君为“北欧的命运女神”。不久,二人正式同居。

二人同居期间,茅盾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长篇小说《虹》。在茅盾写作时间,秦德君充当茅盾的助手,帮他抄写稿件,还在茅盾的创作时提出不少见解和意见。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德君很快怀孕了,但在茅盾的坚持下,秦德君于1929年8月返回上海堕胎。也正是秦德君的这次回国,她与茅盾的恋情也传回了国内。

得知丈夫恋情的孔德沚大哭一场。不过幸好有婆婆与她站在一起。沈母安慰她说:“孩子,你不要怕,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知道,他一定会回心转意的。”

茅盾与家人的聚少离多,使这相互扶持多年的二人早已情同母女。不久后,孔德沚以茅盾妻子的名义联系到了茅盾的好友叶圣陶及郑振铎。在与其商议后,孔德沚以补贴家用为由,领走了茅盾的部分稿费。失去了经济支持的茅盾秦德君二人,无奈之下,只得回到上海。而这次回国才是孔德沚与秦德君正面交锋的开端。

这时的秦德君,已经怀上了茅盾的第二胎。而茅盾回国的目的,正是与原配协商离婚事宜。也正因如此,茅盾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秦德君拜见沈母。沈母与孔德沚站在同一战线,自是不会给儿子的情妇好脸色看。不仅对二人避而不见,还放出话来:“我有生之年,你别想离婚!”而孔德沚也是一样态度:坚决不离婚!

这可使茅盾秦德君二人犯了难,此刻沈母使出了杀手锏,寄给儿子一封信。信中写了沈母近三十年养育儿子的辛苦,苦心劝导他回归家庭。茅盾读完这封信后,热泪盈眶,深深地陷入了亲情与爱情的两难抉择。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而另一旁的秦德君不愿了,为了让茅盾离婚,甚至做出了抹黑孔德沚的行为,希望能借助舆论的力量对孔德沚施压。不过这些都被沈母一一化解。本就在各方压力下产生疲倦的茅盾听闻这些事后,对秦德君产生了失望之情。

但茅盾还是对这段旷日持久的恋情感到不舍,为了稳住亲人与情人之间的关系,只好使用了缓兵之计,劝说秦德君打胎,并与她立下了“

四年之约”,答应四年后回去找她。

而在这段时间内,孔德沚也想了很多,她认为,她和丈夫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长时间的分居和与丈夫缺少共同语言。这也就说明了一位妻子,仅仅做到温良恭顺,勤俭持家是不够的。她的丈夫需要的不是一位木偶般的妻子,他更为需要的是能与他产生共鸣的灵魂伴侣。

在茅盾回归家庭后,孔德沚尽量与丈夫增加沟通,也会站在丈夫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正是孔德沚的这份温柔让茅盾更为自责,他不禁回想起与她曾经的那份时光。

一眨眼四年过去,在一千多日日夜夜与妻子的朝夕相处中,茅盾心中的天秤不断滑向了妻子。终于,茅盾向秦德君提出了分手。多年感情付之东流,秦德君伤心之余愈发不甘,开始频繁的向茅盾写信,然而这些信件宛如石沉大海,秦德君绝望了,服下了200多粒安眠药自杀。

丈夫结识新欢欲离婚,婆婆三招助攻,婆媳机智配合挽回婚姻

然而幸运的是,她被人救活了。

早已携妻搬离故居的茅盾,在得知秦德君病危后,也不过是写了一封慰问信,连自己的新地址也没有告诉她。

这时的秦德君大概才是真正的失望了吧。后来的她经历了离婚,再婚,夫死……一生波折,却再也没找到能让她在爱情中变成傻子的良人。

而经历了这次婚姻危机后的茅盾夫妇,在余下的年月里恩爱异常。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孔德沚糖尿病复发,是茅盾在一旁日夜不休的照顾,堪称当时夫妻的模范。而茅盾在妻子死后的十年里,未曾再娶。

有些人大概就是这样吧,兜兜转转,寻寻觅觅了半辈子才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人,其实就在身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