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这座建筑被誉为客家第一祠,后代子孙成一国之国父


这座建筑被誉为客家第一祠,后代子孙成一国之国父

宗祠,是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敬祖睦宗”的优秀美德,虽然饱经历史沧桑,各地的宗祠建筑多毁于一旦,但在中国南方,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反而留下众多形制不一的宗庙建筑。

福建龙岩市上杭县,自古以来就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上杭下辖的稔田镇官田村境内,有一座占地面积五千六百平方、房屋一百多间的“惇叙堂”,又名李氏大宗祠,因其建筑壮丽、恢弘磅礴,加之李氏后代繁衍生息,遍布国内外,诞生诸多国家政要、名商富贾,被人誉为“客家第一祠”。

这座融合中国传统古建筑宗庙、门楼、宫殿、院落、围屋为一体大型建筑,堪称中国南方客家建筑博物馆。李氏大宗祠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由清代举人李梦兰提起倡议,向各地李氏后人集资,为纪念李氏入八闽始祖李火德公而修建,历经数年终于落成。


这座建筑被誉为客家第一祠,后代子孙成一国之国父


李氏大宗祠坐北朝南,耸立在一片宽阔的平原之上,依山傍水,周围风景秀丽,风光无限。其建筑形式严格依照古中国风水学,从空中俯瞰,建筑格局犹如一张蜘蛛网,向四方散布,藏风聚气,寓意子孙绵延不绝,在世界各地都能安居乐业。

整座建筑群依照中轴线,次第分明,井然有序。精美绝伦的石雕、木雕、彩绘数不胜数,在建筑中堂内有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遗墨“忠孝廉节”,这四个字被李氏后人奉为圭臬,成为牢记不忘的家训,代表着客家人尊儒重贤、诚实守信的优良传承。

在李氏大宗祠的门前,立着石头垒砌的石牌坊,上有御赐黄金大字“恩荣”,下书李氏大宗祠,坊门有对联曰:丞相将军 府,忠臣孝子门。两旁门廊写着“登祠思祖德,入庙念宗功”,无一不昭示着李氏客家人源远流长的家世,怀念祖宗德勋,告诫子孙涵养品德的观念。


这座建筑被誉为客家第一祠,后代子孙成一国之国父


自李氏火德公以降,李氏后人代有人杰出,在古代明朝之时诞生过大学生李崇诚、李庭,明廷兵部尚书李鲁、将军李福瑛,清朝康熙年间右丞相李光地等。

现代最有名的后人,当属有着新加坡国父之称的前总理李光耀、现任总理李显龙及其家族,前亚洲首富李嘉诚及其后代,其余各国之富商政要,亦不计其数。

据不完整统计,李氏入闽始祖火德公后代,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经过八百多年的开枝散叶,后裔人数竟达到千万之巨,每到春分、清明祭祖之时,来自全球各地区的李氏后人,都将在宗祠内外展开万人祭祖活动,以表达对这位先祖的崇敬和无限感恩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