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印度是第二人口大國並且發展很快,美國為什麼不擔心印度的崛起威脅美國呢?

歐陽建高


印度與美、歐、日、俄等國家交好,並非始於今日,這是由於印度在歷史、語言、價值觀、社會制度、經濟形態、文化藝術、融入世界大家庭等方面,與美、英、歐等西方國家相似相同,有很多共同語言。

近10年來,印裔在美國的表現極度搶眼,在硅谷的 1/3 工程師是印度裔,硅谷高科技公司裡 7% 的 CEO 是印度人,印度人創建的工程和科技公司比英國人、華人和日本人所創建的總和還多。硅谷三巨頭——蘋果、谷歌和微軟,印裔已經收割後兩個的CEO寶座。此外,摩托羅拉、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百事可樂、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等這些知名行業巨擘,全部選擇聘用印度人擔任CEO。

在英國人離開了印度之後,印度人才發現,英國在這將近200年的時間裡雖然使用殘酷的殖民統治壓迫過印度人,但凡事都有個利弊,英國的統治對印度還是有不小的好處的——慢慢的,印度也在一直蛻變發展,英國在帶來災難的同時,帶來了統一,更帶來了先進的文明與認知,用一個常見名詞概括,那就是近代化。


海疆藍飄帶


美國不擔心印度,因為中國真的會崛起,而印度不會。

1990年,美國GDP 5.96萬億美元,中國和印度都是3000多億美元。

2000年,美國GDP 10.25萬億美元,中國1.2萬億美元,印度 4680億美元。

2018年,美國GDP20.49萬億美元,中國13.6萬億美元,印度2.73萬億美元。

中國這麼龐大的經濟體量,發展還這麼快,美國不盯著中國,還盯誰呢?再加上中國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體系,最龐大的熟練的產業工人群體,再加上在科技等領域的飛速發展,美國真的是殫精竭慮,急的不得了。

其實,不管在什麼社會條件下,一個世界,一個大洲,一個國家,哪怕一個企業,老大總是隨時提防著自己的位置被人“惦記”和“超越”。

就看最近30年的經濟變遷,美國對印度就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就沖印度在30年內的發展速度,至少在二三十年內,印度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即使最近幾年GDP增速起來了,也就幾年的光景,這2年又下來了,更何況印度的GDP是怎麼增長的,這裡的水分有多大,大家心裡有數,反正印度的GDP增速放到國際上就是個笑話。

當然很多人本著“政治正確”的態度,覺得應該對印度保持足夠的尊重,哪怕對方是一個對手,不要低估他們的發展潛力,其實,我們從來沒有不尊重印度,只是,印度在各個方面都要拿自己和中國對標,甚至是無理取鬧的程度,什麼都要和你比,還不講道理,對於這麼一個印度式的“迷之自信”的國家,真的沒什麼好誇的地方。

現在的印度,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戰略合作對象,是實施印太戰略的最佳合作伙伴,只要把印度納入自己的安全體系,就能進一步對於中國形成有效的遏制,而印度顯然也很願意配合美國的節奏,一方面是歷史因素,一方面也是為了想做世界老二,在印度眼裡,印度遲早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現在,只是還沒成功罷了。

只要是能遏制中國的事情,印度都很樂意去摻和。

不過,印度的強國夢,至少目前來說,想想就好,別當真。

莫迪其實是一個很能幹事的領導人,只要時間足夠,他是能在印度幹大事的,只可惜,他好像70多了吧,他還能幹幾年?

當然,從國家利益角度出發,我個人希望莫迪早點回家養老就好,多讓國大黨那些“講究政治正確”領導人上臺。

莫迪已經完成貨幣改革、稅改、金融改革等等,他的目的就是一步步地強化中央集團,弱化地方的權限,集權高效的中央政府,這是實現印度國家強大的最核心基礎。

現在的莫迪政府可以說是印度歷史上最強勢的政府,只要給莫迪足夠的時間,印度把民眾教育、基礎設施等等搞起來,那印度就有希望加快發展進度。

只是,莫迪時間不多了,即使給他十幾年,也遠遠不夠,印度要達到中國今天的水平,非得老老實實地幹個三五十年,而且是老老實實地,學習我們幾億件襯衫換一架打飛機的老實程度。

不過,印度不僅天分不足,更要命的是—懶,這個幾乎沒人會反駁,熱帶地區的人可能確實要相對懶的多的多,工作效率也奇差,這樣的資質,難以成事。

當然,如果哪天印度真的靠自己的努力成為潛在的世界大國,那美國必然會提前送上之前送給中國的系列“遏制大禮包”,所有中俄受到過的對待,印度一樣不少,都會享受到。

不管什麼國家,無關什麼制度,只要威脅到老大的地位了。美國下手絕對不會手軟。


雲中史記


就在前幾天,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國,特朗普攜手莫迪在在幾萬人的歡呼聲中誓言“要讓印度再次偉大”。事後沒隔幾天,美國的軍工企業洛克希勒·馬丁公司宣佈準備將F-15戰機生產線全部遷移至印度。這也意味著,美印兩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將展開全方位的合作。美國給予印度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甚至超過盟友的待遇。

對此,有很多網友感到疑惑,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美國為什麼不擔心印度的崛起威脅到美國的利益呢?對此,印度問題專家表示,美國政府曾提出“印太戰略”,就是想讓印度成為美國控制印度和太平洋的橋頭堡。因此,美國想要拉攏印度,並且將美國先進的軍事武器出售給印度。比如向印度出售F15戰機生產線、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線,這都是最具體的表現。

而我們認為,在很多領域印度和美國處於互相依賴的作用,印度才與美國走到了一起:首先,印度一直被稱為“溫和的巨人”。長期以來,印度奉行的是“不結盟”國策,但這樣導致了缺乏美國的強力支持,經濟發展速度還不夠快。

莫迪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若失去了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支持,莫迪要想振興印度難於上青天。對印度來說,需要美國的先進技術、充足的資金等。而特朗普看中的是印度有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兩國的合作是珠聯璧合,具有廣闊的前景和無限的想象力。

再者,印度的綜合實力遠遠不可能會給美國造成威脅,美國當然會幫助印度經濟的發展。美國曾與蘇聯在各個領域的全面競爭,導致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逼迫日本籤廣場協議,使日本經濟徹底沒落了20多年,這些人為壓制是有一個共性,就是那些國家的工業產值達到了美國的70%,美國就有可能對其下狠手,而如今的印度基本拿不出像樣的工業品來與美國一較高下,就自然不會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最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民主國家之間很難產生直接的衝突。印度與美國具有一樣的政治制度,尊重人權、尊重市場規律、遵守普世價值觀是民主國家的基本特徵。這才是美國準備全力技持印度富民強國的原因,並不擔心印度的崛起威脅到美國全球老大地位的根本原因。

而對於美國來說,希望印度成為自己馬前卒,但是印度政府想要謀求獨立自主,成就南亞霸權地位,最終步入世界超級大國行列中,並不想被綁架在美國的戰車上。鑑於印度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始終不願意被綁在美國戰車上。所以印度與美國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印度最終能否跟著美國走,被美國驅使,還猶未可知。

特朗普承諾“讓印度再次偉大”,接下來會有一些美國企業到印度投資,美印會在經濟、政治、軍事領域展開全方位的合作,未來印度經濟或將扭轉下行趨勢。不過,美國人幫助印度是有原因的,既希望印度成為美國在南亞地區的一枚棋子,也看中了印度這13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目前,印度的工業基礎、經濟實力還遠遠落後於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並不會把印度當成是對手而下殺手。


不執著財經


印度雖然體量大而且發展勢頭強勁,但印度的實力還沒強大到威脅美國的地步。2018年印度GDP是2.72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與美國20.494萬億美元相比,差距是幾個量級的。



在美國國際交往邏輯裡存在一個“60%定律”:當另一個國家經濟規模達到美國的60%,並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之時,美國就會將其定位為對手,進而千方百計地遏制其發展。

印度目前的GDP僅相當於美國的13.3%,與60%相去甚遠,再發展個二三十年印度也未必達到美國經濟規模的60%。而且印度經濟是否表現的那麼好?這些年來對印度修改GDP統計方法的質疑聲從未停止過,印度GDP水分有多大,大家心裡有數。



相比印度,美國有一個更強大的戰略競爭對手,不說大家也知道。從中美關係近年來的表現來看,顯然這個“60%”的定律再次得到驗證。

中國崛起是21世紀最重大的事件,2018年中國GDP達到13.6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左右。目前我們國家每年仍然保持著6%以上的強勁增長勢頭,GDP超過美國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中國不僅是在經濟領域向美國發起挑戰,而是全方位的,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完整產業鏈的國家,也擁有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體系,科技等領域也在飛速發展,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以中國的體量和發展勢頭,未來的世界格局中,中國將會是其中重要的一極。

因此,對於美國來說,中國和印度,誰的份量更大,不言自明!


錦繡中源


因為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遠遠比印度大的多。

先說我國。

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中,印度的經濟一直都是非常穩健的,從1990年到現在,印度的GDP翻了將近8.5倍,這個數據增長量在世界經濟20強國家中,排名第二,遠超所有的西方國家。

雖然去年印度的GDP只有27263億美元,與美國20.5萬億差距巨大。但是如果按照近30年的發展軌跡來看,印度只要不亂,它在2050年會威脅到美國的經濟地位。

所以說,印度對美國,對西方國家經濟地位的威脅是存在的,而且還不小。

但是,由於有中國的存在。中國逆天的經濟增長倍數,讓印度人取得的傲人數據,印度給西方的威脅,完全蕩然無存了。因為從1990年至今,中國的GDP增長了47.7倍!

2018年,中國的GDP為13.46億美元,是美國的65%。而如果按購買力平均計算,中國已經超過美國了。


從這一直觀數據來看:如果說印度要等到2050年才能威脅到美國,那中國最近十年就能威脅到美國了。

一個是“遠火”,一個是近憂,美國自然是要先打擊中國這個近憂了。而印度,只能排在後面再修理。畢竟它暫時還威脅不到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



再說大毛子。

美國在歷史上曾經跟印度結過仇,而且樑子結的還不小。

印度1947年獨立後,由於其工業基礎十分的薄弱,印度總理尼赫魯為了彎道超車,就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仿效蘇聯模式,大搞國營經濟,無視西方國家倡導的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與西方國家背道而馳。(印度是當時世界上除社會主義國家以外,政府對社會經濟干預最多的西式民主體制國家)

美國見印度這個民主國家居然如此離經叛道,就公開批判印度的國策,並且還拒絕向印度提供經濟援助。

印度見美國製裁自己,其高層也不服軟,所幸就徹底倒向了蘇聯,向蘇聯爭取外援。

截止到蘇聯解體前,印度一共獲得了蘇聯援助的102個項目,其中投產的有80個。 在這些項目的促進下,蘇聯與印度的關係非常之密切。

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趁熱打鐵,就著與印度關係好,於1971年8月9日,同印度在簽訂了《蘇印和平、友好合作條約》,有效期為20年。

這個條約中有一個條款非常重要: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進攻或進攻威脅時,雙方應立即共同協商以消除這種威脅,並採取適當的相應措施以保障和平與兩國安全。

這個條約簽署後,蘇聯打誰,印度有義務出兵幫忙;印度打誰,蘇聯也要幫忙。

不誇張的說,當時印度除了沒加入華約,它跟華約國家沒區別。因為它跟蘇聯簽訂的條約是一個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條約。而它們要對付的國家,除了中國外,顯然還有美國。



為了報復印度的行為。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時,美國就派出企業號戰鬥群進入印度洋海域進行威懾,聲稱要滅了印度海軍。

結果,蘇聯立即出兵,派出了核潛艇赴印度洋助戰。印度有大國撐腰,遂即把所有的艦艇派出軍港與美軍對峙。美國不想得罪蘇聯人,不想打核戰爭,因此在對峙了幾個小時後,企業號航母編隊調轉方向,然後就開足馬力跑了。

是的,堂堂的美軍居然倉惶而逃了……

懟天懟地的美軍在印度洋居然翻了船,丟了大臉。鬧出這種國際笑話,而且還是被蘇聯人笑話。美國跟印度的這個仇,能小嗎?

很顯然,不小!美國恨印度入骨。

但是儘管如此,由於俄羅斯的存在,自蘇聯解體後,美國並沒有像懲治俄羅斯一樣懲治印度,對它非常的容忍。

因為,在美國看來,即便是拔了牙的俄羅斯,威脅也比印度大。


核武器、工業等方面就不用多說了,俄羅斯即便銷燬了大量核武器,工業停滯不前,它目前對美國的威脅依然遠大於印度。

什麼時候印度真正具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能獨立自主的製造工業製成品,而不是買買買,美國才會真正重視它的威脅。

並且最關鍵的是,印度對美國有利用價值,它的“優點”遠大於缺點。

美國的右派,比如特朗普這類人,並不喜歡美籍印度裔,因為印度人的進攻性很強,破壞力大,抱團問題嚴重。當印度人佔領一片社區後,印度小孩在學校做作威作福欺負亞裔和白人,這樣表現在美國極右白人看來是非常討嫌的。

但是,印度人的政治敏感性差,容易被輿論帶節奏,思維簡單,做事沒底線,很容易被大環境操控。這個特點在美國人看來,是個非常優秀的工具。它這個工具利用好了,用於遏制中國,是非常合適的棋子。

也就是說:在美國看來,印度雖然討嫌,但印度易於控制的優點要大於它對美國威脅的這個缺點。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美國目前自然是不會把遏制印度當做它的首要工作了。


Mer86


雖然目前印度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國,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發展速度比印度更快。你說美國會擔心中國還是印度?答案顯而易見。

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中國GDP總量為13.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印度GDP為2.7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



很明顯,中國和美國的GDP總量都超過了10萬億美元,而印度的經濟體量相對較小,還不到3萬億美元。而且中國佔美國GDP的比重已經高達66% ,而印度佔美國GDP的比重僅為13.2%,差距就在這裡。

除了經濟總量,中國在工業產值、製造業增加值、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等方面都超過了美國。

(1)中國工業產值世界第一

事實上,早在2010年中國工業產值就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工業產值為5.53萬億美元,不但超過了整個歐盟,還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的工業增加值總和。



想想就知道中國工業的規模究竟有多龐大。而印度2018年工業產值僅為736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美國工業增加值為3.55萬億美元,是印度的近5倍。以目前印度的實力,美國沒必要擔心。

(2)中國製造業增加值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為4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超過整個歐盟,也超過了美國、日本、德國的製造業增加值總和。


而印度製造業增加值僅為408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位,還沒有超過5000萬人口的韓國。印度目前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後,嚴重製約著製造業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印度的製造業增加值還沒有超過韓國的原因。

(3)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位居世界第一

事實上,中國早在2006年就超過了美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位居世界第一。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高達27.5%,而美國的貢獻率下降至10%左右。沒想到的是,印度的貢獻率也超過了美國,高達15%。


綜上所述,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中國在工業產值、製造業增加值、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等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還將在其他方面不斷實現趕超。根據IMF、美國高盛以及匯豐銀行的預測,預計到2030年中國GDP總量將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印度也將在同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儘管印度對於全球經濟的貢獻率超過美國,這隻能說明印度經濟發展較快,但是在工業產值、製造業增加值、高端製造業等多方面還遠遠不及美國。至少,目前中國是多領域的世界第一,所以美國不是不擔憂印度,而是中國正在全面趕超美國,朝著各領域世界第一的目標出發。


至味財經


其實印度人口馬上將要超越我們,成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不可否認,印度這兩年發展的確很快,有時候不得不防。


首先,先了解一下印度在哪些領域發展比較快呢?眾所周知,印度的IT行業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並且在國外,很多大公司都有印度裔高管的身影,谷歌的CEO桑達爾·皮查伊,諾基亞的CEO拉吉夫·蘇里,百事可樂CEO盧英得,微軟公司CEO薩提亞·納德拉, 都是印度人。可以說,印度在IT行業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另外,這兩年印度的經濟,軍事都在向上崛起,烈火-5導彈,探月工程等,都昭示著印度在崛起。那為什麼美國不擔心印度的崛起威脅美國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印度人才外流嚴重。印度培養了大量的高尖端的IT人才,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去了西方國家,結婚生子更換國籍,並且,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這些人才去了國外,如魚得水。 二是印度人口基數大,貧困人口多,地區發展不平衡,有些地方等級森嚴,都滿足不了作為人所必須的生活資料,。正如一句話說得好,都沒學會走呢,怎麼能跑呢?跌跌撞撞,橫衝直撞的能走多遠呢?所以美國一點也不擔心印度能夠威脅到他。

三是印度的發展跟美國的實力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就像梅威瑟能跟泰森比嗎?很顯然他倆是沒法比較的。印度離美國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在印度能威脅到美國之前,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能夠威脅到美國的國家,雖然屈指可數,但是聯合起來也能夠讓他焦頭爛額,應付不過來。所以並不會有時間來對付印度。最尷尬的就是你覺得你挺厲害了,結果人家還沒把你放在眼裡。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


其實,美國和印度的關係還算平等,並非一些網文說的那種“跪舔”的主僕關係或者任憑大國擺佈的“棋子”。

印度從獨立伊始就開始搞“不結盟運動”,外交政策非常靈活,說不好聽點,就是“見風使舵”,並未過度親近過任何一個大國,反而利用大國之間的矛盾,佔盡了便宜。印度的外交,一直搞得“牛氣十足”。

像前一陣子,印度揚言要採購俄羅斯的S-400、蘇-57等,實際用意更多是在要挾美國考慮按自己的訴求出售F-35(插隊買、帶生產線),擺出一副———“要麼我直接倒向俄製軍備,要麼就接著談F-35的計劃”的姿態。

拿兩個軍售大戶做幌子,互相施壓這方面,印度可算是玩的爐火純青,精明的很,並不是咱們通常印象中那種,等著美俄挖好坑,自己往裡跳的純二傻子形象。

此外,印度也並非就被縱容和為所欲為,因為,它本身就自帶一個致命的定時炸彈——克什米爾問題,巴基斯坦已經充當了長期限制印度發展的主角,美國沒太大必要多此一舉。

相反,來點“小縱容”到可以很奏效的遏制中國,畢竟,在美國的思維方式中,目前全方位對自己構成潛在威脅主要對象就是中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印度耍點小脾氣什麼的,美國基本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印度雖說是個大國,人口巨多,發展快,但跟中國的體量比,差距還是太大。

中國和美國一個是DGP的一把手,一個是二把手,美國處處針對中國,並不稀奇。別的不說,就看DGP的排名,印度的第六名說起來挺靠前,但跟咱們比,光看數字,就很說明問題。

客觀看,印度主打的“人力資源優勢”,實際上,叫做“人口負擔”還差不多,所謂的“人口紅利”,含金量低。

雖然印度人口量大還年輕化,並不完全等同於能創造價值的“人力資源”,光憑藉著量大,質跟不上去,那屬於巨大的負擔。

印度的主打的廉價勞動力們,大多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術低、自制能力低的“三低”人群,明顯稀釋了所謂的“人口紅利”。

這裡舉個生動的例子。

本世紀初,印度與俄羅斯簽訂了生產蘇-30MKI的合同。在合同中,印度特意強調,引進全套生產線,進行本土組裝,飛機零部件要進口和自產混合使用,在過程中爭取不斷提高國產化率,顯得很有志氣。

結果呢,原本進口一架蘇-30只要4000萬美元,而印度自產的開始要6000萬美元,之後,隨著國產化率的不斷提升,成本越來越高,據估計,當達到8成時,一架蘇-30MKI可能會漲到了8500萬美元,跟作為五代機的F-35價格差不多了。

很顯然,在“三低”勞動力的“共同努力下”,印度自產的各種零部件加工精度非常差,“良品率”很低,費大勁,在一堆次品裡面只能選出零星的高質量可用,其餘的多數成了廢品。這種生產模式,成本能不高嗎?

然而,即便是這種精挑細選後的“優質部件”,裝配後還是故障頻發,蘇-30MKI各種墜機事件屢見不鮮,堪稱繼米格-21之後的,新一代“飛行棺材”。

更尷尬的是,別說是故障檢修,連蘇-30MKI的一些日常維護工作,印度自己應對著都費勁,需要經常請蘇霍伊的專家們來出現場。這麼一來二去的,成本又增加了。

相對於中國遠處“瞄一眼”就能仿製的逆向工程而言,印度軍工總是被戲稱“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學會。

當然,除了軍工行業,其他領域也好不到哪去。比如,印度汽車業唯一的國產品牌——塔塔汽車,跟紙糊的一般,甚至印度製造往往被諷刺——“做個米口袋都能從經緯縫中漏米”。

還有印度的政治制度、世界觀等方面,都比較合乎美國的口味。印度沿用的是英國爸爸留下的那套所謂民主選舉制度,算是比較符合美國的價值理念,甚至一度還成了西方吹噓為民主典範。

加之,印度的精英階層幾乎都有在西方學習生活的經歷。因此,印度的精英階層非但對西方沒有什麼怨恨,反而對其文化和觀念十分認同,在大多數情形下,步調是與西方保持一致的,只是偶爾耍點“小脾氣”,美國哄一鬨就好了。

不過,近年來,倒是美國民間對印度多了些看法。因為,他們總覺得印度人在把美國人自己工作機會給搶走了。這個現象又被叫做outsourcing and offshoring. 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很多美國本土公司會通過H1B簽證(發放給外國籍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屬於非移民簽證的一種)把工作機會給薪水較低的印度員工,甚至遷出整個部門,去印度搞“服務外包”。

總之,當今的印度,實力還不足以去搶佔美國的傳統市場和優勢領域,兩國三觀還比較契合,加上週邊地緣戰略的考慮,美國和印度的經濟和政治利益上並沒有明顯衝突,實在沒必要著急去遏制什麼。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印度和美國差距太大,這是美國不擔心印度的根本原因。

就如同一個已經身價過億的富翁,和一個高中生作比較,你認為這個富翁會把高中生看作威脅嗎?

未來的競爭主要是經濟和軍事。

印度的人口雖然多,發展雖然快,但在這兩點上和美國比,整體實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先看經濟——

印度2018年GDP是2.7萬億美元,而美國是超過了20萬億美元。美國是印度的9倍。

印度的經濟在經過十多年的快速增長後最近出現了下滑趨勢。2019年的前兩個季度GDP增長率都不到6%,而此前印度GDP一般增長率都是7.5%左右。

美國2019年前兩個季度的GDP都在3%左右。以美國的這麼大的體量經濟增長3%,要比印度增長6%的實際經濟增加值要大很多。這也就意味著其實和和前幾年相比,印度對美國的差距絕對值是有些拉大的。

再加上印度在全球市場出口的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一些科技附加值並不太高的產品。美國根本不擔心印度在全世界對美國經濟造成威脅。

相反,可能和印度還有很多在經濟發展的互補性。

比如印度人多,可能會成為一個世界工廠,讓美國製造業找到一個廉價勞動力的新來源。

同時印度經濟發展也促使該國中產階級穩步壯大,這個市場也是美國所看重的。10多億人會給美國商品帶來很大的銷售渠道。

再看看軍事——

別說印度軍事和美國相比差距太大,就是俄羅斯整體和美國相比也有差距。俄羅斯只是在戰略核武器和一些空天軍事科技上和美國差不多,常規武器差距也不小。

美國2019年軍費開支是7200億美元,印度只是這個數字的十二分之一左右。

況且美國的武器基本都是國產,而印度的基本都是進口,甚至還從美國進口。這也就意味著印度在軍事領域其實還部分受制於美國人。

印度的武器國產化雖然這些年有提速,但整體上還是類似萬國博覽會。不僅有美國武器,還有俄羅斯武器,英國法國的武器也有,以色列的武器甚至也有。

當然印度武器國產化是從仿製開始,但基本的戰略武器對外部需求太大,就能說明他們在國際軍事力量排名上還是比較吃力的。

當然,作為大國,印度比90%的全球其他國家在軍事上要強。

不過畢竟全球競爭本質就是大國競爭,不是和90%的國家競爭,而是和10%的國家競爭,因此印度還需幾十年才能走完武器純粹國產化或者大部分國產化的路。

也就是說,美國根本不擔心印度在軍事上對美國有威脅。

既然經濟上沒威脅,軍事上也沒威脅,美國幹嘛要怕印度崛起?

崛起不是簡單的幾年的事情,而是長久的過程。更何況印度發展,美國可能發展的更好呢,幹嘛要怕印度?

這就是木叔開頭所言,億萬富翁不會被高中生嚇到的原因。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不擔心印度,說白了就是印度實力還不夠強,不值得美國擔心,對美國的利益沒產生威脅,何來擔心之說。



首先,經濟上。印度經濟速度發展是很快,2018全年GDP增速達到6.9%,經濟總量為2.7萬億美元,僅為美國總量20.5萬億美元的13%,美國2018年經濟增速約為2.9%。我國2018年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美元,約佔美國的66%,據測算如果美國印度保持目前的增速,印度在40年後才能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60%。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增長速度在6%以上,是美國的增速的2倍,據預測我國經濟總量在2030年有望趕超美國,相比我國美國更擔心誰一目瞭然。


其次,政治上。印度多次想邁入聯合國五常門檻,都以失敗告終。聯合國五常擁有對聯合國決議一票否決的權利,是印度夢寐以求的大國地位的夢想,印度基本上每年都要呼籲改革聯合國,想加入五常,成就大國夢想,美國就是一道邁不過的檻,印度有求於美國,美國還會擔心有求於自己的印度?其實印度就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管是實力還是底蘊都遠遠沒法和五常國家比,只是印度活躍在世界大國間,以為自己是大國,可惜這樣的大國美國一點不擔心。

最後,軍事上。印度的軍事更是全世界獨此一家別無分號,號稱"萬國牌"裝備。全世界的買買買,飛機買,航母買,導彈買,甚至網友說子彈也要買。大家都知道的印度飛機基本上每月掉下來兩架,這不前天號稱印度"飛行棺材"的米格—21戰機又掉下一架,今年已經墜毀12架了。還有造了30年的光輝戰機,印度飛行員沒有敢開的,慢工出細活造了20年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現在還沒見動靜,對於印度這樣的軍力美國能擔心嗎?擔心就有鬼了,就算印度與月球硬接吻的"月球二號"也是依靠美國的通信控制。要說美國擔心我國,全世界都知道,擔心印度恐怕能笑掉他們的大牙。


印度就算被世界大國追捧,說到底還是各國看重印度的發展潛力和兜裡的美元。對於實力有限的印度,無論是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相對美國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又何須美國去防範擔心。

我是點力,喜歡就來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