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住在澳大利亚悉尼有安心的感觉吗?

广州澳星出国


这是个问新移民的问题。

新来的大多选悉尼,安不安心取决于经济状况,受教育层度,年龄,所选住的地区等。国内新来的实际上大至有三个经济层次:上中下。上层的来悉尼除非年龄过大这安心不安心本来就不是个问题,都富人区,像我这边strathfield的是如鱼得水因为悉尼本来就是全世界富人移民的首选目的地,没有之一。在海边的更好。中层当然安心,不用问,下层前几年会需要打拚,主要是悉尼房价太高,一买下房了,立马会安心!

有些例外的是一些非准移民(移民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有违于此者归此类),那情况就复杂了。


用户6897187808043


澳大利亚是个治安很差的地方。现在华人四面楚歌,如果是中国女生晚上不敢单独出门。我朋友女儿在那里读高中现在读研究生了。钞票用掉国内上海的二套房子的成本,结果晚上小姑娘不敢出门吃夜宵。走路只走光亮的地方。如果不小心有可能被绑架抓去做性奴或在暗网卖掉。我在上海有二套房子,在周庄有一套360平米的别墅和自留地2分。也没有觉得日子怎么幸福。总有一天我会泡到澳大利亚洋妞的。


爱你湾43959601


每个城市都有好区和差一点的区,因为悉尼大多还是住别墅,一定会有人担心安全问题,尽量避免乱的区。我在悉尼生活这些年,很少听说身边有入室盗窃之类的事情,大体上来说是很安全的。


澳叔叔


朋友在悉尼出差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华裔司机,聊天才知道,对方在国内时,居然是“神州工程”的工程师。于是有了下面的这番对话。

朋友

你从国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变成澳洲的出租车司机,心理上会失落吗?

的哥

开始当然会有落差,但很快就适应了。在这里,开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有社会尊严,待遇比白领还好,各种休假休息。没觉得什么不妥。

朋友

你在国内发展得也不错,为什么要移民呢?

的哥

主要还是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好的健康和发展。我有两个儿子,几年前和我一起来澳洲的。现在长子大学毕业两年多了,在悉尼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不用我们做父母的帮衬,就买了房。二儿子现在正在读高中呢。

朋友

放弃了国内的工作,你后悔过吗?

的哥

我觉得很值得,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朋友说,这位司机的气质和心态都很棒,一脸的幸福与满足,真诚而开朗的笑容挂在脸上。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父亲的行为也不完全是牺牲呀。他就是过着一种朴实、实在、真实而有质量的生活。

从养猫到微聊,孤独寂寞了吗?

还有一位朋友,移民到加拿大后买了九只猫,然后买了一大片农场雇人耕种。自己则在国内媒体上写写时评,日子过得悠哉悠哉,除了有点寂寞。每次他一回国,必定是每天呼朋唤友,觥筹交错,仿佛要把魁北克那些寂静无人的夜晚弥补回来……也难怪很多人问:在国外寂寞了怎么办?

这并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寂寞就是代价啊。你不吸雾霾了不吃地沟油了不用假药了,是不是得损失点什么?更何况,寂寞是全人类的通病,还有孤独,基本在哪儿都会有。不是打几圈麻将吃两顿火锅能解决的。

并且,在当下的信息化之下,寂寞也是很容易排解的。现在的许多海外朋友,经常日夜颠倒地参加国内微信群的讨论。有时候会在半夜冷不丁来一句“中饭时间爬楼完毕受益不浅”之类的话。许多事件也并没有错过,朋友圈全是直播和转载。下几个客户端,尽在掌握。跟过去老华侨们半个月才等来祖国的一张报纸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很多时候,寂寞就是缺乏一种共同的氛围和认知。

出国后,如何融入海外主流社会?

还有人说,移民后,无法融入国外的主流社会,各种被歧视云云。

可是:

你没出去的时候就是在主流社会吗?

你七年连续纳税够了吗?

摇到车牌了吗?有学区房吗?

交赞助费吗?有暂住证吗?

什么?你有钱?你有钱你有证吗?

有钱没证你能买二套吗?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往往哑口无言,即使是融入国内主流社会,往往都是一厢情愿的想象。进入国外的主流社会,更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不是可以坐享其成的。

有时候,真的是需要牺牲一代人或者两代人,才能完成这种阶层的上升。想想看,同样是需要付出努力,你认为在哪个环境之中,竞争更为公平?阶层上升的通道更为顺畅?这并不是很难得出答案的问题。

出国后,如何和外国人交流?

说到融入主流社会,很多人又会抱怨,连和外国人打交道都成问题。这,可能是中国人在域外的最大困境,但是要解决,也不算难。答案只有一个:做一个真实且真诚的人。

首先,要过语言关就不必说了。尽量多学,多找人聊,如果是同龄人,在欧洲肯定要聊足球,聊八卦。跟美国人聊天,你肯定得从NBA、NFL这样的话题聊起,或者你得会在后院烧烤,懂点烘培之类的,也能聊得起来。

其次,就是更准确地了解祖国,尽量在所在国主流价值观的坐标系里了解中国。这样,才能在别人问你中国的情况时给出最合适的回答。不要认为双方眼中的中国不一样,就觉得对方有敌意,而是应该敞开心扉,真诚沟通。有些有争议的话题,不妨搁置,多听听外国人的观点,了解分歧的根源是什么。

主流社会都是有主流价值观的,不然怎么融入?多跟当地朋友探讨热点问题,关心所在地发生的新闻和故事,这才是融入的正确姿势。

移民,到底改变了什么?

人的出生地在哪里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但生活与生命的质量高低,却有着相当有共识的标准。移民,有可能改变了大家的身份,改变了大家的社交圈子,改变了大家的价值认知……但是最终,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移民,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前文讲的那个澳洲华人司机,如果不出国,也许正在为北京的学区房而发愁。孩子生长在什么的环境中,其实决定了你的家庭、你的家族未来的境况如何。有时候,不是你能给孩子多少财富,是你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移民,只是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起点。


广州澳星出国


在悉尼住在一个距离市中心二十多公里的地方,一栋两层小别墅,两个孩子一条狗,周围环境都是别墅和大草坪,距离最近的商场开车去大约五六分钟,孩子走路上学大约十分钟,生活很简单,有很多做饭收拾房子的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长大,有时会开车去远点的地方玩,海滩商场,没有国内精彩比较平淡。我们是新移民,还有很多事要做,但每天还是乐也融融很安心


比华利山的住客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之前写过的一篇悉尼人文,供参考。


悉尼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12个时辰,24个小时,就没有标答。

- 夜半 -

在澳洲久了,有两件事进步特别大:酒量和厨艺。彼时深夜的酒局基本都到了下半场,正是舒服的状态。

对一些人来说这是无聊夜生活的最大乐趣

对一些人来说也是经常在发生的farewell party

“不敢说爱你,怕哪一天失去你。”指的就是悉尼吧。

刚刚从塔斯“考察”回来的z姐决定还是再续一个课程,争取留在悉尼;

来澳六年,上学工作拿pr买房,现在还有一份高薪体面工作的b,是很多人奋斗的模版;

留澳十年,错过黄金移民期的会计momo ,大把的青春浪费在与渣男的恋爱中;

来澳洲旅行的k靠着自身魅力,找了个当地男朋友,4个月闪婚,第二年抱娃;

s毕业后不看好目前移民的大形势,已经坐在了回国的飞机上;

在游客与移民交织的悉尼,

这些相似的故事总在我们身边平静上演。

- 鸡鸣 -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悉尼么?见过。来到澳洲之后,三点之前没合过眼,是屡试不爽的聊天破冰话题。

“世事一场大梦,可我睡不着觉”

睡不着觉干嘛呢?编辑了又修改最后取消发送的朋友圈文案,最后只是平静地把朋友圈设置成仅一个月可见,都是凌晨两三点上演的小剧场。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能读懂我的朋友圈,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能暗察我的小情绪。

- 平旦 -

有人“凌晨三点不回家”,有人“凌晨五点已上路”。

同一条路上,会有从opm回家的蹦迪选手,也有赶往Flemington早市的店主,City那家卖饺子的店也开始准备食材了。

没有标准的生物钟,只有标准的尊重。

- 日出 -

“都9012年了,这些关于澳洲留学生的鬼话,居然还有人信。”

微博上一直不缺埋汰澳洲留学生的留言,在深夜的图书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精力去应付那些。

ivy蹦迪买醉的是我,悉大Fisher刷夜的是我,周末Chatswood图书馆占座的也是我。

你说悉尼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 食时 -

说澳洲人少的,大概没见过早高峰的悉尼吧。

Townhall站里每个人走过都能带一阵风,3号站台第一节车厢的人会稍少一些,通勤的人身上浓浓的香体膏的味道也没那么密。

有时候掐点儿赶车,小跑几步也没赶上,列车员看到还会幸灾乐祸地冲你发笑。

- 隅中 -

Brunch,咖啡,蓝天;跑步的,遛狗的,买花的。

都是些让人满心欢喜的小事。

这些细碎的片段,是可以分享在朋友圈不必分组可见的内容。告诉关心自己的家人 ,悉尼特好,一年有绿,四季有花。

凌晨那些情绪,都消解成朋友圈的一张美照。

- 日中 -

中午吃什么是世界所有人的世纪难题,悉尼的难就在于好吃的太多了,各国美食集大成者。

午餐时的八卦时间,也是文化大同。

一群人的休息时间,也是另一些人最忙碌的时候。街头那些骑着小电动的送餐员,赶上下雨天,都能日入300刀。

- 日昳 -

南边悉尼机场刚落地的航班,又送来一批萌新。踏入澳洲土地,怀着对未来几年的憧憬和对未知的茫然。

稳中带慌。

别怕,悉尼的好,没来过的人不知道。

- 哺时 -

办公室里改稿的改ppt改方案的,是一天里压力最大的时候,只能靠奶茶续着命,抗糖这事儿先缓缓。

身兼数职的职场妈妈Jess还要掐时间去接娃,她说:

“不乱生孩子是成年人最大的修养,现在的90后都在聊及时止损,可我还不敢停。”

- 日入 -

平均每分钟只能开12公里的晚高峰,骑自行车的速度能比开车快一倍。

记得刚来悉尼的时候特别没有归属感,直到有一次兼职下班,脖子上还挂着工作证没摘,走到火车站台望眼一看,都是一样疲惫的人在等下一班车。

居然在这一刻,感觉和这个城市走近了。

晚高峰车厢会安静好多,看到一对情侣互相倚靠着,也不知甜甜的爱情什么时候来找我。

- 黄昏 -

商场五点就关门了,天将黑未黑,所有的乡愁都化作了馋。

在悉尼得有几千家中餐,传说中铁打的Burwood流水的餐厅。

如果你在这混熟了,会知道已经连续在火炉前烤串将近10个小时的小哥,在国内好歹也算个中产之上了;亲自给你做奶茶的老板娘曾经也是朋友圈的白富美。

彼时,才是澳洲新移民的真实写照。

- 人定 -

此时夜色已深,Suburbs街道大都趋于平静,BAR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顶着一张不老的亚洲脸,每次买酒都被查ID也挺烦。一杯zombie下肚,今天的一切都能和解了。

嗯,我对悉尼稍微有点好感了。

何以为家的茫然

前途似海的果敢

悉尼十二个时辰

每一天都在上演

有的人想留下

有的人想逃离

长路漫漫踏歌而行

一路火光带闪

内心都还是童真而有梦想的人

就是你我的悉尼


歪歪欧尼


我感觉移民北上广比移民美加澳还要难!


脱胎换骨再创辉煌


在澳大利亚真正的感受就是你有劲能够使得上,你有多大能耐可以把你的全部能耐使出来,如果你想混日子那么在哪里都是混日子。在这边能实现你的中国梦,只要你努力。



雅贤翁


在异国他乡,好不好,自己心里清楚。

因出国留学,或有一技之长,靠个人奋斗,留在国外,这样会感觉还行。即使回到国内,也能二次就业。而那些原本就在国内,拿普通工资吃饭的,突然定居国外,只会坐吃山空,心中的苦楚,不会让国内亲朋好友察觉 ,只能住着别墅,做着小时候的各种梦。


木公鹤


人在悉尼,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