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十一回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十一回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十一回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十一回



《後漢演義》第十一回

劉盆子乞憐讓位(盆子讓位赤眉)

宋司空守義拒婚(宋弘拒婚公主)


一、朱鮪投降

“光武帝往攻洛陽,囑岑彭招降朱鮪(wěi)。鮪答說道:‘大司徒劉縯被害時,鮪曾與謀。又勸更始皇帝,毋遣蕭王北伐,自知罪重,不敢逃死,願將軍善為我辭!’彭如言還報,光武帝笑說道:‘欲舉大事,豈顧小怨?鮪果來降,官爵尚使保全,斷不至有誅罰情事。河水在此,我不食言!’鮪乃情願投誠,封扶溝侯,令他世襲,此後不再有貳心。”


二、劉揚謀反

“光武即位,真定王劉揚忽陰生異志,不願稱臣。他與光武帝世系相同,均為高祖九世孫,又嘗項上患癭,故詭造讖(chèn)文,說是赤九之後,癭揚為主。耿純探得揚造作訛言,謀反屬實,乃邀揚相見。只說有密詔到來,當閉門宣讀,立把揚兄弟三人(胞弟讓與從兄紺gàn)拿下。詔命一傳,三首駢(pián)落。封揚子德為真定王。”


三、鮑永歸附

“鮑永,前司隸校尉鮑宣子,宣為王莽所殺,永伏居上黨,以文學知名。更始二年,行大將軍事,鎮撫河東,封中陽侯。及知劉玄已死,乃釋放來使,遣散部曲,封上將軍列侯印綬,但與故客馮衍(yǎn)等,幅巾束首,徑詣河內見駕。光武帝召永入問道:‘卿擁有重兵,今已何往?’永離席叩首道:‘臣前事更始,不能保全故主,負慚實甚,若再擁眾求榮,更覺無顏。所以一併遣散,束身來歸。’


四、尚失馮衍

“獨永客馮衍,向有才名,與永來歸,也想博取爵位,借展才能。偏光武帝恨他遲遲來降,廢黜不用,衍未免失望。永慰衍道:‘從前高祖誅丁公,賞季布,俱有微權,今我與君同遇明主,何必過憂?’衍意終未釋。後來做了一任曲陽令,誅獲劇盜,仍然不得超遷,坎坷終身,惟著述甚富,傳誦當時。後人謂光武知人,尚失馮衍。”


五、宋弘止琴

“大司空宋弘,長安人,正色立朝,儀容端肅,清正有操,持身儉約,所得俸祿,分贍九族。嘗薦沛人桓譚為給事中,譚為帝鼓琴,遭弘加責。既而光武帝復使譚入殿彈琴,譚手足失措,弘頓首謝罪道:‘臣薦譚入侍,無非望他忠誠輔主,稱職無慚。不料他詭道求合,反令朝廷耽悅鄭聲,這是臣所薦非人,理應坐罪!’光武帝聞言改容,囑譚退席,不復聽琴。”


六、宋弘拒婚

“光武帝長姊名黃,封湖陽長公主,方在寡居,光武帝憐她岑寂,特與語及大臣優劣。公主說道:‘我看朝上大臣,莫如大司徒宋公,威容德器,非群臣所可及!’光武語弘道:‘俗語有言:貴易交,富易妻,這也是常有的人情,卿可知此否?’弘正色道:‘臣聞貧賤交,不可忘;糟糠妻,不下堂!’一場婚議,從此打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