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捧哏巨匠白全福先生

相声名家白全福,(1919---1993.)。出身“滑稽二黄'世家。祖父白庆林,是二代“天桥八大怪”之一。幼学武生后习武丑,曾与谭鑫培同台。人称”云里飞“。其父”小云里飞“白宝山,曾入”富连成“科班学艺,工净行,艺名白喜奎。是”天桥八大怪'第三代。

白全福七岁丧母,跟随父亲在天桥学、演滑稽二黄,因其自幼生来就是小胖子,无法练成白家翻跟头的绝技,遂落艺名“飞不动”。后侯宝林在白家搭班演唱滑稽二黄,与白全福交好甚厚,受到启发,15岁的白全福开始随其叔父白宝亭(焦德海之徒)学习相声,18岁正式拜师于俊波。侯宝林来津发展后,又有罗荣寿、郭全保搭班,三人合作,时演滑稽二黄,时演相声,逐渐在天桥小有名气,人称'白罗郭“。

1933年,24岁的白全福应启明茶社掌穴常连安之邀,与14岁的常宝霆合作,为其捧哏。二人这一合作就是40年。说起这段佳话,不得不提常连安先生独具慧眼,在给长子”小蘑菇“请来相声史上”捧哏第一人”赵佩茹后,又发现了白全福的艺术潜力。为了常宝霆的艺术发展,求贤若渴、志在必得的老常先生,不惜开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倒三七”收入分成比例,邀请白全福为常宝霆捧哏。成就了“常白”一对黄金搭档红遍津京。

白全福的捧哏有着自己独到之处,捧中有逗,以相助声,滑稽醒目‘,热情奔放。捧得严,兜得紧,铺得稳,抖得很。用逗活的“范儿”量活。白爷有一手“绝活”,就是“五官挪位”,这是“云里飞”白宝山的绝技,由于白全福幼年随父学过滑稽二黄,后来把这一技巧吸收到了相声中来,在表演中,按逗哏的叙述随之而动,以面部表情构成包袱。神相配合天衣无缝,随说随动惟妙惟肖。加之白爷生来憨态可掬,矮胖且面带喜像,第一感觉就是个忠厚、朴实的人,与常三爷的瘦高帅气、活泼、精灵形成了极大反差,俩人往台上一站,非但没有丝毫不协调的感觉,反而觉得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由于双方身高差距明显,经过多年磨练,形成了白爷斜后仰、常爷略俯身的经典舞台画面。

捧哏巨匠白全福先生

白爷不仅长于捧哏,单口、八大棍使来也是游刃有余,《解学士》、《吃月饼》等也是经常上演的节目。岂不知,自幼学艺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当时并没有而今常见的录音设备,要掌握这些大段文字,全靠下功夫强背,每当常三爷有新段子问世,总要逐句念给他听,凭着多年的表演经验,白爷很快就能掌握关键要领,到台上丝毫没有撒汤漏水的现象。晚年白爷双耳失聪,在没有微型助听器的情况下,全靠几十年的经验与磨合,仅凭着观察常三爷的口型插话,竟能丝毫不差。不得不佩服老爷子的功力以及双方的默契。

明年就是白全福先生百年寿诞纪念了,追忆一些老爷子的表演艺术,也算是一点纪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