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成吉思汗的古墓究竟被埋在了哪裡?真的沒有人知道嗎?


作為一個曾經征服了半個世界的雄主,成吉思汗的的陵墓肯定埋藏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如果能夠找到,說不定會比秦始皇陵出土文物還要壯觀。

這並非我誇大其詞,成吉思汗前後掠奪過幾十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其獨有的文明,所以成吉思汗的墓中必定可以找到一些可追溯那些國家歷史的文物。

但關於他的陵墓到底在哪,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因為蒙古人的入葬習俗跟別的國家有很大的區別,但現在有流傳著對於陵墓位置的幾種說法: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

  • 寧夏境內六盤山;

  • 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 蒙古國境內肯特山南面、克魯倫河北面;

  • 張家口。

而這麼多說法中唯獨六盤山陵墓的說法流傳最廣,因為成吉思汗是在1227年夏季來到六盤山避暑時去世的,而六盤山就在甘肅清水縣。

但成吉思汗是草原出生的人,他在世的時候從未把任何國家放在眼裡,也就是說他對漢文化也並不痴迷,所以入葬的習俗不會按照中原文化的形式葬在山上,而在六盤山上也從未發現過墓地。

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的王族們在入葬後,會讓幾百匹馬在墓上來回蹦跑踩踏,直到把地面踏平,然後再種上樹木花草,再派人看守,直到地面沒有任何痕跡後才會離開,如果發現知情者都會被殺死。當然,這種入葬習俗只限於那些皇族成員,普通人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的。

關於尋找墓地位置還有一則說法

在辦理入葬時,他們會在陵墓前殺一隻駝羔,讓母駝看到駝羔被殺的場景,等到參拜陵墓時,再把母駝帶來,母駝一到駝羔被宰殺的地方就會發出哀鳴聲,這樣人們就可以確定墓地的位置。在古代,蒙古人的墓地也都是隨地而葬,因為遊牧民族依牧草而居,一旦有人去世也就隨地葬在放牧的地方。

等到某天需要祭拜先人時他們再回來找墓地就很難找到了,因為牧草再長出來會覆蓋原來的地方,大多數人不會再取尋找墓地,但也有小部分人會祭祖。草原人民相信隨地入葬可以融入自然,因為他們的食物是來自自然的饋贈,來自長生天的饋贈,他們的一切都來自腳下的這片草地。

因此,作為草原帝王的成吉思汗也肯定會遵循來自祖先的入葬方式,蒙古人的觀念更漢人不一樣,他們更喜歡把陵墓建的更隱秘,這也是為了預防有人覬覦陵墓內的寶藏。

隨著時間的流逝,成吉思汗的墓地沒有文獻記載,黃金家族的成員也不曾有任何記憶墓地的位置,所以直到現在都沒有成吉思汗墓地位置的說法,上面的幾個陵墓位置都是世人猜測而已,當不得真。


大國布衣


  在700多年前的蒙古地區,曾經發生了一起十分殘忍的血案,有將近上萬人被無故殺害。那麼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某一天,在廣闊的草原上出現了一支軍隊,騎著馬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將軍,是鐵木真的部下。在大軍的中央,士兵們一起推動者一輛體積很大的木車,車身上被蓋著黑布,裡面裝的什麼也看不到。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只要出現在軍隊視野裡的部落或者村莊,都會被士兵趕盡殺絕,無一活口,那麼這些人到底在幹什麼呢?根據史書記載,木車上有一副棺材,裡面躺著的那個人,是當時所有人都害怕的人,而這個人正是成吉思汗。

  

  歷史上關於鐵木真的死因有著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成吉思汗每天都要換不同的女人陪侍,最終造成了死亡。也有人認為,成吉思汗喜歡打獵,在一次打獵過程中從馬上摔了下來,最後導致死亡。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成吉思汗的死大家並不怎麼關心,大家關心的是,在他死後,他的棺材到底被埋在了什麼地方?

  

  不過說到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歷史上無法解答的謎題。眾所周知,在封建時期,古代帝王都非常注重自己死後會有什麼的排場下葬,所以越熱鬧越好,因為這樣才顯得自己身份很重要,更讓人們記得住他比如說大家熟悉的秦皇陵,以及乾陵,因為帝王權力的巨大,所以他們在死後可以用數萬人甚至幾十萬人陪葬,而且他們的墓室也都是修建的十分大氣磅礴。但到了成吉思汗這裡,為什麼卻成了一個謎底呢?

  

  據說因為成吉思汗連年征戰,但是恰好到了最重要的時候身體卻出現了狀況,於是他趕緊讓軍隊向北後撤,而且還跟自己身邊的下屬說,假如自己在半路上去世,那麼就秘不發喪,而且還要封鎖所有的消息,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讓敵人聽說這一消息。也許成吉思汗也在考慮,如果自己的死訊和墓地被人得知,那麼用不了多麼久,自己的仇家就會來報復自己的墳墓。那麼事情的真實情況就是這樣這樣嗎?那麼成吉思汗到底被埋到哪裡了呢?

  

  大家所知道的成吉思汗墓,應該是在鄂爾多斯的草原上,而且從外觀上來感覺,這座古墓的確是非常的氣派,和其他皇帝的陵墓比起來,絲毫不會遜色,而且每年都會有不少人前來祭奠這位草原上的英雄。但要說的是,這座古墓並不是真實的成吉思汗墓,因為墓室中並沒有他的棺槨。

  

  還有一種說法,成吉思汗還年輕的時候,被他的仇人追殺,之後他藏到山上,在這個時候他對天發誓,一定要打敗所有的敵人再統一大草原。後來成吉思汗的力量越來越大,所以他覺得是這座山給了他力量,後來他還吩咐他的兒子,如果自己死後就把自己葬在這座山裡。不過成吉思汗一生去了太多的地方,所以他到底去了哪座山誰也不知道。一直到今天,成吉思汗埋在哪裡仍然是一個沒有解決的謎題,但他留下的那種勇敢的精神卻一直激勵著世人前行,草原上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像那雄鷹般展翅翱翔,就像太陽那般耀眼奪目,更像馬兒奔跑沒有邊疆。”


孤城影隨


我來回答,成吉思汗卒於1227年夏天,見諸記載的是,在攻取西夏的幾天後,成吉思汗疾病發作,死於急症,終年65歲。儘管有各種傳說,但大多不足為信。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塔塔爾妻子也遂幫其整理了遺容,隨即,在衛隊的護送下,返回蒙古。至此,再無成吉思汗安葬、陵寢的任何記載。有關成吉思汗陵寢的秘密,就成了千古之謎!

據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蘇聯曾組織考古,勘察了所謂的蒙古禁地,既位於今蒙古與西伯利亞交界的,肯特山脈方圓數百里的一個地區,在成吉思汗時期,就已經劃定了的,除了黃金家族的成員,其他人禁止進入的地區。如果有成吉思汗的陵寢,這個區域是最有可能的。

經過數月的勘察,一無所獲,隨後、這一地區成為了駐蒙古蘇軍的基地,一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蘇軍撤出蒙古,也沒有關於成吉思汗的相關報道。

根據歷史記載,以及成吉思汗的宗教信仰,蒙古人葬禮的習俗,最大的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寢並不存在,只是後世人們的猜測!

其一、蒙古人普遍信仰薩滿教,而成吉思汗本人是萬物有靈論者,信奉長生天,崇尚自然,沒有輪迴的概念,所以,也沒有保留遺體的意願,生於天,死後也歸於天,才更符合成吉思汗本人的願望。

其二、喪葬的禮儀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蒙古人信奉長生天,蒙古草原自古的喪葬禮儀就是天葬,這也是融入長生天的最好方式,人的靈魂才可以最大化的昇華,而葬於土地,顯然是和這一習俗相違背的。

其三、據史料記載,也遂整理成吉思汗遺體的細節是,以香料擦拭身體,以白袍裹身,最後裹上厚重的毛毯,這樣的處理遺體的方式,顯然是不適合土葬的。

所以,成吉思汗最有可能的喪葬方式就是天葬,而葬禮的地點,最有可能的就是蒙古禁地的某一特殊地點,現今,內、外蒙古無處不在的所謂成吉思汗陵,只是用於祭祀成吉思汗的場所而已。


三體之外


蒙古帝王實行密葬,不允許用文字記載墓地,也不用實物、土堆標記墓穴,因此成吉思汗死後埋在哪裡始終是個謎。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包括蒙古、美、英、法、日等國的考古學家多次攜帶現代探測儀器勘察,仍然沒有找到。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公認是他的衣冠冢。那麼,成吉思汗埋在哪裡,真的就無從下手了嗎?從蒙古族喪葬習俗方面去推測,或許能找到線索。

一、喪葬風俗決定成吉思汗埋在六盤山

據《蒙古風俗志》記載,蒙古人葬法有風葬、石葬、樹葬、水葬、土葬(深葬是土葬的一種,蒙古王公貴族多用此葬法)、火葬、野葬等多種形式。風葬、石葬、樹葬是最古老的葬法,公元九世紀以前使用,到成吉思汗時代早已棄用,僅極個別蒙古小部落仍然保留石葬傳統。臨水而居的蒙古部落有水葬傳統,但不普遍。火葬和野葬是蒙古族皈依藏傳佛教後才有的,窮苦人一般野葬,高級喇嘛多用火葬。

藏傳佛教在成吉思汗死後20年才傳入蒙古,忽必烈是第一個皈依藏傳佛教的蒙古皇帝,明朝時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因為大力推廣藏傳佛教,死後採用了火葬。如此說來,成吉思汗死後只能採用土葬,而且是蒙古王公貴族慣用的深葬。蒙古族葬法雖多,但只有深葬才有大量陪葬品。成吉思汗一生征戰消滅不少國家,搶掠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他自然希望死後帶入天堂享用,採用深葬也就順理成章了

深葬墓穴雖然深達九尺,但仍然屬於土葬。蒙古人土葬時,需要在選定地址挖坑,坑口必須朝著太陽昇起的方向。東、西蒙古土葬停靈時間有區別,西蒙古一般三至七天出殯,東蒙古則當天出殯,停靈時間不超過一個時辰(即2小時),人死時點一炷香,燃盡後再點一炷,第二柱香燃盡即出殯。成吉思汗是東部蒙古人,遵循東蒙古土葬風俗,很可能當天已入土

二、成吉思汗死亡時間決定埋在六盤山

公元1227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因天氣炎熱,在六盤山避暑。西夏都城中興府被蒙古兵圍困半年之久,早已糧盡援絕,6月西夏發生強烈地震,導致瘟疫流行,內外交困的西夏只得投降並獻出王妃,7月成吉思汗即病死於六盤山。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多種說法:一是《蒙古秘史》記載因多年征戰、積勞成疾而病死,二是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者普蘭諾·加賓尼自傳記載被雷擊身亡。三是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傳記記載因攻城中箭而死,四是被西夏王妃報復致死

第四種說法源自《蒙古源流》的記載,經常被獵奇、獵豔者提及,說的是:西夏投降時被迫把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獻給成吉思汗,這可是個大美人,成吉思汗一見她就慾火焚身,當晚就對她霸王硬上弓,沒想到古爾伯勒津郭斡是個烈女子,趁機咬掉了成吉思汗的命根子,然後自殺了。成吉思汗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豈能忍受如此劇痛?不久他就疼死了。

關於成吉思汗的墓穴,也有四種說法: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某處,依據是史書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曾經站在肯特山(漢朝稱狼居胥山)上,對隨從說過:“我死後就葬在這裡”。二是位於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依據是《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三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因為成吉思汗陵墓在這裡。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因為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屍體很容易腐爛,最遲三天內必須安葬。

無論成吉思汗死於哪種原因,他死於六盤山都是鐵的事實。當時的交通條件以戰馬速度最快,戰馬日行200公里已是極限,從甘肅六盤山到蒙古國肯特山或新疆阿勒泰山,直線距離都在1500公里以上,戰馬最少要8天才能到,這麼熱的天,屍體早都腐爛了。離得最近的內蒙古鄂爾多斯也相距900多公里,戰馬5天才能到,屍體仍存不住。從實際出發,成吉思汗墓穴最有可能在六盤山!


史盲球盲過濾器


歷史上有一個王朝的所有皇帝,都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個朝代,就是元朝。明朝有個叫葉子奇撰的《草木子》中有記載。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後,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什麼意思呢?就以元太祖成吉思汗為例。當年在打西夏的時候被射了一箭死了,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了一個深坑秘葬。他的遺體,是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中,然後獨木棺下葬以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之。為了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跡,萬馬踏平之後,再用帳篷將周圍的地區全部圍起來,等到墓葬地面上的草長出來,與周圍的草無異,才將周圍帳篷撤走。

那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洩露了。歷朝元代的皇帝,也是一樣,都是薄葬簡喪萬馬踏平。等草長鶯飛的時候,這個墓地是沒封土,沒有跡象,沒記號,沒有文字記載。一望無際都是茫茫大草原哪裡去找。不是說元朝皇帝們都很節儉,有些是驕奢淫逸。而是民族喪葬習慣使然,當然也是為了防盜的目的。至於具體的位置,這裡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在行葬時,宰殺一隻駝羔埋在陵前,讓母駝看到駝羔被殺的情景。待到參拜陵墓時,把母駝牽來。母駝一到駝羔被宰殺的地方,就發出哀鳴,人們就可以確定陵墓的地址。

所以呢,到現在為止,咱們國家。還沒有挖出過元代皇帝的任何一個墓葬啊。從這個角度來講,元朝所有皇帝的墓是最神秘的皇帝墓葬。


那時情節


7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於漠北,裹挾著蒙古草原上的滾滾鐵騎,將戰爭的硝煙漫卷了整個歐亞大陸,奏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宏偉樂章。鐵木真的名號也因此響徹世界,成了讓人聞風喪膽,戰無不勝的征服者。


不過,再強悍的英雄人物也終歸敵不過自然規律,鐵木真也是凡人,同樣逃不過生老病死。1227年8月,鐵木真在親征西夏的途中,死於六盤山。

傳說成吉思汗死前曾留下三個遺囑:一是由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二是要利用宋金之仇,聯宋滅金。三是他死後秘不發喪,確保所有人不知道他的葬身之地。

而他的墓地,截止到現在諸多國家都在尋找都是一無所獲,居然不曾在歷史的歲月中留下任何痕跡。

那麼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墓葬最有可能在哪裡?

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談談為什麼鐵木真的墓葬難以尋找?


一、鐵木真的下葬地點非常秘密。


鐵木真死後,手下將領遵循大汗遺命,“密不發喪”,由最忠心耿耿的將領把遺體運回故鄉。趕造好陵墓後,成吉思汗遺體被深埋地下。葬後,又出動上萬馬匹來回奔跑,將墓地踏平,然後植木為林。隨後,為首的將領命令800名士兵將造墓的1000多名工匠全部殺死,而這800名士兵旋即也遭滅口,以防止暴露埋葬地點,使得成吉思汗的皇陵能夠永遠不受打擾。  

另據傳說:成吉思汗下葬後,為保密起見,除馬匹踏平墓地外,並以一棵獨立的樹作為墓碑。為便於日後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墳上殺死了一隻駝羔,將羔血撒於其上,並派騎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長出以後,墓地與其它地方分辨不出時,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讓當時被殺駝羔的母駝作為嚮導,引人們前來祭拜。


二、蒙古人的喪葬習俗。

蒙古人信奉薩滿教,他們將人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認為肉身取自大自然,死後自然要回歸大地。蒙古人在死後3天就必須下葬。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如果肉身腐爛還沒有下葬,那麼靈魂就將無所依附,更上不了天堂。

因此,蒙古人祭祀時,主要祭祀先祖的靈魂,而不是肉身。按照薩滿教的信念,人之將死時,其靈魂將會隨著最後一口氣,依附到最近的駝毛上。在鐵木真臨終前,手下就取來白色公馱的鬃毛,讓他的靈魂附著在這縷駝毛上,現在這縷駝毛,就放在鐵木真的衣冠冢裡。


因此,蒙古人死後,對屍骨埋在哪裡,並不看重。反而對靈魂的安放處,十分重視。靈魂的歸處,就是後人祭祀的場所,這也增加了尋找鐵木真墓的難度。


那麼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墓葬最有可能在哪裡?

近年來,各國考古學家都對鐵木真的陵墓展開了調查,各種線索紛至沓來。

2002年,美國的考古學家,也聲稱在烏蘭巴托東北300多公里的地方,發現了疑似鐵木真墳墓。

同年,俄羅斯專家又提出,鐵木真的墓地應該在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境內。

目前,各國考古專家對成吉思汗墓地的圈定位置,比較認同四個地點:

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

二是位於蒙古國的杭愛山;

三是位於中國寧夏的六盤山;

四是位於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境內的千里山。


我國考古學家曾經在內蒙古的千里山發現過成吉思汗的家族圖,上面畫著成吉思汗的三個妻子,四個兒子的頭像,成吉思汗的陵墓埋在這裡也是有可能的。


最近,一支分別來自日本和蒙古的聯合考古隊宣佈:他們找到了可能打開成吉思汗陵墓之謎的“鑰匙”———成吉思汗的“靈廟”,如果“靈廟”身份得到確證,那麼將會在靈廟方圓12公里範圍內鎖定成吉思汗的陵墓。

這可能是21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總之,鐵木真的墓地,至今仍然不得而知。


總結:成吉思汗陵墓難道真的是一個永遠無法揭開的秘密?借用當年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訪華時說過一話話:“成吉思汗在他的遺囑裡說道,讓他的陵墓永遠不讓世人知道。我們遵循成吉思汗的這一遺囑。我認為,成吉思汗陵墓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這並不重要……讓它永遠成為一個謎底似的問題,使那些願意猜謎底的人繼續猜這個謎底吧。”


路之意


成吉思汗墓到底在哪裡?

成吉思汗作為一個征戰半生,馬蹄橫掃幾乎整個亞洲的一位大英雄,在六盤山不幸去世,年紀不大,正是他施展雄才偉略之時,英年早逝,不禁令人惋惜。

成吉思汗墓到底隨葬了多少珍寶,或者歷史文物?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對後人、對歷史都是一個損失。

現在,有關成吉思汗墓地埋葬之處,有多種傳說。

主要有:六盤山地區,處在寧夏境內;阿勒泰山地區,處在新疆北部境內;肯特山南面與克魯倫河北面之間的地帶,處於現在的蒙古國境內;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地區,處於內蒙古境內;張家口附近,處於河北省境內。

這其中,蒙古國只承認成吉思汗陵寢處於蒙古國,不承認處於我國境內,有些歷史,蒙古國都不承認,極力想與中國撇清關係,這有歷史原因,我們都理解。

從蒙古族死後安葬的習俗看,就地葬在六盤山地區的概率最高,因為,成吉思汗是在1227年夏天,來到現在的甘肅省清水縣六盤山地區,避暑時去世的,蒙古人死後有三天就要入土的風俗習慣,而且,夏天,氣候炎熱,當時交通又不發達,又沒有冷凍設施,是沒辦法運回部落去安葬的。

再有,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有跟著牧草遷移放牧的習慣,人死後,喜歡就地埋葬,迴歸自然,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大漢,肯定要遵循蒙古民族的安葬習慣,所以,沒有必須拉回部落的要求和必要性。

並且,據《蒙古秘史》記載,蒙古的貴族死後,會選好一塊墓地,將人葬入土中,之後驅趕馬群在上面跑動,將整塊地踏得不留任何痕跡,之後長出草來,就誰也找不到墓地了。

為了祭祀祖先,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墓地殺死一個剛生下不久的駱駝,並讓母駱駝看到,並聞氣味,母駱駝對這個地方就會記住,多年後都會找到這裡,到地點後,母駱駝就會哀嚎不止,人們就在母駱駝停下哀嚎之處祭祀祖先。這種風俗習慣就是為了不讓後人盜墓,所以,成吉思汗就是在六盤山安葬也是正常的,既不用擔心被別人找到墓地,又不用長途跋涉運送屍體,還遵循了蒙古族的習俗。

再者,蒙古人敬畏的是大地和水草,隨處安家,居無定所,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崇尚大自然,不喜歡被人打擾死後的靈魂。所以說,成吉思汗也不可能像漢族人那樣事先修好陵寢,死後再運回陵寢安葬,因此,就地安葬在六盤山的概率極大。

安葬在新疆境內和河北張家口地區的可能性也不大,新疆路途遙遠,按照當時的運輸條件,將一具屍體長途跋涉,翻山越嶺的運到新疆安葬可能性太小,不具備那個條件。

張家口是漢族居住地,也不具備安葬後,馬匹踩踏至無痕跡,長草掩蓋的條件,所以說,也不大可能。

鄂爾多斯市附近,距離六盤山不算太遠,用馬匹拉著屍體,快速運到此處,安葬在草原裡,再用馬匹踏地,倒有可能。不過,當時的運輸條件,從六盤山到鄂爾多斯可不好走,特別是,還要在三天內,並且還要保持屍體在夏天炎熱的氣候條件下不腐爛,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過,這一切都是猜測,因為沒有文獻記載,都是口口流傳,都是傳說,沒有依據。

再說,就算是找到了成吉思汗墓,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又不想起用寶藏,打擾老人的靈魂安靜又何必呢?就不用再去為此事費心了,就讓他成為傳說好了。

以上幾個傳說之地,也就一笑了之,不要當真了,因為,沒什麼意義。找到就好好保護,找不到就算了吧。


大夫覺成


現在地球人都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墓在那裡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們這個民族的墓葬習俗,大家可能就會明白為什麼現在沒有人知道成吉思汗的墓在哪了。

成吉思汗為蒙古人,當年率兵攻打西夏,結果就死在這次戰爭中,至於怎麼死的也是有幾種說法,一種是病死的,一種是受傷死的,更離奇的一種死法是西夏王妃把他命根子咬斷而死的。雖然成吉思法汗死了,但當時並沒在向外公佈,一直等到西夏投降了,成吉思汗的兒子拖雷才密秘運著成吉思汗的屍體回到蒙古汗國行宮,然後對外宣佈成吉思汗的死訊。

“我的墓永遠不讓活著的人知道!“這就是成吉思汗的遺囑。所以他是密秘下葬。而蒙古人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遊牧民族,所以這族就是走到哪,就住在哪,而且關於其墓葬也不像我們漢族,他他的文化是薄葬。

蒙古的墓葬分為幾種形式:野葬、深葬、水葬、火葬。所謂的野葬就是死了扔在那裡,讓鳥呀,獸呀吃掉,有點類似於天葬吧。當然如果在某塊牧地上進行野葬,這種情況下放牧是沒法放了,這個地方就得禁牧一段時間。

另一種就是深葬,深葬就是挖個深坑,將屍體放進去。據宋人筆記中說道,成吉思汗被安置在一個獨木棺中(獨木棺就是指截取一截樹幹,將中間掏空把屍體放進去),然後深葬了。

蒙古人的墓不像漢人的墓會堆成一個高於地面的墳頭,他們是將棺深埋後,然後將用萬馬將土踏平。然後再用帳篷圍起來,直到地面上長出草與周圍一樣。然後再牽一頭母駱駝和它的幼仔過來,將幼仔殺死在墓地。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據說母駱駝會記住它的幼仔被殺死的氣息,如果來年要來祭祀,牽著母駱駝過來,隔好遠母駱駝就能找到當年他幼仔被殺死的地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然後又沒有具體的記載,成吉思汗的墓當然就沒有人知道在哪裡了。至於現在的我們大家所知道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個衣冠冢而已。


關注我,一起撩史


史海講經人


成吉思汗鐵木真正的陵墓在哪裡可以說至今都是一個世界歷史未解之謎,因為人們普遍認為他位於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陵墓只是其衣冠冢。

而由於蒙元皇室歷代帝王包括成吉思汗在內遺體下葬都是實行的秘葬,所謂秘葬就是根本不在陵墓的地表作任何標誌和殺掉任何可能洩露陵墓消息的人,據說成吉思汗遺體下葬之後蒙古士兵通過萬馬齊踏破壞了陵墓地表的人工痕跡,還把參與修築陵墓的工人甚至是士兵都給殺害了以防止他們將成吉思汗真正陵墓的各種信息給洩露出去。


最終只有包括蒙元皇室高層成員等極少數人知道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墓在哪裡,他們尋找成吉思汗真正陵墓的辦法就在陵墓前當著母駱駝面殺了小駱駝,然後每當需要祭祀的時候就牽著母駱駝聞著小駱駝的氣息找到陵墓,但是元朝滅亡後成吉思汗的子孫自己都自顧不暇了,因此估計連他們也不知道其真的陵墓在哪裡了,當然就算他們知道也不大可能告訴別人的。

所以關於成吉思汗真正陵墓究竟在哪裡人們到現在也只能是猜猜猜了,現在人們都在猜成他真正的陵墓可能是位於這三個地方,有人認為可能是位於中國新疆阿爾泰山某個地區,據說有人已經發現了阿爾泰山某地有個經過人工改造的山了,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位於成吉思汗從小長大的現今蒙古國肯特山,畢竟成吉思汗想要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也是有可能的,還有人說位於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成吉思汗陵其實就是其真正的陵墓,說是衣冠冢只不過是故佈疑陣而已。



當然除了這些地方還有人猜測成吉思汗的陵墓在其它地方的也有,比如有人也認為成吉思汗就埋在其去世的六盤山某地等等地方,總之目前來說成吉思汗真正的陵墓究竟在哪裡人們還在不斷的猜猜猜,不過個人還是希望成吉思汗真正陵墓最終是在中國被發現的。


執斧談史說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沒有人知道的。

蒙古族是遊牧民族,平時不但要遊牧,還要征戰。

對於蒙古男人來說,死亡很正常,是隨時可能發生的。

蒙古族沒有漢族那種厚葬的習慣,歷史上有過野葬、土葬、水葬、火葬的習俗。

在成吉思汗時代之前,蒙古族大體是這樣。

如果是普通牧民去世,遺體奉行“野葬”。所謂野葬,說白了都是將屍體暴露於荒野之中,讓鳥獸吃完然後風化。埋葬死者地方需禁牧1至數月。

直到近代因為人口增多、牧場利用面積增大,各種食腐性飛禽走獸減少,野葬這種習俗才禁止使用。

如果是貴族,比如部落領袖死了,基本也是野葬。只有很少的人,是所謂深葬。深葬是土葬的一種形式,是深深的挖一個坑,將土挖出來放在傍邊。屍體洗乾淨埋進去,不用棺木,然後將挖出來的土填上去。

蒙古人沒有漢人那種墳(將土包高高隆起在地上),同地面平行。

幾年後一旦草長出來,這裡就很難辨認了。

有些人會在這裡對一些石頭,作為記號。但茫茫草原,想要發現這些石頭堆並不容易。一種說法是將一頭母駱駝和一頭小駱駝帶到墳墓前,然後將小駱駝殺掉。

母駱駝具有較強的識別能力,第二年也能找到這個地方。但這終究是傳說而已。

其實,因為蒙古人喪葬均沒有什麼陪葬物,所以也不存在盜墓一說。

而且蒙古人後來篤信藏傳佛教,敬畏鬼神,一般也不會去侵犯陵墓。

成吉思汗死後,應該就是深葬。成吉思汗生前有很多敵人,為了防止毀壞屍體,深葬以後沒有留下記號。

陵墓在馬踏之後,來年春草發芽,和其他草原融為一體,根本找不出埋葬的具體地點。若干年以後,自然沒有人知道他埋在哪裡,哪怕是當年參加埋葬的人。

有趣的是一種說法:成吉思汗真正的安身之地就在內蒙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中,雖然史學家一般都認為這是一座衣冠冢。但是成的第34代嫡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成吉思汗陵並不僅僅是一個衣冠冢。更有很多秘密,但是無法將之布公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