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教师面临的“重重压力”,幸福感从何谈起?

调查/教师面临的“重重压力”,幸福感从何谈起?​(一)

王老师当了一辈子教师,有着很多家长朋友,现在却开始害怕聚会:“总成话题中心的感觉不好受啊。”王老师的聚会,也不知从何时起,不管开始的话题是啥,聊着聊着总会变成大家讨论子女读书,而此时的王老师就成了“光荣的”教师代表,承受着一些人针对老师的指责,她总是忙不迭地做解释工作。

“我怎么就成了众矢之的?”王老师的感叹在学校办公室里得到了共鸣。对老师怀疑、不放心、缺乏信任的舆论环境,使老师们在家长面前尤感受挫。“媒体对少数教师师德败坏的过度报道与炒作,让教师这个群体的社会尊严感有所降低。”

有校长说,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教师,各行各业都有不合格的人,过分宣扬,并不客观。 “不仅如此,有时学校的安全事故一经媒体报道,反而让事态扩大化了,舆论重压之下,学校只能选择息事宁人。”某小学教师说道。

(二)

某初中一群初三学生中招成绩公布后,为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特意邀请老师去附近水库旅游。唯有班主任一人接受邀请,和学生一起游山玩水。

随后有两个女孩也赶到,在码头准备登船追赶已经远去的老师和同学时,突然双双滑落水中,不幸遇难。警方在第一时间拘留了当事船主,同时把该班主任也一并“控制”。

这种情况下,真让人大呼“有些责任老师实在负不起”。孩子的方方面面在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各方看来,都应该由老师负责。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认为老师就得必须为孩子负责,“孩子就成了老师的了。”

“设想某中学老师某某的N种死法”,在百度贴吧曾经有这样一则帖子,用来诅咒某老师,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同学的恶作剧,原因在于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好都是因为老师讲得不好,所以才会出此下策。

有些老师不禁抱怨:“孩子成绩不好,责任在老师;孩子出点事情,责任也在老师”,但显然,教育的责任不该只有教师承担。“所有的家庭,整个社会,还有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教育制度,都有着自己的职责。”

一位老师说道,“希望社会对我们多一些理解。”


调查/教师面临的“重重压力”,幸福感从何谈起?​(三)

除了社会各界的压力,其实我们的“娘家”——学校,给我们的压力也不小。

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了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

一个老师经常忙忙碌碌,但即使是这样,有些老师还要超负荷工作。“在高中,班主任的工作量至少是普通老师的两倍。”一位班主任说道,为了让学生都能把成绩提上去,班主任要负责学生的早读、晚自习,高三的时候,晚上十点多下班是常事。另外还要安排学生家访、开家长会,十分繁杂。

但即便如此,有媒体报道,有中学班主任抱怨,过去都说“分是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可实际上,“分数也是老师的命根”。班级成绩上不去,在学校里都抬不起头,各种评比基本与自己无缘。

(四)

一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班上一个学生带着一把一尺多长的匕首到学校,值班老师发现打电话告诉了该老师,但学生却说刀是他在桌洞里捡到的。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选择了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但没想到,“他一句话没说,便破口大骂,说我要把他家孩子送到派出所了,几位老师拉不住,扑上来就要打我。难道老师就没有做人的尊严了吗?难道老师就可以任人辱骂殴打了吗?”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被迫选择了“无为而治”,“本来一腔热血,好心好意管学生,让孩子成才,好心不仅得不到好报,反而得到这样的结果,这让老师们非常寒心,也非常矛盾——管吧,净惹麻烦;不管吧,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受的伤害多了,心就逐渐凉了下来。”当老师害怕这个害怕那个,什么事情都不敢做的时候,教育怎能发挥应有之义?

调查/教师面临的“重重压力”,幸福感从何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