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晚清王朝向奥匈帝国(1867~1918)购买了哪些武器?

呵呵255635607


晚清时清朝开始进口武器大多是从英、法、德等老派强国,从奥匈帝国进口武器较晚,其中最多的是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

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

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是当时奥地利两家著名军工厂斯太尔公司和曼利夏公司结合各自的产品斯太尔单发步枪、曼利夏M1888步枪的优点而联合研制的一种新型步枪。其主要参数是口径8毫米,枪长(不含刺刀)1.27米,枪重(不含刺刀)3.78公斤,在当时的步枪中属于重量比较轻的。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采用了直拉式枪机,直拉式枪机的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容易损坏。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选择了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作为部队的标准配枪,曾经一次就购买了6000支给部队使用,当时国内一般称之为曼利夏步枪。不过曼利夏步枪的缺点较多,因此后来没有大规模装备。在袁世凯编练北洋军的时候,只有北洋第六镇是以曼利夏步枪为主要装备,共装备了6863支曼利夏步枪和924支曼利夏马枪,其他各镇以德国造的毛瑟步枪和日本造的马步枪为多。

除了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外,1909年载洵在访问欧洲期间,还向奥地利STT工厂下单订购了一艘驱逐舰,并取名为“龙湍”号。“龙湍”号是奥地利“骠骑兵”号驱逐舰的改进型,装备有两门76毫米炮,4门47毫米机关炮,并有两具鱼雷发射管,最大航速30节。不过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政府财政紧张,无力继续合同,因此“龙湍”号被奥地利自己留用,一战后又被交给意大利。


不沉的经远


首先简单了解下,奥匈帝国是谁?

奥匈帝国是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大帝国,只存在了51年,但国力相当牛掰,曾是八国联军之一


在西方工业革命流潮中,奥匈帝国时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八强之一,其总人口数量仅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位于欧洲第三,世界第四。当时的国际事务,少不了这个国家。八国联军攻击北京时,奥匈帝国为八国联军之一。

奥匈帝国机械仪器制造业排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斯柯达兵工厂(懂车的应该不陌生)更令人仰视,生产的重炮武器的工艺之先进遥遥领先其余列强,雄踞世界第一。

在科技领域做出的贡献有:交流电、跳频技术(文科生不懂没关系:WiFi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等;出的名人有:小说家卡夫卡、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波动力学的创始人埃尔温·薛定谔(“薛定谔的猫”的薛定谔)、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西格蒙德(这个不用解释了)还有搞得世界一団浑水的阿道夫·希特勒,也曾是奥匈帝国的子民。

好了言归主题。清朝向奥匈帝国购买的武器不多,最大件的应该就是小型驱逐舰龙湍号。该型驱逐舰排水量约为400吨,安装一门斯柯达76毫米炮,配7门斯柯达47毫米机关炮及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该舰是1909年清廷筹办海军大臣载洵前往欧洲考察时购买的,不过还未交货清王朝就灭亡了,之后的民国政府无力继续付款该舰便归了奥匈帝国海军了(瓦拉斯迪纳号)。该舰算是大清帝国灭亡前镜中花水中月的一种幻望吧,最终还是与中国无缘。


奥匈帝国海军瓦拉斯迪纳号(原龙湍号)驱逐舰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作为战败国解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朴刀sword


清末时代,奥匈帝国并不是清王朝特别看中的武器采购目标过,奥匈的武备建造与英法等列强相比,也确实国际知名度不足,清王朝与奥匈之间的武器贸易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海军武备方面。

其中一类是鱼雷,即著名的怀特鱼雷,即世界上第一种设计成熟的鱼雷——白头鱼雷,属于奥匈本土的特产品。这一购买主要是在19世纪80年代前后,由于白头鱼雷的壳体易锈蚀,后来清王朝则转向购买德国刷次考甫公司生产的磷铜鱼雷,即黑头鱼雷。

(清末中国在奥匈订造的“龙湍”号驱逐舰)

清王朝与奥匈的重要军事贸易,另外的一部分发生于宣统时代,载洵、萨镇冰赴欧洲考察海军时,在奥匈帝国订造了一艘奥匈“骠骑兵”级驱逐舰的改进型,命名为“龙湍”号。不过这艘军舰尚未建成,清王朝即覆灭,后来民国政府无力支付尾款,这艘军舰就被奥匈海军留用,改名为

“华兰士单亚”(Warasdiner)。

除此之外,近代中国和奥匈的军火贸易总有点风水不好的意思。民国北京政府时代,刘冠雄主持下,还准备向奥匈帝国订造包括装甲巡洋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在内的一批军舰,后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疾而终。


海研会



星辰舰


邓世昌、想必大家都知道,清廷时的北洋水师管带。从现在剧中大家也都可以看到有火炮和洋枪还有用沙子做火药的炮弹。估计也就是当时清廷购买的洋货垃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