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是宝妈80后,公公有存款,又有养老保险,却每年向我们伸手要钱,该怎么办?

温州画眉鸟


有些老人有个通病,就是东西或者财产放在自己这比较安心,唯恐丢了,有些人上了年纪,会视财如命,不缺钱,但是还会拼命的挣钱,以至于卖几个瓶子,从百姓角度来讲,也许是不会享受吧


董先生要翻身


你们是八零后,公公每年都要伸手相应的要钱,我觉得首先第一点。你需要认清一下你公公他的一个人品,性格问题。他要这个钱是干什么用的,如果说。他要这个钱只是。为了给你们存起来的话,这个方面呢,还是比较好说的。如果说他要这个钱的话,是因为他去做一些别的项目。比如说。创业之类的,我们也可以理解的。如果说他要这个钱因为他去玩儿赌博之类的,那这个的话,我们也要相应的考虑一下。那首先你弄清这个。你了解清楚,公公要钱的这个。心态之后呢,我们才可以采取相应的一个对策。

首先第一个,如果说他只是单纯的。为了给你们攒钱的话,那么首先你得检讨一下你自己是否平时花钱。就过于大手大脚。然后呢,公公婆婆呢,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们是为了你们的好,那么你可以适当的节约一下花销,买一些必要的产品。然后呢,你可以和公公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你的孩子的每一项的费用。家庭的每一项的开支。再说一下你们的工资状况。那么你们。如果说都已经入不敷出了,我相信的,公公的,以后是不会再跟你们要钱,偶尔呢,也会给你们补贴一点。第二个呢,如果说你公公呢,是需要钱。去创业的话。那你呢,也可以坐下来过去跟公公聊一下这个创业的一个资金。创业的情况以及我家庭现在的一个状况。让公公呢,更加彻底的了解一下,要多沟通一下。这样的他,如果他就会有所考虑。第三个呢,如果说公公呢,用这方面的钱去打麻将,玩儿牌之类的。那你们就要慎重的考虑一下。那这个时候呢,就应该严格的拒绝。我觉得总的来说呢,一定要和公公多沟通,让他了解一下你们的收入支出状态。而且呢,要和老公多沟通。因为毕竟是他的父亲,让他和他的父亲更好的交流,更有利于你们的生活。谢谢



落花2927


俗话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结婚之后家里的琐事成了很多人的头等烦恼,特别是媳妇与公婆之间的问题,更是捋不清理还乱,就像是今年春晚贾玲和张小斐演的小品一样,看似和谐的婆媳二人,其实积累了很多矛盾,这也成了很多家庭的常态。

不过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并不能像小品中一样,吵一次架就能把问题全部解决,特别是遇到金钱问题的时候,作为局外人,这样感情与金钱交织的问题真的是很难解决, 不过李先生还是客观的分析一下原因,给出几种解决办法。首先李先生认为公公在有钱的情况下,还找儿媳妇要钱,原因可能有一下三点:

一、小夫妻自身原因

其实李先生认为,大部分家长还是善良的,既然自己的孩子已经结婚成家,两个家庭就应该各自经济独立,既不依赖也不啃老,金钱上划分清楚也就少了很多纠纷。

但是现在很多小夫妻并没有太强的金钱观念,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挣多少花多少,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一旦有了孩子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存款养孩子。特别是在提问的这位宝妈这个年龄段,80后,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危机已至,经济压力尤为沉重,生活和育儿质量都有可能下降,很多老人看不懂小夫妻的消费理念,更看不惯小夫妻的消费行为,所以老人就容易通过最直接的方法结局问题,那就是向小夫妻要钱,帮他们存起来,相对来说,找自己的儿子要钱,不如找儿媳妇来得容易。

这种要钱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小夫妻的原因,小夫妻其实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日后进行改正,相信改正之后,老人也不会像小夫妻要钱帮他们存,反而会主动补贴他们一点。

二、公公自身原因

如果可以排除是小夫妻自身的原因,那原因就是在老人身上,80后的父母一般都是经历过三年严重困难或者是“文革”,儿时的生活条件可能并不是很好,他们穷怕了也苦怕了,对金钱的渴望也就会越发强烈,所以老人们即使有养老金、有存款,也不会满足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他们会习惯性地跟子女要钱,自己却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也有一些老人则是因为吝啬或者有一些恶习,从网络上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吐槽声,公公向儿子家要钱买车、买房,或者是要钱打牌找女人,他们认为养儿能防老,所以老了以后什么东西都要儿子家来买单,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我的钱是我的,儿子家的钱也是我的,这样的老人其实是大有人在的,作为子女,从经济上不可能舍小家为老家,但是从情理上又放不下这份亲情,进退两难。

三、上当受骗

最后一种原因,既不在小夫妻身上,也不在老人身上,而是外在原因,例如老年人上当受骗,从新闻中可以看到,每年都会曝光很多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案例,像是免费听养生讲座,送鸡蛋、送蔬菜、送豆油,然后骗子会跟老年人套近乎、拉关系,从小到大诱导老人一点一点买他们所谓的保健品,从中套取巨额的利润,其实这些商品很多都是假冒伪劣或者虚假宣传的东西,没有使用价值还算好的,如果对身体还有随上就得不偿失了,后悔都来不及。

老年人则是孤注一掷的相信骗子,不光是耗光自己的养老存款,有时候还需要向儿女家要钱,特别是像儿媳妇这样容易“下手”的亲人,把要来的钱继续送到骗子手里,美滋滋地拿回保健品,像是这样的事情,作为子女如果不让他们买,老人会说你不孝顺,不看重他们的生命,如果让他们买,明明知道是骗子,还要往他们手里送钱,钱包也受不了。

从李先生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公向儿媳妇要钱,可能是出于很多问题,有子女问题也有老人问题,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这样的家庭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李先生只能在这里向大家提出几点解决意见供参考:

一、讲道理

《乡村爱情12》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过,王小蒙作为谢广坤家的儿媳妇,一直以软弱忍耐老公公的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谢广坤也一直欺负老实人,认为王小蒙既然是自家儿媳妇,她家的豆腐厂当然也是老谢家的,所有人都得听他的,本季里更是不让王小蒙领养的孩子谢腾飞去上学,在家里跟自己学瓦匠砌墙,王小蒙一改以前的形象,有理有据怒怼老公公的所作所为,即使纠正了他的错误,李先生认为王小蒙这样的做法是最合理的,在道理面前,我相信不会有哪家的家人支持无理取闹的人。

二、以闹制闹

如果真是碰到无理取闹的公公,像是电视剧里的谢广坤一样嘴炮、蛮横、不讲理,光讲道理恐怕也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李先生看到也有儿媳妇采用以闹制闹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其实两个人一起闹,就是看哪一方闹得更厉害,剩下的一方气势就会被压制下来,并且受到其他家人的劝说“不要再闹下去了,你闹不过她,毕竟你要钱错误在先”,家庭人员的介入,加上自身气势的瓦解,相信公公此后也会畏你三分。

三、换成保险

如果碍于面子,无法讲道理,更无法以闹制闹,不如换一种给钱的方式,把金钱的援助换成保险产品,金钱花销掉了就是没了,但是保险却能给老人的老年生活一种保障,其实这是更适合老人的,意外险和医疗险都比较适合老人购买,不过因为年龄比较大,保费也相应比较高。

金钱问题在家庭中是最常见,也是最伤害感情的问题,面对金钱问题,我们首先还是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找有没有不足的地方,然后再去寻找老年人有没有不足的地方,细探究竟,了解老年人的心态,或者是遇到的问题,从根源处罚,心与心的交流,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李先生有梦想


这些事情很好解决,开诚布公都放到桌面上来开个小会议就行。

"爸,为了更好地保证您的老年生活,尽量少出门减少交通隐患,你每月的零花钱我们按时给,养老金呀退休金呀的银行卡,交给我们保管,急用我们开车出去帮你取,不用的给你买成理财……老人少出门,安全"[可爱]

你公公要是说出话来喽,说,我的是我的,给你们保管不放心,你们有义务赡养我!

然后你就耐心说,嗯嗯,说得对,你肯定也是嫌我们挣得少,怕我们瞎花,连孩子学费都交不上,给孩子准备的。赡养每月给钱,退休金做成家庭账户,养后代子孙必须得这样,要不就各管各的钱,一般情况互不干涉。[ok]

其实很简单,老人多哄着他就行 ,高兴了全是你们的


玄紫莲洛


个人观点,你所说的情况如果属实,我认为你公公不应该,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向你们要钱,我也退休有养老金每月4700元,但沒存款,因为我的存款都无条件支援儿子儿媳他们买了第三套房,我儿子儿媳也都是80后,我从来沒有问他们要过一分钱,比如这次春节,儿媳要给我1000元钱,我是坚决不要,我说我有退休金不需要钱,所以我认为你公公不应向你们要钱,你可叫你老公和公公好好谈谈,但最好你自己不要出面,已免造成误会


夏云堂


别有任何的语言,交给他儿子处理。如果过多影响家庭生活计划开支了,才可以和你老公以较委婉方式沟通。另外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当然就给了,养育之恩难道是金钱能衡量的吗。


合聚


你说的情况并不多见,只能说你公公心态不好人格有问题那有公公找儿媳要钱的道理,


同同1765


一、公公家的事情,交给老公来处理,你千万不要强出面,否则你会成为众矢之的,里外不是人。

二、最重要是让老公承担起小家的责任。家庭的财政大权交给老公,由他来处理,不当家不知财米油盐贵,他越掌钱,越知道小家的不易,就越会知道取舍。

三、懂得拒绝。公公每年都伸手找你们要钱,估计是因为每年你们都会应他的要求给钱,所以让他习惯了,认为理所当然了。

四、枕边风要常吹。大家和小家的关系,大家和小家的财务状况,收支状况,老公也许脸皮薄碍于面子或者看不明白,你要多给他吹吹枕边风。

五、无论何时,你都要争取把老公拉过来,跟你一条心,不管用什么方式。在这个大前提下,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爱琴海情感


不给,或者给个千儿八百过年。平时你就在他面前哭穷就好了,看见他就说你这个不舍得买 ,那个不舍得买,孩子花费多高之类的,总之就是没钱。不要等他伸手要钱的时候说没钱,要经常说。


海鱼好吃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给啊,是宝妈应该理解,把小孩子拉扯这么大不容易,哪怕钱给他自己存着也行,老人家有存款安全感强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