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现在古瓷器鉴别需要看微观吗?

莲花开


鉴别瓷器真伪,科学的方法一般是微观定新老,宏观断年代这两种方法已成为藏家的共识。微观一般是以10-600倍显微镜才能分辨出用肉眼分不清的真伪特征,抓住了瓷器造假无法做到的特征,就是抓住了瓷器真伪的绝对话语权。

微观是我们用肉眼或放大镜所看不出来的一只状况,如;在瓷釉中原来的矿物晶体结构、放射状况、絮状物、团粒状态、结晶密集度、氧化程度等这些条件是做假做不出来的,维有时间才能给一件瓷器矿化程度、氧化程度上色。一般情况下在微观下就能辨别出一件瓷器的新老,微观是一种通用的方法,简单、方便。现在古瓷器鉴别真伪微观是少不了的步骤。

至于说很多所谓的专家看了瓷器都会说是民国的东西,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民国时期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为了生活,为了瓷器市场,仿制各个时期的瓷器很多,所谓的专家看了确实是民国的东西。二、也不排除有些所谓的专家(就是收藏爱好者)看到到代的真瓷器因自己看中故意说是民国的东西好压低价格。三、所谓的专家也有走眼时。鉴别瓷器还有一种更科学方法就是碳年位测定,但小东西不划算。

收藏这一行水很深,提醒各位收藏爱好的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下手需谨慎!


今古春秋


这是一种新兴的科学!老一代是标型学!需要有标准的器型做参考!或传承的,有记载的,出土的!准确性!或靠机器检测成分,热辐射等!微观鉴定是辅助方法,因为还没有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却被很多不良商家利用,传播一些做伪的假图,让学习人的去按图买结果都是仿品!实际每种窑口每个年代的气泡釉色并不相同,但需要仔细区分!仔细观察,有一些不同之处!老瓷器不同年代老化成都的确不同,还跟环境有关!例如老的宋代哥窑瓷器的确存在非常黑的死亡气泡,是零星分布,不聚集!龙泉窑是三五个在一起发黑或棕色分布!一般老的瓷器老开片处死亡气泡较多,但正常气泡处也有分布!做伪者集中在开片处!并且开片处颜色和气泡颜色相近!没有见过真品时就看不准了!想微观鉴定不能只看气泡,一定要结合胎釉,器型做工老化程都!这样相对比较准确!老开片缝隙较大,老化自然,新开片缝隙相对较小老化不明显!老开片多数是安拉胚时的向心力方向开片,仿品没有规律可寻!


雷人vs流星


因为他们一开始调调太高,现在不好接,然后又死不承认科学,怕露馅。所以这个不属于正能量,将来会走进灭亡,也会给国家带来国宝流失,所以我一直看中国这些所谓古玩专闹笑话,一直用纸包火,天天还大狮。


马有都


肯定是需要的,方法有两种:

一、传统方法主要以目测为主,考古发掘出陶瓷,要对地形,墓葬形式,葬式和同出土的其他文物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已有的科学论定的遗址、窖址墓葬出图的陶瓷进行器物排队和分析比较,同时参考考古发掘报告和专门的著作来进行判断。


二、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科研工作人员都逐渐使用现代科技方法来测定陶瓷器,如用碳14测定法和热释光检测法检测陶瓷器的的时代,用用电子显微镜和手持式显微镜来检测陶瓷的地质跟结构,用陶瓷的模拟实验来断定烧制的温度等等。

在文物的鉴定上,谁要说百分百的准确,永远不会错,那是吹牛的。在古陶瓷的鉴定上更是如此,尤其是现在不使用传统的鉴定方法跟科技的鉴定方法相结合,是鉴定不出仿制品跟真品的。


人生常态变幻无常


鉴定瓷器首先是整体,包括造型和釉色以及纹饰,这是第一感觉,这对于长时间接触的好古者基本上已经八九不离十,习惯动作就然后看底,这就给器物确定更加心里看的清楚,这个底一般高古瓷明显,明清器底足就更加见功底,有的开门有的勉强,这勉强不一定不对,但老的有特点,除了磨损自然还有老旧感,这个可不是涂抹脏,而是油润,至于民国瓷,跟我们最近,民国瓷非常有特点,这个特点就是造型,釉色,纹饰,和清代的质感还是蛮大的,纹饰简单,题材清晰,釉色润渡下降,造型上也生硬单一,彩绘画的除了清代遗留的工匠的精品外,大部分制瓷工艺下降,这对于长期爱好者不难确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