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我在美國教高中21:別抱怨融入美國社會太難,“入鄉隨俗”真的不簡單

主講:張麗華 美國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蘭高中(Brookline High School, MA)中文教師

我在美国教高中21:别抱怨融入美国社会太难,“入乡随俗”真的不简单

家庭背景迥異的好朋友

最近看到留學美國的一位高中生撰寫的文章,感嘆融入美國社會的艱難:過了語言關後,面臨的則是不可逾越的文化關,若干年後,朋友圈裡依然都是中國留學生。

其實,孩子們大可不必因此而覺得挫敗,在“文化關”前徘徊的不僅僅是中國留學生。

在中國留學、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對中國美食如數家珍的外國學生中有多少人能夠完全融入中國社會?有多少人可以跟中國人毫無阻礙地談古論今、引經據典、暢所欲言?

我在美国教高中21:别抱怨融入美国社会太难,“入乡随俗”真的不简单

祖孫三代

文化是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產物,每一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的特徵。人們的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為人處事也都帶有各自生長環境的印記。離開故土去新的地方生活,新鮮好奇褪盡後,自然會有水土不服的感覺。

我在美国教高中21:别抱怨融入美国社会太难,“入乡随俗”真的不简单

杭州雲谷學校來布魯克蘭高中訪問

曾有一位西安朋友抱怨美國人情涼薄,不懂“禮尚往來。”這位朋友曾在古城盛情款待到訪的美國同事,花了不少錢請吃請喝,既是盡東道主之意,又是想借此建立一點人脈,在美國多一位朋友。

遺憾的是,朋友的一番盛情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回饋。她來美國後,美國同事雖然對那頓昂貴的晚餐記憶猶新,但是絲毫沒有回請的意思, 也沒有特別友好的表示。並非他沒有感激之心,只是“禮尚往來”不是美國社會的禮數,人們也不會被人情捆綁、為人情所累。

在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尷尬,我們需要了解和適應不同的生活習俗和理念。漢語裡的“入鄉隨俗” 和英語的“When in Rome, do what the Romans do”能夠完全吻合,可見“文化關”不只是當今留學生才遭遇的。所以,多一點了解,就會少一點失落。

我在美国教高中21:别抱怨融入美国社会太难,“入乡随俗”真的不简单
我在美国教高中21:别抱怨融入美国社会太难,“入乡随俗”真的不简单

畢業時,同學們依依不捨

在學校工作20多年,同事間難免有互相求助的時候。起初,我一定有求必應,有時候更是先人後己地幫助別人。時間久了,發現同事間其實並不都是如我一般,常常聽到同事們毫無歉意地推脫彼此間的求助,人際關係也沒有因此而矛盾叢生。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學會了理直氣壯地說: “I am sorry. I wish I could help. But I am really busy(抱歉,我恐怕幫不了, 我真的很忙)。”先做好自己的事,這是天經地義,沒有人會因此責難你。同事拒絕我的時候,自己也不會耿耿於懷。所以,大家互相諒解、互不虧欠、客氣相待。偶爾一起去餐館美食一頓,各付各的帳。

我在美国教高中21:别抱怨融入美国社会太难,“入乡随俗”真的不简单

同事共享美食、各自付賬

當然,跟同為炎黃子孫的華人朋友交往時,我們還是自然而然地“恪守祖訓”,有一種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默契。

“入鄉隨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瞭解新的習俗不是為了改變自己,而是為了適應新的環境。這個過程漫長、迷惑,會讓人覺得疲倦不堪。為了放鬆、修養生機,留學生常常會抱團、迴歸自己的群體,這是情感使然、心理所需。養精蓄銳之後,可以重新開始新的探索、新的發現、新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