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都说“中产焦虑”,可是您达到中产标准了吗?

谜教主


其实,中产的标准挺混乱的,衡量标准不统一,而且更糟糕的是,它还在不断变化。

《经纪学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2.25亿人。

该杂志的标准是,在一线城市月收入达到3万以上,二级城市月收入达到1.5万以上,三线城市月收入达到1万以上。

比较简单明了,而且特别好统计,看看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就能算出来。

再在百度里面输入“中产”查查,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说一天能挣10~15美元的就是中产,有说年收入在1万美元和6万美元之间就是中产,还有说每人拥有5万至50万美元净财富是中产......

甚至你只要稍稍有点钱,都能对标到一个标准上,这简直是个雨露均沾的阶层了。

这还不够,我们未来的中产更多,有家咨询公司称,“2020年,在经济的强大驱动下,这一数字将达到7亿。”

马云还预测说,中国将在未来10到20年积累5亿中产阶级。

我觉得在中国,中产更好的衡量标准比较特殊,应该是:

每年的收入中,50%以上来自于可以创造收益的资产(比如:靠出租房子)。

因为,如果按照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来定义中国的中产,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相当脆弱的,很可能一场病一次失业就退出了。

去年有人定义了中国的伪中产:

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没有可以稳定创造收益的资产,资产的的确确入围中产,但资产却主要是那套房,一旦失去工资收入,或者遇到不可抗因素,比如疾病,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甚至需要卖房卖车。


立鹏说


我的真实感受。我没有达到中产。在西方国家,中产的标准是两个人,一栋房,两部车,三个孩子,一条狗。在中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应该是不多的。

那么按照中国的标准,有房,有车,这是标配了。我们分析一下,我们是否焦虑。

首先,房子大多数人都是付首付,然后贷款20年或者30年。每个月房贷的压力这是令我们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有一天自己失业,还不起房贷而让自己的家人无处安居。很多的人都早早的生了白头发。

其次,车子,一部分人是贷款,一部分人是全款。无论是怎样,车子都是消费品,而且贬值的。而且,每年车子的费用不少的。加油钱,保险费,路桥费,修车费。全部加起来又是一笔开销。

即使我们能够负担房子,车子。那还有孩子。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20年所花费的钱,真的太多了。

所以我们焦虑。为家庭的未来,为孩子的教育。现在的中国人,无论是不是中产,都过的焦虑。所以在今年,消费降级的说法甚嚣尘上。


孤独的幸福守护者


中国人的“中产焦虑”,是因为他们想过心目中“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是发现过不上!

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中产生活

必须有房,必须是带花园的别墅,最好还能有游泳池!

必须有车,最好是家庭两辆车!

必须能旅游休假,最好一年固定休两三次假,全家一起去海边或者国外度假!

必须有健全的医保、养老保险,生了大病无论多贵的药可劲儿造,保险公司来埋单!

这种生活,是美国中产阶级吗?实际上大部分中国眼中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是资产阶级生活才对!

外国的月亮特别圆

大部分人眼中幸福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象。如果说中国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是“住房、教育和养老”,美国人民头上同样也压着三座大山:“医疗、教育和住房”,你看全世界都一样,毫无差别。


  • 美国房子也很贵

以旧金山华人比较多的美国城市为例,一套1卧室2卫生间的别墅售价近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00多万,单价折合人民币11万多。这还只是购房成本,除此之外,每年还要交1.25%(加州)的房产税,相当于人民币10万元的每年持有成本。

不过中国也开始要交房产税了,以后咱大哥也别嘲二哥了,都得交!

  • 美国的教育更要命

很多人移民美国就是为了享受美国的福利,实际上结果却被资本家薅了羊毛。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美国,能这么容易给你糊弄过去吗?

美国的优秀大学都是自费的,学费很高!

美国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费稍微便宜些,如果是在自己所住的州的公立大学上学会更便宜。含住宿的话学费在$20,000 - $40,000左右一年。私立学费普遍很高,学费是全美国统一的。含住宿的话学费在$40,000 - $60,000左右一年。

好一点的如法学、医学、商学类优秀大学,学费都是5万美金起,换成人民币最少也要30多万,对比一下国内清华北大的学费才多少???

所以有很多的美国人大学毕业了好多年还在一直还学费贷款,你确定这是我国中产阶级想过的生活吗?

  • 美国的医疗要人命

说完了住房和教育,美国中产阶级最大的敌人,美国医疗系统就上台了。奥巴马上台的时候搞了个全民医保,特朗普上台后立刻推翻!

理由是啥呢?理由是特么太贵了!

就在今年7月份,美国一女子的腿被卡在地铁列车与站台的缝隙中,腿部扭曲流血,皮肤被撕裂,在巨大的痛苦中,她竟然哭着恳求路人不要叫救护车,因为那要花费3000美金。

即便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但是这名女子依旧坚持不叫救护车,除了救护车需要支付3000美金,急诊室的费用更是高到离谱。

30岁的护士Alexa Sulvetta也是其中之一。

去年1月份,她在旧金山的一家健身房攀岩摔下扭伤了脚踝。一辆救护车将Sulvetta送到了旧金山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在救护车内给她注射了吗啡。

到达医院后,Sulvetta由急诊医生进行检查并送去接受紧急手术,第二天她就出院了。

最终,医院发给她31250美金的医疗帐单,其中包括15666美元的创伤激活费用。

这要是楼下要移民美国的中国中产阶级看到了,还不吓得连夜逃回中国?

中产阶级是个虚假的概念

什么是中产阶级?

这个世界上只有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指丧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雇佣的劳动者阶级。

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无产的“产”,指的是生产资料,而不是个人财产。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一套房子,有个车子,就认为自己是个“中产阶级”了,实际上你依然是个无产阶级。

马克思就劳动者住房私有化问题指出:“劳动者住宅私有化之后,地位就降低到极其低下和悲惨的状态。劳动者通过房贷而拥有私人住房,他们得意洋洋。但他们的房子不会成为资本,没有收益,反而是一个破败着的包袱。他们是一些可悲的人,将人生所有的东西都献给了这个巨大的垃圾。”


谈者无语


以前是说中产焦虑症,现在是中产远离,低产焦虑、中年危机,底层烦燥,无底层的这种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就目前我们的财务自由标准而言,达到中产的也是极少数,何为中产,我们先对比一下‘财务自由’的低产或是小资这个阶层吧:其一在中大城市的市中心有一套不低于90平的房子;其二有一辆不太丢人的私家车;3、孩子可以自由参加各种培训特长班,只要孩子喜欢就行,没有顾虑和负担不重;4、固定的保险型资产比如存款,足以支撑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可能包括对象父母)的医疗和养老、自己和爱人的生活保障;5、可以自由支配的流动资金不低于10万,可以自由支配;6有一份可以让自己自由收入的保障,比如合伙人、投资人收益,常态化的收益,而不是吃老本;如果这些实现了,就是小资或是低产相对富有阶层,这个可以因城区而有差异。


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啥是中产了吧,中产是可以自由的选择任国一个国家移民,并且有超过低产富有阶层的物质基础。现在是“中产远离”了,低产精英人群都在“远离”,这就是现象。



我是洪鹤,希望我的回答给让网友收获价值,每天都有原创短视频,也请大家关注。谢谢转化分享,多互动,希望成为朋友。

我是孙洪鹤,每天都给大家分享原创短视频创业脱口秀,每天都有更新原创短视频,大家可以关注孙洪鹤。


孙洪鹤


差的远啊。

我很努力,可是并没有竭尽全力,三线城市,感觉离我眼中的中产,还有一段距离。

可怕的是,偶尔还对自己的现状沾沾自喜。

按照财富自由的阶段来分,我现在菜市场自由都没实现,最起码那里的龙虾还没敢买过。

17年调查显示,月薪过万的人已经超过1500万,实际上这只是打卡工资超过的,还有不计其数的老板、合体营业者、自由职业者等没统计在内。

可以说,接近三十而立的我一直在拖大家后腿,很彷徨,很惶恐。

18年给自己定了三个小目标,有一个就是赚50万,现在正在努力,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梦想有点大,还得继续努力。

只有努力。


波波嘚车


当用收入衡量是不是中产阶级的时候,我们就忽略了地域、文化、物价、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应该以人的占主导地位需求的层次,确定他是不是中产。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更多地是为了获取生存必需的物质资料,他的需求层次就是生理需求,他就处于贫困阶层。

如果,他的行为是为了稳定的生活,为了未来的保障,他的需求层次是安全需求,他就是脱贫。

如果,他的行为是为了家人、同事和朋友的认可,他的需求层次是归属需求,他就是小康。

如果 ,他的行为是为了赢得尊重,他的需求层次是尊重需求,他就是中产阶级。

如果,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他的需求层次是自我价值实现,他就是富裕阶层。

坐拥亿万资产仍然贪得无厌者,顶多算是脱贫。

身无分文虽然胸怀大志,但终日为三餐奔波,也还是贫困。

只有物质与精神同时丰富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中产阶级。


走自己的路8501


泻药~

很惭愧,鄙人没有达到中产,别说中产了,每次公布的城市平均收入平都未能达到,所以我没有这种焦虑

但是,我有的是,穷人的焦虑的啊?生活的窘迫,房贷的压力,已经看不清的未来的压力。还有单身的压力


小半叮咚


个人认为正常中产的标准是个综合的数值,这里面包括房产和收入,比方说有一到两处房产的,月收入3万是中产,但如果在一线城市没有房产,月入三万的人员肯定焦虑,一套正常中产的常规理想的房产动辄上千万,这个月入三万的朋友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买上这么一套房子,你让他不焦虑,可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