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草地贪夜蛾入侵与蝗虫扫荡,哪个危害更严重?

未来科学


不防治的话危害都会很严重,相对而言蝗虫爆发起来危害会更加严重。草地贪夜蛾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具有繁殖力强、取食作物种类多、迁飞扩散距离远、防控难度大,扩展速度快、为害程度重,可造成玉米等作物减产20-30%,严重的甚至绝收。蝗虫的危害在历史上可以和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自然灾害,蝗虫爆发时可遮天蔽日,赤壁千里,所到之处存草不生。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草地贪夜蛾和蝗虫不可能对农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威胁,有多种措施控制上述两种害虫的危害,草地贪夜蛾防控具体措施有:

1.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形成生态阻截带。

2. 成虫诱杀技术。在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杀虫灯和食诱剂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基数,提升防治效果。

3.幼虫防治技术。(1)防治时间: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施药,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2)防治药剂: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化学防治可选用防治夜蛾科害虫的新型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如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同时,要注重科学用药,选择不同作用机制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

蝗虫具体防治技术有:

1.加强水利建设。对于蝗区内的河流改造,开展清淤疏浚、低洼、滩地治理,及农田水利建设,铲除蝗虫滋生环境条件,减少宜蝗面积和蝗虫密度。

2.改变种植模式。在蝗区推广以“一麦(油菜)一豆(水稻),间作套种瓜菜”为主的一年多熟种植模式,改善植被条件,同时,耕作行为也可有效地破坏蝗虫的产卵、活动环境。

3.调整种植结构。有条件的因地制宜推广栽植杞柳,扩大种植油菜、大豆、豆类小杂粮、花生、中药材等非禾本科经济作物,及紫花苜蓿、菊苣等牧草,减少和断绝蝗虫食料来源,恶化蝗虫食料条件。

4.宜林则林,宜渔则鱼。低洼地要结合水利治理,挖低抬高,改造成鱼塘,发展渔业生产,或种植池藕、茭白等水生蔬菜。

5.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蛙类、鸟类等是蝗虫的天敌,提高社会保护和利用天敌的意识,严禁捕杀天敌。

6.放养水禽。大力推广规模发展鸭、鹅等水禽,利用鸭鹅捕食蝗虫。

7.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推广微孢子虫、绿僵菌、苦参碱等生物杀蝗制剂,开展应急防控。


农作物栽培知识讲解


如果是说2020年的草地贪夜蛾防治和非洲沙漠蝗虫袭来相比,应该是草地贪夜蛾防治。

草地贪夜蛾的特点是能吃(在幼虫时期有暴食期),能生(一次产卵两三百枚),迁飞。我国入侵的草地贪夜蛾是杂食性,主要为害玉米。喜欢蛀芯。考虑到19年末到20年初的冬天是暖冬,会有比较多的卵残留。

沙漠蝗虫以前在我国云南是有发现的,但是并未成灾。

一个是蛀芯,一个是能吃的都吃光,看似是蝗虫危害更大,但是还要考虑一件事,防治的难易度。

草地贪夜蛾去年大爆发,我们国家并没有丰富的治理经验,它是三十天一个世代,容易产生抗药性,昼伏夜出,喜欢蛀芯的习性,给化学防治增大了难度,其它的防治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

蝗虫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防治对象,所以,我国在蝗虫防治领域有很丰富的经验。





豫西大男孩


两个都严重。


耕田佬冬冬


蝗虫扫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