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吗?

老农说乡村


其实农村里面的俗话俗语,有很多还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嗯,对于每个俗话和俗语都有不一样的问题出现,都有不一样的情况出现。

那么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来分析一下,看看这些俗话和俗语到底有什么意思。


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

其实我记得好多年前好像也是出现一年两个村的情况。所以那一年我们农村里面养殖的家禽都非常值钱。

价格比较高,所以这个情况来看最近的来说它有一定的含义,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一年两个春,光景不太好。

其实一年有两个立春的情况之下,可以说成一整年的光景是不太好的。养殖的时候养,特别是对于养殖业来说,他养殖业的难度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在一年出现两个村的时候,很多农村里面的老人都会劝这些年轻人在养殖业方面要更加谨慎。


用在如今不一定合适。

其实一年两个春,对于看天吃饭的情况之下,这个养殖业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为一年两个立春出现那么这一年的天气可能会不太好,所以天气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养殖的产品。

但是现在如今很多养殖都已经进行人工干预,或者在大棚里面进行养殖。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个人觉得用在如今的养殖行业里面,并不会出现多大的影响。

因为这些我们养殖的产品,基本上都在大棚养殖,模拟适合生存的条件和温度。


顺应合适的环境发展。

其实这一句俗话留存下来,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顺应当时的环境潮流进行发展,而不要盲目的发展。

因为很久以前没有能够实现进行人工干预的环境问题,所以导致于养殖的各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的状况。

那么现如今我们能够改变养殖的环境,所以针对于这个问题来看,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毕竟在如今的情况之下,假如我们能够进行人工干预的时候,那么天气的问题就不会再养殖的过程中,那么举足轻重的出现。

所以针对于这个情况来看,我个人觉得虽然他在生活当中应用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够代表我们一定在养殖行业上面还需要这个问题来指导和评论。


农人莫小道


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这句话是咱们老一辈人的智慧用俗语的方式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啊,可以为后人起到正确的经验引导,我今天就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一谈这句经验俗语。

一年两个春

想必大家从字面意思都能能够理解,一年两个春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当中会有两个立春,不过像一年两次立春的年月特别少,一般要是两个的话基本都会在农历12月和1月这两个月份。


一般有两个春的年都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季节,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倒春寒,两个立春最后一个月份的就是倒春寒,也就是说大宁正感受春暖花开的时候突然第二个立春就把你带到了寒冷的冬天,这就是倒春寒。

同时老人们也常常说到“一年两个春,今年好收成”。

带毛贵如金

刚才我们说到一年两个春是一个寒冷的年,那么带毛的一些动物就会变的比较金贵,比如像牛,羊,等一些家畜。


为什么会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如果天气不高冷的话,这些家畜的毛是卖不到好的价钱,但是如果因为两个春而出现倒春寒,这些动物的毛就可以为人们抵挡风寒,也就会造成很多人抢着买,因此就叫:“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的说法。

综上所述:

我们的老一辈人用他们多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现在的农村谚语,以此来告诉后人,这些同样也都是智慧的结晶,那么每一句谚语都有他一定的道理,因此“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的说法是有理可循的。


纪录乡土


“一年而个春,带毛贵如金”。这里的“春”意思指立春,农民也称为打春,这里的“带毛”意指猪牛羊等牲畜。“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意思是说一年之内出了两个“立春”,今年庄稼收成会不好的,那么猪牛羊等牲畜价格就会高了。

类似的农村俗语还很多,如“一年两头春,饿坏老农民”,“一年打两春,豆子贵如金”等,这些农村俗语,都是在说,如果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那么这年的年景会不好,难以获得粮食丰收,打不下粮食,粮食歉收,粮食价格自然会上涨,粮食价格上涨了,饲养牲畜的成本就高了,许多农民为糊口也会放弃养殖,这样牲畜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价格就上去了。

出现两春节这种现象,是中国纪念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它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所造成的。

那么似“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其实这些俗语也称为农谚,是农民从千百年来的农事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过去的“靠天吃饭”的岁月里,对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社会在变,科技在进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在不断加强,农业生长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因而,在旧时生产环境下总结出来的经验性农谚俗语,放在当今社会就不一定完全准确了。



春日之虎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吗?

俗语都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有它合理的成分,但也有局限性;“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个俗语同样如此;那么,它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呢?

“一年两个春”,是什么意思呢?正常情况下,一年24个节气,只有一个立春,也叫打春,但是也有的年份,一年之内打两次春,这就出现“一年两个春”的现象。例如2007年,2010年,2013年,2015年等,这些年分都是双春年。

“带毛的贵如金”,意思是猪,牛羊兔,鸡鸭鹅之类的带毛动物价格都会非常高,

那么,为什么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呢?

先来看一下“一年两个春”这个年份的气候特点;立春以后,意味寒冷的季节即将过去;而双春年立春时间都在一年的首尾,这也就是说,这一年的寒冷季节会比单春年或者无春年的时间长和寒冷,容易出现骤暖骤寒的现象。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牛羊兔,鸡鸭鹅等带毛动物,容易生病死亡;这些动物因为生病死亡,数量减少,在市场它们的价格自然也就比正常年份要高得多。所以,有“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的俗语出现。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可以回忆一下,2017年,2010年,2013年,2015年,这些年份这些动物的市场价是不是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俗语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包含的道理,不容忽视。不论在任何年代,都应该慎重对待,它对我们的生活,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农村俗语“一年两头春,带毛的贵如金“。即然是农谚俗语,那就贴近农村生活总结而语。象俗语”家有千贯,带毛的莫算。“

带毛的:都指的是家里养的猪、牛、羊、马、鸡时狗毛!六畜。一年两头春,年头年未气候变化大,阴冷的天气,昼夜温差大,寒流濒濒,严重影响六畜的生长。繁殖率下降,成活率同步下降。物以稀为贵,带毛的六畜成活贵重了,少了,没有卖买,舍不得宰杀,水涨船高,自然身价如金了。

谢谢!





润789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吗?

农村俗语往往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是农耕文化的精华部分,像“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这句话,在没有现代化可控温养殖场的古代农村(无电,无暖气),还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一年两个春,就是按照阴历年份,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日,又叫一年双立春。双立春里,第一个立春在正月,第二个立春在腊月。

下面阿兮就拿2020年为例,来为大家解析一下这句话中蕴含的气候因素和自然规律:

1、正月立春春脖子长,春天来得迟,青草发芽晚,加上天气因素不利于带毛牲畜家禽生长。

2020年就是双春年,第一个立春是正月十一日,第二个立春是腊月二十二日。

由此可推算出冬至节在2019年12月22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大寒节在腊月二十六日,2020年春节在四九第八天,《数九歌》说得好“三九四九冰上走”,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按农村老话说,这可是稳妥妥的“冬在尾冻死鬼”的天气。

也就是说,2020年春脖子贼拉的长,别的不说,按“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来算吧,正月初三才进五九第一天,那么到犁牛遍地走的春耕,还有起码57天,近两个月时间呢,也就是一直冷到阴历二月底。

春天冷成这样,青草不发芽,带毛牲口家禽吃什么?贵一点过分吗?

2、腊月立春,寒在腊月头,属于大冷在年前,早早的衰草遍地,牲畜家禽最遭罪时候自然也是提前。

2020年的第二个立春在腊月二十二日,由此可推算冬至节在2020年12月21日(阴历十一月初七日),大寒节在腊八节,2021年春节在六九末。

这样的节气时间寓意什么?当然是冬天冷的早。也就是说,2020年还没出冬月就进入三九天气,腊月将是一年中最难熬最冷的时候。

冬天提前冷那么早,遍地衰草,牲畜家禽没有丰美的自然草料食物,贵点过分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双春年属于两头挤,春天暖的迟,青草发芽迟,冬天来得早,草衰败的早,一旦牲畜家禽不能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食物草料,自然就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一春一冬得多准备多少饲料啊!带毛的牲畜家禽贵如金,也是很有道理的吧?这就是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贵如金”所蕴含的知识点和科学依据。

您家乡还了解哪些关于“双春年”的民谚习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喜欢阿兮的回答请关注 ,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三农知识!

阿兮随笔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有何道理?是真的吗?

先来解释一下“一年两个春”这句话的意思。“一年两个春”的意思是说一年中按照阴历计算日子的话会有两个立春年。像2012年、2014年、2017年以及未来的2020都算是“双春年”。为何会出现“双春年”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阴历和阳历的时间差问题,比如像我们常常提到的“闰月”。有趣的是,“闰月年”一般才会出现“双春年”,也就是在“闰月年”的年尾会多出一个“立春”。



“双春年”和“无春年”的产生

另外,“双春年”也被叫作是“孤鸾年”或者是“两头春”,与此相对的自然就是“无春年”。其实,“双春年”和“无春年”的出现,都和民间的习俗相关。在我国民间,多把每年的大年初一看作是新的一年的开端,这才有了“双春年”和“无春年”的说法。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把“立春”看作是一年开始,就不会产生“双春年”和“无春年”的说法。



“双春年”或者“无春年”正常吗?

在一些比较迷信思想比较盛行的地方,把“双春年”和“无春年”看作是节气不正常的年份,甚至还产生了比较多的说辞,比如“双春年适合结婚生子”、“双春年不宜结婚”等。其实不论是“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是正常的现象,属于阴历阳历之间时间差的调节而已。有些人之所以认为“双春年”或者是“无春年”是不正常的原因在于“24节气”有可能变成了“25节气”。



关于“双春年”的一些说法

关于“双春年”的说法还是蛮多的,先说一些带有“贵如金”这三个字眼的说法,比如“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一年两个春,黄土贵如金”、“一年两个春,豆子贵如金”。另外,人们也根据“双春年”来判断冷暖,如“一年两个春,老牛腿断筋”、“一年两个春,必定暖烘烘”。从以上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双春年”的冷暖变化看法也是不一致的。至于题目中的“带毛的”,指的自然就是农村家畜。


一只电影人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 冬至过后,只剩下大寒、小寒,这一年也就过去了。立春,下一年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毕竟农民从事基本是靠天吃饭的营生,天气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

如果年初、年尾都有立春,那么这个的冬天,就会特别的寒冷,出门仅仅穿戴棉衣棉裤,恐怕不行,北方地区多数人,是用羊皮来做大衣,这样非常的保暖。之所以带毛的贵如金,那是因为天气非常的寒冷,此时羊皮大衣,在市场上也是非常抢手,需求量大,价格也高。

看看日历,2019年农历,是两头没有立春的,在民间迷信说法,称为“寡妇年”,是不适宜结婚的,当然没有科学根据。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了国际通用公元纪年法,但是保留了农历纪年。在公历的基础上,安排农历时间与之对应,基本原则1、3、5、7、8、10、11,称大月,2、4、6、9、12算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润月28天,另外,几个节日是固定的,作为国家时间标准,一次安排上百年。


这样的安排,无疑就出现了,“双春年”,还是“无春年”,这些都是“阴差阳错”造成的。换言之,都是人为安排的结果,所以与运势与气候冷暖,是没任何关联的。


德雨50926495


说二句,一年两头春,是二十节气与天干地枝日时互动,互撵而行成。根据日时互动的年年积累,广大善于总结经验的农民们,自然就获得一年一度丰收,欠收,自然的一些成功经验,为俗语。如,"一年两头春,带毛的贵如金"。一年有两头春,就有一年无春,农村无春的年景"滑年"。俗语有"滑年不结婚,结婚无后根"。就是"滑年"结婚不生孩子。因此,在过去的"滑年"中,结婚的很少,选择日子的先生也不会把结婚的日子看到"滑年"。就是现在的农村选择结婚的日子,也不在"滑年"。对于农村的俗语有时是很准的,也有不准的。这就是用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来改革俗语,更新改变自然的一种进步。关於"一年两头春",带毛的贵如金"。"滑年不结婚,结婚无后根"。在之前可能很准的俗语,而现在已被科学而代替。浅谈"一年两头春与滑年"。个人观点,不足指正。




手机用户乌龙


农村俗语"一年两个春,长毛的贵如金",意思是说如果一年当中有两次立春,这年的气候就有点反常,不是冬天过于寒冷,就是夏天有猛热,而导致病毒泛滥,疾病流行,农民养得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动物,伤亡严重。物以稀为贵,所以"长毛的贵如金",养殖业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传统产业,尤其是养猪业在农民的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家家户户至少养一头母猪。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一年两个春,立春之后,一场倒春寒,不仅小麦遭受冻害,严重减产,而且一场猪瘟病毒,横扫我们这里的十里八乡,家家户户散养的猪病的病,死的死,所剩无几,散养的鸡刚开始下蛋,五六天之内全死光,幸亏我家养的一头母猪幸免于难。那年的生猪价格居高不下,春天卖了一窝小猪崽,每斤两块三毛钱,冬天又卖了一窝,每斤三块六毛钱,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天价。



虽然现在农民不准散养家畜家禽了,但是"一年有俩春,长毛贵如金"还是很实用,可以用来预测市场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