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武漢直擊丨醫護人員下班需“過三關”,每天洗手二三十次

武漢直擊丨醫護人員下班需“過三關”,每天洗手二三十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曉東

2月1日上午10點,剛剛上完夜班回到賓館的王高帥顯得極其疲憊,記者不忍心打擾他,就約定下午再採訪。

下午5點,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整,王高帥又恢復到精神飽滿的狀態,“我的工作就是讓每一個隊員都能安安全全地回去!”向記者談起醫護人員的防護工作,複雜的操作流程讓記者心頭為之一震。

武汉直击丨医护人员下班需“过三关”,每天洗手二三十次

王高帥介紹,當醫護人員值完班離開病房時候,首先需要經過3個緩衝區,在第一個緩衝區,要脫去防護服、手套、護目鏡、腳套等防護裝備,特別是在脫防護服的時候,要非常小心,要輕輕拉開拉鍊,邊脫邊卷,防止防護服和裡面的衣服接觸;之後再進入第二個緩衝區,在這裡脫去帽子和口罩;在第三個緩衝區,要戴上新的口罩和帽子,才能離開病區;在進入和離開每一個緩衝區的時候,都要洗手,因此,醫護人員“每天洗手多達二三十次”,由於反覆洗手和帶著厚厚的橡膠手套,很多隊員的手上已經開始紅腫。經過三個緩衝區,醫務人員才能進入清潔區,在這裡,大家要進行面部、口腔、鼻腔、耳道等部位的消毒,比如用生理鹽水漱口,用酒精擦拭鼻腔、耳道等等,“每一個環節如果做不好,都會有感染的風險”。

武汉直击丨医护人员下班需“过三关”,每天洗手二三十次

“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王高帥說,因為醫療隊成員都是第一次參與這樣的工作,也是第一次穿嚴格意義上的防護服,對如何進行自我防護還比較陌生,“我和醫療隊的另外幾個感控人員,都會親自指導,親自監督,不能有一點閃失!”

“如果說醫務人員是病人的保護神,那王高帥就是我們的保護神”,來自淮河醫院的徐秋香動情地地告訴記者,她是護理組小組長,工作量更大,大家的防護用品廢棄之後,小組長要負責裝進醫療廢物包裝袋,再放到指定地點,才能離開病區,回到賓館往往要比大部隊晚一個多小時。

武汉直击丨医护人员下班需“过三关”,每天洗手二三十次

“我們都是拿著命來搏鬥的,一週瘦個五六斤很正常!”徐秋香說,自我防護做不好,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來形容是比較準確的!”工作期間,即使渴的嗓子眼冒煙,也不能喝水,因為沒法上廁所,“防護服非常緊張,一旦打開,就要報廢,就需要換新,在物資緊張的時刻,是極大浪費!”

武汉直击丨医护人员下班需“过三关”,每天洗手二三十次

特殊的戰“疫”,讓大家形成彼此關心、親如一家人的關係,對患者更是如此,“能救一個就救一個,能治一個就治一個,正常工作之外,我們為病人端倒大小便、打開水、餵飯,都沒有怨言!因為,我們的辛苦都是為了他們!”徐秋香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