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xiaoyuer--


1 这句词出自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显然,描写的是元夕节。元夕,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是夜称元夕,寓意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夜,比如欧阳修有首有名的《生查子 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夕佳节,民间有各种习俗,放花灯,舞龙,舞狮,扭秧歌,有“百戏”之多,这一天灯火璀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人们祈愿新的一年团圆幸福。

这首词描写的就是元夕节日的盛况,然而又不仅仅如此。

2 元夕佳节的热闹!

有“花千树”,花灯如同繁花,一夜绽开,又如点点星晨吹落,散作漫天飞雨。



有“宝马香车”,身着盛装华服的佳丽,一路欢歌笑语,处处留香。有“凤箫”响起,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凤台,吹萧引来凤凰,犹如“玉壶”的月亮,有“鱼龙舞”形的花灯。音乐响起,华灯初上,彩灯起舞,流光溢彩,一派热闹的祥和的景象!

还有“蛾儿”“雪柳”“黄金缕”,佩戴着精美发饰的姑娘,精心装扮,笑语盈盈,走走逛逛,幽香缕缕。

可这些好像都入不了词人的眼,他是有目的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词人在找什么?是什么样的姑娘,惹得词人大费周章,苦苦张望,处处彷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人正苦恼时,失望时,那倩影正在灯火消尽的地方。苦寻的那个人不在华灯之下,不在众佳丽之中,不在热闹喧哗的歌舞场,不在火树银花的灯火处,而是独自一人站在清幽寂静的地方,她远离喧嚣,洗尽铅华,“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像空谷幽兰,恬静美丽,素净而淡泊,她不图繁华,不喜热闹,寂寞宁静,淡然洒脱。原来词人心有另属,这才是理想中的那人,这才是词人倾慕的人格。

元夕节,所有的热闹,盛装的佳人,都不及那人遗世独立的美好。

你是否已猜到?那不也是词人自己吗?

一位抗金名将,征战沙场,不慕名不图利,不争功不邀宠,只为救国救民,收复旧山河,洗去靖康之耻辱,宁可闲居山野,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那人”原来也是词人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形象。


一绿浮芳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熟悉这句词的人,一定知道它的出处。

这是由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青玉案·元夕》,题目透露了词所描述的背景:所谓的元夕,其实就是元宵节或上元节。这首词的字面意思是这样的:

在上元节这天,满世界都是绚烂多彩的花灯,街上是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却有一个淡泊超凡的女子,躲避着这片热闹,独自站立在那灯火零落之处。

这种意像是不是很美?

值得一提的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还曾以这句词作为人生三境界之一,而且也是最高的那种境界。

试想一下,凡是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无论外界再怎么热闹,也不会影响自我的坚定。我个人的淡泊不是讲求虚名,而是一种彻悟。面对众人的狂欢,我可以站在热闹外,保持冷静的心态。

这大概就是古人希望留给我们后世的精神吧。

HuiNanHistory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此词描写的是元宵节的景象。元夕,即是上元节,又称灯节。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阙写的是元夕之夜繁华热闹的景象。宋人习俗,元夕放灯,从正月十四日夜始至正月十六日夜结束,繁华至极。具体繁华到什么程度呢,可参考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其中一句写“诸营班院于法不得夜游,各以竹竿出灯球于半空,远近高低,若飞星然”。可见“花千树,星如雨,也并未夸张多少。”

下阙突出写人,先写的是身上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精致的饰品,所经之处,暗香飘来的女人,词人苦苦寻找,却始终找不到意中人。偶一回头,才发现那个他要找的人原来在灯火散去的幽暗之处。经过如此强烈的对比,更是显现出了词人所中意之人的清高雅致,与众不同。

还有另一种说法,众里寻他的人是暗指他自己。当时词人正在不受重用的时候,以此来表达自己虽受冷落,但不同流合污的情感。


顾念归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句出

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雨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该词抒写了人们元宵之夜游乐赏灯的盛况。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逢每年农历十五的中国传统节日。

词的上半阙描写元宵节夜的人们欢畅热闹的景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无数的礼花绽放升腾在天上,又像

星雨曼妙而下,展现了“忽如一夜清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节日狂欢场面。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美女香车,一路畅游,一路欢愉。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月之下,人流如织,歌乐暄腾,火树银花。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

词的下半阕由上阙的大场面的整体描写,转而特写个人的欢乐情怀。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元宵节夜,观灯女人,华服美妆,笑语盈盈,香气飘飘,欢天喜地。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万花丛中,翘首找寻那个心上人儿,猛一回头,正看到自己的意中人站立在那一角幽暗之处。

作为宋代豪放派的集大成者,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具有的婉约词风,堪舆北宋婉约派大家柳永和晏殊相媲美。

词上片描写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欢乐场面;下片抒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美人形象。

其实,美人形象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情思。女子遗世独立的形象恰好象征了词人的不羁和孤傲。

全文运用

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表达出词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理想追求。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今山东济南)。出生时,中原已被金国占领。21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恢复中原。曾上《美芹十论》和《九议》,条陈战守之策。辛弃疾的词多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局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有谴责。也抒写了不少吟咏大好山河的词作。题材广泛,善于用典,风格陈雄豪迈兼具细腻柔媚。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同,被弹劾丢职,退隐江西带湖。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辛词所传达的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家的真知灼见。也是后人对辛弃疾杰出才华的肯定和褒扬。


书海观察9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这首词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上半阙主要写上元节的夜晚的景色——满城灯火,众人狂欢。

下半阙主要写人。从头写到脚——女人头上的饰物,衣服上的暗香。最后发现灯火阑珊处独立的女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当时元宵节放焰火的情景。

焰火像被东风吹落的千树万树的繁花,又像下起了星星雨一般的落下来。更惹人注意的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豪华的马车满路飘香,当时的繁华热闹以及人头攒动的景象可见一斑。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在皇城中搭建各种灯山,入夜后灯山被一一点亮。皇帝甚至驾临和百姓一同庆祝,观花灯猜灯谜看各种表演。直到“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时,人们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入夜了,像玉壶般明亮的月亮都渐渐西斜了,兴奋的人们依旧纵情载歌载舞,笑语声依旧在喧哗,直到天亮。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装饰,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当时的元宵节很有“情人节”的属性,女孩子们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人在人群中千百次的寻找着她,她不在热闹的人群中,也不在华灯下,猛然回头,却发现她在一个清幽之处,远离喧嚣,恬静美丽,宁静洒脱。站在在灯火零落之处。如此美好的女子,正是词人梦寐以求的。

词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这里暂不评说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只是从词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在元宵节这一天对于人们还是很开放的。

尤其是女性,元宵节女人可以穿盛装抛头露面,可以通宵歌舞,可以笑语喧哗。

由于古代年轻未婚的女孩儿,平时是不允许见客,也不允许随便外出。

但是元宵节这一天却例外,未婚的女孩儿可以结伴到集市,到河畔游玩,可以猜灯谜,赏花灯。而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便趁着这个机会寻找心上人。

因此古代的元宵节就是“情人节”,甚至比七夕还要热闹,浪漫。有诗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就是元宵节。

其实人们对元宵节的重视从唐朝开始,在唐朝被定为法定节日。到了宋朝更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的节日,隆重程度甚至超过现在的春节,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一节日。

如今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声光电技术的发达,城市的每个夜晚可以用灯火阑珊来形容。可是却少了千年前的那种氛围和浪漫。

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更是不胜枚举。比如《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和英俊武士薛绍的相遇等,都成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如果你错过了2月14日的情人节,那么千万不要忘记还有元宵节这个特别的“情人节”。在这个特别的“情人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此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元夕就是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那一天。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上半阙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烟火,花灯,更有佳人不断。佳人走后空留余香。下半阙是人物特写,来来往往,渐行渐远的佳人都不是他要找的找的人。只是在蓦然回首之间,看见了那个意料之外的人,那个能打动自己的人,没有见到这个人,一切似乎毫无意义了。

但愿蓦然回首的人,都能看见灯火阑珊处的意中人。


雪梦冰泪


这句词出自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显然,描写的是元夕节。元夕,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是夜称元夕,寓意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夜,比如欧阳修有首有名的《生查子 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夕佳节,民间有各种习俗,放花灯,舞龙,舞狮,扭秧歌,有“百戏”之多,这一天灯火璀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人们祈愿新的一年团圆幸福。这首词描写的就是元夕节日的盛况,然而又不仅仅如此。

2 元夕佳节,有“花千树”,花灯如同繁花,一夜绽开,又如点点星晨吹落,散作漫天飞雨。

有“宝马香车”,身着盛装华服的佳丽,一路欢歌笑语,处处留香。有“凤箫”响起,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凤台,吹萧引来凤凰,犹如“玉壶”的月亮,有“鱼龙舞”形的花灯。音乐响起,华灯初上,彩灯起舞,流光溢彩,一派热闹的祥和的景象!

还有“蛾儿”“雪柳”“黄金缕”,佩戴着精美发饰的姑娘,精心装扮,笑语盈盈,走走逛逛,幽香缕缕。

可这些好像都入不了词人的眼,他是有目的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词人在找什么?是什么样的姑娘,惹得词人大费周章,苦苦张望,处处彷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人正苦恼时,失望时,那倩影正在灯火消尽的地方。苦寻的那个人不在华灯之下,不在众佳丽之中,不在热闹喧哗的歌舞场,不在火树银花的灯火处,而是独自一人站在清幽寂静的地方,她远离喧嚣,洗尽铅华,“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像空谷幽兰,恬静美丽,素净而淡泊,她不图繁华,不喜热闹,寂寞宁静,淡然洒脱。原来词人心有另属,这才是理想中的那人,这才是词人倾慕的人格。

元夕节,所有的热闹,盛装的佳人,都不及那人遗世独立的美好。

你是否已猜到?那不也是词人自己吗?

一位抗金名将,征战沙场,不慕名不图利,不争功不邀宠,只为救国救民,收复旧山河,洗去靖康之耻辱,宁可闲居山野,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那人”原来也是词人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形象。


优蒂豪




辛弃疾生于南宋,根据专家进一步考证,这首词所描写的具体节日是清明节,在一直以来的误读中,后世学着从词句表面生硬解读了这首词所表达的具体时间,地点。



辛弃疾的这首词创作于郊游途中,寒食节的旷野,游春祭祖着车水马龙,与李清照的邂逅,让辛弃疾百感交集,往日只闻其名,今日得见,人与才俱佳,李清照不愧绝代佳人。看到李清照人比黄花瘦,辛弃疾被骨感的李清照迷住了。



辛弃疾回首问身边路过的牧童,哪里有卖酒的?牧童指着远方说,此处不远有古井,古井原浆入口绵长,是天下难得琼浆,酒入愁肠,可化相思泪。三杯两盏,能解风寒。



辛弃疾美酒入怀,再看李清照,茫茫人海,不见清照倩影。辛弃疾酒壮怂人胆,在古松之下,口赋一词【东篱把酒未见菊,南山竹,鸟又鸣。奔驰宝马玉腿出,红唇艳语。羞罢还舞,一夜萌萌哒。烛映桃面黄金钗,弱弱问洗洗睡吧。众里寻卿万般苦,蓦然心动,清照却在,弃疾最心中】也许李清照与辛弃疾心有灵犀,此刻李清照从后面紧紧抱住辛弃疾,说,辛哥,猜猜我是谁?辛弃疾仰天长叹【你是谁?哥又是谁?清照,我爱你……】。



李清照知道辛弃疾醉了,问辛弃疾,不知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辛弃疾转身抱住李清照【照妹,你想要嘛?】李清照点点头,说【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要字了得?辛哥,我们去牡丹花下可好……】。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相遇,也成就了辛弃疾的千古绝唱,终于诞生名篇。那一夜,李清照怀上辛弃疾的孩子,生下一子,起名元夕。而词作并非描写元宵节,是为纪念二人的初遇。


白这个颜色


问题:“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前言

这首词的名称是《青玉案·元夕》,元夕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做上元节。

一、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结尾的警句还被王国维称为人生三种境界中的最高一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上阕是南宋时元宵之夜的盛况:夜放花千树、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老街读这首词,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看花灯的热闹场景,今天科技发达了,各种声光电让人眼花缭乱,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气氛。

二、用上元为题目的诗词

1、同样是元宵节 ,唐诗更喜欢用“上元”做题目

《上元夜效小庾体》(唐·陈子昂)  
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 。

2、宋诗既喜欢用《元夕》也喜欢用“上元”。

不过苏轼用《上元》比较多,《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夜、社、夜、价、画在宋朝都是同一个韵部,可惜今天读起来不押韵了

3、《上元夜戏作》(宋·王安石)
马头乘兴尚谁先,曲巷横街一一穿。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婵娟。

三、其他诗人用元夕为题目的诗词

1、《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宋]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的元夕词没有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而是衬托出两地相思的悲伤。

2、《元夕》文天祥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文天祥的元夕就有了沉重的忧患意识。

结束语

现在的元宵节总感觉没有以前的味道了,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是时代变了,年味越来越淡,人情似乎也越来越淡,连拜年都懒得去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的节日盛况。

元宵节又是上元节,汉文帝当年全城举火为号,诛灭了吕后一门,刘氏皇族得以重新掌权,为了纪念这个灯火通明的正月十五,便将这天定为举国欢庆,共赏花灯的日子。汉唐以来,一直实行宵禁,而女子一般也不出闺阁,但是在元宵、清明这些日子是可以出门的。

一旦沾了男女之风,各种传奇和故事就层出不穷。因为这是男男女女难得见面的日子,特别是在古代,要想在说媒嫁娶之前看见对方的尊荣,这些日子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所以元宵节是普通民众间最重要的节日,不宵禁,看花灯,游园会,还有就是去看心上人。

南宋已经不宵禁了,但是儒学理法严格,同样只有在这合法的万民同乐的日子里,闺阁女子才能名正言顺地出门来会情郎。所以元宵多故事,元宵多情诗。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便借了这种浮华热闹的场合抒发出不同一般的味道来。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些树枝上缠绕的彩灯,让人误以为一夜东风,催放了万千树花。烟花盛放后弧形坠落,如吹落银河漫天星。一路宝马香车络绎不绝,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悠扬的音乐四处欢唱,空中的明月玉壶一样熠熠生辉,人们提着各种各样形状的彩灯,欢歌曼舞,笑语喧哗。”

“那些出游的少女们啊,精心打扮,头上戴着奇特的装饰,有粉彩,有雪白,还有黄金缕。叽叽喳喳地互相说话,掠过身旁引来暗香浮动。约我来的人儿呢?怎么还没到?不是说好了在街口等么。左寻右找,总是不见,无意间回首,她却在光影昏暗的地方看着我微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有所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逢不在。站在灯火辉煌处的你,再回首,阑珊处是否她还在?

所以,一首千年前的词,同样可以打动现在的你,让你徜徉五光十色的灯海时,不时回头去看灯光闪烁昏暗角落里是否有个别样的女孩看着你笑。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