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蝙蝠是冠狀病毒的源頭,那我們為什麼不滅絕它們呢?

狂犬病毒、SARS、埃博拉,現在又有新型冠狀病毒都來源於蝙蝠。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不把蝙蝠消滅呢?

蝙蝠是冠狀病毒的源頭,那我們為什麼不滅絕它們呢?

筆者經過查找,發現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蝙蝠生態鏈中重要的一員

生態鏈是環環相扣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試想如果螳螂滅絕了黃雀,說不定是缺少了一個必不可少的食物來源,而因此一起滅絕。而黃雀的滅絕往往會滅絕其他生物。生態鏈的崩壞是不可逆而又致命的。

其二、蝙蝠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雷達就是受蝙蝠啟發而研製出來的。最近,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細胞·宿主與微生物》上的研究顯示,蝙蝠體內一個被稱為“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干擾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使蝙蝠剛好能夠抵禦疾病,卻不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或許將來人類就能找到更多治癒疾病的方法。

其三、蝙蝠的數量多,分佈廣

別看如今人類成為了世界的霸主,但是實質上,蝙蝠佔了哺乳動物整體數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很難去滅絕。他們或存在於深山,或存在於洞穴,往往不會與人類所接觸。

所以,或許蝙蝠並不應該受到譴責,而吃野

生動物的人才應該是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