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老年想再婚,感情与经济基础哪个更重要?

用户2701038287970


不管什么年龄,步入婚姻的前提都是两个人能互惠互利,而且不会相看两厌。不要说真正的爱情是纯洁的,想想对方身上有什么吸引自己的地方,这种吸引是不是对自己有利呢?就算只图对方外形好看,那最起码也养眼,带出去有面子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决定是否再次步入婚姻的主要因素肯定不是因为心动。到了这个年龄,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过了许多事见过了许多人,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放弃所有只为真爱了。而且人上了年纪,适应性会比年轻时候差很多,因为不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所以对于再次步入婚姻的考虑会更加周全。年轻人会觉得有情饮水饱,到了中年就会知道什么叫贫贱夫妻百事哀。

人到中年,大多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并且有子女,这种情况下再婚所要考虑的情况就更加复杂。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子女配偶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这里的父母子女都是指亲生的,也就是说继父或者继母是有权继承配偶的遗产的,所以再婚的时候子女有可能会反对;法律还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这里的父母也是指亲生的或者从小把子女养大的,也就是说继父或者继母就算为继子女做牛做马,到老了也可能被扫地出门。这种情况下,再婚前先为自己做好经济上的保障,一点也不为过。

身边有个例子。大学同学的母亲,在她刚上大学时就再嫁了,对方有儿有女,同学的母亲作为继母为继子女带大几个孩子,继母与继子女的关系看上去其乐融融。十多年后,同学继父因病去世了,去世前几位继子女就不管老父亲,只是搜刮家里的财产,存折房产证什么的全都拿走,等到老父亲丧事一毕,直接把继母扫地出门。这里有必要交代下这位同学继父的情况,这可不是农村,这是发生在省会城市的事情,同学继父省部级高官退休,几个子女各个事业有成,但是对待继母依然毫不留情。这事儿最终闹到法庭相见,最终同学母亲也没拿回自己应该继承的财产,古稀之年只能回家跟着女儿过活。

综上所述,婚姻需谨慎,再婚要更加谨慎。对于再婚人士来说,爱情有没有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面包一定要有。


白河姐姐


中老年想再婚经济与感情那个重要,分两种情况来说。

首先对于男人来说,中年丧偶或离异,是很不幸与孤单的。他们一般一个人很难熬住孤独寂寞,较多很快去找个能做陪的伴,以慰孤独寂寞空虚的心,多以感情与基础,经济上考虑的较少。

而对于中年女人来说,如果居有定所,食能温饱,一般都不会再去再婚,也有少数耐不住孤独寂寞的女性重新走进婚姻,也主要以情意相投为基础。

可是,还有一些居住与经济无依无靠的女性,她们为解决生存问题,不得不再寻个伴,多依经济为基础,也略带些感情要求,将就着过!


畅心园


我见过很多中老年人再婚的,看的首先是经济基础。特别是男方,要想找个老伴,必须有房有钱,房子还要写上女方的名字。也见过好多结婚后因为经济又离了的。

一般中老年人再婚,双方都有子女,要结婚,房子是一大难题。有的女人图的就是男方的房子,而男方呢,也有的在结婚前把房子过户给自己的儿子,自己结婚后,住的是儿子的房子,女的没辙。各有各的打算。总之一句话,中老年人再婚,谈感情的极少,女的都是图经济基础,男的是找个伴。


润物无声26101067


有一个46多岁的男人,有车有房,妻子因为乳腺癌去世,有一个22岁的女儿,经济条件不错,做工资一万多,想找一个媳妇,想再生个儿子,试问:有多少女人愿意二婚再给他生儿子呢?



hl丑小鸭


那么在老年再婚的时候,老人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未婚同居当慎重 据悉,老年再婚的稳定率很低:在天津,老年人再婚后的离婚率高达70%;在上海,老人再婚后的离婚率也高达50%。因此,一些老年人认为,不领证“比较自由”,万一双方“没感觉了”,分手会比较简单。但是未婚同居不为法律所认可,其间如果当事双方的权利受到侵害,是无法得到法律保障的。如果老年人不考虑婚姻,只谈恋爱,那是个人的自由;如果考虑婚姻却未婚同居,则应慎重。 2、透过表面知对方 再婚者除财产、儿女等问题之外,彼此健康方面的详细情况是必须了解清楚的。有些老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是不很了解,在一方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老人之间一旦亲密接触,就有可能因相互传染而患病。举例说,结核病通过飞沫即可传染,老年人由于自身抗病能力弱,所以是易感人群,应引起警觉。 3、自尊是再婚的基础 中老年人再婚,感情基础欠缺,极容易怀旧、彼此猜疑,另外,由于经济因素,你有钱就和你过,没有钱就“拜拜”的现象很普遍,很少有同甘共苦的。 中老年人再婚要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这对今后的生活会有保障作用,是必须的,但是不可以因为条件而放弃自尊,要想使自己的晚年真正幸福,就要打好再婚的感情基础。中老年人再婚后还应有意识地发现和欣赏对方,缺乏这一点,互相之间就只剩下彼此利用的价值了。 4、不让“对比”影响再婚 丧偶的老年人再次恋爱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拿眼前的对象与过去的老伴相比。为此我们提出了可以避免“对比”的办法:一是直面生活,双方在有矛盾时应就事论事,不对过去的事和物做广泛联想;二是改变思维模式,即使遇到不快,也要学会用新人的优点和旧人的缺点相比对;三是注意不去触动各自心理上的敏感点,例如双方条件的优劣问题、彼此间的信任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竭力回避或厌恶的事情。 5、如何向儿女开口讲 老年人再婚,应该与儿女坦诚相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他们,与他们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如果担心子女提出异议,可以慢慢渗透。老年人时常因为自尊难以启齿,难以坦诚地就此问题与儿女协商,但是,老年人应该处理好自己的婚姻关系,同时又应该不因此影响与血亲之间的亲密感情。 6、再婚切忌“短平快” 如果双方没有取得共识和理解,并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就匆忙结合,将会喝下自己酿下的苦酒,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再婚对老年人的体力、精力都是一个严峻考验。 所以应做到:一要加强婚前了解,了解对方的脾气、性格、爱好、文化素养、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组成,尤其是双方子女对老年人再婚的态度。 二要明确权利和义务,将双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和双方子女对两位再婚老人应尽的赡养义务明确下来。 三是考虑财产问题对婚姻生活的影响,应在婚前进行公证,以免婚后发生争执。 总之,再婚老人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自己的言行,细心呵护培育双方植下的婚姻之树,这样才能得到晚年的幸福和快乐。





标峰理评论


在中老年阶段,相比感情,经济基础更重要!

主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是中老年再婚家庭,但它和所有的普通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贫贱夫妻百事哀!

我们并不是歧视贫穷,而是正确看待贫穷,以及正确看待贫穷的后果,提前做好心理预期。

如果你觉得这种后果能接受,你就结婚;如果决的不能接受,那一定要慎思慎行,免得盲目再婚之后,后悔不已!

其次,中老年人意味上马上步入老年,老年的生活更需要钱。

但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挣钱能力减弱,但消费方面却丝毫不会减少,因为他们的体力衰弱,身体变差,头疼脑热住院等等的更需要钱。

中老年人要想有好的婚姻生活和长久的家庭幸福,更需要钱来保障!

他们和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结婚时可以暂时没钱,但他们有傲人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努力的资本。

不欺少年穷也正是这个意思。

再次,中老年人,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这是将来能够幸福的前提!

本来就是再婚家庭,再婚家庭的矛盾和琐碎,只会比普通家庭多,从不会比普通家庭少!

如果将来你们的婚姻再次遭遇危机,或有的人想退出,那么如果你即没有钱傍身有没有人陪伴的话,那以后的生活会苦不堪言!

所以,中老年人,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一旦出现危机,也有相应的应对策略,不至于到时候雪上加霜!



陈大美妮儿


中老年再婚感情和金钱两个都重要,没有感情过得不愉快,没有金钱过得不开心,不过相对而言中老年再婚金钱要比感情重要一点,因为感情后期也可以慢慢培养,主要还是看两个人是否合适最重要!






寒冰枯木


当然最重要的是感情,感情是婚姻的纽带。没有感情,别人经济实力再雄厚,他可能都不会多看你一眼,他的钱跟你有关系吗?即使是一家人,如果感情没了,他钱再多也不给你花,钱多钱少对你来说都一样,相反真正有感情的两个人,即使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两个人在一起,有口饭吃就感觉很幸福,其乐融融。这并不是说钱不重要,钱在生活中也很重要,有钱的人选择的空间比较大,生活品质有保证,所以想再婚的中老年人要先谈感情,感情可以培养,感情可以反映人的性格和两个人的相容度,真正相爱的俩个人,即使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也能生活的很幸福,很满意。如果经济实力很好,那就更是锦上添花。


小咖4192


1,假如只是经济不行,要么双方父母几乎帮衬不了什么,要么本身赚钱能力不足以支撑小家以及大家,该种情况下,由于双方父母基本处于中老年阶段可能由于早年的省吃俭用以致于身体也不是十分康健,而他们省吃俭用的目的是为了各自的孩子未来会更好,这种情况下,结了婚成立了小家,彼此的大家庭自然而然也在日常生活中占据比较大的存在感。因为做人最起码得知道感恩吧,父母为自己牺牲了大半辈子,那现在自己是不是该回报了?通情达理点的呢,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原生家庭如果需要情感或是金钱支持,小家成员得出面吧?那么相应的时间精力金钱付出得有吧?这个时候如果说本身赚钱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了,且由于时间的付出,导致赚钱水平又下降了,如果有了孩子,势必加剧这种情况,如果说整天忙着赚钱缓解这种局面,夫妻二人便缺乏时间精力来给彼此情感增值,人是情感生物,久而久之,将自己活成机器人的二人不知道是否还会回忆起当初的感情,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这种假设情况是没有所谓的“坏人”或者阻碍出现,大家目标一致都是为了把日子过好。但是一旦出现了当下更经常见到的婆媳关系不和,结果可以脑补一下。

2,假如只是感情不够,两人感情不够的情况下还能结婚,代表着世俗定义上的门当户对已经完成。有房有车有陪嫁,双方父母经济条件尚可且身体健康,对于小家也是持积极态度,所以才会撮合感情不够的小两口步入婚姻殿堂呀。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不需要考虑房贷车贷,赚钱方面也可以依自身喜好而来,日常生活中能用钱解决的事就用钱解决不留鸡毛蒜皮的矛盾,彼此互相尊重,时间久了,就算当初只是一起生活工作的朋友吧,当共同经历的事情越多,相互陪伴的时间越久,慢慢的是不是也会看对方更顺眼了呢?没有经济压力情况下,是完全有时间有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共鸣,而情感更像是一种彼此精神层面的寄托吧。但是,这种假设情况是建立在男女方经济条件都不错的情况下,如果一旦一方经济条件拖后腿太多,且二人感情基础不够,那么久了大概率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会觉得长期以来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一方要么心安理得享受一切基本不付出,要么无法心安理得享受一切给自己施加精神压力督促自己变强。不管怎么说都不是使人觉得轻松的氛围。

3,所以到底是钱重要还是感情重要呢?我们无法脱离大环境,需要考虑的事情不仅仅是钱或是感情这两个因素这么简单的事,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可预见不可预见的考验吧。生活是自己的,没有所谓的百分百美好正确,也没有所谓的百分百痛苦磨难,婚姻从来都不是儿戏,结婚之前该了解的还是得了解,双方都把好的不好的摊开来说,如果说彼此决定接受这一切步入婚姻,彼此间好好珍惜。



入生


在经历过一段婚姻生活的沉淀之后,中老年想再婚,自然会更加客观地看待婚姻和选择伴侣。多了理性,少了冲动。

感情,是两个人婚姻的载体。没有感情的婚姻,充其量是凑合;而凑合的婚姻,不会走的太远。人一生,有许多事情可以敷衍。唯独感情,来不得半点掺假。掺假的感情,遮掩不住,总有一天会被识破。

经济基础,是婚姻关系稳固的要素。过日子,离不开油盐酱醋茶。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离开了经济基础的婚姻,如同建筑在沙滩上的楼阁,摇摇晃晃。

中老年再婚,是感情重要,还是经济基础重要。我认为,两者缺一不可。抛开感情,单纯讲经济基础;或不讲经济基础,只强调感情,都近乎不是完美的婚姻。别忘了,我们是处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人们衣食住行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同以往。在此情况之下,如空谈感情,也只是过过嘴瘾,多半都是徒劳。

我这样强调,并不是提倡拜金。中老年,毕竟不再年轻。不同的人生经历,决定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选择了不同的婚姻,就等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因此,要三思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